玫瑰果小说

玫瑰果小说>刘瑞明文史述林 > 感谢石汝杰先生的批评与申说(第1页)

感谢石汝杰先生的批评与申说(第1页)

2010年4月29日石汝杰先生在他的网页《石汝杰共享空间》发表《冯梦龙编〈山歌>的校注问题(一)》对拙著《冯梦龙民歌三种注解》有许多批评。批评正确的,我完全接受并非常感谢。也有许多批评,我以为并不正确,因为是民歌文学内容与词义研究的学术问题,所以我也再作申说。

一、感谢正确的批评

石先生主要是从五方面批评的。1是方言语音,2是方言语汇,3是方言语法,4是未吸取近代汉语研究的成果,5是校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这里先说批评正确的。有关例句文字与编号是石先生原有。如“(1)”指在方言语音方面的例1。例1(1)之后的(2),即指在方言语音方面的例2。也还有其他方面的批评,没有编号。

(5)再吃个借住夜个闲人僭子大门前。(卷1月上又)

僭,刘氏改为“潜”。刘注:句谓:又被躲在大门中过夜的路人挡住而未来赴约。按,僭,吴语词,占。所以,当是“被借宿的闲人占住了大门口”。和“潜”无关。

(8)我是铅弹打人铣口出,小囝儿家踏水暂时车。(卷3盘问)

刘注:车:谐音“扯”,指乱说。按,“车”和“错”谐音,指说错。

(10)—双白腿扛来郎肩上,就像横塘人掮藕上苏州。(卷2立秋)

掮:刘氏擅改为“肩”。按,掮,吴语动词,就是“扛”(kang)。

(16)弗匡你说圞圞满肚是尖酸。(卷6香圆)

刘注:悦,音“夺”。据知是“悦”字之误,作“椭”的代音字。椭圞圞即椭圆。按,“悦圞圞”是吴语词,说整个一圈都(是),和“满肚”相呼应。

(25)能会巴檐上屋,又会渌柱爬梁。(卷8老鼠)

捸柱,刘氏作“掾”(这是沿袭顾、关两家的错误),认为应改为“缘”。按,这是典型的吴语词,向上爬;攀登。又作“先、跬”,如:吴中谓缘木曰先树。(先,音陆)(吴下方言考10卷)向那松树旁一株小树睦(音“陆”)上去,一手揽着松枝,将身就势跃过那树。(新平妖传10回)

(29)捉我改子凉鞋,正要打碎你个老脚跟。(卷9破騌帽歌)

打碎,刘氏改为“扎碎”。按,打,这里是“(皮肤)磨(破)”,如:只得买双草鞋穿了,自背书囊而行。不数日,脚都打破了,鲜血淋漓,于路苦楚。(警世通言6卷)

(5)咦怕情哥郎去子,喝道:“风婆婆,且在艸里登。”(卷1引)

刘注:登:“等”的记音代替字。按,“登、等”声调不同,意义也无关。登,是典型的吴语词,待(dai)。

(27)郫了介还得介能贱,个又要强?(卷8歪缠)

刘注:个又要强:文意不畅,似有脱文。按,主要原因是刘氏不知道“强”(便宜)的意思,以至有此说法。此句谓“怎么还价还得这样贱”。

按,“脱文”的解释确实错了,但“强”绝对没有便宜的意思。今可补言,《苏州》:“哩:便宜。是苏州的俗字,店家的广告上都这样写。”

3。(9)活泼泼个鲤鱼弗要跌杀子了卖,要铜钱及早傍新鲜。(卷2姐儿生得又)

刘注:傍新鲜:靠新鲜。按,误,这里的“傍”是介词,趁。下例的注释是正确的:

思量更介弗好,到弗如傍热拆散子罢。(卷8蒸笼)(刘注:傍热:趁热。)

4。(4)道人问道:“师父邮了能快活?我受子头发讨家婆。”(卷5和尚)

刘注:道人:路上的人。按,路上行人没有叫道人的,这里是指寺庙里为和尚做杂务的人。如:却说这玉通禅师教老道人烧汤:“我要洗浴。”老道人自去厨下烧汤,……道人将汤入房中,伏侍长老洗浴罢,……老道人自去殿上烧香扫地,不知玉通禅师已在禅椅上圆寂了。(古今小说29卷)正看之间,有小和尚疾忙进报。随有中年和尚油头滑脸,摆将出来。见了这几位冠冕客人踱进来,便鞠躬迎进。……说了三言两语,走出来吩咐道人摆茶果点心。(醒世恒言21卷)《汉语大词典》注为“佛寺中打杂的人。”

(7)丁香环子借介一双。(卷9烧香娘娘)

刘注:丁香环子:叮咚响的环子。按,叮咚响和丁香是什么关系,不知刘氏是如何联想的。从文献来看,除了花名外,主要有两个用法。(1)指女性舌头。如:小姐……用双手儿搂定郎腰,吐出丁香,送郎口中。(古今小说4卷)他就张开樱桃小口,吐出一个丁香舌头,送到世成嘴里。(杀子报9回)(2)—种丁香花状的耳环。如:此乃女子平常日时所戴,爱轻巧的,也少不得戴对丁香儿。那极贫小户人家,没有金的银的,就是铜锡的,也要买对儿戴着。(醒世恒言8卷)《汉语大词典》注:(1)借喻女性的舌头。(2)指丁香花状的耳饰。

同一篇里,还有“升”和“斗”混淆的例子:

咦弗知是粮长斗级,咦弗知是謥书老人。(卷9山人)

斗级:刘氏沿袭顾、关两家的错误,仍作“升级”。“升、斗”两字全书都用到过数次,比较字形,应是“斗”(比较卷6墨斗),事实也应该如此。《汉语大词典》注:“斗级,主管官仓、务场、局院的役吏。斗谓斗子,级谓节级。”

小囝儿家踏水暂时车。(卷3盘问)

刘注:囝(jian):男孩。按,读jian的是闽语,这是常识。吴语只说nan,同“囡”。

书中还有很多简单的校对错误,略举数例。

郫教我靛池豁浴一身青?(卷1学样)(豁浴:刘氏误作“豁洗”。)

瓜子尖尖壳里藏,姐儿剥白送情郎。(卷2送瓜子)(壳,刘氏误书作“彀”。)

零了中间吃郎打子辘轳结,结来结去死还渠。(卷6棋)(辘轳结:刘氏误作“辘辘劫”。)你生罗卜到口豁声能。(卷7后庭心)(刘氏误作“罗萄”。顾、关本都误作“罗葡”。)我只道是同僚下降,元来到是你个些光斯欣。(卷9山人)(刘氏误作“光斯掀”。)

另外,也有几处误字。结识,误作“结实”。16细皮薄切,误作“细片薄切”。

以上我最大限度认错,共21处错误,石先生的批评我非常感谢。也希望石先生与各位先生继续批评指正其他的错误。

二、对不正确的批评的申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