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万金之礼
再一细看,刘近南和刘老爷就傻了。
刘老爷跟刘近南在纺织印染这方面都是内行。
毕竟,刘家生意的大头还是在这上边。
所以,二人一眼就看出,沈伯谦做的这套作坊模型不但精巧无比,而且也并非只是好看,它居然是能用的。
就像是缩小的真正的作坊一般。
但,如果仅仅只是如此,他们也不至于会傻掉,顶多赞叹一番而已。
两个人傻眼是因为——这片作坊里面的东西既熟悉,又陌生。
除了房子之外,所有的东西他们都能认得出是做什么的,但却又无法相信,居然真的有这样的东西。
父女二人对视一眼,刘近南又凑近了一点儿仔细看起来。
离他们最近的是个小小的民宅样的小屋子。
几个木头人偶正坐在门口纺线、聊天。
刘近南一眼就看出来,人偶身边的纺车能转动,而且上面的线也是真的。
虽然将线劈成这么细十分难得,但也不是不可能的。
问题是,那辆纺车跟他见过的所有纺车都不同。
所起纺车,刘近南当然不陌生,光是在刘家作坊里没有一百也有八十。
但,所有的纺车,不但是刘家的,整个大兴,纺车一次只能纺一根线。
而沈伯谦做的这个却在同时纺三根线!
但这个东西居然还能算是他所有的模型中最不奇怪的那个。
尤其是那几个中间夹着棉花的。
怎么会这么奇怪呢?
可沈伯谦不会无的放矢,他既然做出来了,就一定不是单单为了好玩儿。
“沈大哥,这些东西都是真的?”
“当然,只不过我也是凭着记忆做的,所以中间改了好几次才成功,所以你生辰的时候没能送来。”
刘近南双眉紧锁,追问道:“沈大哥是在哪里看到这些东西的?”
沈伯谦这才觉得有些不对,刘近南从未如此情绪外露过。
这些东西有问题?不应该啊,我明明跟原来那套模型做的一摸一样,难道是我哪里记错了?
不过,他还是顺势接下刘近南的话,
“这些都是我在那本书上看到的,说是棉花传来的那个地方,有人就是这么做的。”
刘近南点着头走到一边,指着一样东西问道:“沈大哥可知这是做什么用的?”
沈伯谦瞄了一眼,随意的答道:“这可考不倒我,这样东西叫做搅车,又名轧车,是转门用来给棉花去籽用的。”
说完还颇为自得的看了看刘家三口。
咱虽然没啥实际经验,但理论知识还是很丰富的。
谁让当初做历史文化模型选了黄道婆。。。。。。
真是段辛酸史,不过做出来的东西很好,还被一家著名的博物管收藏了。
不过也幸亏是那段辛酸史,让他记忆深刻。
不然就算是有这个想啥就能做出来的金手指,也很难顺利把每一道工序都完整的复制出来。
刘近南听完的回答,没有任何表情,接着又指样东西问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