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天津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 – 哔哩哔哩(2018天津师范大学在河北招生分数)

2018天津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 – 哔哩哔哩(2018天津师范大学在河北招生分数)缩略图

2018天津师范大学中国史真题一、名词解释
1.龙山文化
黄河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1928年在山东省章丘县龙山镇首次发现,后来在黄河中下游发现了许多同类型文化遗址,其年代距今5000到4000年,又可分为山东龙山文化和河南龙山文化。龙山文化的磨制石器比仰韶文化更加精致,出现了一些新兴农具,家畜种类更多,牛、羊、鸡等开始被饲养。陶器以一种黑色、陶胎极薄的“蛋壳陶”为主要特征,还出土了较多的玉器。建筑技术也有很大提局。
2.大索貌阅
隋朝为解决户口隐漏情况严重、国家赋税减少的状况而推行的一种措施。在畿内 (首都及直辖县)设保长、闾正、族正。畿外设里正、党长。开皇三年(583年),文帝下令州县官吏“大索貌阅”,即根据户籍簿上登记的年龄,来核对本人体貌,以防诈老讹 小逃避租役。一旦查出户口不实者,里正、党长流配远方,同时,还鼓励百姓互相检举,告发不实之户。又命令堂兄弟以下亲属析户分居,各立户头,以防包容隐庇。隋炀帝大 业五年(609年),又一次“貌阅”。“大索貌阅”使大量逃避赋役的丁壮和隐匿的户口重新编入户籍,增加了封建国家的户口和财政收入,加强了中央集权。
3.东南互保
1900年东南各省督抚同上海领事制定的协定。又称《东南保护约款》。清政府“宣战上谕”发布后,刘坤一、张之洞拒绝执行。1900年6月,刘坤一、张之洞授权盛宣怀和上海道台余联沅,同各国驻上海领事正式会商,制定《东南互保章程》,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此后,两广总督李鸿章、山东巡抚袁世凯等,都对“东南互保”表示支持。该协议在推行过程中保全了西方侵略者在长江流域和华南的利益,维护了这些地区督抚的势力。
4.章学诚
清代史学家。字实斋,浙江会稽人。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中进士,曾官国子监典籍。长期在湖广总督毕沅幕府参加《续资治通鉴》编纂工作。著有《文史通义》,在书中提出“六经皆史”说。遗著除史学理论《文史通义》外,还有《史籍考》《和州志》《亳州志》《永清志》及《章氏遗书》等。
5.淞沪会战
1937年8月初,中国军队抵抗日军侵略的大会战。9日,两名日本海军陆战队士兵冲入上海虹桥机场侦察,当场被中国军队击毙。8月12日,日本舰队云集上海。8月13日上午,日军越界强占八字桥,进攻闸北。14日,中方发表声明宣言自卫。日本先后4次增加兵力,共30万人,中国则调动了70万军队。张治中、陈诚先后担任前线总指挥。中国守军英勇抗战,其中谢晋元率领八百壮土守卫四行仓库与敌人激战4昼夜,堪称壮举。中国军队坚持了3个月,毙伤敌人约5万人,粉碎了日军3个月灭亡中国的梦想。它是我国局部抗战转向全面抗战的历史转折点,使日军被迫转移战略主攻方向,为沿海工业的内迁赢得了时间,激发了中国军民的抗战热忱。
6.政治协商会议
1946年1月在重庆召开的由多党派人士参加的政治问题协调会议。会议经过协商,通过了关于和平建国纲领、国民大会问题、宪法草案问题、政府组织问题、军事问题等五项协议案。政治协商会议的中心议题和斗争焦点是政治民主化和军队国家化问题。随后国民党召开六届二中全会,撕毁了政治协商会议的全部协议,政协亦被取缔,后中国共产党在北平成立新政协。
三、简答题
1.李悝变法的主要内容
李悝变法是中国封建社会史上第一次成功的变法。其内容具有重要的社会历史意义,其成功也有深刻的原因。李悝变法不仅揭开了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序幕,而且在魏国首先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和个体小农经济制,是中国历史土封建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
(一)内容:
(1)废除世卿世禄制,实行“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淫民”是指那些凭借世袭制无功受禄的贵族,李悝主张取缔他们的特权,把他们的财产、权力没收,按“食有劳而禄有功”的原则重新分配,使众多的贤才来为魏供职。此举使一些无功旧贵丧失地位,而大批出身庶族能为魏国做贡献的士人登上政治舞台。
(2)推行“尽地力之教”。其具体措施包括:规定每亩地的标准产量为一石五斗, 要求农民治田勤谨,达到每亩增产三斗;同时杂种各种粮食作物,以防某种作物发生病害。充分利用空闲土地,扩大农副生产。魏国地少人多,李悝推行“尽地力之教”适应了魏国的国情,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提高。
(3)实行“平籴法”。规定年成好时,政府以平价购入粮食;灾年再以平价出售, 用“取有余以补不足”的办法来平衡粮食价格。目的是防止商人垄断粮价,造成“谷贱伤农,谷贵伤民”的现象,以稳定小农经济,巩固封建的经济基础。
(4)制定《法经》,以加强法制。为了巩固魏国已有的变法成果,维护新的财产关系和统治秩序,李悝研究、总结了当时各国的法律,并集其大成,制定了《法经》这部新法典。《法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较完整的成文法典,共6篇,分别是《盗法》《贼 法》《囚法》《捕法》《杂法》《具法》。这部法律主要是为保护剥削阶级的利益而制定的,但对魏国来说,在维护社会秩序、稳定政局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
(二)变法的意义 ?
魏国经李悝变法后,在战国初期首先强大起来。到魏惠王时,魏国势力达到极盛,向西攻秦,占领西河之地,“秦王恐之,寝不安席,食不甘味。’又灭中山国,还联合韩、赵败齐,伐楚,与齐威王互称王,一时称雄中原。这是李悝变法直接结果。 ?总之,李悝变法是一整套有机联系的社会改革,它不仅在魏国首先确立了封建政治与经济制度,国富兵强;而且,为战国时期其它大国变法改革树立了改革模式与典范,奠定了内容基础。商鞅变法就是李悝变法的继续与发展。因此,李悝变法的意义与作用应该比商鞅变法更为重要。李悝变法应是中国封建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
2.五四运动的经过
1919年5月4日爆发的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伟大革命运动。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直接引发了五四运动。5月4日,北京学生三千多人在天安门前集会。他们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和约签字”等口号,并举行示威游行,遭到反动军警的镇压。5月5日,北京学生实行总罢课,并得到天津、上海、长沙、广州、成都等地学生的声援。学生的爱国斗争到六月初扩大规模。6月3、4日,军阀政府在北京大规模逮捕学生,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更大愤怒。上海及其他一些城市的工人阶级相继举行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政治大罢工。接着,商人也举行了罢市。至此,五四运动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即从知识分子开始,发展为以工人阶级为主力军,包括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范围的运动——六三运动。运动的中心也由北京移到上海。运动迫使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撤销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这次运动表明,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以独立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由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发展到工人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3.太平天国前期的北伐和西征
(一)过程。太平天国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于咸丰三年(1853)派林凤祥、李开芳统兵2万多人出师北伐。北伐军自扬州出发,经皖北入河南。五月底,在豫西把水口飞渡天险黄河。北伐军一路势如破竹,于八月底挺进直隶境内,威逼北京。九月底,北伐军迫近天津城郊,攻城受挫,遂扎营于天津西南的静海、独流,坚守待援。北伐军与清军对峙?3个多月。清军援军云集天津地区,北伐军孤军深入而处于不利地位,被迫于1854年年初南撤到阜城等待援军。援军受阻,林凤祥移军连镇坚守,李开芳率骑兵南至山东接应援军。从此,北伐军分驻两地,同敌多次肉搏。1855年2月,连镇失守,全体将士壮烈牺牲,林凤祥被俘,后在北京慷慨就义,李开芳被俘后押至北京被杀。自此,长驱6省、历时2年多的太平军北伐,英勇悲壮地失败了。
(二)失败原因。北伐军的失败既有必然因素也有战略上的失误。必然原因是孤军深入,援军不足,后方不稳,攻下的地方多被清军重新占领;补给也无法保证,气候变化,冬季来临时也无法应对;同时以单支军队对抗清政府的主要兵力,寡不敌众。战略失误是:1853年起义后,长时间运动作战使太平军战士极度疲劳,始终没有得到彻底休整,对后来行军作战有一定影响。在进攻天津城时,天津守备空虚,北伐军如能全力强攻,克复天津是有可能的。但它消极待援,坐失良机。
(三)重要意义。北伐军不仅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更是推动了北方捻军起义,有力地支援了太平军在长江流域的斗争。但在失败以后,天平天国的精锐力量受到沉重打击,自身力量受损,也给了清政府反扑的机会。
4.唐代后期政治的三大问题
提示: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朋党之争
自天宝元年(742)到元和十五年(820)的79年间是唐朝由盛到衰的转变时期。这期间爆发了安史之乱, 形成了藩镇割据;宦官势力滋长,并干预朝政。唐朝由盛转衰的原因主要有:
唐玄宗后期政治的腐败。唐玄宗后期深居宫中,怠于政事,只图安逸享乐,朝政非常腐败。他任 奸弃贤,相继以奸邪佞人李林甫和杨国忠为宰相,掌握实权。李林甫妒贤嫉能,擅权跋扈,而杨国忠凭借外 戚之势,更加专权骄横,朝政在他们的把持下变得十分黑暗。玄宗还任用韦坚等聚敛能手大肆搜刮,征收高 额的租税。苛政暴敛加剧了广大人民的苦难,社会矛盾逐步激化。
安史之乱进一步削弱了唐朝的力量。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 的安禄山与平卢兵马使史思明,率15万众,号称20万,反叛于范阳(今河北琢县),至广德元年(763),史思明 之子史朝义兵败自缢,历时八年的安史之乱方被平定。安史之乱是唐王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此后,唐朝 的中央集权大大削弱,唐王朝分崩离析。
藩镇割据威胁到了唐中央政府的统治。在平定安史之乱的过程中,为求得暂时苟安,唐代宗措置 失当,任命地方节度使,保存了相当大的离心势力。在平叛过程中,朝廷还对内地掌握兵权的刺史多加节度 使称号,造成了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的严重局面。多数藩镇在其割据地区实行暴虐统治,与中央相抗衡。 藩镇割据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连续不断的战争,严重地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
宦官专权造成了朝政的腐败。唐朝初年,宦官只管宫廷内部事务,唐太宗时有宦官不干预政事的 规定。玄宗后期怠于政事,宦官逐步参政。肃宗以宦官李辅国专掌禁军。代宗时宦官担任内枢密使一职, 执掌机要。德宗时以宦官统率禁军。宦官掌握了中央禁军军权后,地位愈加巩固,权势愈加膨胀,连皇帝的 废立
2018天津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 – 哔哩哔哩(2018天津师范大学在河北招生分数)插图
生杀也操纵在他们手中。宦官专权的局面最终形成。宦官专权威胁到了皇权,也引起了朝臣的反对。 皇帝和朝臣不甘心受宦官支配,常常爆发反宦官的斗争。顺宗时发生了“二王八司马”事件,结果以反宦官 专校的失败而吿终。宦官专权造成了朝政的腐败,使唐朝的统治力量进一步被削弱。
朋党之争更加加剧了唐朝后期政治的腐败,其中斗争最为激烈的是发生在宪宗元和三年(808)的 牛李党争。牛李党争是历史上士族地主与庶族地主之间斗争的继续。唐朝后期,一部分庶族地主的政治地 位已发生质的变化,他们已掌握了大权,早已压倒处在没落之中的士族地主,并已转化成社会上的腐朽势 力。由于没落的士族地主和掌权的部分庶族地主都是当时的腐朽势力,所以无论谁掌握政权,都不可能较 大地改变当时的社会状况。两党在勾心斗角中,都勾结宦官作为后台,与宦官同流合污,致使唐后期的政治 更加腐败。
5.东汉豪强地主田庄
(一)特点:
(1)规模大,多种经营。经过数十年甚至近百年的土地兼并,东汉的豪强地主田庄的规模都十分巨大。 在规模巨大的田庄中,一般以农业为主,兼营林、牧、渔各业,还从事某些手工业或进行一定的商业和高利贷活动,生产和生活资料都能自给自足。
(2)聚族而居,宾客相附,宗族宗法色彩浓厚,阶级矛盾相对缓和。东汉地主田庄往往以宗族为核心聚族而居,社会动乱时,每个田庄就是一个坞堡。田庄主既是占有整个庄园的大地主,又是宗族长。宗族、宾客、徒附、部曲、奴婢,在庄园里所处地位不同,对庄园主有极强的依附性,有严格的长幼尊卑之序,田庄主常以宗主的名义对族人进行安抚慰问,阶级矛盾与对抗相对比较缓和,从而显示了较强的凝聚力。
(3)拥有私人武装。豪强地主拥有私人武装,主要由依附农民中的青壮年男子组成,称为“部曲”或者“家 兵”,其任务是看家护院,后来转变成豪强地主镇压农民起义和拥兵割据的武装力量。
(4)与自耕农经济相比,地主田庄具有很强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地主田庄实力雄厚,可以组织大规模农业生产,具有兴修水利、制造推广新农具、实施耕作新技术等等的能力,这是个体自耕农不可能做到的。
(二)历史地位:
随着地主庄园经济的形成,我国封建社会初期的宗族组织和宗法制度也有了发展。但东汉政权从一开始就建立在豪强宗法势力统治的基础上,这也是东汉一代的地方宗法势力不断发展,以至于控制了地方政治、经济、军事力量,造成严重的封建割据,形成军阀混战、三国分立的重要原因。
6.清末新政的内容
从1901年4月成立督办政务处到1905年12月成立学部,清政府发布了一系列除旧布新的政令,逐步推出各项新政。
(一)主要内容。
(1)行政制度改革。主要是调整机构、整顿吏治。1901年7月, 撤销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设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1903年,设立商部,后来与工部合并,改为农工商部。1905年设立了巡警部。为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1905年,清政府又设立了学部,在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在此期间,先后裁撤了河东道总督,以及云南、湖北、广东三省巡抚。
(2)经济改革。1903年8月,清政府正式设立了商部,其管辖范围不仅包括工商业,还包括农业。商部在清政府各部中位于第二位,仅次于外务部,反映了清政府对农工商业的重视,1906年,商部扩展为农工商部。商部成立后,陆续公布了《商律》《公司注册试办章程》《商会简明章程》《奖励公岢章程》以及《矿务章程》《试办银行章程》等。1905年,商部在北京设立劝工陈列所、高等实业学堂,开办户部银行。这一系列改革和法令的推行,改变了中国社会长期视工商为末务的现象,促使当时出现了一个举办工商业的热潮,使中国厂矿企业、交通运输业和金融业诸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
(3)军事改革。1901年8月,清政府下诏停止武科举,并令各省裁撤绿营防勇, 改练常备、续备、巡警等军,操练新式枪炮。1902年底,清廷在京设立练兵处,袁世凯任会办练兵大臣。1902年,直隶总督袁世凯练成“北洋常备军”一镇,约12500人,1904年9月,练兵处会同兵部奏定《新军营制饷章》和《陆军学堂办法》等条规,计划在全国编练新军36镇。清廷为独揽军权,于1905年合兵部与练兵处为陆军部。
(4)教育改革。教育改革包括创办新学堂、鼓励留学和改革科举制等,目标是建立近代教育制度。1901年,清廷下诏要求各省所有书院于省城者一律改设为大学堂,各府及直隶州均改设为中学堂,各州县均改设为小学堂,各地设蒙养学堂。1902 年,派张百熙为管学大臣,颁布《钦定学堂章程》,该年为农历壬寅年,因此称为“壬寅学制”,但并未付诸实施。1904年,清政府颁布张之洞和张百熙制定的《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这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学堂类型比较齐全、体制比较完备的学校体系初步建立起来。同时,清政府还提倡、奖励出洋留学。1902年12月,清政府批准外务部制定的留学生章程,规定凡学成归国者,分别奖以翰林、进士、举人出身并按等录用。此后,留学生人数逐年增加。
(二)影响。清末新政的启动,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推动着改革思想和改革实践的进一步深入。资产阶级立宪思想迅速兴起,立宪运动逐步开展,进一步推动清末改革走向政治体制改革的阶段。
四,论述题
1.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政治、经济措施
汉初70余年的积累,使得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即位后的西汉王朝进入空前繁荣,但诸多矛盾并未消除,汉武帝遂采取一系列措施强化中央集权。
?政治方面:
(1)建立“内朝”或曰“中朝”,以制约丞相。皇帝将侍中、给事中等头衔加诸低级侍从近臣、贤良文学,使其出入宫廷商议军国大事,逐渐形成内朝,并凌驾于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所组成的外朝之上。
(2)建立新选官制度。汉武帝继续推行“举贤良文学”,“上书拜官”和策试等制度,同时设郡国岁举孝廉的察举制度,选拔出身低微的才能之士,并设太学选拔考试合格者任官,这充实和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
(3)置十三部(州)刺史,按六条问事,行监察职能,用酷吏监视和打击地方“强宗豪右”。
(4)削弱郡国实力。颁推恩令,规定诸侯王之位只由其嫡长子继承,其余诸子皆在诸侯王国范围内受封地,作为侯国,令诸侯王国愈分愈小,其势力益弱。颁“附益之法”,禁止诸侯王与地方官交通勾结。颁“左官”律,以诸侯王国官为“左官”,地位低于中央任命的官员,亦不得入中央朝廷任官,防止诸侯王网罗人才。颁“酎金”律,若诸侯朝贡酎金成色不足,则不免夺侯削爵。
?经济方面:
(1)统一币制。中央成立专门铸币机构,禁止郡国铸钱,以五铢钱为全国通行货币,旧币一律废止。
(2)盐铁官营。改汉初盐铁私营为官营,在大司农下设盐铁丞,总管全国盐铁经营事务,以增加国家收入。
(3)均输平准。均输即由国家在全国各地统一征购、运输货物,平准即国家购销货物以平抑物价,前者可抑制富商巨贾垄断市场,后者可打击囤积居奇行为。
(4)算缗告缗。算缗即令商贾、手工业者、高利贷者向官府自报财产并据此纳税。告缗即凡有告发商人有隐匿财产或呈报不实者,官府将没收财产之一半分给告发者作为奖励。此举增加了中央政府收入,削弱了地方割据势力的经济基础。
?思想方面: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抛弃黄老无为,实行“文治武功”,强调“大一统”,“君权神授”。
?军事方面:
(1)建立期门军和羽林骑。
(2)建立八校尉。其士卒皆由招募,属职业军人,这是中国古代募兵制的开端。
(3)击败匈奴,提高中原政权的地位,“汉人”一词出现。
上述法令的施行,限制和打击了富商大贾、豪强、贵族的经济势力,增加了西汉政府的财政收入,暂时缓解了由于战争和奢侈浪费所造成的困难。
2.?清代中央集权措施
(一)中央机构的设置上:
清廷在中央机构设置上,基本上继承了明制,设立了内阁、六部、都察院、大理寺等衙署,但由于有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军机处等实际决策机构的存在,所以,清代的内阁、六部等权力都被大大削弱了。
(1)内阁权力的削弱。内阁是清朝中央的最高行政机构。一般来讲,内阁设大学士满、汉各二人,协办大学士满、汉各一人,学士满六人、汉四人。内阁的职责一如明朝,但由于它的一些重要事务分与后来所设的南书房和军机处,其实际权力比明代要小。阁臣虽有草拟诏旨之责,但只是秉承皇帝的意志。
(2)南书房的设立和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的削弱。议政王大臣会议是清朝特设的中枢权力机构,是氏族军事民主制的残余。清入关之前,凡军国大政皆交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入关后,议政王大臣会议由满族上层贵族组成,称为“国议”,权力很大。议政王大臣会议和与独揽大权的皇帝相抵触,也不利于进一步争取各族特别是汉族官僚的支持。康熙时在宫内设南书房,简选才品兼优的词臣充任,皇帝特诏密旨多命南书房撰拟,从而削弱了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
(3)军机处设立。雍正时为了方便及时地处理西北地区与准部作战军务,设立军机处,以亲王、大臣充任。军机处承旨办理机务,取代了议政王大臣会议诸王参与政务的权力。军机处的设立,进一步加强了君主的专制权力,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被彻底地削弱了。这标志着清朝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进一步发展
(二)地方上:
①清代的地方机构分省、道、府、县四级。每省或两三省设总督,各省均设巡抚,掌管地方的军政大权,
②保甲制度是清代严格控制基层社会的政治制度。每户都立有牌,上写户主姓名和丁口数,并登入官册。清政府用严密的保甲制度来控制基层社会,消弭人民的反抗。
(2)加强对特别行政区的管理。清代在内外蒙古、新疆、青海、西藏和东北、西南地区等地设置特别行政区,采取了和内地不同的行政管理办法。对内外蒙古实行盟旗制度;在外蒙古、青海和新疆的许多地区设置将军、都统、参赞大臣、办事大臣等官员,他们直接听命于皇帝,掌管相关地区的军政大权;在西藏,达赖和班禅掌管政令、行教化,同为政教领袖,清中央政府设置驻藏大臣同达赖、班禅具有同等的权力和地位;在清朝的发祥地,其管辖机构与其他省区不同,由满洲将军治理;在云南、贵州、广西、四川等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改土归流制度,进一步加强了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直接统治。
(三)军事上:清入关之后,进一步加强武装力量,对各族人民实施严厉统治。清朝的军队主要包括八旗和绿营。清政府将它的基本武装力量旗兵分驻在京城和各省要地,绿营兵配合驻防,两者相互穿插,构成了全国军事控制网。这种做法也便于八旗兵对由汉人组成的绿营兵的监视和控制。
(四)法律上:
清朝初年基本上承袭《大明律》,顺治四年(1647),《大清律》成,颁行全国。《大清律》集历代刑法之大 成,是中国封建社去最后一部法典。在内容上,基本上承袭明律,其主要内容仍为“五刑”、“十恶”、“八议”。八议体现了维护皇亲国戚、勋官贵族的目的。《大清律》还明文规定,佃户不缴地租的要严办,奴婢、雇工犯罪不能“以良人论”,要加重判刑。另外,清律还表现出民族歧视和压迫的特色,满、汉人在法律上并不平等。
(五)思想文化上:
清代为了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对全国人民尤其是知识分子采取了怀柔与迫害相结合的思想控制。 对汉族官僚和少数民族的上层知识分子实行笼络政策政策的同时,还努力加强文化思想上的控制。一方 面,大力提倡程朱理学,尊孔读经,开科取士,对士人进行笼络和诱导,另一方面,对不利于他们统治的言行,则进行严厉钳制,大兴文字狱。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屡屡兴起文字狱,它是清朝文化专制和民族统治的产物。其根本目的是要在思想文化领域内树立起封建君主和满族贵族统治的绝对权威。但也给中国文化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了消极影响。
?
2018天津师范大学中国史真题一、名词解释
1.龙山文化
黄河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1928年在山东省章丘县龙山镇首次发现,后来在黄河中下游发现了许多同类型文化遗址,其年代距今5000到4000年,又可分为山东龙山文化和河南龙山文化。龙山文化的磨制石器比仰韶文化更加精致,出现了一些新兴农具,家畜种类更多,牛、羊、鸡等开始被饲养。陶器以一种黑色、陶胎极薄的“蛋壳陶”为主要特征,还出土了较多的玉器。建筑技术也有很大提局。
2.大索貌阅
隋朝为解决户口隐漏情况严重、国家赋税减少的状况而推行的一种措施。在畿内 (首都及直辖县)设保长、闾正、族正。畿外设里正、党长。开皇三年(583年),文帝下令州县官吏“大索貌阅”,即根据户籍簿上登记的年龄,来核对本人体貌,以防诈老讹 小逃避租役。一旦查出户口不实者,里正、党长流配远方,同时,还鼓励百姓互相检举,告发不实之户。又命令堂兄弟以下亲属析户分居,各立户头,以防包容隐庇。隋炀帝大 业五年(609年),又一次“貌阅”。“大索貌阅”使大量逃避赋役的丁壮和隐匿的户口重新编入户籍,增加了封建国家的户口和财政收入,加强了中央集权。
3.东南互保
1900年东南各省督抚同上海领事制定的协定。又称《东南保护约款》。清政府“宣战上谕”发布后,刘坤一、张之洞拒绝执行。1900年6月,刘坤一、张之洞授权盛宣怀和上海道台余联沅,同各国驻上海领事正式会商,制定《东南互保章程》,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此后,两广总督李鸿章、山东巡抚袁世凯等,都对“东南互保”表示支持。该协议在推行过程中保全了西方侵略者在长江流域和华南的利益,维护了这些地区督抚的势力。
4.章学诚
清代史学家。字实斋,浙江会稽人。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中进士,曾官国子监典籍。长期在湖广总督毕沅幕府参加《续资治通鉴》编纂工作。著有《文史通义》,在书中提出“六经皆史”说。遗著除史学理论《文史通义》外,还有《史籍考》《和州志》《亳州志》《永清志》及《章氏遗书》等。
5.淞沪会战
1937年8月初,中国军队抵抗日军侵略的大会战。9日,两名日本海军陆战队士兵冲入上海虹桥机场侦察,当场被中国军队击毙。8月12日,日本舰队云集上海。8月13日上午,日军越界强占八字桥,进攻闸北。14日,中方发表声明宣言自卫。日本先后4次增加兵力,共30万人,中国则调动了70万军队。张治中、陈诚先后担任前线总指挥。中国守军英勇抗战,其中谢晋元率领八百壮土守卫四行仓库与敌人激战4昼夜,堪称壮举。中国军队坚持了3个月,毙伤敌人约5万人,粉碎了日军3个月灭亡中国的梦想。它是我国局部抗战转向全面抗战的历史转折点,使日军被迫转移战略主攻方向,为沿海工业的内迁赢得了时间,激发了中国军民的抗战热忱。
6.政治协商会议
1946年1月在重庆召开的由多党派人士参加的政治问题协调会议。会议经过协商,通过了关于和平建国纲领、国民大会问题、宪法草案问题、政府组织问题、军事问题等五项协议案。政治协商会议的中心议题和斗争焦点是政治民主化和军队国家化问题。随后国民党召开六届二中全会,撕毁了政治协商会议的全部协议,政协亦被取缔,后中国共产党在北平成立新政协。
三、简答题
1.李悝变法的主要内容
李悝变法是中国封建社会史上第一次成功的变法。其内容具有重要的社会历史意义,其成功也有深刻的原因。李悝变法不仅揭开了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序幕,而且在魏国首先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和个体小农经济制,是中国历史土封建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
(一)内容:
(1)废除世卿世禄制,实行“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淫民”是指那些凭借世袭制无功受禄的贵族,李悝主张取缔他们的特权,把他们的财产、权力没收,按“食有劳而禄有功”的原则重新分配,使众多的贤才来为魏供职。此举使一些无功旧贵丧失地位,而大批出身庶族能为魏国做贡献的士人登上政治舞台。
(2)推行“尽地力之教”。其具体措施包括:规定每亩地的标准产量为一石五斗, 要求农民治田勤谨,达到每亩增产三斗;同时杂种各种粮食作物,以防某种作物发生病害。充分利用空闲土地,扩大农副生产。魏国地少人多,李悝推行“尽地力之教”适应了魏国的国情,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提高。
(3)实行“平籴法”。规定年成好时,政府以平价购入粮食;灾年再以平价出售, 用“取有余以补不足”的办法来平衡粮食价格。目的是防止商人垄断粮价,造成“谷贱伤农,谷贵伤民”的现象,以稳定小农经济,巩固封建的经济基础。
(4)制定《法经》,以加强法制。为了巩固魏国已有的变法成果,维护新的财产关系和统治秩序,李悝研究、总结了当时各国的法律,并集其大成,制定了《法经》这部新法典。《法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较完整的成文法典,共6篇,分别是《盗法》《贼 法》《囚法》《捕法》《杂法》《具法》。这部法律主要是为保护剥削阶级的利益而制定的,但对魏国来说,在维护社会秩序、稳定政局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
(二)变法的意义 ?
魏国经李悝变法后,在战国初期首先强大起来。到魏惠王时,魏国势力达到极盛,向西攻秦,占领西河之地,“秦王恐之,寝不安席,食不甘味。’又灭中山国,还联合韩、赵败齐,伐楚,与齐威王互称王,一时称雄中原。这是李悝变法直接结果。 ?总之,李悝变法是一整套有机联系的社会改革,它不仅在魏国首先确立了封建政治与经济制度,国富兵强;而且,为战国时期其它大国变法改革树立了改革模式与典范,奠定了内容基础。商鞅变法就是李悝变法的继续与发展。因此,李悝变法的意义与作用应该比商鞅变法更为重要。李悝变法应是中国封建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
2.五四运动的经过
1919年5月4日爆发的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伟大革命运动。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直接引发了五四运动。5月4日,北京学生三千多人在天安门前集会。他们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和约签字”等口号,并举行示威游行,遭到反动军警的镇压。5月5日,北京学生实行总罢课,并得到天津、上海、长沙、广州、成都等地学生的声援。学生的爱国斗争到六月初扩大规模。6月3、4日,军阀政府在北京大规模逮捕学生,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更大愤怒。上海及其他一些城市的工人阶级相继举行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政治大罢工。接着,商人也举行了罢市。至此,五四运动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即从知识分子开始,发展为以工人阶级为主力军,包括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范围的运动——六三运动。运动的中心也由北京移到上海。运动迫使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撤销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这次运动表明,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以独立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由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发展到工人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3.太平天国前期的北伐和西征
(一)过程。太平天国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于咸丰三年(1853)派林凤祥、李开芳统兵2万多人出师北伐。北伐军自扬州出发,经皖北入河南。五月底,在豫西把水口飞渡天险黄河。北伐军一路势如破竹,于八月底挺进直隶境内,威逼北京。九月底,北伐军迫近天津城郊,攻城受挫,遂扎营于天津西南的静海、独流,坚守待援。北伐军与清军对峙?3个多月。清军援军云集天津地区,北伐军孤军深入而处于不利地位,被迫于1854年年初南撤到阜城等待援军。援军受阻,林凤祥移军连镇坚守,李开芳率骑兵南至山东接应援军。从此,北伐军分驻两地,同敌多次肉搏。1855年2月,连镇失守,全体将士壮烈牺牲,林凤祥被俘,后在北京慷慨就义,李开芳被俘后押至北京被杀。自此,长驱6省、历时2年多的太平军北伐,英勇悲壮地失败了。
(二)失败原因。北伐军的失败既有必然因素也有战略上的失误。必然原因是孤军深入,援军不足,后方不稳,攻下的地方多被清军重新占领;补给也无法保证,气候变化,冬季来临时也无法应对;同时以单支军队对抗清政府的主要兵力,寡不敌众。战略失误是:1853年起义后,长时间运动作战使太平军战士极度疲劳,始终没有得到彻底休整,对后来行军作战有一定影响。在进攻天津城时,天津守备空虚,北伐军如能全力强攻,克复天津是有可能的。但它消极待援,坐失良机。
(三)重要意义。北伐军不仅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更是推动了北方捻军起义,有力地支援了太平军在长江流域的斗争。但在失败以后,天平天国的精锐力量受到沉重打击,自身力量受损,也给了清政府反扑的机会。
4.唐代后期政治的三大问题
提示: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朋党之争
自天宝元年(742)到元和十五年(820)的79年间是唐朝由盛到衰的转变时期。这期间爆发了安史之乱, 形成了藩镇割据;宦官势力滋长,并干预朝政。唐朝由盛转衰的原因主要有:
唐玄宗后期政治的腐败。唐玄宗后期深居宫中,怠于政事,只图安逸享乐,朝政非常腐败。他任 奸弃贤,相继以奸邪佞人李林甫和杨国忠为宰相,掌握实权。李林甫妒贤嫉能,擅权跋扈,而杨国忠凭借外 戚之势,更加专权骄横,朝政在他们的把持下变得十分黑暗。玄宗还任用韦坚等聚敛能手大肆搜刮,征收高 额的租税。苛政暴敛加剧了广大人民的苦难,社会矛盾逐步激化。
安史之乱进一步削弱了唐朝的力量。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 的安禄山与平卢兵马使史思明,率15万众,号称20万,反叛于范阳(今河北琢县),至广德元年(763),史思明 之子史朝义兵败自缢,历时八年的安史之乱方被平定。安史之乱是唐王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此后,唐朝 的中央集权大大削弱,唐王朝分崩离析。
藩镇割据威胁到了唐中央政府的统治。在平定安史之乱的过程中,为求得暂时苟安,唐代宗措置 失当,任命地方节度使,保存了相当大的离心势力。在平叛过程中,朝廷还对内地掌握兵权的刺史多加节度 使称号,造成了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的严重局面。多数藩镇在其割据地区实行暴虐统治,与中央相抗衡。 藩镇割据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连续不断的战争,严重地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
宦官专权造成了朝政的腐败。唐朝初年,宦官只管宫廷内部事务,唐太宗时有宦官不干预政事的 规定。玄宗后期怠于政事,宦官逐步参政。肃宗以宦官李辅国专掌禁军。代宗时宦官担任内枢密使一职, 执掌机要。德宗时以宦官统率禁军。宦官掌握了中央禁军军权后,地位愈加巩固,权势愈加膨胀,连皇帝的 废立生杀也操纵在他们手中。宦官专权的局面最终形成。宦官专权威胁到了皇权,也引起了朝臣的反对。 皇帝和朝臣不甘心受宦官支配,常常爆发反宦官的斗争。顺宗时发生了“二王八司马”事件,结果以反宦官 专校的失败而吿终。宦官专权造成了朝政的腐败,使唐朝的统治力量进一步被削弱。
朋党之争更加加剧了唐朝后期政治的腐败,其中斗争最为激烈的是发生在宪宗元和三年(808)的 牛李党争。牛李党争是历史上士族地主与庶族地主之间斗争的继续。唐朝后期,一部分庶族地主的政治地 位已发生质的变化,他们已掌握了大权,早已压倒处在没落之中的士族地主,并已转化成社会上的腐朽势 力。由于没落的士族地主和掌权的部分庶族地主都是当时的腐朽势力,所以无论谁掌握政权,都不可能较 大地改变当时的社会状况。两党在勾心斗角中,都勾结宦官作为后台,与宦官同流合污,致使唐后期的政治 更加腐败。
5.东汉豪强地主田庄
(一)特点:
(1)规模大,多种经营。经过数十年甚至近百年的土地兼并,东汉的豪强地主田庄的规模都十分巨大。 在规模巨大的田庄中,一般以农业为主,兼营林、牧、渔各业,还从事某些手工业或进行一定的商业和高利贷活动,生产和生活资料都能自给自足。
(2)聚族而居,宾客相附,宗族宗法色彩浓厚,阶级矛盾相对缓和。东汉地主田庄往往以宗族为核心聚族而居,社会动乱时,每个田庄就是一个坞堡。田庄主既是占有整个庄园的大地主,又是宗族长。宗族、宾客、徒附、部曲、奴婢,在庄园里所处地位不同,对庄园主有极强的依附性,有严格的长幼尊卑之序,田庄主常以宗主的名义对族人进行安抚慰问,阶级矛盾与对抗相对比较缓和,从而显示了较强的凝聚力。
(3)拥有私人武装。豪强地主拥有私人武装,主要由依附农民中的青壮年男子组成,称为“部曲”或者“家 兵”,其任务是看家护院,后来转变成豪强地主镇压农民起义和拥兵割据的武装力量。
(4)与自耕农经济相比,地主田庄具有很强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地主田庄实力雄厚,可以组织大规模农业生产,具有兴修水利、制造推广新农具、实施耕作新技术等等的能力,这是个体自耕农不可能做到的。
(二)历史地位:
随着地主庄园经济的形成,我国封建社会初期的宗族组织和宗法制度也有了发展。但东汉政权从一开始就建立在豪强宗法势力统治的基础上,这也是东汉一代的地方宗法势力不断发展,以至于控制了地方政治、经济、军事力量,造成严重的封建割据,形成军阀混战、三国分立的重要原因。
6.清末新政的内容
从1901年4月成立督办政务处到1905年12月成立学部,清政府发布了一系列除旧布新的政令,逐步推出各项新政。
(一)主要内容。
(1)行政制度改革。主要是调整机构、整顿吏治。1901年7月, 撤销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设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1903年,设立商部,后来与工部合并,改为农工商部。1905年设立了巡警部。为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1905年,清政府又设立了学部,在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在此期间,先后裁撤了河东道总督,以及云南、湖北、广东三省巡抚。
(2)经济改革。1903年8月,清政府正式设立了商部,其管辖范围不仅包括工商业,还包括农业。商部在清政府各部中位于第二位,仅次于外务部,反映了清政府对农工商业的重视,1906年,商部扩展为农工商部。商部成立后,陆续公布了《商律》《公司注册试办章程》《商会简明章程》《奖励公岢章程》以及《矿务章程》《试办银行章程》等。1905年,商部在北京设立劝工陈列所、高等实业学堂,开办户部银行。这一系列改革和法令的推行,改变了中国社会长期视工商为末务的现象,促使当时出现了一个举办工商业的热潮,使中国厂矿企业、交通运输业和金融业诸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
(3)军事改革。1901年8月,清政府下诏停止武科举,并令各省裁撤绿营防勇, 改练常备、续备、巡警等军,操练新式枪炮。1902年底,清廷在京设立练兵处,袁世凯任会办练兵大臣。1902年,直隶总督袁世凯练成“北洋常备军”一镇,约12500人,1904年9月,练兵处会同兵部奏定《新军营制饷章》和《陆军学堂办法》等条规,计划在全国编练新军36镇。清廷为独揽军权,于1905年合兵部与练兵处为陆军部。
(4)教育改革。教育改革包括创办新学堂、鼓励留学和改革科举制等,目标是建立近代教育制度。1901年,清廷下诏要求各省所有书院于省城者一律改设为大学堂,各府及直隶州均改设为中学堂,各州县均改设为小学堂,各地设蒙养学堂。1902 年,派张百熙为管学大臣,颁布《钦定学堂章程》,该年为农历壬寅年,因此称为“壬寅学制”,但并未付诸实施。1904年,清政府颁布张之洞和张百熙制定的《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这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学堂类型比较齐全、体制比较完备的学校体系初步建立起来。同时,清政府还提倡、奖励出洋留学。1902年12月,清政府批准外务部制定的留学生章程,规定凡学成归国者,分别奖以翰林、进士、举人出身并按等录用。此后,留学生人数逐年增加。
(二)影响。清末新政的启动,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推动着改革思想和改革实践的进一步深入。资产阶级立宪思想迅速兴起,立宪运动逐步开展,进一步推动清末改革走向政治体制改革的阶段。
四,论述题
1.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政治、经济措施
汉初70余年的积累,使得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即位后的西汉王朝进入空前繁荣,但诸多矛盾并未消除,汉武帝遂采取一系列措施强化中央集权。
?政治方面:
(1)建立“内朝”或曰“中朝”,以制约丞相。皇帝将侍中、给事中等头衔加诸低级侍从近臣、贤良文学,使其出入宫廷商议军国大事,逐渐形成内朝,并凌驾于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所组成的外朝之上。
(2)建立新选官制度。汉武帝继续推行“举贤良文学”,“上书拜官”和策试等制度,同时设郡国岁举孝廉的察举制度,选拔出身低微的才能之士,并设太学选拔考试合格者任官,这充实和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
(3)置十三部(州)刺史,按六条问事,行监察职能,用酷吏监视和打击地方“强宗豪右”。
(4)削弱郡国实力。颁推恩令,规定诸侯王之位只由其嫡长子继承,其余诸子皆在诸侯王国范围内受封地,作为侯国,令诸侯王国愈分愈小,其势力益弱。颁“附益之法”,禁止诸侯王与地方官交通勾结。颁“左官”律,以诸侯王国官为“左官”,地位低于中央任命的官员,亦不得入中央朝廷任官,防止诸侯王网罗人才。颁“酎金”律,若诸侯朝贡酎金成色不足,则不免夺侯削爵。
?经济方面:
(1)统一币制。中央成立专门铸币机构,禁止郡国铸钱,以五铢钱为全国通行货币,旧币一律废止。
(2)盐铁官营。改汉初盐铁私营为官营,在大司农下设盐铁丞,总管全国盐铁经营事务,以增加国家收入。
(3)均输平准。均输即由国家在全国各地统一征购、运输货物,平准即国家购销货物以平抑物价,前者可抑制富商巨贾垄断市场,后者可打击囤积居奇行为。
(4)算缗告缗。算缗即令商贾、手工业者、高利贷者向官府自报财产并据此纳税。告缗即凡有告发商人有隐匿财产或呈报不实者,官府将没收财产之一半分给告发者作为奖励。此举增加了中央政府收入,削弱了地方割据势力的经济基础。
?思想方面: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抛弃黄老无为,实行“文治武功”,强调“大一统”,“君权神授”。
?军事方面:
(1)建立期门军和羽林骑。
(2)建立八校尉。其士卒皆由招募,属职业军人,这是中国古代募兵制的开端。
(3)击败匈奴,提高中原政权的地位,“汉人”一词出现。
上述法令的施行,限制和打击了富商大贾、豪强、贵族的经济势力,增加了西汉政府的财政收入,暂时缓解了由于战争和奢侈浪费所造成的困难。
2.?清代中央集权措施
(一)中央机构的设置上:
清廷在中央机构设置上,基本上继承了明制,设立了内阁、六部、都察院、大理寺等衙署,但由于有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军机处等实际决策机构的存在,所以,清代的内阁、六部等权力都被大大削弱了。
(1)内阁权力的削弱。内阁是清朝中央的最高行政机构。一般来讲,内阁设大学士满、汉各二人,协办大学士满、汉各一人,学士满六人、汉四人。内阁的职责一如明朝,但由于它的一些重要事务分与后来所设的南书房和军机处,其实际权力比明代要小。阁臣虽有草拟诏旨之责,但只是秉承皇帝的意志。
(2)南书房的设立和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的削弱。议政王大臣会议是清朝特设的中枢权力机构,是氏族军事民主制的残余。清入关之前,凡军国大政皆交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入关后,议政王大臣会议由满族上层贵族组成,称为“国议”,权力很大。议政王大臣会议和与独揽大权的皇帝相抵触,也不利于进一步争取各族特别是汉族官僚的支持。康熙时在宫内设南书房,简选才品兼优的词臣充任,皇帝特诏密旨多命南书房撰拟,从而削弱了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
(3)军机处设立。雍正时为了方便及时地处理西北地区与准部作战军务,设立军机处,以亲王、大臣充任。军机处承旨办理机务,取代了议政王大臣会议诸王参与政务的权力。军机处的设立,进一步加强了君主的专制权力,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被彻底地削弱了。这标志着清朝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进一步发展
(二)地方上:
①清代的地方机构分省、道、府、县四级。每省或两三省设总督,各省均设巡抚,掌管地方的军政大权,
②保甲制度是清代严格控制基层社会的政治制度。每户都立有牌,上写户主姓名和丁口数,并登入官册。清政府用严密的保甲制度来控制基层社会,消弭人民的反抗。
(2)加强对特别行政区的管理。清代在内外蒙古、新疆、青海、西藏和东北、西南地区等地设置特别行政区,采取了和内地不同的行政管理办法。对内外蒙古实行盟旗制度;在外蒙古、青海和新疆的许多地区设置将军、都统、参赞大臣、办事大臣等官员,他们直接听命于皇帝,掌管相关地区的军政大权;在西藏,达赖和班禅掌管政令、行教化,同为政教领袖,清中央政府设置驻藏大臣同达赖、班禅具有同等的权力和地位;在清朝的发祥地,其管辖机构与其他省区不同,由满洲将军治理;在云南、贵州、广西、四川等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改土归流制度,进一步加强了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直接统治。
(三)军事上:清入关之后,进一步加强武装力量,对各族人民实施严厉统治。清朝的军队主要包括八旗和绿营。清政府将它的基本武装力量旗兵分驻在京城和各省要地,绿营兵配合驻防,两者相互穿插,构成了全国军事控制网。这种做法也便于八旗兵对由汉人组成的绿营兵的监视和控制。
(四)法律上:
清朝初年基本上承袭《大明律》,顺治四年(1647),《大清律》成,颁行全国。《大清律》集历代刑法之大 成,是中国封建社去最后一部法典。在内容上,基本上承袭明律,其主要内容仍为“五刑”、“十恶”、“八议”。八议体现了维护皇亲国戚、勋官贵族的目的。《大清律》还明文规定,佃户不缴地租的要严办,奴婢、雇工犯罪不能“以良人论”,要加重判刑。另外,清律还表现出民族歧视和压迫的特色,满、汉人在法律上并不平等。
(五)思想文化上:
清代为了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对全国人民尤其是知识分子采取了怀柔与迫害相结合的思想控制。 对汉族官僚和少数民族的上层知识分子实行笼络政策政策的同时,还努力加强文化思想上的控制。一方 面,大力提倡程朱理学,尊孔读经,开科取士,对士人进行笼络和诱导,另一方面,对不利于他们统治的言行,则进行严厉钳制,大兴文字狱。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屡屡兴起文字狱,它是清朝文化专制和民族统治的产物。其根本目的是要在思想文化领域内树立起封建君主和满族贵族统治的绝对权威。但也给中国文化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了消极影响。
?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