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美艺管382分高龄带娃跨专业考研一战告捷的秘诀是啥(央美艺术管理专业)

央美艺管382分高龄带娃跨专业考研一战告捷的秘诀是啥(央美艺术管理专业)缩略图

|==作为高龄(37)带娃(三岁)跨专业(20年前学过生物)考生,在完全不知道考央美的研到底有多难的情况下,天真地相信兴趣会 助自己成功,直到八月底还神经很大条,不知道“焦虑”是什么意思,“无知者无畏”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了。以下是我的一些个人经验,对于“正常人”考生的备考可能不具有很好的参考性,在这里只希望能给准备考央美的同学一些信心,“看这位老阿姨都能考上,我也一定可以!”
一、树立目标,前进吧老阿姨~
回看我当初给自己设定的考研目标:政治65,英语75,专业课单科90,总分410。我知道张老师当年考状元的分数是405,所以我给自己设了一个比状元还要高5分的目标成绩。而实际情况是,政治59,英语68,理论78,中美87,外美90,只有一项达标。嗯,“高开低走”“眼高手低”说的也是我无疑了。不过基于对自己的了解,我知道如果把目标设得低一些,我就会偷懒。
二、建立框架脉络,纵横串联。
学习中外美术史应该是绝大部分人最喜欢的了,至少我是这样。而建立中外美术史的框架脉络应该是学习的第一步吧。对我来说,这第一步又可以分为三小步,也就是围绕老师的课程,分为“课前预习”、“课上记笔记”、“课后整理”。
首先,“预习”的重要性相信各位同学都明白,在张老师讲课之前,我会确保自己已经把他要讲的部分的教材和讲义都看过了,有问题的地方会标示出来,随着老师的课上讲解,有的问题可能就自然解决了,仍然有疑问的地方也能在课后马上问。
其次是记课上笔记,老师讲课干货满满,稍微走神或者犯懒不记笔记,错过的可能是考点。我是在电脑上记的,个人认为比手写效率高得多,而且我上的是网课,有回看功能,哪里实在没跟上的再补也很容易。
最后,是我比较个人化的知识整理,对于现在流行的各种笔记app,不好意思我都不会用,我用的是excel(呵呵),以纵轴为时间顺序,横轴为各门类如“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雕塑、书法、建筑”等等,把老师的讲义、课上记的笔记、自己在教材里看到觉得有用的信息,全部整理在这些表格里(中外美史都分别包含7个工作表),并且——也是比较关键的——不是生硬地照搬,而是自己提炼出一些要点。
这个过程对我来说包含了理解和记忆的作用,而且我觉得很重要的是,通过在整理过程中的纵向和横向的各种比较,能引发很多深入思考。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查找任何知识点都很方便。但是这个表格的确很花时间,尤其有时候为了有清晰的呈现而需要调格式,这一开始常让我崩溃,不过很快就熟练并习惯了。
三、理解,理解,背背背
上面这一步只是知识脉络的建立,要想更加深入地理解,就需要看更多参考书。但说实话,我看的高端参考书很少,中美史看的是邵彦的《中国绘画的历史与审美鉴赏》,外美史看的是《加德纳艺术通史》。张老师其实把这两本书视为基础性的教材。在此前已有脉络的基础上,我认真研读了这两本书,对我个人进一步理解美术史的 助是很大的。《中国艺术与文化》也是很重要的一本,但可惜我没有时间研读,只在需要的时候翻看过一些知识点。
另外,要理解美术史,看图是绝对重要的,这一点张老师强调过无数次。这也是理所当然的吧,个人认为要学习美术史却不看图简直是不可想象的。张老师给出的图库我全部打印下来,用文件夹整理了12大本,里面基本包含了教材里的全部插图,应该尽可能做到每一幅图都能说出创作年代、作者等最基本的信息(事实上我没做到,尤其明初那几个宫廷花鸟画家的画,总是记不住),至少属于教材插图的图像要全部掌握。然后,张老师还会给出应重点掌握的图像清单,每一幅重点图像我都会做个人化的总结。
相比于美术史,美术理论稍显枯燥,我基本就是跟着张老师上课、按要求背框架,然后把老师给的“必背名词解释清单”里的每一个名词解释,结合教材、讲义和一些必要的参考书,按照自己的理解整理了一遍。可能很多同学会认为这样没必要,事实上这的确只是我很个人化的一个方法,如果我不自己整理一遍就总有种无法掌控的感觉,虽然费时间,但我知道它对我管用。
另外,《中国美学史大纲》和《西方美术史学史》是让我学理论时精神为之一振的两本参考书,一旦有了时间这条辅助线,理论一下子也变得有趣不少。
在上述理解再理解之后,就是绕不过去的背背背环节了。我看很多考高分的同学都是很早就开始背了,这方面我可能是反面教材。如果一个东西我不能理解,我无论如何也做不到靠死记硬背去背下来,因此我大概十月之前的时间都花在了各种以整理、内化为基础的理解之上。
当终于(不得不)面对背背背环节,其痛苦程度是我此前难以想象的,八月底之前我还处在幸福地各种学习和整理工作中,进入九月开始感到了考试日期在迫近的时间压力(反射弧也是有点长),进入十月的背书环节之后则是压力暴增,即使有前面的拼命理解的基础,但背到半夜崩溃大哭这种事也不是没发生过。不过如果你抬头看看会发现,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已经有人选择放弃了,张老师给我的最强力的鸡血就是,“坚持到底你就赢了”。
四、论述题,必须“亲自”练习。
想要写好论述题,除了“亲自”练习,别无他法。
九月份首次开始尝试做论述题练习,但那时候还只会抄书。十一假期期间老师的论述题写作课 助非常大,老师提供的很多范文为我打开了不少思路。但更关键的是,要逼迫自己去主动构思,看别人写的再好,终究是别人的。写作课期间有一天老师留的作业是比较《韩熙载夜宴图》和《读画图》,我先是翻看各种参考书,不同的学者,阐释角度也不一样,看了几本,特别抓狂,还是不知道怎么才能写出自己的论述,但我知道我必须动手,去构思自己的写作角度,然后尝试按照自己的构思去组织内容。这份作业从看参考书开始,到写出最后一个字,一共用了5个多小时,最后写完的时候,我知道
我能写自己的论述题了。
每个人的脑回路是不同的,论述题并没有所谓标准,重要的是要形成自己的思路,知识也只有在学会了运用以后,才能真正成为自己的知识。并且,对我这种极端不擅长背书的人来说,多多练习论述题,尽可能多地主动运用所学知识,也是辅助背背背的一大利器。
五、关于公共课
英语是日积月累的过程,而作为跨专业考生,我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给了一穷二白的美术史论,所以英语我实在没啥经验值得分享。不过我认为自己这次考英语占了一个很大的便宜,就是听取了张老师关于答题顺序的建议,在刚一开考这个精力最充沛的时候先写作文,作文写完了考场上的心理压力会顿时减小很多,能以更好的状态去对付阅读理解,亲测有效。
关于政治。因为从小极端讨厌政治,所以高中文理分班时毫不犹豫选择了理科,没想到几十年后还是逃不过政治的魔掌(出来混那啥啥……)。我个人很庆幸报了张老师推荐的政治金老师的全程课,由于基础实在太差,我需要一个这样能(在微信里)看得见摸得着的老师,随时解答我的各种不靠谱疑问。和有些同学交流,不少人说觉得 的课好,但那种就无法满足我随时需要解答个人疑惑的要求了。金老师的讲解清楚细致,人也极有耐心,最后一个多月会提供很详细的背诵模版,只要能跟上课程,努力做到老师的要求,相比英语和专业课,政治分数的提高是更可见的。
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做好计划
最后想说的关键——也许比之前所有的都更关键——是认清你自己。首先,你到底有多想考研?如果考研被排在一个人生活现阶段的第二或者第三位,他有很大可能性会放弃,因为考研真的非常辛苦,一个人不会咬紧牙关拼上自己全部的清醒时间去做自己觉得没那么重要的事。
其次,搞清楚自己的长处和短板。张老师一直强调考研美术史论中,基础性的东西占80%,最后拔高的东西占20%。我了解自己跨专业、基础弱的事实,所以我的几乎所有工作都用于最大程度地去把握住那基础性的80%。剩余的精力我更多给了政治,而英语的学习是被我大大压缩了的,因为相比英语,我的政治实在太差
央美艺管382分高龄带娃跨专业考研一战告捷的秘诀是啥(央美艺术管理专业)插图
太弱了(全是短板——作为学渣的悲哀)。
然后,别人分享的方法都是别人的,每个人都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我是极端不擅长背书的人,所以我会在背之前加大理解力度,在背之后加大主动运用的力度,去弥补我背书功力的不足。
最后,要给自己制定学习计划,把考研这个大目标,具体切割成每个月、每周、每天的小目标,并且根据不同阶段取得的效果及时调整计划。现在回忆起来,在整个备考过程中,最慌最慌,慌到无法呼吸的时候,不是背不下来的时候,而是完全不知道下一步要做什么的时候,这个时候及时调整目标并且做好计划,我就知道我还能打。越到后来,越不要去想考不上怎么办,只要想“老子必须坚持到底”(其实我想过几百次要放弃),有一天你会发现,终于到底了。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