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美人文考研谈谈思考与方法我的美术史学习之路(央美人文学院美术学)

央美人文考研谈谈思考与方法我的美术史学习之路(央美人文学院美术学)缩略图

|==以第三名的成绩被央美人文学院录取。在此分享我的方法体系和思考过程,希望可以对正在学习艺术史和准备考试的友邻有所 助:)
为什么要谈思考和方法呢?
因为我认为近两年人文学院的研究生考试越来越偏向于对这两方面能力的考察。同时,可能包括我在内的很多同学在最初的学习过程中由于缺乏思考和方法,会遇到两方面的问题。
微观上没有掌握最基本的图像与作品的分析方法,对美术史学习的认识仍停留在听课、做笔记与背诵,学习凭感觉而不是理性,面对浩如烟海的文本材料时有背诵而无学术,导致学到的知识零散而混乱,没有内在逻辑支撑,记忆起来很痛苦又容易忘记,临考时背诵泛滥无所归,考试时面对陌生材料毫无头绪,考完后对自己的分数也没有较为准确的估计。
宏观上也没有有意识地去思考作为现代人文科学的美术史的研究视野与方法,从学术角度讲还是没有入门。
那么我为什么可以谈一下思考和方法呢?
作为跨专业的考生,我在学习的过程中走了很多弯路,但也正是这些弯路让我不断怀疑、批判与检验,不断否定之否定,最终思索出一套可靠的认识和分析的方法,虽没有取得很高的分数,但却让我具备了初步的知识和学术的基础。
接下来我将以中国美术史的学习为例,首先通过对试题的思考来分析下我们应当具备的能力和培养此能力的步骤与方法;第二部分将从历时性的角度谈一下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困惑、遭遇的困境、解决问题的契机和最后的考场发挥,这样大家可以了解到我为什么以及如何思考出上述方法以及什么水平在现阶段的中美史考试中可以取得80+的分数;最后,我将分享几点所谓“过来人”的经验。
(一)方法之谈 首先我们可以分析下19年人文学院中美史题目的特点(图1)。
图1名词解释
门类上考察得十分多样,时段覆盖也很全面。从时事热点的角度看,如果了解下18年年终的展览和学术会议就会发现“四王”和“海派”就在其中。从难度(已用表情标注)上看,删除了最简单的客观题,非传统重点的内容大幅增加,如“辽庆陵”、教材上直接内容很少的“剔红”、“披麻皴”和教材上没有的内容“《茂林远岫图》”。同时大部分内容需要现场组织,对思维和语言组织能力也是不小的考验。
简答与论述
同样,如果我们了解18年年末的相关资讯的话对考察高居翰先生的学术成就就不会感到非常意外。但最后为什么不是方闻先生呢?我认为这与出题人的学术背景相关,具体将在下文阐述。论述题是图像的多义性,如果我们读过几篇小峰老师的文章便可了解到他所关注的问题和他的研究特点与方法,对多义性的问题便不会手足无措。
综上我们可以得到什么认识呢?从近几年的试题变化可以看出,除考察基础知识的记忆与运用之外,更加突出问题意识,更加强调对学术视野和方法的了解与运用。那么面对变化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我在这里分享一下自己的一套方法,希望从实际操作层面对大家有所 助。
主要分为5个阶段。前两个阶段解决基础名词解释,第三、四阶段解决拓展名词解释和图像分析,第五阶段解决论述题。
阶段一:泛读教材和通史,同时配合各个平台(b站、喜马拉雅、豆瓣时间、那特艺术学院)上的美术史相关课程来丰富感性认识。操作难度2颗星。
此阶段重在建立起宏观的时空框架,理解不同时期同一艺术门类自身发展状况(历时性),和同一时期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的相互影响(共时性)。
阶段二:精读教材。操作难度4颗星。
央美课本作为通史来讲虽然写作方式已经落时,但微观的文本逻辑还是非常清晰可靠的。我们可以从知识构成的角度来精读教材文本,从文本中抽象出普遍适用的逻辑结构,然后将其应用于同类艺术品,在应用过程中不断调整、丰富,形成初步的认知结构和分析的切入点。这也是从个性提炼出共性,再将共性应用于个性的过程。我在此举一例来说明具体分析过程。
比如名词解释中的兵马俑,首先按照课本内容将其归为雕塑类,那么雕塑类知识的逻辑结构是怎样的呢?
第一步,我们可以从时间最早的雕塑(内容简单,容易抽象)入手将其提炼出来(图2)。
图2 第二步,将此逻辑应用于理解和记忆课本中兵马俑的文本,或用上述逻辑重新组织课本相关内容。此时会发现部分内容超出上述逻辑的范围,那么我们可以再次提炼,不断调整,最后形成初步完整的逻辑(图3)。
图3 第三步,按照同样的方法,提炼出建筑、绘画作品、画家等类别的文本逻辑并应用于各自门类,整理出基础版的名词解释。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
从获取知识的角度讲,首先我们有了美术史的认知结构,而不是美术鉴赏、文学等其他角度的认知结构,由此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理解的偏差(图4),对美术史中知识的构成有了较为准确的把握。其
图4次,可以使思维变得更加清晰和富有逻辑,记忆是结构化的,而不是想起什么是什么,第一句话想不出整段文字就背不出,从而降低了记忆的难度。邓晓芒先生曾说“人的知识绝不像机械反映论那样,外界给了什么人就知道什么,课堂上教了什么就记住了什么,这绝不是知识。知识还是要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力,这可以说是先验的。用这种能力去把握,才能形成真正的知识”,而这种主观能力很大程度上就是认知结构。
另一方面从输出的角度讲,当在考场上面对陌生图像时,我们也有了切入写作的分析视角。试想当输入知识时不是杂乱无章的点状记忆就是铁板一块的死记硬背,又怎能指望在考试时短短几十分钟内输出一篇富有逻辑的小文章呢?
当然只有认知结构还是不够的,经过第二个阶段我们初步学会了认识和描述的方法,掌握了基础名词解释的应对方案,但却无法将图像和作品与所处时代关联起来,也不知该如何处理图像分析题。所以我们还要进一步用理论来建构真正的分析体系。
阶段三:学习理论,建立个案分析体系。操作难度4颗星。
意见是容易的,理论是难的,因为真知总是会被自己的偏见和认知水平所遮蔽。在漫无目的地阅读《艺术概论》时,我对其中洗脑的意识形态、独断的口吻、陈旧的案例和密集的排版很是抵触,后来在我苦苦寻求普遍适用的分析方法时才恍然大悟,《艺术概论》中结构性的理论体系就是我要找的答案。
宏观层面上,该书的优点在于将美术史的研究方法涵盖其中并以结构化的方式呈现(图5),当然由此导致的不足则是没能以时间方式陈述研究方法的历时性变迁,这就需要我们通过阅读美术史学史的书籍来弥补。
图5 微观层面上,其中的五论也为我们分析一种艺术现象何以产生及其与时代的关联提供了结构化的思考维度和切实可行的分析方法。比如18年的孩儿枕与击鼓说唱俑的图像分析题,下图是我根据5论建构起来的结构化的分析思路(图6)。当然具体的案例分析呈现的是我自己的思考,大家也可在掌握理论后自己建构一套分析的方法。
图6 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呢?那就是思维变得十分清晰,思考和分析有了坚实可靠的依凭。当掌握了认知结构和分析方法之后,再次阅读通史或者进一步阅读专著、论文的时候就会惊喜地发现多数作者的对问题的叙述和研究也都是围绕着这几个方面展开,而此时我们对知识的获取就不是盲目的搬运、无序地累积,而是结构化的组织与建构。同时,在具备了分析的能力之后,考场上面对陌生名词和图像时便也可从容不迫地应对。
阶段四:重新阅读通史,补充拓展知识。操作难度2颗星。
在经过上述3阶段的学习后,我们掌握了时空框架、基本的认知结构和系统的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阅读和理解会如鱼得水。如果时空框架还不是很牢固可以顺着读通史,如果背景知识扎实的话也可有所选择地跳读或拆读,由此补充拓展知识。总之根据自身情况来操作。
阶段五:阅读专著与论文,掌握美术史的研究方法和具体案例。
论文与专著的写作方式和通史相比还是非常不同的,由此而来的阅读方法也会有所差别。
从应对考试的角度讲,我认为阅读论文应了解三个方面,即作者要解决的问题、解决该问题的研究方法以及案例的积累。
从前两者中可以把握作者的研究特点和学术方法,由此对出题的倾向有所把握。比如读过小峰老师的几篇文章如《乐事还同万众心——<货郎图>解读》、《药草、高士与仙境——<采薇图>新解》、《丝线与家国理想——传宋人王居正<纺车图>的考察》等就会发现他的很多问题都是从对权威定论的反驳切入,进而从图像的细节出发,通过对画面本身、画家、赞助人、观者、时代等方面的考察来重新发掘图像的意义。关注的内容多是较为平民化的题材,方法上十分多样,但都是围绕问题来使用。
其实从学术训练角度讲应该认真学习文章的结构和论证方式,但据我个人的经验来看,考场上心情紧张时间紧迫,能做的大概只有简单的举例论证,所以如果时间有限的话可以以积累案例为先。
至于专著的阅读,若是方法论的专著如高居翰先生的《画家生涯——传统中国画家的生活与工作》,我认为可以通读,掌握书的大致结构、分析的方法和感兴趣的案例;若是论文集的专著如巫鸿先生的《礼仪中的美术》,则可选择与教材内容重合的部分或者根据阅读的优先级跳读。
因为时间和精力有限,必须把握阅读的优先级,才不至于在后期学习中泛滥无所归。那么我们应如何把握阅读的优先级呢?我认为可以从出题人的学术背景切入(图7)。在这里分享一下我认为可以优先阅读的书籍。https://www.douban.com/dou
央美人文考研谈谈思考与方法我的美术史学习之路(央美人文学院美术学)插图
banapp/dispatch?uri=/doulist/111925217/&dt_dapp=1
图7 总结一下,在记忆史实的基础上,我们应该重视理论的学习,建立起认识结构,训练分析能力,由此减轻背诵压力,缩短背诵时间;了解出题人的学术背景、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依据优先级来阅读专著和论文;关注考前3个月的时事讯息,做到心中有数,临危不乱。最后,一言以蔽之,要“鱼”、“渔”兼顾,勿以笔记、背诵上的勤奋掩盖思考、分析上的懒惰。
(二)思考之谈 这一部分我将描述备考10个月的心路历程。
8月中旬之前按部就班,听课做笔记,但当中旬之后开始背诵的时候问题出现了。
第一个问题就是记忆。
我有些强迫症并十分追求完美主义,希望把内容背得熟练又全面,但经过半个月的背诵后发现进展实在太慢又十分痛苦,而培训班老师推荐的关键词记忆法也不太适合我。当时对关键词记忆的困惑首先在于什么是关键词?或者说一段文本当中什么是重点?名词是重点吗?可是好像讲到创作手法的时候动词也是重点,描述风格的形容词也是重点。为什么在我看来好像都是重点?其次是关键词如何串联?靠我自己的逻辑吗?但问题是好像我并没有自己的逻辑,即便有的话我的逻辑靠谱吗?是美术史的逻辑吗?再次,中美+外美+理论的名词解释就有300多个,之后还要加上图像分析,散点状的关键词怎样保证知识记忆完整而不凌乱,考场上还能有逻辑地输出?最后,考试时面对陌生图像和作品该怎么办?比如《沈周像》和《齐白石像》这些属于非常边缘的作品,通史书籍中最多有图片而无描述,我在阅读时更是不会特别关注,那么考试时遇到该怎么处理呢?虽有困惑,但此时离考试还远,自己又没有想出办法,只好硬着头皮先背诵。
第二个问题是如何把已学内容与拓展阅读的内容结合起来。
课本上对画面的描述时而文言(烟雾溟濛,江湖纵横,重汀绝岸),时而平铺直叙(雄峻的山石,山脚下的松林,奔腾的泉水),时而又与形式结合起来(花草树木均以细线勾勒,云彩施以晕染),这已经让当时的我非常头大了,而在阅读通史的时候发现内容更加丰富,叙述逻辑又花样百出。所以我该以哪个文本为基准?一幅画面到底该描述什么?怎么描述?对于一个艺术门类比如山水画,到底有没有普遍适用的描述逻辑?这时我隐约发现美术史的学习可能和高中文科的学习不太一样,不是整理笔记然后背诵就可以的。可是该怎么办呢?这时还是没有办法,为了保证进度只好先背课本内容,拓展的通史内容暂时分开做笔记。
第三个问题9月下旬开始尝试写论述题的时候,发现自己根本没有写作思路。
如《溪山行旅图》、《早春图》、《万壑松风图》的对比题,我找遍并阅读所有相关文本,但当落笔写作时还是丝毫没有头绪。强迫自己花了7个小时写出一篇,可结果并不满意(现在看来也与学术写作相差很远)。培训班老师说写论述要找出对比项,横纵比较,其实就是把背好的名词解释打散然后重新组装,“把面磨成粉”。可是我不会找对比项,什么是可以对比的呢?为什么要对比?对比要得出什么结论?名词解释背得铁板一块怎么打散?好像是“把面磨成粉”这个感觉,但好像又没有这么简单,具体该怎么操作呢?又不知道。此时的我已经越来越焦虑,背诵上关键词不适合自己,死记硬背又很龟速;写作上完全不知该如何下笔。心想自己怎么把这么有趣美术史学成这样?死记硬背有什么意义?我能考上吗?到底该怎么办!
现在看来,上述三个问题是既无认知结构,又无分析方法造成的。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就在“山穷水尽疑无路”的时候,我在10月中旬迎来了第一个重要的转机,这就是学习美学史过程中现代哲学对我的启发。
首先是怀疑
笛卡尔在1641年出版的《第一哲学沉思集》中说“我现在对不是必然真实的东西一概不承认”。他以普遍怀疑的方式,对以往不可靠的感性进行清算,向过去的本体论、神学挑战,由此开启了现代哲学之路。我因此受到激励,开始怀疑我对美术史学习的认知和我学到的方法,迫切希望找到一个毋庸置疑的立足点,在此基础上建立更可靠的客观知识。
其次是对认知结构的重视
康德认为我们所能认识的都是先验结构向我们呈现的。抛开学术,从经验层面上讲的确如此。比如基督徒、果农和生物学家对同一个苹果一定有着不同的认识。同样,本科是林业管理、新闻传媒和美术史的同学对同一副山水画的认知也一定大相径庭。那么美术史的认知结构到底是什么样子?于是我开始重新审视教材文本,慢慢探索出美术史的认知规律,由此,才逐步解开之前的困惑。
最后是对学科方法的重视
从启蒙运动起,西方人文学科发生了重要变化。任何一本具有重要意义的学术著作,任何一次重要的思想创新都是围绕着方法论而进行的。也是从启蒙运动起,所有人文学科派别的确立,都是方法立派。这给我的启发是要重视美术史的研究方法,只局限于记忆知识而不了解学科方法,即便是能通过考试但还是不具备学术能力,未来是没办法做研究的。于是我提醒自己一定要抽出时间读方法论的著作,而恰恰也是这一点在考试中对我的 助最大。
在差不多解决好认知方面的问题后,让我焦虑的还有图像分析。
我根据试题的变化推断出单纯的积累并不能应对现在的考试,特别是无法应对陌生的图像,而我更需要的是图像分析的方法,由此从图像生长出内容,而不是用文字内容包裹图像。那么到哪里去寻找方法呢?到底有没有一种基础的、普遍适用的方法呢?
在11月下旬再一次默写《艺术概论》的框架的时候,我突然惊喜地发现,这就是我苦苦寻找的分析方法啊!为什么之前没有早点发现其中的奥秘!这一刻我实在太开心了。掌握了分析方法,就掌握了把握确定性的工具,思考就有了坚实的依凭,我终于从输入和输出的角度完全破解了死记硬背。这种精神上醍醐灌顶之爽快,远远胜于得知成绩时的喜悦。
考试拿到试卷的时候诧异又惊喜。
诧异在于题型变化很大,既无客观题又无图像分析;名词解释中有1个完全没见过(《茂林远岫图》),2个只有极其模糊的印象(剔红,辽庆陵)两个需要现场组织语言(披麻皴、金石学)。欣喜在于我有方法和分析思路,比如“剔红”,虽然只能记得是宋元时期的工艺和课本上的一张图,但我又从作品论(题材多样)、发展论(汉代漆器工艺)、接受论(精英贵族→市场化)和创作论(工匠技术→丰富物质文化)的角度分别谈了一点内容。如果没有分析的视角,恐怕只能写出一行字(当然由于时间和知识的限制,《茂林远岫图》和辽庆陵也就只写了一行t t)。
惊喜在于我在考前判断考主题类题目的可能性非常小,于是把整理主题(如车马出行、儿童etc.)的时间用来阅读方法论的专著,因而在看到考察高居翰学术成就和图像的多义性的时候非常开心。
第一个问题虽然不知怎么介绍学者,但我有艺术家的认知结构(时代、身份、生平、师承、主张、代表作、风格(特点)、影响),于是便依此来简单介绍高居翰先生。其次,虽然读过《隔江山色》(风格分析)但由于时间久远具体内容已经忘记,而临近考前刚读完他的《画家生涯》(社会学分析)因而印象深刻,于是我介绍完此书的结构后又举出一个书中的具体案例来阐述他从市场、赞助人角度展开研究的学术贡献。
第二个问题我从创作论、作品论、接收论三个角度分别阐释了画家意图的不同导致同一母题的多义、图像空间处理的变化导致同一主题的多义、观者的不同导致同一图像含义的多义。案例分别来自高居翰、巫鸿、黄小峰的专著和论文。
考后估计分数时,我预计名词解释应该扣10~12分,大题扣10分左右,保守估计分数应该在75~78,最后得分是81,也算是预料之中。
(三)经验之谈 关于考试
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考试难吗?总分335,也就是单科平均67分就可以考上。考试容易吗?试题并不简单,高分极少,183人种只有35人,也就是19%的人可以考上。因此对于考试,要在他人经验的基础上有自己的分析和判断,面对变化研究对应的方法。
关于他人之经验
行成于思毁于随。要知道我们看到的经验并不全面,因为只有考上的同学才会公开分享,而这就存在幸存者偏差,一名学习三四个月就考上的同学背后可能是数十位学习了一年却没有考上的同学;成功者的经验如勤奋、听课、读书、做笔记等,可能所有的同学都是这样做的,但为什么只有极少数人最终能考上,而绝大部分人则成了沉默的大多数?佛教哲学中讲“因缘和合”,我们是否应该思考一下是不是某些没有说出来的东西才是成功上岸的关键?是否应该对这些经验的有效性进行批判性反思?
关于学习
学而不思则罔。只学知识而不思考就会困惑,困惑而不诉诸思考,反诉诸权威,诉诸别人的笔记,或者回到死记硬背的老路,这样的同学有可能也会考上,但很可能是低分飘过并且不具备学术研究的能力。学术不是自然而然,不是单纯的积累和感悟,而是阅读、思维、写作综合训练的结果。人文学院可能会辜负认真刻苦、善于背诵的人,但一定不会辜负具备独立思考能力并掌握基础学术方法的人。
关于方法
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说,“艺术是生命的最高使命和生命本来的形而上学活动”。我们可以在艺术作品中见出人类感性世界的无限丰富性,但这些多数都是非理性的,而研究是理性的,美术史是研究而不是鉴赏,不仅要了解事实,还要掌握研究的方法。
关于思考
i think,therefore i am. 对我个人来讲,最后时刻让自己坚定的不是鸡血,不是来自他人的鼓励,而是对出题人、竞争者和自身能力的洞察,这种洞察让我能够直面困境和压力。激励我的是思想,是理性的力量。诸位应当在任何事情上勇敢地使用自己的理性,运用理性找到确定的方法,大胆怀疑,小心求证。
后记 因为自己通过思考获得了有效的方法而以较为理想的成绩考上央美,因此非常希望上述方法能够 助到更多人,但我也深知囿于个体经验的局限,根据有限的阅读获得的思考难免有挂一漏万之嫌。每个人的目的不同,问题不同,探索出的路径和方法就不同。对于任何一种经验和方法诸位都应批判反思。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美术史的学习也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要勤奋,在学与思之间来回反复,不断精进,才能在考试和未来的学术研究中获得一定成就。祝各位友邻在美术史的备考学习中,知识与智慧并进。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