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果小说

玫瑰果小说>青云俏美人小说主角叫李泽的小说 > 第880章 名实相符(第3页)

第880章 名实相符(第3页)

一时间,街巷处处欢腾,家家安乐,长安重现繁荣之景。

杨文和站起身,示意亲兵付了茶钱,继续漫步前行。

“李漟不傻,她今日在朝堂上的表现,你也看到了。”杨文和淡淡道,“她明知大势已去,却还要摆出帝王威严,就是要告诉天下人,她还是大华天子。而我们今日的退让,看似吃亏,实则是为将来铺路。”

杨炯若有所思:“父亲的意思是,我们要收拢天下之心,待时机成熟,她自然会主动禅让?”

“聪明。”杨文和赞许地看了杨炯一眼,“这需要时间,需要耐心。我们要让天下人看到,你治下的江山,比李家人统治时更加繁荣昌盛。李漟是女身,天生就有劣势,如今半个天下皆在你俯仰之间,时间到了,她不想禅让,天下人都会逼她禅让。”

杨文和停下脚步,指着远处一片正在兴建的屋舍:“你看那边,那是工部新规划的水利工坊,建成后可灌溉京郊万亩良田。还有城东的新式大学堂,招收寒门子弟入学。

天下事,一曰农,二曰书,重在祀与戎。

这些才是真正的根基,比十万大军还要重要。”

杨炯顺着父亲所指望去,但见工地上一片繁忙景象,工匠们吆喝着号子,夯土筑墙。阳光洒在这些普通人身上,镀上一层金边。这一刻,他忽然明白了父亲这话中深意。

“孩儿一直以为,父亲是不愿百姓再受兵戈之苦。”杨炯惭愧出声。

“这固然是原因之一。”杨文和微笑,“但更重要的是,为父深知,靠武力夺来的天下,终究也要靠武力维持。而靠民心所得的天下,才能真正长治久安,才可传至万世。

你应该清楚,李乾元这种‘半名’皇帝,都能有如此根基,到现在天下还认李家天下,这就是‘名’的力量。”

杨文和拍了拍杨炯的肩膀:“行章,你年轻气盛,又是……特别之人,有些想法与常人不同,为父理解。但你要记住,政治的最高境界,不是征服,而是教化;不是强制,而是感化。

古圣贤云:‘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你要以身作则,让天下人心服口服,做那得国正之天子,名实相符的皇帝。

咱们杨家要的是万世太平,而不是三世而亡,切记切记!”

杨炯沉默良久,脑海中闪过前世所学的历史知识,那些靠武力夺取政权却迅速败亡的王朝不计其数,那些表面强盛实则危机四伏的帝国,即便后事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可天下却依旧民心所向,力挽狂澜者不计其数,仍可传至数百年,保文化不断,民族不绝,这怕就是所谓的“王道”。

如此看来,杨炯不得不承认,父亲看得更远,想得更深。

作为穿越者,他总以为自己拥有超越这个时代的见识。可真正站在权力的顶峰,参与到最核心的政治博弈中,他才发现,古人的智慧不容小觑。

尤其是在如何得天下、如何治天下这个问题上,父亲杨文和的见解,远比他想象的更加深刻。

“父亲一席话,令孩儿茅塞顿开。”杨炯真诚地说,“孩儿之前只想着快刀斩乱麻,却忘了这江山社稷最根本的,还是天下民心。更忘了,得国正乃长治久安的基础,是万世太平的根基,孩儿惭愧!”

杨文和欣慰地点点头:“你能明白这个道理,为父就放心了。记住,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待到时机成熟,一切自然会水到渠成。”

正此时,二人已行至西园街廊桥。

廊桥木构廊檐飞挑,雕栏斑驳,但比之西园的九曲十八廊,终究少了几分雅致,却多了几分古朴。

杨文和在廊桥桥头停下脚步,望着廊桥匾额上“水波不兴”四个墨字,意味深长地说:“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

杨炯顺着父亲的目光望去,阳光下的廊桥,人潮如织,自然古朴,桥下流水潺潺,动静相合,几近自然。

他忽然明白,父亲不是不想推他坐上那个位置,而是要以一种更加完美、更加稳固的方式坐上去。

作为穿越者,杨炯总以为凭借现代知识和军事力量可以横扫一切。但现在他终是明白,真正高明的政治智慧,远超简单的强弱对决。得民心者得天下,这句古老格言蕴含的真理,比他想象的更加深刻。

“孩儿受教了!”杨炯躬身行礼,这一次,他的语气中不再有疑惑和烦闷,而是充满了理解和敬佩。

话音刚落,忽听廊桥另一端传来一声高唱,那声音清越悠扬,如金石相击:“先把乾坤为鼎器,后抟乌兔药来烹。既驱二物归黄道,怎得金丹不解生?

杨少卿,别来无恙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