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王以为,赏罚当分明,今日便一并定了。”
他顿了顿,声音愈发庄重,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镇南侯杨炯,一年之内,率军征五国、平叛靖难,转战数万里,斩贼无数,护大华江山周全,功勋卓着,远超国公之爵。
今特封同安郡王,食邑三千户,赐黄金万两、锦缎千匹,领麟嘉、金花、龙骧三卫,战可领兵,闲可卫国,无须中枢之令!”
这话一出,百官皆是一惊,倒吸冷气之声此起彼伏。
大华开国以来,异姓王唯有梁王一人,如今杨炯竟封同安郡王,且食邑三千户,几乎是总领大华半数兵马,这已是实权在握,与太子无异!
更遑论梁王府一门两王,权势之盛,怕是同那皇帝也无区别。
梁王却似未闻百官的动静,继续道:“叶九龄,辅政多年,统御内外,运筹帷幄,此次平乱之功,多赖其谋划,今升左丞相,总领中书省、门下省,掌朝政大权。”
叶九龄闻言,连忙出列躬身:“谢陛下恩典。”
“石介,”梁王又看向一旁的石介,“你主持新政,轻徭薄赋,安抚黎民,成效显着,今升右丞相,协理左相,掌户部、工部,总领天下民生之事。”
石介面沉如水,亦躬身谢恩:“谢陛下!”
梁王继续分封:“沈高陵,翻雪山、奔兴庆,战功赫赫,今升安西侯,授兴庆府节度使,赐黄金五千两、锦缎五百匹,镇守西北。
毛罡,斩将夺旗,护持京畿,今升乐安县侯,迁龙骧卫大将军,总领禁卫重建,典司京畿戍防。
贾纯刚、姬德龙、卢启,或勇冠三军,或智谋过人,今皆封男爵,贾纯刚充青州团练使,姬德龙充登州防御使,卢启充济州通判,各赐黄金五百两、锦缎百匹。
其余将士,有军功者按功进爵,功半者赐黄金锦缎,无军功者亦赏银五十两,七日之内造册完毕,不得有误。”
分封完毕,梁王目光扫过百官,沉声道:“诸位可有异议?”
殿内一片死寂,百官皆低着头,无人敢应声。
谁都知道,梁王说话向来一锤定音,他给出的封赏,已是最优厚的,若敢反对,怕是没有好下场。此前与梁王作对的宗室、将门,便是前车之鉴。
龙椅上的李漟,手指死死攥着龙袍的衣角,指甲几乎要嵌进肉里,面上却依旧带着淡笑。
她沉默片刻,缓缓开口:“梁王所言极是,诸卿的封赏,朕准了。只是眼下还有一事,需同安郡王出面。”
李漟顿了顿,续道:“朕听闻同安郡王与辽国公主耶律南仙交好,如今雁门关被辽国占据,还请郡王亲往辽国,商谈雁门关归还事宜。切记,万不可伤国体。”
杨炯闻言,眉头紧锁。
耶律南仙聪慧过人,素来狡诈如狐,若想让她归还雁门关,少不得要付出代价,李漟这话,分明是想让他去担那千古骂名。
可他也知道,李漟如今虽无力反驳,却也不愿轻易低头,这是在给自己添堵,更是告诉梁王,她亦不好惹。
李漟说完,不再多言,起身整理了一下龙袍,朗声道:“传旨!七日后举办登基大典,届时再论功行赏,大赦天下!”
说罢,李漟转身便走,龙袍的下摆扫过御毯,留下一道浅浅的痕迹,脚步沉稳,颇有孤家寡人之韵味。
杨炯望着李漟的背影消失在殿门后,又看向身旁的梁王,见梁王眼神沉静,便知今日之事怕是已了。
大庆殿内,百官俯首,甲胄锵然。
梁王振袖,日影移阶,御毯蟠龙隐现金纹。杨炯按刀顾盼,殿外云气尽收,九阙风定,天下安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