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脚下,竟是一处山巅,山脚处一片昏黄的光,那里应该是皇陵。老天,只不过是瞬间,山主竟把他带到这么远,这他妈是仙人之术吧……
只听鬼王说:“我喜欢站在高处,心情会比较开阔……”
“理解,理解。伟大的人,高瞻远瞩嘛……”
鬼王问:“你去皇陵,就是要确认天运,天承两帝都是大宗师身份?”
“是,印证心中一个猜想。”
“什么猜想?”
“二十一年前,干王谋逆案,王妃花卿被黑甲人掳走……”
“不用猜,是天承帝。”鬼王说:“你既然查到皇陵,说明你也怀疑明帝了。”
徐骄承认:“不错,我本来怀疑明帝就是黑甲人,可又有证据表明他们是两个人。这岂非矛盾,那么就只有一个解释:神秘黑甲人并非一个。二十一年前的是天承帝,今天这个是明帝。”
鬼王点头:“这对父子,都很有意思。做父亲的,陷害儿子。做兄弟的,弑兄杀叔。”
“你都知道?”徐骄震惊。
鬼王微笑说:“别忘了我是谁,我修天心诀,天心即我心。只要我想,帝都之中就没有瞒过我的事。”
徐骄不解:“您就看着这一切发生?”
鬼王问:“如果阻止,那么意义呢?”
“皇室,朝局,天下……”
鬼王摇头:“那是凡俗之人的看法。师弟,大道自然。何为自然?”
徐骄答不上来。
鬼王说:“自然者,自然而然。日夜更替,四季轮转。天地亘古,却也在变。所谓修道,就是在无尽的变化中,寻求一丝破绽。它未必是永恒,但定是一条出路,让人超越生死的路。真人之上,便是要找到这条路。古人认为,那就是道之初,是天地万物存在的本质,所以将其称之为:道生。”
徐骄有些无语,为什么高人,总喜欢讲这些形而上的大道理:“这和我的问题,好像没有关系吧。”
鬼王说:“师弟,自有天地以来,没有不变的事物,唯独人心。善恶,利害,情仇,一切的一切不过是两个字——自私。世事沧桑幻化,盛世乱世,人心都是一样的。不变的东西,你要去改变,又有什么意义。”
徐骄说:“难道,你就不担心朝局混乱,天下大变。您可是鬼王,皇家的依仗?”
“盛而衰,成而败,这本就是自然之事。哪有万世的皇朝,不变的天下。只有明中岳那种糊涂人,才相信千秋万世。”鬼王说:“你呀,和山主一样,凡心太重。他修无情道,心中却有情。若非如此,早就超过我许多。”
徐骄感叹一声,高人的看法,果然很不一样。于是又问:“有件事,我想不明白。天运帝,天承帝,明帝,出身皇家。从皇子之身,到帝王之尊,人生的绝大部分时间,身边都围满了人,怎么可能修到大宗师,而不被人察觉呢?”
鬼王说:“他们修的,乃是龙神功。其法霸道绝伦,当年天遗老祖传下,告诫后人,若无必死之心,不可修习。此法进境甚快,入门便是宗师,小成便是大宗师,大成便是圣人,圆满时便为真人境。”
徐骄深吸一口山风:“这么厉害,听起来不讲资质,也不讲悟性……”
“当然不是,只是要求没那么高。”鬼王说:“我那大徒弟应天理,用了甲子时间,才有今天的修为。明帝资质上乘,只用一年便小成,不到十年,已经能和应天理不相上下。”
徐骄心想:如果自己修这功法,五百多分的智商,说不定三年就能干到圣人境。又想:如此霸道的功法,鬼王没有觊觎,怕是有什么不妥。忽然想到了什么,又问:“这也是他们活不长久的原因吧?”
“是。”鬼王说:“龙神功威猛霸道,其法纯阳,体内聚集炽热之气。修为越高,炙热之气也越浓。终有一天,身体无法承受,全身血液便会被炙热之气烘干。若无法突破圣人境,达到天地人合一,修习者很难活过四十九岁。”
“所以,解决的办法就是九幽真气。”
“嗯,九幽真气乃至阴之法,可以平衡龙神功炙热之气。当年,明君便是以九幽真气为基,修习龙神功,迈入圣人境。”
徐骄疑惑:“既然明君传下龙神功,为何没有传下九幽真气的心法。”
鬼王说:“因为明君也不知龙神功的弊端。自天遗老祖之后,再无人修炼龙神功。因为几乎没有人相信,自己能在四十五岁之前,修到圣人境。你要知道,这是多大的槛。一步为凡,一步成圣,多少人毕生都不可得。而且龙神功乃是秘法,除天遗老祖亲传嫡系,外人不得修习。龙神功传到知北祖师手上,他老人家亦曾闭关参详。出关之后,严禁门人修习。”
“那明君呢?”
“当然是偷学的。”鬼王说:“只是没想到,她不到三十岁,就破了圣人境。谁知圣人境之后,龙神功还有弊端。明君晚年,备受煎熬,体内天地之力躁动,肌肤寸裂。老师去天涯海,取来障魂木,用障魂木的阴沉气息,消散真气,减弱天地之力躁动。可这终究不是治标之法,于是他们想到了传说中的悟道之地……”
徐骄惊道:“天都玉录?”
“看来你是知道的。”鬼王叹说:“本来亲近的同门,便因这件事闹出了仇恨。这也是修罗山和皇室不睦的原因。有一日,天运帝来找我,原来明君私自传下龙神功。他修炼后弊端显现,身体如焚,让我救他……”
“你出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