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2005年华东师大录取分数)

2005年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2005年华东师大录取分数)缩略图

|==2005年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54分)
1、《四民月令》
东汉后期叙述一年例行农事活动的专书,描述古代中国社会地主阶层的农业运作,书中提及的经济运作。
该书是东汉大尚书崔寔模仿古时月令所著的农业著作,成书于2世纪中期,叙述田庄从正月直到十二月中的农业活动,对古时谷类、瓜菜的种植时令和栽种方法有所详述,亦有篇章介绍当时的纺绩、织染和酿造、制药等手工业。对中国古代农学的发展产生颇有影响。中国劳动人民积累了数千年的耕作经验,留下了丰富的农学著作,但该书于北宋中期到南宋灭亡散失。
2、柴荣改革(周世宗改革)
五代时后周皇帝柴荣实行的改革。又称柴荣改革。周世宗柴荣在周太祖郭威改革的基础上,继续推行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的整顿和改革。在政治上,纳士求贤,倡导节俭,严惩贪污,整顿机构,抑制藩镇,加强中央集权。在经济上,整顿庄田,罢营田,招民垦荒,均定赋税,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并废寺院,毁佛像铸钱,增加财政收入。在军事上,加强禁军,淘汰老弱。这些措施使后周的国力大为增强。
3、改土归流
明清在西南地区推行的地方行政区划和地方官吏任命改革。明朝开始实行改土归流,即废除世袭的土官,改设可以随时任命的流官。雍正时期,鄂尔泰任云南巡抚兼云贵总督,改土归流先后在云贵川桂等地进行,撤销土司,在原土司地区设府县厅州,实行与汉族地区相同的制度,如清丈土地、编制户口等。改土归流加强了西南地区与内地的联系,有利于促进该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巩固西南边防。
4、赫德
清末海关第二任总税务司。英国人。1863年继李泰国为中国海关总税务司,制定并推行一套由外国人管理的半殖民地海关制度,控制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以及清政府的财政收入,干预中国的内政、外交事务。1876年订立《烟台条约》时,担任李鸿章的助理。中法战争期间,暗助法国,策动李鸿章与法国公使巴特纳签订《中法新约》。1908年请假回国。前后执掌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达45年之久。
5、京师同文馆
清代最早培养译员的洋务学堂和从事翻译出版的机构。简称同文馆。同治元年(1862)七月二十九日,恭亲王奕欣等奏准在北京设立的机构,附属于总理衙门。该馆为培养翻译人员的“洋务学堂”,最初只设英文、法文、俄文三班,后陆续增加德文、日文及天文、算学等班。招生对象开始限于十四岁以下八旗子弟,以后兼收年岁较长的满汉科举出身人员。是清代在北京开办的采用班级授课制的第一所洋务学堂。京师同文馆有统一的课程设置和管理章程,基本不学“四书五经”之类的传统科目,被人视为中国近代新式学校的发端。1901年并入1898年创建的中国第一所具有现代意义的大学——京师大学堂。
6、国会请愿运动
清末立宪派组织的要求清政府速开国会的政治运动。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仿行宪政,之后并无实际行动。1910年,立宪派先后发起三次国会请愿运动,要求召开国会。迫于形势,1910年11月,清政府宣布缩短预备立宪期限,定于1913年召开国会,同时下令严禁请愿,解散请愿团体。国会请愿运动失败。
7、改订新约
国民政府为了废除不平等条约而进行的积极的外交活动。国民政府为了缓和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制造对外“自主”形象,同时也为扩大税源,解决内战军费,在国民政府建立不久,围绕实现关税自主和废除领事裁判权的问题,发起了要求帝国主义支持的“改订新约运动”。美国为争得在华的外变优势,首先同中国缔结关税关系的条约。其他各国相继仿效美国,与中国签订了类似的新约。列强用条约的形式,表面上承认中国在关税上有对等的权利,但实际上由于中国经济落后,并不能从列强那里取得对等的利益。至于废除领事裁判权的交涉,由于列强借故拖延,双方迅迟不能签约。
8、华北事变
1935年日本为侵占华北制造的一连串侵略事件。①1935年6-7月,《何梅协定》《秦土协定》签订后,中国在河北和察哈尔的主权大部丧失。随后,日本帝国主义又策动汉奸制造所谓“华北五省自治运动”,企图使冀、察、绥、鲁、晋五省脱离中国。10月,日本在河北省的香河指使汉奸暴动,占领县城。11月汉奸殷汝耕在通县成立“冀东防共自治委员会”,12月,国民党政府指派宋哲元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以适应日本帝国主义关于“华北政权特殊化”的要求。华北事变加深了中华民族危机,加快了日本侵华的步伐。
9、“四清运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1963-1965年在城乡开展的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的运动,又称四清运动。1962年9月,毛泽东在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上,提出要进行社会主义教育。1963年到1965年,党中央先后制定了《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定 (草案)》(“前十条”)、《关于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一些具体规定(草案)》 (“后十条”)、《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目前提出的一些问题》(“二十三条”),作为指导运动的文件。起初以清工分、清账目、清仓库、清财物的“小四清”为主,后来发展到清政治、清经济、清思想、清组织四个方面,统称四清运动。运动一直持续到“文化大革命”初期。
二、简述题(每题12分,共36分)
1、释“汉初布衣将相之局”。
西汉政权建立后形成的由布衣出身的人致身将相的局面。布衣原指穿麻布衣服的人,后来成为一般平民的代称,其中包括农民和手工业者等劳动人民,也包括没有官爵的地主。西汉开国君臣,绝大多数出身布衣。
西汉建立之后,形成了“布衣将相之局”。这种局面的出现是秦亡汉兴这场历史巨变的总结。陈胜起义所提出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为布衣主宰天下作了重要的舆论准备。他不仅提出了这个口号,而且在起义斗争中付诸实行。在灭秦以前,以陈胜为首的布衣王侯将相,是农民起义的领导者。汉初布衣将相之局的出现,无疑是以陈胜为首的农民起义换来的。布衣将相之局的出现,也是春秋战国以来社会变化的必然趋势。由于“世侯世卿之局”被扫除,从而削弱了奴隶关系的残余形态,改造了当时的封建统治。由“世侯世卿之局”到汉初“布衣将相之局”,这是一个历史进步。布衣皇帝将相的出身和经历,对他们的政治决策产生了重大影响,还影响统治集团的内部关系,使其保持某种“布衣”作风。表现在汉初君臣之间的等级关系还不那么森严,注意选拔人才,也比较注意节俭。随着社会地位的变化,“布衣”皇帝将相逐渐变成新的封建贵族,其腐朽倾向不可避免地日益增长起来。汉武帝时发生的统治政策和指导思想的变化,是“布衣”君臣贵族化的产物,它标志着汉初“布衣”政治的终结。
2、简述二十世纪初清政府的“新政”。
从1901年4月成立督办政务处到1905年12月成立学部,清政府发布了一系列除旧布新的政令,逐步推出各项新政。
(一)主要内容。
(1)行政制度改革。主要是调整机构、整顿吏治。1901年7月, 撤销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设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1903年,设立商部,后来与工部合并,改为农工商部。1905年设立了巡警部。为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1905年,清政府又设立了学部,在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在此期间,先后裁撤了河东道总督,以及云南、湖北、广东三省巡抚。
(2)经济改革。1903年8月,清政府正式设立了商部,其管辖范围不仅包括工商业,还包括农业。商部在清政府各部中位于第二位,仅次于外务部,反映了清政府对农工商业的重视,1906年,商部扩展为农工商部。商部成立后,陆续公布了《商律》《公司注册试办章程》《商会简明章程》《奖励公岢章程》以及《矿务章程》《试办银行章程》等。1905年,商部在北京设立劝工陈列所、高等实业学堂,开办户部银行。这一系列改革和法令的推行,改变了中国社会长期视工商为末务的现象,促使当时出现了一个举办工商业的热潮,使中国厂矿企业、交通运输业和金融业诸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
(3)军事改革。1901年8月,清政府下诏停止武科举,并令各省裁撤绿营防勇, 改练常备、续备、巡警等军,操练新式枪炮。1902年底,清廷在京设立练兵处,袁世凯任会办练兵大臣。1902年,直隶总督袁世凯练成“北洋常备军”一镇,约12500人,1904年9月,练兵处会同兵部奏定《新军营制饷章》和《陆军学堂办法》等条规,计划在全国编练新军36镇。清廷为独揽军权,于1905年合兵部与练兵处为陆军部。
(4)教育改革。教育改革包括创办新学堂、鼓励留学和改革科举制等,目标是建立近代教育制度。1901年,清廷下诏要求各省所有书院于省城者一律改设为大学堂,各府及直隶州均改设为中学堂,各州县均改设为小学堂,各地设蒙养学堂。1902 年,派张百熙为管学大臣,颁布《钦定学堂章程》,该年为农历壬寅年,因此称为“壬寅学制”,但并未付诸实施。1904年,清政府颁布张之洞和张百熙制定的《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这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学堂类型比较齐全、体制比较完备的学校体系初步建立起来。同时,清政府还提倡、奖励出洋留学。1902年12月,清政府批准外务部制定的留学生章程,规定凡学成归国者,分别奖以翰林、进士、举人出身并按等录用。此后,留学生人数逐年增加。
(二)影响。清末新政的启动,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推动着改革思想和改革实践的进一步深入。资产阶级立宪思想迅速兴起,立宪运动逐步开展,进一步推动清末改革走向政治体制改革的阶段。
3、简评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中苏论战及其对中国国内外政策的影响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中苏论战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国际政治中的重大事件,学术界对这场论战给予了足够重视。有关中苏论战的成因可以归纳为两种:一种是认为中苏论战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造成的,民族传统差异、意识形态分歧、战略利益冲突、领导人个性等都是影响中苏论战的重要因素;另一种是突出强调众多因素中某一个因素的决定作用。
中苏论战情节复杂,李伟将其分为四个阶段,即分歧扩大阶段(1956年2月—1960年4月)、映射论战阶段(1960年6月—1963年5月)、公开论战阶段(1963年5月-1964年10月)和关系破裂阶段(1964年11月—1966年3月)。中苏论战的问题主要包括:战争与和平问题、“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问题”、“全民党、全民国家问题”等。
中苏论战对中国国内外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具体来说有:
(1)、对国内政策的影响
中苏论战加剧了中共的“左”倾错误和教条主义倾向,对中国有关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产生消极影响。中苏出现分歧后,毛泽东等人开始思考中国发展道路问题,发表了《论十大关系》,胜利召开了中共八大,这些是中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但是随着中苏矛盾的升级,中国谋求自主发展的愿望越来越强烈。毛泽东等人不自觉得将苏联作为比较对象,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国民经济造成重大损失。同时“左”倾势头进一步增长,文化大革命的发动于此也有重大关系。可见中苏论战对我党误判国内形势以及阶级斗争形势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但我们也不能过于一味强调中苏论战对中国的消极作用,李伟认为中苏论战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契机,助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因素,并且影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终选择。
(2)、对中国外交政策的影响
为了应对美苏的威胁,毛泽东提出了“两个地带”的理论,把亚非拉作为外交重点,随后又提出了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中国还积极改善同美国的关系,但中国并不是倚重美国,而是建立美、苏、中三角关系,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推动“一边倒”的终结,日益成为国际舞台上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
?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
1、试述两汉与隋唐的选官制度
(一)察举制。汉初,官吏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按军功爵位的高低,选任各级官吏,故景帝以前,有“吏多军功”之说。二是选自郎官,即郎中令属下的中郎、侍郎、郎中、议郎等。郎官的职责是守卫宫殿和做皇帝的随从,经过一段时间,中央或地方官有缺额,即可由郎官中选用。到武帝时,军功地主已经没落,而郎官多出自“任子”或“赀选”,难以选拔到真正的人才。因此,新儒学的代表董仲舒提出正式建立察举制度的主张。他建议由列侯、二千石郡守,每年从地主阶级中推举茂才、孝廉各一人。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于元光元年(前134年)冬,初令郡国每年举孝廉各一人。从此之后郡国每年推举孝廉的察举制度正式确立。除孝廉一科为察举取士的主要科目外,武帝还不定期设立茂才、贤良方正、文学等科察举取士,以广泛地吸收地主阶级中的优秀人才。这些被察举到中央的人员,一般都在郎署供职,由郎官再逐渐升迁。
(二)科举制。(1)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九品中正制,选官不问门第。 隋炀帝即位后,创立进士科,这标志着科举制的产生。唐代制度发展完备,分为常举和制举。常举即常设取士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等。制举是皇帝特别下诏举行的考试,时间、科目都临时决定,现任官也可应试,登科即可授官。武则天时又增设武举。
2、为什么要到1860年之后中国才会发生以洋务运动为代表的西方学习的早期现代化运动,请进行分析和阐述。
中国近代史也是一部中国近代化的历史,然而鸦片战争后20年间,中国近代化启程却迟迟没有启动,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主要是因为观念陈腐,经济衰微,政治格局和权力机构的不合理。
1.观念陈腐:鸦片战争失败后,绝大多数中国人,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对西方的认识还停留在战前或战争时期的水平之上,认为“英夷之腿极长,青布裹缠,直立,不能超越腾跑,睛色碧,畏日光,卓午不敢睁视”。当时中国人的心态有两点:第一,传统的“华夏夷狄”观念仍是中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出发点。第二,鸦片战争的失败,使绝大数中国人对西方产生了一种既恐惧又愤恨的复杂心理。因此,对战败的原因极少论及,因为外国人侵毕竟是令人不愉快和蒙受耻辱的历史。
2.经济衰微:经济的萎缩与衰败使近代化的启动缺乏强有力的后盾。经济的衰败不仅泯灭了中国近代化的可能,也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政治危机,这些危机最终导致了晚清社会与政治动荡不安,使近代化所需要的稳定的社会环境也完全丧失。
3.政治格局和权力机构的不合理:传统的政治格局和权力结构,使中国近代化的启动缺乏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机构。1861年前,清政府沿袭传统的政治体制,实行封建专制主义的统治。清朝的封建专制主义不仅具有历代王朝集权政治的特点,更由于清政府是一个以满人统治为核心的政权,其集权政治更加强化,最高统治者运用所拥有的一切手段,来坚决维护封建专制制度及固有的统治秩序,甚至“把控制效率(利用诱惑和恐吓)提高到窒息了官僚阶层内部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地步”。这种政治格局很容易导致官僚机构因循守旧,僵化保守,唯一人意志是从。这种政治格局和权力结构也很难使中国走上近代化进程的。
3、1927年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分共”之后第一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也随之转入低潮。有人评论这一结果说:“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你是否同意这一看法?请结合史实,谈谈你对国共关系之“当初”与“今日”的理解,并解释何以会从“当初”走向“今日”?(略)
?
2005年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54分)
1、《四民月令》
东汉后期叙述一年例行农事活动的专书,描述古代中国社会地主阶层的农业运作,书中提及的经济运作。
该书是东汉大尚书崔寔模仿古时月令所著的农业著作,成书于2世纪中期,叙述田庄从正月直到十二月中的农业活动,对古时谷类、瓜菜的种植时令和栽种方法有所详述,亦有篇章介绍当时的纺绩、织染和酿造、制药等手工业。对中国古代农学的发展产生颇有影响。中国劳动人民积累了数千年的耕作经验,留下了丰富的农学著作,但该书于北宋中期到南宋灭亡散失。
2、柴荣改革(周世宗改革)
五代时后周皇帝柴荣实行的改革。又称柴荣改革。周世宗柴荣在周太祖郭威改革的基础上,继续推行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的整顿和改革。在政治上,纳士求贤,倡导节俭,严惩贪污,整顿机构,抑制藩镇,加强中央集权。在经济上,整顿庄田,罢营田,招民垦荒,均定赋税,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并废寺院,毁佛像铸钱,增加财政收入。在军事上,加强禁军,淘汰老弱。这些措施使后周的国力大为增强。
3、改土归流
明清在西南地区推行的地方行政区划和地方官吏任命改革。明朝开始实行改土归流,即废除世袭的土官,改设可以随时任命的流官。雍正时期,鄂尔泰任云南巡抚兼云贵总督,改土归流先后在云贵川桂等地进行,撤销土司,在原土司地区设府县厅州,实行与汉族地区相同的制度,如清丈土地、编制户口等。改土归流加强了西南地区与内地的联系,有利于促进该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巩固西南边防。
4、赫德
清末海关第二任总税务司。英国人。1863年继李泰国为中国海关总税务司,制定并推行一套由外国人管理的半殖民地海关制度,控制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以及清政府的财政收入,干预中国的内政、外交事务。1876年订立《烟台条约》时,担任李鸿章的助理。中法战争期间,暗助法国,策动李鸿章与法国公使巴特纳签订《中法新约》。1908年请假回国。前后执掌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达45年之久。
5、京师同文馆
清代最早培养译员的洋务学堂和从事翻译出版的机构。简称同文馆。同治元年(1862)七月二十九日,恭亲王奕欣等奏准在北京设立的机构,附属于总理衙门。该馆为培养翻译人员的“洋务学堂”,最初只设英文、法文、俄文三班,后陆续增加德文、日文及天文、算学等班。招生对象开始限于十四岁以下八旗子弟,以后兼收年岁较长的满汉科举出身人员。是清代在北京开办的采用班级授课制的第一所洋务学堂。京师同文馆有统一的课程设置和管理章程,基本不学“四书五经”之类的传统科目,被人视为中国近代新式学校的发端。1901年并入1898年创建的中国第一所具有现代意义的大学——京师大学堂。
6、国会请愿运动
清末立宪派组织的要求清政府速开国会的政治运动。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仿行宪政,之后并无实际行动。1910年,立宪派先后发起三次国会请愿运动,要求召开国会。迫于形势,1910年11月,清政府宣布缩短预备立宪期限,定于1913年召开国会,同时下令严禁请愿,解散请愿团体。国会请愿运动失败。
7、改订新约
国民政府为了废除不平等条约而进行的积极的外交活动。国民政府为了缓和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制造对外“自主”形象,同时也为扩大税源,解决内战军费,在国民政府建立不久,围绕实现关税自主和废除领事裁判权的问题,发起了要求帝国主义支持的“改订新约运动”。美国为争得在华的外变优势,首先同中国缔结关税关系的条约。其他各国相继仿效美国,与中国签订了类似的新约。列强用条约的形式,表面上承认中国在关税上有对等的权利,但实际上由于中国经济落后,并不能从列强那里取得对等的利益。至于废除领事裁判权的交涉,由于列强借故拖延,双方迅迟不能签约。
8、华北事变
1935年日本为侵占华北制造的一连串侵略事件。①1935年6-7月,《何梅协定》《秦土协定》签订后,中国在河北和察哈尔的主权大部丧失。随后,日本帝国主义又策动汉奸制造所谓“华北五省自治运动”,企图使冀、察、绥、鲁、晋五省脱离中国。10月,日本在河北省的香河指使汉奸暴动,占领县城。11月汉奸殷汝耕在通县成立“冀东防共自治委员会”,12月,国民党政府指派宋哲元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以适应日本帝国主义关于“华北政权特殊化”的要求。华北事变加深了中华民族危机,加快了日本侵华的步伐。
9、“四清运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1963-1965年在城乡开展的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的运动,又称四清运动。1962年9月,毛泽东在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上,提出要进行社会主义教育。1963年到1965年,党中央先后制定了《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定 (草案)》(“前十条”)、《关于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一些具体规定(草案)》 (“后十条”)、《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目前提出的一些问题》(“二十三条”),作为指导运动的文件。起初以清工分、清账目、清仓库、清财物的“小四清”为主,后来发展到清政治、清经济、清思想、清组织四个方面,统称四清运动。运动一直持续到“文化大革命”初期。
二、简述题(每题12分,共36分)
1、释“汉初布衣将相之局”。
西汉政权建立后形成的由布衣出身的人致身将相的局面。布衣原指穿麻布衣服的人,后来成为一般平民的代称,其中包括农民和手工业者等劳动人民,也包括没有官爵的地主。西汉开国君臣,绝大多数出身布衣。
西汉建立之后,形成了“布衣将相之局”。这种局面的出现是秦亡汉兴这场历史巨变的总结。陈胜起义所提出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为布衣主宰天下作了重要的舆论准备。他不仅提出了这个口号,而且在起义斗争中付诸实行。在灭秦以前,以陈胜为首的布衣王侯将相,是农民起义的领导者。汉初布衣将相之局的出现,无疑是以陈胜为首的农民起义换来的。布衣将相之局的出现,也是春秋战国以来社会变化的必然趋势。由于“世侯世卿之局”被扫除,从而削弱了奴隶关系的残余形态,改造了当时的封建统治。由“世侯世卿之局”到汉初“布衣将相之局”,这是一个历史进步。布衣皇帝将相的出身和经历,对他们的政治决策产生了重大影响,还影响统治集团的内部关系,使其保持某种“布衣”作风。表现在汉初君臣之间的等级关系还不那么森严,注意选拔人才,也比较注意节俭。随着社会地位的变化,“布衣”皇帝将相逐渐变成新的封建贵族,其腐朽倾向不可避免地日益增长起来。汉武帝时发生的统治政策和指导思想的变化,是“布衣”君臣贵族化的产物,它标志着汉初“布衣”政治的终结。
2、简述二十世纪初清政府的“新政”。
从1901年4月成立督办政务处到1905年12月成立学部,清政府发布了一系列除旧布新的政令,逐步推出各项新政。
(一)主要内容。
(1)行政制度改革。主要是调整机构、整顿吏治。1901年7月, 撤销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设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1903年,
2005年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2005年华东师大录取分数)插图
设立商部,后来与工部合并,改为农工商部。1905年设立了巡警部。为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1905年,清政府又设立了学部,在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在此期间,先后裁撤了河东道总督,以及云南、湖北、广东三省巡抚。
(2)经济改革。1903年8月,清政府正式设立了商部,其管辖范围不仅包括工商业,还包括农业。商部在清政府各部中位于第二位,仅次于外务部,反映了清政府对农工商业的重视,1906年,商部扩展为农工商部。商部成立后,陆续公布了《商律》《公司注册试办章程》《商会简明章程》《奖励公岢章程》以及《矿务章程》《试办银行章程》等。1905年,商部在北京设立劝工陈列所、高等实业学堂,开办户部银行。这一系列改革和法令的推行,改变了中国社会长期视工商为末务的现象,促使当时出现了一个举办工商业的热潮,使中国厂矿企业、交通运输业和金融业诸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
(3)军事改革。1901年8月,清政府下诏停止武科举,并令各省裁撤绿营防勇, 改练常备、续备、巡警等军,操练新式枪炮。1902年底,清廷在京设立练兵处,袁世凯任会办练兵大臣。1902年,直隶总督袁世凯练成“北洋常备军”一镇,约12500人,1904年9月,练兵处会同兵部奏定《新军营制饷章》和《陆军学堂办法》等条规,计划在全国编练新军36镇。清廷为独揽军权,于1905年合兵部与练兵处为陆军部。
(4)教育改革。教育改革包括创办新学堂、鼓励留学和改革科举制等,目标是建立近代教育制度。1901年,清廷下诏要求各省所有书院于省城者一律改设为大学堂,各府及直隶州均改设为中学堂,各州县均改设为小学堂,各地设蒙养学堂。1902 年,派张百熙为管学大臣,颁布《钦定学堂章程》,该年为农历壬寅年,因此称为“壬寅学制”,但并未付诸实施。1904年,清政府颁布张之洞和张百熙制定的《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这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学堂类型比较齐全、体制比较完备的学校体系初步建立起来。同时,清政府还提倡、奖励出洋留学。1902年12月,清政府批准外务部制定的留学生章程,规定凡学成归国者,分别奖以翰林、进士、举人出身并按等录用。此后,留学生人数逐年增加。
(二)影响。清末新政的启动,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推动着改革思想和改革实践的进一步深入。资产阶级立宪思想迅速兴起,立宪运动逐步开展,进一步推动清末改革走向政治体制改革的阶段。
3、简评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中苏论战及其对中国国内外政策的影响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中苏论战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国际政治中的重大事件,学术界对这场论战给予了足够重视。有关中苏论战的成因可以归纳为两种:一种是认为中苏论战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造成的,民族传统差异、意识形态分歧、战略利益冲突、领导人个性等都是影响中苏论战的重要因素;另一种是突出强调众多因素中某一个因素的决定作用。
中苏论战情节复杂,李伟将其分为四个阶段,即分歧扩大阶段(1956年2月—1960年4月)、映射论战阶段(1960年6月—1963年5月)、公开论战阶段(1963年5月-1964年10月)和关系破裂阶段(1964年11月—1966年3月)。中苏论战的问题主要包括:战争与和平问题、“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问题”、“全民党、全民国家问题”等。
中苏论战对中国国内外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具体来说有:
(1)、对国内政策的影响
中苏论战加剧了中共的“左”倾错误和教条主义倾向,对中国有关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产生消极影响。中苏出现分歧后,毛泽东等人开始思考中国发展道路问题,发表了《论十大关系》,胜利召开了中共八大,这些是中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但是随着中苏矛盾的升级,中国谋求自主发展的愿望越来越强烈。毛泽东等人不自觉得将苏联作为比较对象,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国民经济造成重大损失。同时“左”倾势头进一步增长,文化大革命的发动于此也有重大关系。可见中苏论战对我党误判国内形势以及阶级斗争形势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但我们也不能过于一味强调中苏论战对中国的消极作用,李伟认为中苏论战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契机,助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因素,并且影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终选择。
(2)、对中国外交政策的影响
为了应对美苏的威胁,毛泽东提出了“两个地带”的理论,把亚非拉作为外交重点,随后又提出了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中国还积极改善同美国的关系,但中国并不是倚重美国,而是建立美、苏、中三角关系,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推动“一边倒”的终结,日益成为国际舞台上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
?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
1、试述两汉与隋唐的选官制度
(一)察举制。汉初,官吏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按军功爵位的高低,选任各级官吏,故景帝以前,有“吏多军功”之说。二是选自郎官,即郎中令属下的中郎、侍郎、郎中、议郎等。郎官的职责是守卫宫殿和做皇帝的随从,经过一段时间,中央或地方官有缺额,即可由郎官中选用。到武帝时,军功地主已经没落,而郎官多出自“任子”或“赀选”,难以选拔到真正的人才。因此,新儒学的代表董仲舒提出正式建立察举制度的主张。他建议由列侯、二千石郡守,每年从地主阶级中推举茂才、孝廉各一人。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于元光元年(前134年)冬,初令郡国每年举孝廉各一人。从此之后郡国每年推举孝廉的察举制度正式确立。除孝廉一科为察举取士的主要科目外,武帝还不定期设立茂才、贤良方正、文学等科察举取士,以广泛地吸收地主阶级中的优秀人才。这些被察举到中央的人员,一般都在郎署供职,由郎官再逐渐升迁。
(二)科举制。(1)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九品中正制,选官不问门第。 隋炀帝即位后,创立进士科,这标志着科举制的产生。唐代制度发展完备,分为常举和制举。常举即常设取士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等。制举是皇帝特别下诏举行的考试,时间、科目都临时决定,现任官也可应试,登科即可授官。武则天时又增设武举。
2、为什么要到1860年之后中国才会发生以洋务运动为代表的西方学习的早期现代化运动,请进行分析和阐述。
中国近代史也是一部中国近代化的历史,然而鸦片战争后20年间,中国近代化启程却迟迟没有启动,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主要是因为观念陈腐,经济衰微,政治格局和权力机构的不合理。
1.观念陈腐:鸦片战争失败后,绝大多数中国人,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对西方的认识还停留在战前或战争时期的水平之上,认为“英夷之腿极长,青布裹缠,直立,不能超越腾跑,睛色碧,畏日光,卓午不敢睁视”。当时中国人的心态有两点:第一,传统的“华夏夷狄”观念仍是中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出发点。第二,鸦片战争的失败,使绝大数中国人对西方产生了一种既恐惧又愤恨的复杂心理。因此,对战败的原因极少论及,因为外国人侵毕竟是令人不愉快和蒙受耻辱的历史。
2.经济衰微:经济的萎缩与衰败使近代化的启动缺乏强有力的后盾。经济的衰败不仅泯灭了中国近代化的可能,也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政治危机,这些危机最终导致了晚清社会与政治动荡不安,使近代化所需要的稳定的社会环境也完全丧失。
3.政治格局和权力机构的不合理:传统的政治格局和权力结构,使中国近代化的启动缺乏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机构。1861年前,清政府沿袭传统的政治体制,实行封建专制主义的统治。清朝的封建专制主义不仅具有历代王朝集权政治的特点,更由于清政府是一个以满人统治为核心的政权,其集权政治更加强化,最高统治者运用所拥有的一切手段,来坚决维护封建专制制度及固有的统治秩序,甚至“把控制效率(利用诱惑和恐吓)提高到窒息了官僚阶层内部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地步”。这种政治格局很容易导致官僚机构因循守旧,僵化保守,唯一人意志是从。这种政治格局和权力结构也很难使中国走上近代化进程的。
3、1927年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分共”之后第一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也随之转入低潮。有人评论这一结果说:“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你是否同意这一看法?请结合史实,谈谈你对国共关系之“当初”与“今日”的理解,并解释何以会从“当初”走向“今日”?(略)
?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