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考研#今年复试线没…来自蛋总超级帅…

#辽宁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考研#今年复试线没…来自蛋总超级帅…缩略图

|==??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 辽宁师范大学2021年硕士考试大纲(805/808/710/348)

805历史学基础综合考试大纲

注意:本大纲为参考性考试大纲,
#辽宁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考研#今年复试线没…来自蛋总超级帅…插图
是考生需要掌握的基本内容。

一、考试性质

学科教学(历史)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是学科教学(历史)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入学资格考试。考试的目的是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以利于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我国历史教学事业建设培养具有现代历史教学理念和工作能力,能胜任较高水平历史教学事业或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

二、考试要求

测试考生对于教育学基础包括历史学基础的综合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

三、主要考察内容

第一部分

1.中国古代史

2.中国近现代史

3.世界古代中世纪史

4.世界近现代史

第二部分

历史课程与教学论

四、参考书目

1、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六卷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或齐世荣《世界史》四卷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2、朱绍侯《中国古代史》(全两册),第5版,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

3、李侃《中国近代史》,第4版,中华书局,2008年。

4、王桧林《中国现代史》,第4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

5、关娴娴《历史课程与教学论》,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9年。

808旅游学原理 考试大纲

注意:本大纲为参考性考试大纲,是考生需要掌握的基本内容。

一、考试性质

旅游管理科目入学考试是面向全日制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入学资格考试。考试的目的是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通过本考试选拔优秀的学生进入本校旅游管理专业攻读硕士学位,为我国旅游业培养具有专业基础知识技能、实践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高层次旅游专业人才。

二、考试要求

测试考生对于旅游学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

三、主要考察知识点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旅游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国外旅游研究的历程

二、国内旅游研究的历程

第二节 旅游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一、旅游学的研究对象

二、旅游学的研究内容

第三节 旅游学的学科性质

一、国外的研究状况

二、国内的研究状况

三、旅游学的学科性质辨析

第四节 旅游学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一、旅游学的研究方法

二、旅游学的研究意义

第二章 旅游的本体观

第一节 旅游的定义

一、旅游的早期释义

二、“旅游”的定义述评

三、旅游的定义及内涵

第二节 旅游的本质

一、旅游本质研究的述评

二、旅游本质的辨析

第三节 旅游的特征

一、旅游特征研究的基本原则

二、旅游的主要特征

第四节 旅游的分类

一、观光旅游

二、度假旅游

三、文化旅游

四、宗教旅游

五、商务旅游

六、购物旅游

七、乡村旅游

八、工业旅游

第三章 旅游的主体观

第一节 旅游者的定义与分类

一、旅游者的定义

二、旅游者的分类

第二节 旅游者的心理需要与特征

一、旅游启动阶段旅游者的心理需要与特征

二、旅行阶段旅游者的心理需要与特征

三、游览阶段旅游者的心理需要与特征

四、旅游结束阶段旅游者的心理需要与特征

第四节 旅游者的行为表现与特征

一、旅游者的旅游决策行为与特征

二、旅游者的空间运行行为与特征

三、旅游者的异地失范行为与特征

第四章 旅游的客体观

第一节 旅游资源的定义、特征与分类

一、旅游资源的定义

二、旅游资源的特征

三、旅游资源的分类

第二节 旅游产品的定义、特征与分类

一、旅游产品的定义

二、旅游产品的特征

三、旅游产品的分类

第三节 旅游线路的定义、特征与分类

一、旅游线路的定义

二、旅游线路的特征

三、旅游线路的分类

第五章 旅游的条件观

第一节 影响旅游产生和发展的宏观客观条件

一、政治条件

二、经济条件

三、社会条件

第二节 影响旅游产生和发展的微观客观条件

一、可自由支配收入水平

二、足够的闲暇时间

三、身体健康状况

四、家庭生命周期

第三节 影响旅游产生和发展的主观条件

一、旅游动机的概念

二、旅游动机与需要

三、旅游动机的类型

四、影响旅游动机的因素

第六章 旅游的历史观

第一节 古代旅行的发展历程及特点

一、旅游的起源与产生

二、国外的古代旅行

三、中国的古代旅行

四、古代旅行的特点

第二节 近代旅游的发展历程及特点

一、国外的近代旅游

二、中国的近代旅游

三、近代旅游的特点

第三节 现代旅游的发展历程及特点

一、国外的现代旅游

二、中国的现代旅游

三、现代旅游的特点

第七章 旅游的区域观

第一节 国际旅游的发展及特征

一、国际旅游概念与分类

二、国际旅游发展历程

三、国际旅游发展特征

第二节 中国旅游的发展及特征

一、入境旅游的发展与特征

二、出境旅游的发展历程与特征

三、国内旅游的发展与特征

第三节 中国旅游区域的差异与整合

一、旅游区域的概念与分类

二、中国旅游区域的差异

三、中国旅游区域的整合

第八章 旅游的效应观

第一节 旅游的经济效应

一、旅游对经济的积极效应

二、旅游对经济的消极效应

第二节 旅游的社会效应

一、旅游对社会的积极效应

二、旅游对社会的消极效应

第三节 旅游的环境效应

一、旅游对环境的积极效应

二、旅游对环境的消极效应

第四节 旅游的空间效应

一、旅游的空间效应概述

二、旅游空间效应的影响因素

三、旅游空间效应的表现

四、旅游空间效应的调控对策

第九章 旅游的产业观

第一节 旅游产业的内涵与特点

一、旅游产业的内涵

二、旅游产业的特点

第二节 旅游产业的结构与功能

一、旅游产业的结构

二、旅游产业的功能

第三节 旅游产业的空间布局与发展对策

一、旅游产业的空间布局

二、旅游产业的发展对策

第十章 旅游的发展观

第一节 旅游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自然环境因素

二、经济发展水平

三、社会文化因素

四、政治因素

五、科学技术因素

第二节 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原则

二、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途径

第三节 旅游的发展趋势

一、世界旅游的发展趋势

二、中国旅游的发展趋势

四、参考书目

1. 旅游学,谢春山、邹凯主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7.

2. 基础旅游学,谢彦君著,商务印书馆,2015.

辽宁师范大学文博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348文博综合

注意:本大纲为参考性考试大纲,是考生需要掌握的基本内容。

一、考试性质

文博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是文物与博物馆硕士(m.c.h.m)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入学资格考试。考试的目的是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以利于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我国文博事业建设培养具有现代文博事业理念和工作能力,能胜任较高水平文博业务或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

二、考试要求

测试考生对于文物学、博物馆学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

三、主要考察内容

(一)文物学概论

1、文物学基本知识

2、文物学研究的主要领域

3、文物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4、文物的定名、管理与保护

(二)博物馆学概论

1、博物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2、博物馆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方法

3、博物馆学简史与博物馆发展史

4、博物馆功能与类型

5、博物馆藏品的搜集、鉴定和数字化管理

6、博物馆陈列与展览

四、考试方式与分值

本科目满分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由培养单位自行命题,全国统一考试。

五、参考书目

吴诗池:《文物学概论》,上 艺出版社,2002年5月。

李晓东:《文物学》,学苑出版社,2005年。

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辽宁师范大学考古学学术型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710考古学综合

注意:本大纲为参考性考试大纲,是考生需要掌握的基本内容。

一、考试性质

考古学科硕士研究生(学术型)专业课入学考试是面向全日制考古学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入学资格考试。考试的目的是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通过本考试选拔优秀的学生进入本校考古学文博科攻读硕士学位,为我国考古与文博事业建设培养具有专业基础知识技能、实践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高层次考古专业人才。

二、考试要求

测试考生对于考古学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

三、主要考察知识点

部分一:考古学通论

1、考古学基本概念与考古学简史

2、旧石器时代考古

3、新石器时代考古

4、夏商周考古

5、战国秦汉考古

6、三国两晋南北朝考古

7、隋唐五代考古

8、宋元明考古

部分二:考古学理论、方法与技术

1、考古地层学

2、考古类型学

3、考古学文化

4、聚落考古学

5、现代科学技术在考古学中的应用

部分三:中国古代史

(一)中国文明的起源

1.远古时代人类在中国的足迹(约200万—12000年以前)

2.中国文明的发生

(二)夏、商、周:中国文明的古典时代

1.夏文化与夏王朝

2.商:辉煌的青铜时代

3.西周:系统国家理念确立的时代

4.春秋时代国家制度的嬗变与精神文化的探索

5.战国:一个变革的时代

(三)秦、汉:国家政治的大一统时代

1.秦代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及其覆亡

2.西汉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发展

3. 从“中兴”到腐朽

4.科学技术、宗教与文化

(四)三国两晋南北朝:各民族间的冲突与融合

1. 三国鼎立

2.两晋交替与南朝经济的繁荣

3.十六国:北方民族的崛起及其和汉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4.民族融合时代的文化成就

(五)隋唐:中国文明的发展与整合

1.隋朝的短暂统治

2.统一中央集权国家在唐代的重建

3.唐代国家制度的建构

4.大唐盛世

5.危机与改革

6.唐代的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

7.隋唐时代的文化

(六)辽、五代、十国、宋、夏、金:中国文明的多元繁荣时期

1.辽在北方的兴起及其南向运动

2.五代十国:一个短暂的过渡时期

3.中央集权国家制度的进一步发展

4.西夏及其与宋、辽、金的关系

5.金朝在中国北方的统治

6.南宋的抗战与汉族文化在南方的发展

7.两宋时代的区域性经济繁荣和人民生活

8.两宋辽夏金的科学技术和文化成就

(七)元明清时期:新的发展与挑战

1.元朝:蒙古国的崛起与元朝的兴亡

2.元代的中外关系及文化成就

3.朱元璋与明朝前期的国家制度

4.十五至十六世纪的政治和社会变动

5.变革:一个时代的主题

6.明清交替的年代

7.康雍乾时期的国家鼎盛

四、考试方式与分值

本科目满分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参考书目:

1.张之恒,《中国考古学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2.栾丰实、方辉、靳桂云,《考古学理论、方法、技术》,文物出版社,2002年。

3.赵毅、赵轶峰,《中国古代史》(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