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抢拍下6.8晨光.B5活页本+4张分隔页…来自考研的小曾曾…(抢拍规则)

开抢拍下6.8晨光.B5活页本+4张分隔页…来自考研的小曾曾…(抢拍规则)缩略图

????

??

??

历史学考研网数十年历史实战化辅导经验 助你历史学考研一次成功?

?

数十万考研人在这里奋斗

做全国最大/升学率最高的历史学考研微平台

联系老师微信:61049244

?2014江西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

历史学考研网

一、名词解释

1.孔子

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孔子,名丘,字仲尼(公元前551-前479年),春秋后期鲁国人,曾在鲁国任下级和中级官吏。后自办学校,以教书为业。为宣传他的政治主张,先后游访了卫、宋、陈、蔡、楚等国,但均不被采用,晚年回到鲁国从事讲学。“仁”是孔子的政治观和社会观的核心和最高境界。孔子在教育上,主张“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孔子的主要言论保存在《论语》一书中。

2.文景之治

西汉文帝景帝时期出现的社会经济得到显著发展的局面。汉文帝和景帝在位共四十余年,实行轻徭薄赋、奖励生产、与民休息的政策,扭转了汉初以来经济落后、政局不稳的局面,使社会经济由恢复而发展,人民生活更加安定,物资丰厚。随着生产日渐得到恢复并且迅速发展,出现了多年未有的稳定富裕的景象。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汉朝的物质基础亦大大增强,是中华文明迈入帝国时代后的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飞速发展的一个伟大时代,同时也是为后来汉武帝征伐匈奴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的养精蓄锐时期。

3.《绍兴和议》

1141年南宋与金签订的停战和好合约。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年)正月,金将兀术亲率铁骑十多万渡淮南下,攻占多座城市,直逼长江,结果被宋将打败。岳飞、韩世忠派兵来援,迫使金兵渡淮北去,宋军停止追击,双方实际上仍保持以淮和为界。宋、金议和,十一月签定和约,主要内容有: ①宋向金称臣,“世世子孙,谨守臣节”;②宋金疆界,东以淮河中流、西以大散关(陕西宝鸡西南)为界。宋割唐(河南唐河)、邓(邓县)二州及商(陕西商县)、秦(甘肃天水市)二州之半予金;③宋岁贡银25万两、绢25万匹;④金主生辰及元旦宋遣使致贺。这就是所谓的“绍兴和议”。绍兴和议确立了南宋对金的臣属地位,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

4.驻藏大臣

清政府设立的管理西藏事务的最高官员。雍正五年(1727年),清政府在拉萨设钦差驻藏办事大臣,驻拉萨,管理西藏事务。乾隆时,提高其职权,规定其地位与达赖、班禅平等,有关西藏的重要人事、行政、军事、外交、财政等,均由驻藏大臣裁定;达赖、班禅的继承人问题,也必须由驻藏大臣监临。驻藏大臣的设置,加强了对西藏的控制。

5.《天朝田亩制度》

太平天国1853年提出的以土地制度为中心的政治经济纲领。其主要内容有:平均分配土地,将所有土地分为三等,按人口平均分配;分配问题上,规定农副业产品除满足生活需要外,全部上交“圣库”即国库所有;基层组织以“两”为单位,实施对生产和分配的管理。《天朝田亩制度》是一个包括多方面内容的纲领性文献,对太平天国的政治制度、土地制度、社会经济生活及宗教活动等,都作了具体规定。它集中反映了农民阶级反对封建剥削和追求平等平均的理想,同时由于受阶级和时代局限,带有明显的落后性和空想性。

6.戊戌变法(百日维新)

19世纪末清政府进行的维新变法。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从此日开始,到9月21日慈禧太后反动政变,共103天,史称“百日维新”。其主要内容有:经济方面:设立农工商局,提倡开办实业;设立铁路、矿产总局,修筑铁路,开采矿产;设立全国邮政局,裁撤驿站;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文化教育方面:改革科举制度;设立学校,在北京创办京师大学堂,派人出国留学;提倡学习西学,设立译书局。军事方面:设厂制造军火,精练海陆军。政治方面:改革行政机构,裁汰冗员, 准许官民上书言事。新政范围很广泛,对旧制度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并且开始推行某些新制度。

7.秋收起义

1927年秋毛泽东等在湘赣边界领导的农民武装起义。八七会议后,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毛泽东以中央特派员身份赶赴湖南,改组中共湖南省委并筹备和领导秋收起义。起义的部队,被编为工农革命第一军第一师,下辖3个团,约 5000人,计划分三路进攻平江、萍乡、醴陵、浏阳,然后共同进攻长沙。9月9日,起义爆发。但各路起义军都很快遭到失败。9月19日,起义军在文家市否定了继续进攻长沙的主张,决定沿湘赣边界向南进军。10月底,部队到达井冈山的中心地带茨坪,开始了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8.西柏坡会议

1949年3月中共在河北西柏坡召开的中央全会。又称“西柏坡会议”。毛泽东向全会作了报告。全会集中讨论了夺取全国胜利,把党的工作重心从乡村转向城市的问题。指出城市工作必须以生产建设为中心,中国的发展方向是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会议还着重研究和规定了全国胜利后,党在政治、经济、外交诸方面的基本政策。全会号召在胜利面前,全党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作风。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为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上与思想上的基础。

二、简答题

9.简述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一)政治上实行中央集权制。首先确立了至高无上的皇权。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从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都由皇帝任免,按照皇帝的律令或意志办事,权力也集中到皇帝手中。中央机构采用三公九卿制。三公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是百官之长,“掌丞天子,助理万机”。秦朝设左、右丞相,以右为尊;太尉掌军事;御史大夫“掌副丞相”,主管监察。他们互不相属,互相牵制,从而保证决断权集中在皇帝手中。秦始皇设立三公九卿制度,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制度开创了新局面,对以后历代封建王朝的政治制度有深远的影响。在地方行政机构上,秦始皇废除了古代的封国建藩制度,将战国后期已实行的郡县制推行到全国。县以下有若干乡;乡之下有里,另有亭、邮等,构成了一套严密的地方机构。

(二)巩固统一的经济政策有:公元前216年,秦政府颁发“使黔首自实田”的法令,进行全国性的土地登记。这次登记的意义,在于承认现实土地的占有状况,以稳定赋税收入。这样,也就以国家统一法令的形式确认了土地的私有权。统一了货币、度量衡与车轨。具体措施是:规定货币为两等,上等为黄金以镒为单位;下等为铜币,圆形,重半两,上有“半两”二字。新币的实行和货币的统一,消除了过去由于币制复杂而造成的商业交换中的困难,促进了商业的发展。秦始皇下令废除六国旧度量衡,以原秦国的度量衡制为基础,向全国颁行新的统一的度量衡制度及标准器。全国范围内统一车轨,大车的两轮之间,皆宽六尺,史称“车同轨”。这一措施对发展交通运输业起了促进的作用。

(三)文化政策主要有书同文和焚书坑儒。秦始皇命令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太史令胡毋敬等对文字进行整理。“罢其不与秦文合者”,制定出小篆,作为标准文字,通用于公文法令。秦始皇和李斯改革并统一文字,对于巩固国家的统一,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秦始皇焚书坑儒,意在维护统一的集权统治,反对是古非今,打击方士荒诞不经的怪谈异说,但并未收到预期的效果。焚书坑儒的残暴做法,给民族文化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

(四)军事措施有征服越人、开凿灵渠、通西南夷、修万里长城北防匈奴。秦始皇经略岭南地区,征发大量的中原居民到岭南三郡定居,这些居民带去了铁器和其他先进的生产工具及生产技术,促进了岭南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也加速了当地民族的融合过程。秦经略西南夷,开五尺道,对促进巴蜀乃至中原和西南夷地区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起了重大的作用。秦始皇北防匈奴,修筑长城,对保卫黄河流域先进的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10.简述康雍时期“摊丁入亩”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一)内容:康熙为了巩固统治、缓和社会危机、减轻劳动人民的沉重负担,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宣布实行新的赋税制度,将康熙五十年(1711年)政府所掌握的人丁数固定为征收丁银的常额,新增人丁永不征赋。雍正朝实行摊丁入亩,将康熙五十年固定的全国丁银总额平均摊入田赋银中, 随田赋征收,称为地丁银。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推行,至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全国除奉天省外都实行了摊丁入亩。这是我国赋税制度史上的一项重大改革,从此人丁税彻底被废除。

(二)摊丁入亩的意义:

摊丁入亩,是我国封建赋役史上一件划时代的大事。从唐朝的两税法到明朝的一条鞭法/实行的仍然 是人口、土地并征的二元税制。而摊丁入亩将固定的丁银全数摊入田亩,这一变化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摊丁入亩减轻了无地少地农民的负担,缓和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2)摊丁入亩后,农民获得了一定的人身自由,人口的区域间流动加快,促进了经济落后地区的开发,密切了各地区各民族间的交往。

(3)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摊丁入亩后,班匠银和市丁银也摊入了田亩,无地的工商业者不再有丁银负担,这对工商业的繁荣有好处。

(4)为资本主义的萌芽准备了条件。摊丁入亩实行之后,破产的农民从农村中游离出来, 进入城镇或矿山,成为出卖劳动力的雇工,也为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准备了条件。

(5)摊丁入亩,使人口统计摆脱了同赋役制度的联系,这有利于人口统计和人口的增长。

11.评价辛亥革命

(一)胜利说。以武昌起义和全国光复为标志的辛亥革命,取得了重大胜利。它是近代中国一次伟大的民族民主革命;它把皇帝赶下台,摧毁了君主专制制度,使中国社会发生质的变化;它结束了两千多年来的封建统治,把具有漫长历史的封建专制社会引向现代社会的发展轨道。

(二)失败说。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仍然遗留下来;新生的民国政权旁落他人,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民初社会黑暗,民不聊生;帝制复辟接踵而来。

(三)否定说。辛亥革命给社会造成的破坏大于建设,它延缓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进程;辛亥革命式的暴力传统,是一种前现代化类型的旧式政治行为模式,它的最大弊害在于,一方面打断了社会阶层的必要发育过程,另一方面则耗费了社会仅有的财富;由于一个“后发外生型”的国家建设现代化不是一个自发的过程,所以它需要进行高度的社会动员,而高度的动员只有高度的权威才能实现,但辛亥革命并没有创造出新的权威。

12.简述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一)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 的民族解放战争,它打破了近代中国抵抗外国侵略屡战屡败的局面,洗雪了鸦片战 争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二)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由涣散分裂到团结统一的转折点。面对强敌入侵及 空前的民族危难,中国人民团结奋战,结成国内各民族各阶层各党派及海外华人、爱国侨胞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争取民族独立自由与解放,收复失地和恢复领土主权完整,成为中国民族共同奋斗的目标,从而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有力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振兴。

(三)抗日战争的胜利,恢复了中国在国际社会应有的地位。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抗击和歼灭日军最多,对日本国力的消耗最大,在对日作战中作出的牺牲也最大,并有力地支援、配合了太平洋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四)抗日战争唤起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激起中国人民在历史灾难时刻义无反顾地投身于捍卫民族生存的斗争,表现出与民族之敌血战到底的气概。抗战力量的广泛动员、民族意识的空前高涨、民众参政意识的提高,提出了改变中国现状、前途和命运的要求,经过中国政府和各阶层人民的不懈努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取得了部分外交上的胜利。尽管当时中国尚不具备强国的真正实力,但毕竟与美、英、苏并列跻身四强行列。

(五)抗日战争的胜利,有力推动了中国历史的进步。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通过进步、正当的和抗日救亡团体的宣传和组织,广泛地动员了城乡民众,尤其是乡村农民的抗日力量。广大农民为抗战作出了牺牲和贡献,农民提供的粮食、兵役等,有力地支持了中国的长期抗战。

三、论述题

13.我国的科举制度自隋朝创立,到清朝末年废除为止,历经约1300年,影响极为深远。请评述科举制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变化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用来选拔官吏的主要方式,形成于隋,完善于唐,为以后历代所沿袭,至清末而废除,历时1300余年。

(一)演变历程

1.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以选拔官吏。初期既注重士人的才德,也照顾世家大族,但后来流弊严重,完全成为门阀士族把持的选举机制。九品中正制可以说是科举制的前身。

2.隋文帝时期,正式停止了州郡中正官品评人物的权力,后又下诏京官五品以上及总管、刺史以德才二科推举人才。由于此举流弊也很大,隋炀帝时期创设进士科,以科举考试选举人才,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开始。

3.科举制在唐朝得到完善。唐代的科举分常举和制举两种。(1)常举主要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道举、童子等八科,其中以明经、进士两科最为重要。明经考试的内有有帖经、经义和时务策,以帖经为主;进士考试的内容为帖经、诗赋和时务策,以诗赋为主。考帖经能死记硬背即可,考诗赋则需要独立思考,因而中明经易、中进士难。进士虽然难考,但考中后极易飞黄腾达,被视 为“士林华选”。常举初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后改由礼部侍郎主持。(2)制举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制举科目多临时性设置,较重要的有贤良方正科、直言极谏科、博通坟典达于教化科、军谋宏远堪任将帅科等。平民百姓和官吏均可应试。制举不常举行,取人极少,由兵部主持。(3)武周时,还专门创立了武举,专门选拔军事人才,由兵部主持。

4.宋朝继续发展隋唐以来的科举制度,严格考试程序,扩大取士名额,提高登第士人的待遇,广泛吸收知识分子参加政权。北宋为防止考官徇私和举人舞弊,对考官实行锁宿制度,对试卷推行封弥、誊录法,并严禁举人夹带、代笔、举烛等行为。士人考中即授官,在仕途上升迁也较快。后来增加了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被录取的人便成了 “天子门生”,从而彻底收回了取士大权。

5.元朝时期科举制度式微。因元朝推行民族压迫政策,选拔人才主要不由科举,所以举办科举的次数极少。元朝总共举行科举17次,且进士名额分配极不公平,蒙古、色目、汉人的人口数相差极端悬殊,名额却一样。元代科举每三年举行一次,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道。考试科目,蒙古、色目人要比汉人、男人少而简单。总之,元朝时期科举制度根本
开抢拍下6.8晨光.B5活页本+4张分隔页…来自考研的小曾曾…(抢拍规则)插图
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6.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非常僵化。以四书五经的文句命题,以程朱的解释为依据,间用古注疏,以八股文为考试形式,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级,参加科举者必须是各级学校的生员。每逢子、午、卯、酉年的八月,在省会参加三年一次的乡试,及格者称举人;举行乡试之次年的二月,举人在京参加会试,及格者再于三月初一日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或以皇帝名义举行的廷试(或称殿试),中选者为进士,分一、二、三甲。一甲三人,称赐进士及第,即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若干人,称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称赐同进士出身。

?

2014江西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
历史学考研网

一、名词解释

1.孔子

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孔子,名丘,字仲尼(公元前551-前479年),春秋后期鲁国人,曾在鲁国任下级和中级官吏。后自办学校,以教书为业。为宣传他的政治主张,先后游访了卫、宋、陈、蔡、楚等国,但均不被采用,晚年回到鲁国从事讲学。“仁”是孔子的政治观和社会观的核心和最高境界。孔子在教育上,主张“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孔子的主要言论保存在《论语》一书中。

2.文景之治

西汉文帝景帝时期出现的社会经济得到显著发展的局面。汉文帝和景帝在位共四十余年,实行轻徭薄赋、奖励生产、与民休息的政策,扭转了汉初以来经济落后、政局不稳的局面,使社会经济由恢复而发展,人民生活更加安定,物资丰厚。随着生产日渐得到恢复并且迅速发展,出现了多年未有的稳定富裕的景象。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汉朝的物质基础亦大大增强,是中华文明迈入帝国时代后的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飞速发展的一个伟大时代,同时也是为后来汉武帝征伐匈奴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的养精蓄锐时期。

3.《绍兴和议》

1141年南宋与金签订的停战和好合约。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年)正月,金将兀术亲率铁骑十多万渡淮南下,攻占多座城市,直逼长江,结果被宋将打败。岳飞、韩世忠派兵来援,迫使金兵渡淮北去,宋军停止追击,双方实际上仍保持以淮和为界。宋、金议和,十一月签定和约,主要内容有: ①宋向金称臣,“世世子孙,谨守臣节”;②宋金疆界,东以淮河中流、西以大散关(陕西宝鸡西南)为界。宋割唐(河南唐河)、邓(邓县)二州及商(陕西商县)、秦(甘肃天水市)二州之半予金;③宋岁贡银25万两、绢25万匹;④金主生辰及元旦宋遣使致贺。这就是所谓的“绍兴和议”。绍兴和议确立了南宋对金的臣属地位,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

4.驻藏大臣

清政府设立的管理西藏事务的最高官员。雍正五年(1727年),清政府在拉萨设钦差驻藏办事大臣,驻拉萨,管理西藏事务。乾隆时,提高其职权,规定其地位与达赖、班禅平等,有关西藏的重要人事、行政、军事、外交、财政等,均由驻藏大臣裁定;达赖、班禅的继承人问题,也必须由驻藏大臣监临。驻藏大臣的设置,加强了对西藏的控制。

5.《天朝田亩制度》

太平天国1853年提出的以土地制度为中心的政治经济纲领。其主要内容有:平均分配土地,将所有土地分为三等,按人口平均分配;分配问题上,规定农副业产品除满足生活需要外,全部上交“圣库”即国库所有;基层组织以“两”为单位,实施对生产和分配的管理。《天朝田亩制度》是一个包括多方面内容的纲领性文献,对太平天国的政治制度、土地制度、社会经济生活及宗教活动等,都作了具体规定。它集中反映了农民阶级反对封建剥削和追求平等平均的理想,同时由于受阶级和时代局限,带有明显的落后性和空想性。

6.戊戌变法(百日维新)

19世纪末清政府进行的维新变法。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从此日开始,到9月21日慈禧太后反动政变,共103天,史称“百日维新”。其主要内容有:经济方面:设立农工商局,提倡开办实业;设立铁路、矿产总局,修筑铁路,开采矿产;设立全国邮政局,裁撤驿站;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文化教育方面:改革科举制度;设立学校,在北京创办京师大学堂,派人出国留学;提倡学习西学,设立译书局。军事方面:设厂制造军火,精练海陆军。政治方面:改革行政机构,裁汰冗员, 准许官民上书言事。新政范围很广泛,对旧制度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并且开始推行某些新制度。

7.秋收起义

1927年秋毛泽东等在湘赣边界领导的农民武装起义。八七会议后,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毛泽东以中央特派员身份赶赴湖南,改组中共湖南省委并筹备和领导秋收起义。起义的部队,被编为工农革命第一军第一师,下辖3个团,约 5000人,计划分三路进攻平江、萍乡、醴陵、浏阳,然后共同进攻长沙。9月9日,起义爆发。但各路起义军都很快遭到失败。9月19日,起义军在文家市否定了继续进攻长沙的主张,决定沿湘赣边界向南进军。10月底,部队到达井冈山的中心地带茨坪,开始了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8.西柏坡会议

1949年3月中共在河北西柏坡召开的中央全会。又称“西柏坡会议”。毛泽东向全会作了报告。全会集中讨论了夺取全国胜利,把党的工作重心从乡村转向城市的问题。指出城市工作必须以生产建设为中心,中国的发展方向是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会议还着重研究和规定了全国胜利后,党在政治、经济、外交诸方面的基本政策。全会号召在胜利面前,全党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作风。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为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上与思想上的基础。

二、简答题

9.简述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一)政治上实行中央集权制。首先确立了至高无上的皇权。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从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都由皇帝任免,按照皇帝的律令或意志办事,权力也集中到皇帝手中。中央机构采用三公九卿制。三公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是百官之长,“掌丞天子,助理万机”。秦朝设左、右丞相,以右为尊;太尉掌军事;御史大夫“掌副丞相”,主管监察。他们互不相属,互相牵制,从而保证决断权集中在皇帝手中。秦始皇设立三公九卿制度,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制度开创了新局面,对以后历代封建王朝的政治制度有深远的影响。在地方行政机构上,秦始皇废除了古代的封国建藩制度,将战国后期已实行的郡县制推行到全国。县以下有若干乡;乡之下有里,另有亭、邮等,构成了一套严密的地方机构。

(二)巩固统一的经济政策有:公元前216年,秦政府颁发“使黔首自实田”的法令,进行全国性的土地登记。这次登记的意义,在于承认现实土地的占有状况,以稳定赋税收入。这样,也就以国家统一法令的形式确认了土地的私有权。统一了货币、度量衡与车轨。具体措施是:规定货币为两等,上等为黄金以镒为单位;下等为铜币,圆形,重半两,上有“半两”二字。新币的实行和货币的统一,消除了过去由于币制复杂而造成的商业交换中的困难,促进了商业的发展。秦始皇下令废除六国旧度量衡,以原秦国的度量衡制为基础,向全国颁行新的统一的度量衡制度及标准器。全国范围内统一车轨,大车的两轮之间,皆宽六尺,史称“车同轨”。这一措施对发展交通运输业起了促进的作用。

(三)文化政策主要有书同文和焚书坑儒。秦始皇命令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太史令胡毋敬等对文字进行整理。“罢其不与秦文合者”,制定出小篆,作为标准文字,通用于公文法令。秦始皇和李斯改革并统一文字,对于巩固国家的统一,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秦始皇焚书坑儒,意在维护统一的集权统治,反对是古非今,打击方士荒诞不经的怪谈异说,但并未收到预期的效果。焚书坑儒的残暴做法,给民族文化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

(四)军事措施有征服越人、开凿灵渠、通西南夷、修万里长城北防匈奴。秦始皇经略岭南地区,征发大量的中原居民到岭南三郡定居,这些居民带去了铁器和其他先进的生产工具及生产技术,促进了岭南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也加速了当地民族的融合过程。秦经略西南夷,开五尺道,对促进巴蜀乃至中原和西南夷地区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起了重大的作用。秦始皇北防匈奴,修筑长城,对保卫黄河流域先进的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10.简述康雍时期“摊丁入亩”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一)内容:康熙为了巩固统治、缓和社会危机、减轻劳动人民的沉重负担,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宣布实行新的赋税制度,将康熙五十年(1711年)政府所掌握的人丁数固定为征收丁银的常额,新增人丁永不征赋。雍正朝实行摊丁入亩,将康熙五十年固定的全国丁银总额平均摊入田赋银中, 随田赋征收,称为地丁银。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推行,至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全国除奉天省外都实行了摊丁入亩。这是我国赋税制度史上的一项重大改革,从此人丁税彻底被废除。

(二)摊丁入亩的意义:

摊丁入亩,是我国封建赋役史上一件划时代的大事。从唐朝的两税法到明朝的一条鞭法/实行的仍然 是人口、土地并征的二元税制。而摊丁入亩将固定的丁银全数摊入田亩,这一变化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摊丁入亩减轻了无地少地农民的负担,缓和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2)摊丁入亩后,农民获得了一定的人身自由,人口的区域间流动加快,促进了经济落后地区的开发,密切了各地区各民族间的交往。

(3)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摊丁入亩后,班匠银和市丁银也摊入了田亩,无地的工商业者不再有丁银负担,这对工商业的繁荣有好处。

(4)为资本主义的萌芽准备了条件。摊丁入亩实行之后,破产的农民从农村中游离出来, 进入城镇或矿山,成为出卖劳动力的雇工,也为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准备了条件。

(5)摊丁入亩,使人口统计摆脱了同赋役制度的联系,这有利于人口统计和人口的增长。

11.评价辛亥革命

(一)胜利说。以武昌起义和全国光复为标志的辛亥革命,取得了重大胜利。它是近代中国一次伟大的民族民主革命;它把皇帝赶下台,摧毁了君主专制制度,使中国社会发生质的变化;它结束了两千多年来的封建统治,把具有漫长历史的封建专制社会引向现代社会的发展轨道。

(二)失败说。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仍然遗留下来;新生的民国政权旁落他人,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民初社会黑暗,民不聊生;帝制复辟接踵而来。

(三)否定说。辛亥革命给社会造成的破坏大于建设,它延缓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进程;辛亥革命式的暴力传统,是一种前现代化类型的旧式政治行为模式,它的最大弊害在于,一方面打断了社会阶层的必要发育过程,另一方面则耗费了社会仅有的财富;由于一个“后发外生型”的国家建设现代化不是一个自发的过程,所以它需要进行高度的社会动员,而高度的动员只有高度的权威才能实现,但辛亥革命并没有创造出新的权威。

12.简述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一)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 的民族解放战争,它打破了近代中国抵抗外国侵略屡战屡败的局面,洗雪了鸦片战 争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二)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由涣散分裂到团结统一的转折点。面对强敌入侵及 空前的民族危难,中国人民团结奋战,结成国内各民族各阶层各党派及海外华人、爱国侨胞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争取民族独立自由与解放,收复失地和恢复领土主权完整,成为中国民族共同奋斗的目标,从而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有力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振兴。

(三)抗日战争的胜利,恢复了中国在国际社会应有的地位。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抗击和歼灭日军最多,对日本国力的消耗最大,在对日作战中作出的牺牲也最大,并有力地支援、配合了太平洋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四)抗日战争唤起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激起中国人民在历史灾难时刻义无反顾地投身于捍卫民族生存的斗争,表现出与民族之敌血战到底的气概。抗战力量的广泛动员、民族意识的空前高涨、民众参政意识的提高,提出了改变中国现状、前途和命运的要求,经过中国政府和各阶层人民的不懈努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取得了部分外交上的胜利。尽管当时中国尚不具备强国的真正实力,但毕竟与美、英、苏并列跻身四强行列。

(五)抗日战争的胜利,有力推动了中国历史的进步。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通过进步、正当的和抗日救亡团体的宣传和组织,广泛地动员了城乡民众,尤其是乡村农民的抗日力量。广大农民为抗战作出了牺牲和贡献,农民提供的粮食、兵役等,有力地支持了中国的长期抗战。

三、论述题

13.我国的科举制度自隋朝创立,到清朝末年废除为止,历经约1300年,影响极为深远。请评述科举制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变化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用来选拔官吏的主要方式,形成于隋,完善于唐,为以后历代所沿袭,至清末而废除,历时1300余年。

(一)演变历程

1.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以选拔官吏。初期既注重士人的才德,也照顾世家大族,但后来流弊严重,完全成为门阀士族把持的选举机制。九品中正制可以说是科举制的前身。

2.隋文帝时期,正式停止了州郡中正官品评人物的权力,后又下诏京官五品以上及总管、刺史以德才二科推举人才。由于此举流弊也很大,隋炀帝时期创设进士科,以科举考试选举人才,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开始。

3.科举制在唐朝得到完善。唐代的科举分常举和制举两种。(1)常举主要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道举、童子等八科,其中以明经、进士两科最为重要。明经考试的内有有帖经、经义和时务策,以帖经为主;进士考试的内容为帖经、诗赋和时务策,以诗赋为主。考帖经能死记硬背即可,考诗赋则需要独立思考,因而中明经易、中进士难。进士虽然难考,但考中后极易飞黄腾达,被视 为“士林华选”。常举初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后改由礼部侍郎主持。(2)制举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制举科目多临时性设置,较重要的有贤良方正科、直言极谏科、博通坟典达于教化科、军谋宏远堪任将帅科等。平民百姓和官吏均可应试。制举不常举行,取人极少,由兵部主持。(3)武周时,还专门创立了武举,专门选拔军事人才,由兵部主持。

4.宋朝继续发展隋唐以来的科举制度,严格考试程序,扩大取士名额,提高登第士人的待遇,广泛吸收知识分子参加政权。北宋为防止考官徇私和举人舞弊,对考官实行锁宿制度,对试卷推行封弥、誊录法,并严禁举人夹带、代笔、举烛等行为。士人考中即授官,在仕途上升迁也较快。后来增加了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被录取的人便成了 “天子门生”,从而彻底收回了取士大权。

5.元朝时期科举制度式微。因元朝推行民族压迫政策,选拔人才主要不由科举,所以举办科举的次数极少。元朝总共举行科举17次,且进士名额分配极不公平,蒙古、色目、汉人的人口数相差极端悬殊,名额却一样。元代科举每三年举行一次,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道。考试科目,蒙古、色目人要比汉人、男人少而简单。总之,元朝时期科举制度根本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6.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非常僵化。以四书五经的文句命题,以程朱的解释为依据,间用古注疏,以八股文为考试形式,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级,参加科举者必须是各级学校的生员。每逢子、午、卯、酉年的八月,在省会参加三年一次的乡试,及格者称举人;举行乡试之次年的二月,举人在京参加会试,及格者再于三月初一日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或以皇帝名义举行的廷试(或称殿试),中选者为进士,分一、二、三甲。一甲三人,称赐进士及第,即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若干人,称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称赐同进士出身。

?

?????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