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级初试第一上海交大819上岸电通430分学长考研经验分享(专业课…(19级是第几届考研)

19级初试第一上海交大819上岸电通430分学长考研经验分享(专业课…(19级是第几届考研)缩略图

819 专业心得笔者来自哈工大(威海),2019 考上交电子系专硕。总分 430(初试信通、电通第一,数学 148,专业课 132,英语 83)。大家不要嫌我专业课 132 菜,没有 140+就没有发言权,但是我感觉我路子还不错,考试时我最后一道滤波器大题脑子没转过弯,有所失误,还望理解。
心路历程本科所用图书是哈工大出版社的,我感觉书本有点薄,内容不全面,可能达不到考研的难度,又为了先回忆一下相关知识,就去图书馆找书了。一眼望去有本徐守时《信号与系统》,书本很厚,视觉冲击力强,一看就像好书 hh。虽然本书非常厚,但内容排班新颖——连续域、离散域对照讲解方式。我们都知道,一般学习过程都是先学信号与系统(下面简称 ss),后学数字信号处理(下面简称 dsp)。ss 要简单于 dsp,但学好 ss 是学习 dsp 的一把钥匙。
因此这本双线进行的书,不太适合初学。我就慢慢看,用 a4 纸笔记了很多张,但是抄的这些内容,我后来复习的时候几乎没有看过,所以感觉有不少时间都浪费了。这本书中有很多表格,都是些变换性质,变换对的表格,大可复印下来作参考。书中有很多 dft、dfs对偶性质对照,这些性质我们本科可能不会提及,考研也不会考,所以有的内容对我们来说
19级初试第一上海交大819上岸电通430分学长考研经验分享(专业课…(19级是第几届考研)插图
可能较难了,也不必刨根问底。
6 月 5 号到手了专业课教材。
经过一段时间的考虑,这本厚书也 我温习了不少知识,于是买了 819 辅导资料。当时把这几本书都浏览了一下,但是唯独没去碰那本真题书。当时认为学习专业课就像跟学习数学英语似的,真题的内容不能过早看,不然到后来没有模拟意义。但是这种方法大错特错。819 近几年考试风格、侧重点内容多变,97-15 年间的真题参考价值并不是非常大,而且专业课都是自命题,不是每道题的质量都能达到统考的那种水平,所以不能把真题奉为宝典。我也是复习了一整年之后,才敢做此结论:至少对于 819 专业课,只有先知道真题里考了什么,学习才有针对性。短短几月时间可贵,学习效率、时间成本等问题都需要考虑,希望大家能听进去。
一轮:我是先看的胡光锐《信号与系统》教材(上交出版社),配套做的《信号与系统习题精解与考研指导》(上交出版社),简称白皮书。第一遍做白皮书上的题目,就觉得题目都很经典,刚看过书觉得自己理解不错了,就去做白皮书,但是发现好难!但不要过于自责, “闻道有先后”。答案过程完备,计算精炼,逻辑清晰,今后定要熟稔于心就好。
学过信号与系统的同学都知道,无论什么书,书本排版都会先从时域分析开始,要解一个输入输出关系,要用到数学上学的特征函数法,即常微分方程。然而 ss 教材中与高数中所给的解法有的地方稍有不同,这就在我们学习中会造成误解(小插曲:我在学高数三重积分时候也在上本科的《天线技术》课程。高数里水平方向角度用ψ,垂直角度用θ,但是天线技术里的计算是反过来的,当时学的时候就给混了,做题老是出错,很影响心情)。因此学习专业课的时候,用到常微分方程之类知识的地方,可以跳过不学,一是不考,二是会对高数学习公式记忆造成影响。
临近 6 月中旬时候开始了奥本 dsp,刚开始就学增减抽样,学起来很费劲,有很多小点需要注意,然后跟着推理比较难记忆。对应的课后题也比较难很打击信心。此外这一章里还有,连续时间离散处理,离散时间连续处理,当时也是比较懵,看着书能一步一步走,但是合上课本没点思路。于做课后题的时候,有时候一道会花很久,没有思路,不会推理,有时候甚至感觉连题目要求是啥都看不明白,学起来很便秘,都相信很多同学都是这个感觉。这章的学习,我感觉花了不少精力,但是后来看考题才发现,能用到的内容寥寥无几,只是个简单的使用罢了,本章的课后题个人认为难度不小,但是对考试没有多大用处。
本书课后题分为基本题、深入题、扩充题。不能学了一章就按基本->深入->扩充的顺序做,应当分几轮复习来去做。道理大家都懂。我当时第一轮,只做了推荐题目,由于题目是筛选过的,每章不多,就一口气把这三类题都按顺序做了,但是后来感觉这样的方法不好。建议大家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
第一轮单学此书花了较大精力,但是考题里,不少内容并没有体现,即使出了本书的原题也是很简单。以前每年会出一两个原题,搞得大家都把他当成神书,但是这几年出题组逐渐放弃这种方式了,因此大家不能迷信该书的课后题。所以这部分内容不是说以后不考,可以放到每一轮的最后来学,不用刨根问底,把每个变换要注意的点记住,会做题就可以了。
奥本海姆那本书是不是为了考试而出的,覆盖的知识很广,不适合全拿来学习备考,如果纯按里面的排版,顺序学习的话,较为死板,效果不好。
有奥本的 dsp,就没必要看刘兴钊的了。刘书中虽有一些选择题供练习,但是数量太少,其他题出的也不太好,没必要入手。我当时先复习完 ss、dsp(奥本)一轮后去看刘兴钊的,感觉内容重复很多,没必要抱着两本换着看,而且课后题只有答案没有解析,对于我们考生来说,没有解析的题根本没有心情去做。
二轮:8 月左右开始了二轮。ss 方面我自认为学的差不多,便又看了看课本和练习题,没做什么新题,因为听说只有 40%的内容考 ss,大头都在 dsp 上,所以 ss 快速略过,去学 dsp。第二遍我还是按顺序学奥本,不过这次是把上面的课后题全部做一遍(非考点不做,如依时傅里叶变换,量化等)。这个过程中,我用的英文版答案。感觉大家也可以直接去看英文版答案。其实表达不难,有的表达比中文翻译过来的更加准确,其中不乏一些计算,逻辑错误等,估计大家也可以发现,不懂的地方也可以跟同学讨论。我大概做了一月左右时间吧,每天的下午时间都是专业课。一个一个的做,不会的就立即抄在错题本上,方便以后的复习。虽然书中有不少质量高的题目,比如,有一些题目会提出一些新概念,然后引导着你去分析他的性质等,这类题目新颖,难度、综合性较强,我花了不少时间推敲,但是到考后,感觉这些题的特点没有体现在考卷上。也就是说这段时间我认为只是锻炼了一下计算能力,适应新题型的能力,对于考试拿分并没有一分收获一份回报,效率稍低。有这种地毯式练习奥本题目的同学,可以做一下参考,倘若时间不充足,不建议把奥本这本书当做救命稻草,去啃里面的每一道题。
三轮第三轮复习,我再回头去用胡光锐的教材,而是想继续贯彻我题海战术的方法,于是在 9、 10 月份我做了很多其他学校的考研真题,清华、北邮、浙大、天大、东南(淘宝均可买到电子版,最近的历年题及答案买的话不便宜)等,里面主要是 ss 的选择,判断,计算等。由于 18 考研中新增了 20 道选择题(可惜 19 年只考了 5 道题,共 10 分),我就觉得这个方法不错,能练习选择。我周围未见有同学用这种,专业课广泛做他校考研题的方法,我觉得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尝试一下,至少对我来说收获很大。原因如下:
不同学校出题自然风格不一、千变万化。19 考研的 819 第一大题,题目出法我在天大的试卷中见过。当时第一次看到时候,毫无头绪,一个较为复杂的公式,描述了输入输出的卷积计算关系。当时的第一想法就是去配凑,配成标准的关系式,然后从中直接就提取出系统时域表达式h(t),但是这个方法很费时间,而且易错。答案给的方法是,将冲激函数δ(t),作为输入,则系统输出即是 h(t)。若考试时我真没遇到过这类题的话,肯定会花不少时间。当时那个第一题含有未知数,幅度、时间 t 中都有参数,而且有四五问,倘若我不知道这个方法,第一问肯定会花不少时间,这样在考场时候,对心态的影响可想而知,我们这种参加考试的,最怕心慌,会非常影响答题。
所以做各校考研题,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新的思路、新的题型,说不定你在考场时就会遇见。除了教材都是出好的题目之外,出题人可能为了防止死板,追求新颖,各个学校相互借鉴,如果都能有所涉猎,出什么样的题型都不会慌了。再顺便一提,19 真题的那道 fir 的题目,我从来没有见过,相信很多考生跟我一样的感觉,如果不是短时间有思路的话,很多人都会懵在原地,不知从何下笔。看了一会之后,得出来个非常奇怪的结果,而且感觉可以有很多解,但又一想这样肯定不对,而且这个结果对于下面几个小问没有关联,大脑一片空白,心跳不经意间又加速了。我又一想,这个题肯定是对应着某章的考点的,不会凭空出一个有可能有很多解的题目。这个题目对应的内容是 fir 的内容,无非就是四类滤波器。他们的零点是,共轭对称的,四个一组,想到这里我恍然大悟。题目表达式给了两个零点,我根据性质再写出另外两个就可以了。这种茅塞顿开的滋味,我想大家都有同感,会给自己极大的答题信心。
因此我觉得要不断地做新的题,而不是抱着教材上的课后题不放。首先是因为,这些题目都是按章节划分的,你可以很清楚的知道这里他考什么内容,有了思维的捷径;其次是这些题目往往问法一般都是直来直去,或者连续几道题解法类似,会让我们产生思维惯性,不能有效锻炼我们处理新题的能力。
复习的中后期,我买了一套视频课(qq群号 523668205),感觉对我 助也很大。我是复习许久之后再看这些视频的,从中能体会到学长中对于许多考点难点的感受。在前期跟视频的同学或许觉得稍有吃力,这很正常,毕竟是短时间内学习一章的知识。相信大家在不同的阶段去看肯定有不同的感受。虽然一章节的课程 在2 小时左右(不像数学英语那样,有专门的机构去做基础班、强化班等等,所以内容可以做的很细致),但是内容也较为全面。当时我一整套视频跟下来,即使不翻开课本,也觉得就像把课本全都复习了一遍,甚至还会听到一些自己没复习到、没注意到的细节,可以赶紧去查缺补漏。每年多少考生去考这些个专业,但是有几个能去做专业课辅导这个事也的,这也是我觉得值得敬佩的地方。毕竟我们手头对于专业课学习的资源不多,有能力大家尽量地去多买一些资料,无论是纸质还是视频。考研的战斗短短一年,这个时候在学习方面不大胆投资,难道把钱都花到吃饭打游戏上么。
冲刺在这二三轮过程中,我整理了很多错题,作为最后复习的资料。随后一段时间,我又把课本顺了一遍,这个过程中把重要的知识点,又整理在了错题本上,这样手头的课本大可放心丢掉。后面的时间,大家都是政治占大头,会挤占一些其他科目时间,所以错题本,笔记的东西一定要整理好,后期发挥作用会非常大。在这个过程中,你会看到之前一轮二轮自己记下来的错题,有的内容在现在看来可能很简单,觉得当初为什么那么笨,这种东西都不会,还有一些题现在做可能又有了新的思路,还有些一直不懂的题,现在可能会发现其中的奥秘。这个过程中大家可以再进行筛选,把笔记上掌握的内容,做上标记,以后大可不看节省时间,提高效率。经典题目,重点知识再做笔记,再多次推理计算。
综上,学习方法因人而异,一本教材不一定适合所有人,难道所有考 819 的同学都只用这一些书就够了?万一不适合自己一定不要死抓不放,无需专盯一本教材或者一套题库,广撒网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
方法建议:胡 ss+白皮书
第一遍注重主要内容,不要急着抄笔记,这样很容易把书抄一遍。本书课后题不用做。每章配合白皮书(选做)。白皮书里的题十分经典,一般一道题就代表了一类题。所以第一遍的时候知道有这个类型就可以了。
第二遍全部内容细看,白皮书全做。第二遍学习了课本之后再做,就可以检验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水平。这一边做题,把自己认为好的题摘抄下来。白皮书中的题不算难,整体也跟
真题类型也差的比较多。个人感觉 ss 部分内容,对基础性质考察较多,考题的知识点也不算难,有难度的地方也就是计算量,届时会遇到不少求导积分变换,虚数 j 等,只能是多练习。
书中有性质和变换对的表格,整理出来,,学长在课程里面也整理过多看多背。
奥本 dsp
与上述内容相似,第一遍有选择地看。过程中一定有一些内容难理解,倘若自己是在无法理解,可以跳过,不然影响自己的复习心情和进度。(比如,fft 求线性卷积的方法。这里给了循环叠加法和重叠保留法。第一遍慢慢推会感觉非常别扭,然后对自己的提高也没有多大;希尔伯特变换式,其实就是一套数学运算,考试也很久没有考了。)
第一遍学习的时候,应该跟着里面的过程一起推,把过程在草纸上重复一下。有时只有跟着一起做了才能理解得深。比如,说 fft 里的碟形结,为什么到最后能推出来倒序;根据h(z)表达式,写出系统结构流图;又或者是 fir 系统流图如何画,如何把一个一般系统变成最小相位系统加全通系统。这些内容第一遍学起来确实不容易快速理解,但是不用担心,这些东西多重复几遍就好了。所以感觉难不要紧,你不是一个人,方法只有“唯手熟尔”。
课后题答案建议使用英文版答案。刚接触可能读不懂,但是其实里面的表达都很简单,就是用了一些专有名词而已。
程佩青 dsp
比奥本难,但是里面的一些东西很有参考价值。离散信号分析的时候就是先是连续采样,然后在。阶段,然后再用分析。他的里面有很多对性质的讨论,比如说从 s 域到 z 域的推理过程;比如 fir 滤波器设计中频率分辨率的讨论。书中对脉冲响应不变法,双线性分析法对于这些推底讲的非常非常细。所以这本书可以当做另一本参考书,也就是你学完奥本的可以看这本相应的知识,看有没有什么新的见解,新的思路。
徐 ss&dsp
徐守时的,这边上面已经说了,他是连续离散域一块分析,所以如果有时间的话,可以在整体复习之后可以用这一个作为知识整合。它里面的每一步推理都很详细,虽然书本很厚,但感觉就像这老师亲自给你面对面讲课一样,行文比较流畅。我个人认为,如果你感觉自己复习到了一定程度,在中后期可以拿这个作为一个知识整合。因为毕竟你复习是两本书分开学的,这个书是将 ss&dsp 整合在一块,对理解可能有互相促进作用。
各校考研题
做题不仅考查正确性,还要看解题速度。特别是选择填空类的题,不能花太多时间在草稿纸上,不能大费周章,花大时间得小题分。把这些题目作为扩充题,可以训练自己的运算能力以及对性质、变换对的熟练记忆。个人认为在做了很多套题之后,对做题能力有极大的提升。天大的注重计算;东南的对性质辨析性比较强;清华大学的对定义和计算考得很详细。就跟学数学英语,做了很多题之后,总有一种淡定在心中,以后遇到什么样的题都会感觉不慌。
学习都是这样,由不会到会,由会到熟练掌握,正确率要有,速度也要有,过程中很容易对这两者顾此失彼,每场考试 3 小时的战斗便要在这二者间权衡。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