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每日一题#多选商品经济是一…来自考研政治石磊-微博

#考研政治每日一题#多选商品经济是一…来自考研政治石磊-微博缩略图

8月11日晚,cssci期刊《新闻界》总编辑邓树明老师坐客布克书店,讲述「传播学研究的三种范式」。邓老师在2020年疫情居家期间整理编写了《传播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一书,该书集合多年阅稿经验,一经出版,成为今年新闻与传播学界“爆款”,很多硕博研究生纷纷购买。此次是邓老师首次以网络直播的形式与大家交流分享,干货满满,感谢大家的支持!

布克为大家整理了这次分享的内容,一起来看!

本次讲座主要是一个框架性的介绍。我所说的范式,是方法论意义上来讲的。比如量化研究,它背后的认识论、知识论、方法论、理论来源其实是一样的,所以据此前提,我将其归结为三种范式,这一范式也是借用了库恩的说法,学术共同体共同采用的一些理念、方法称为范式。

这也是对这本书包括计算机方法在内的17种研究方法的一个概括,这些方法是现在新闻传播学比较常用的方法,将其归结为三种范式,我认为这也是学术研究方法论、方法的框架,通过这个宏观的理解 助把握现在的研究的动态。

vol.1
三种范式:理论来源、范式类别、发展历史
三种范式从传统意义上来说,一个是实证主义,一个我将其称为解释主义,一个叫逻辑思辨。这个分类是我在大量的文献工作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理解得出的结论。事实上,三种范式以前也有人提过,只是叫法有不同。比如实证主义,有点叫量化,但“解释主义”之前没有相同或者类似的概念。逻辑思辨也有人提过,所以这三种范式有其理论的渊源。

从新闻传播研究发展的历史来看,这三种范式中我们认识不重视或最模糊的就是“逻辑思辨范式”,但实际上这一范式在人类认识的历史上,是最早的研究方法。因此在书中我也引用了涂尔干的观点,他认为,最早的研究方法实际上就是我们的观念,我们的思辨能力。

到了近代认识论的转向以后,从培根开始,实验法开始进入学术研究的方法之中。随着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发展起来,孔德将自然研究的方法借鉴到社会学里面以后,实证主义在社会科学中才逐渐发展起来。这是第二个阶段。

发展得比较晚的,就是我所说的解释主义范式。这一范式发端于狄尔泰德国哲学家威廉·狄尔泰的思想。狄尔泰最先提出生命科学,他批评孔德从自然科学引进的方法不一定适合,因为自然科学研究的是物质的、可反复的研究对象,但社会现象很多是不可重复的、是历史性的,因此很难用自然科学那一套,去追求一个不变的、本质的、稳定性的规律。

所以迪尔泰和韦伯对迪尔凯姆的认识论提出了批评,他们的认识论思想随后在社会学中发展为解释主义。解释主义这个词也来自于迪尔泰,不过他在他的著作中,他将其分为“诠释”和“解释”两个意义不同的词。我之所以还是用了解释主义,第一是我现在还没有发现二者的根本上差别,第二在于解释主义能更好理解。我们对社会现象的研究,主要也是解释性的、建构性的。

vol.2
理解方法

如何理解方法?我提出了十个角度,它们之间不一定是并列的或排斥的关系,可能有交叉,只是为了便于我们更清晰地理解传播学研究的方法。

1.具象性?

方法一定是具体的,所以我们谈方法的时候,如果将其描述得玄而又玄不可捉摸,不可具象性地分析和传授,它就不是一个科学研究的对象,它可以算作一个思辨的、哲学的研究对象。

所以方法首先是具象性的,即具体可感、可以琢磨。比如说有一些方法实际上讲的是治学态度,这种就不属于学术意义上的方法的范畴。具体而言,之所以说它是具象的而不是抽象的,因为真正的具体的方法是有操作性的、程序性的,由具体的东西组成,比如流程、工具、控制的手段,甚至使用的仪器等等。

2.系统性

在方法设计时需要有系统的思路,而不是想到一点是一点,比如在方法介绍的部分介绍了方法,但在论文结论或研究过程中突然出现其他的方法。方法的系统性,首先在逻辑上要成一个体系,互相之间或者整体性的逻辑关系,如果是并列关系就要互相排斥等等,需要按照思维逻辑来安排,以此形成逻辑的体系。比如,很多方法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经验材料的收集,二是对经验材料的分析,这也是一个系统性。

在材料收集的环节就要考虑资料分析的环节,是不是还要运用别的方法,比如扎根理论、比如深度访谈。深度访谈其实只是作为一个材料收集的方法,很多研究者把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用,因为二者的分工不同,一个是收集、一个是分析。

但也有直接将深度访谈作为材料,而不用扎根理论分析,这就带来了一个挑战——怎么保证分析的科学性。如果处理不好,评审人和期刊编辑都会觉得分析的环节没做好。包括方法中的质量控制,比如很多抽样,始终要考虑研究是不是能保证质量。

比如说方法中涉及到经过经验材料的收集,需要抽样的方法,但有点抽样就是在问卷星上发放收集问卷,其实是不能满足系统性的要求的,因为很多时候问卷星上的回答问题和随机抽到的样本,和研究目的需要的样本,很多时候不一定能得到满足。

3.程序性

主要来讲,方法主要有材料收集和分析两个环节,在具象性这一点已经讲过了。从程序性也可以看到,方法是可以具象性的东西。

4.结构性

方法其实分为很多步骤、模块。比较明显的是,在量化研究中,比如我们从样本的选择和抽样、问卷的设计、信度和效度的检验、模型的建立等等,都是规定性比较强的,一定要有这一部分,它是结构性的、模块化的,因此泛泛地描述一种方法还不够。

结构性主要讲的是量化研究(这种叫法不是很科学,我在书里面已经详细阐述过了),量化研究的结构性是最强的,量化研究的三种:实验法,内容分析,统计调查法,里面很多东西都是规定性的,需要按程序去做。在其中风险比较大的是抽样的过程,尤其是统计调查法,很多统计调查就是发个问卷星,或者进行街访,但主要要解决的问题是,抽样与调查的目的是否能实现,不然可能在起点可能就出了问题。结构性在量化是很明显的。
邓老师新书已上架~?无数导师都在推荐!

质性方法中有一部分是结构性的,比如扎根理论的分析方法,它要三次编码,要形成理论模型,这四个步骤要有,所以它也是比较结构性的,或者半结构性。还有框架分析也是半结构性的,它要有编码的过程,甚至于要有信度的检验,所以质性方法一般是半结构的,不能说所有质性方法都是结构性的。

比如民族志,就没办法结构化。也有一些问题,没有结构性的方法,如何控制质量?比如半结构性的深度访谈和扎根理论结合时,在深度访谈资料收集的时候,可以做到比较结构性、比较规范,但如果在分析时不用比较结构性的扎根理论、或者大家约定的方法分析,而是根据阅读文本后的主观感受归纳出若干观点,这种情况下控制质量就是一个挑战。

因此,没有结构性的反而在很多时候没有有结构性的好做。不过,有结构性的也有问题,很多时候需要量化,需要数学的功底,这就是不同的方法特点不同,要求也不一样。

5.自明性

首先,从学术上来说,方法是要公布出来的。在自然科学中,也是公布了方法才能重复试验。社会科学中虽然很难重复,却更需要公布方法,其他人才能看到能否根据这个方法对应所选取的经验材料经过加工以后,得到研究的结论。所以自明性是研究者要在文章中把方法阐释清楚。

第二是,有点方法是不需要在文章中解释的,这种方法一看就能知道,是比较固定的、简单明显的分析。但是在传播研究中,比较结构性的和半结构性的方法,是一定要解释清楚的,也就是我们说的实证主义和解释主义这两种范式中的方法,绝大部分需要详细的介绍。

6.客观性

对于方法来说,客观性是其最重要的。客观性有两个含义,第一,只能依赖方法才能产生知识的客观性。这里的知识,是大家都同意的、共同持有观点,这才是客观的,这种客观性就只能通过方法实现,因为方法是中性的,不会受到个体的影响。

不过,这里说的是偏实证主义、本质主义的,如果是建构的,比如质性研究,就不一定能产生像自然科学那样的客观知识。第二,方法本身也是有客观性的,比较流程化,比较固定化,不能随意改变。

7.不一致性

不同的范式对知识的概念相差很大,所以采用具体的方法时,相差也非常大。比如时政研究对规范性、结构化的程度要求就很严格,但在传播学中,批判性的、逻辑思辨的研究可能就和人文学科的研究一致,是思辨性的。也就是说,方法很重要,但不能因为这一点,比如很多人反对唯方法论,其实没有人唯方法论,现在主要的情况不是唯方法、不是太重视方法,而是方法方面的基础非常薄弱。

这其中对方法的理解其实是有误解的,他以为强调方法的时候,强调的就是量化的方法,很多人批判的就是量化的方法。这种情况其实就是他自身就是对方法的误解,绝对不是方法的问题,如果没有方法,学术实际上是不成立的。对不一致性的强调,就是要看到方法是多样性的,不能因为对方法的理解的偏差就提出所谓的唯方法论,这实际上是错误的一种观点。

8.一个汇总

这一部分是将前面讲的汇总到一个表,我的书中的方法基本上也是按照这个框架来的。大体上就是实证主义,解释主义,逻辑思辨范式。实证主义中,就是实验法、调查法和内容分析法。说到内容分析法,很多学生在对基本概念未掌握的时候,他会想当然地使用。

比如很多人说自己的研究方法是内容分析法,实际上他用的其实是其他的比如文本分析法、话语分析。实际上,传播研究几乎都是“以内容为对象”,这样说来都是内容分析法,但这种内容最多可称为广义的内容分析法。我们所说的内容分析法,共同的特点是量化的、系统的特征。这是一些误解。

解释主义中分为质性方法和非质性方法。学术方法应当都是有严格定义的,到现在很多情况都是乱称呼,比如我个人不太赞同量化和非量化的提法。包括解释主义里面,我分为质性和非质性。质性是要到现场去获得经验材料,如果不去现场,比如在书房中做一些文本、话语分析,不是质性分析。比如民族志、虚拟民族志、焦点访谈,总而言之要到经验世界中去,可以将其看做广义的田野。因此对概念的使用一定要严谨。

第三种逻辑思辨范式主要包括传统意义上的逻辑思辨研究和传播政治经济学。

9.方法的局限性

很多人说不要唯方法,我也赞成,但不要唯方法是在将方法用得非常熟练的基础上才能说不唯方法,如果本身对方法一无所知而反对唯方法也是无意义的。在熟练运用方法的基础上,再超越方法、灵活运用方法,甚至对方法有一些创新,是完全可以的。所以说方法有局限,但只有在完全了解的前提下,才能谈克服它的局限。

方法之所以有局限,一是方法在发展,比如扎根理论发展了两三代,框架分析也从质性研究发展到可以做量化的研究。

另一点,传播研究领域方法的薄弱。整个传播研究的方法意识不强,所以我一直强调问题意识、方法意识和现实关照,强调方法的规范性。很多研究没有学术性的理念,不用方法,而是拍脑袋写。

第三点,方法其实只是一个桥梁作用。我们收集到的经验材料就相当于在工厂中的原材料,我们要通过什么东西生产观点,就相当于将这些材料做成成品,所以方法只能起到桥梁的作用,最终决定一篇文章的好坏的,主要还是研究问题和结论,也就是说,学术方法只是一个优秀论文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第四,方法本身并不构成学术创新的充分条件。比如,有些研究在文章中提出自己用了什么新方法,这种情况也可以算是一个创新点,但如果仅仅以此作为学术成果,我个人认为是不充分不成立的。

即便是自然科学也是如此,如果在自然科学中采用了新方法,那就说明原来的方法有缺点,它或者是得出了错误的结论,或者优化了原来的方法。但在社会科学中,如果采用新方法得出了原来的结论,并没有什么意义。所以方法不需要玩得花里胡哨,主要还是研究的问题,有些研究把着力点放错了。

第五,方法并不构成论文的主体。这一问题在一些实证主义研究中表现得比较明显,过往不少研究的方法部分占了文章的很大篇幅,反而结论部分很少且没有什么新意,这种情况就是喧宾夺主。很多期刊不会因为研究的方法多么绚丽,而认为它是一篇优秀的文章。

10.计算机方法的兴起

这些年计算机发展非常快,用计算机方法做研究也很多,这是好事情,可以节约很多经费,使得原来不可能的研究变得可能,比如全球性的研究。现在我们接触到的比较多的有四种方法,还有一种模糊集定性分析,不过现在我所看到的出色的研究不多。

第一,网络民族志。第二,互联网调查。采用网络手段进行统计调查,也就是把线下的统计调查法搬到互联网,用互联网做样本的收集,但要注意互联网收集和当面收集是有差异的。当面收集其实可以判断样本适不适合我的研究,但互联网有时做不到,因为不知道是什么人在回答。虽然网络调查可以设置题目进行排除,筛选样本,总而言之,它有自身的局限,需要大家注意,否则研究的信度可能就有问题。

还有用的比较多的、单独作为方法的,是第三和第四个方法:文本情感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这两种用得比较多,历史也比较久,方法比较成熟,也有一些比较好的文章。

计算机方法给研究带来很大的好处,但是也要提防和克服互联网方法带来的一些不可靠性。

vol.3
如何选择方法

1.根据研究的问题

方法无所谓好与不好,方法是与问题相匹配的,需要根据研究的问题来判断用什么方法。也就是先要有一双脚才能判断穿什么鞋比较好,反之则没有讨论的意义。

但有一些常规性的问题可以了解。一是,科学研究和哲学研究用的方法不一样。这一点涉及现代认识论上的一个问题,康德认为我们的知识分为三个方面:神学(上帝世界的)、物质世界的和精神世界的,神学排除以后,剩下的一方面就是自然世界,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科学研究,它研究的是可感的经验世界,包括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都属于经验世界的范畴,这一路径是经验主义的。

另一方面,不是在经验世界可感的可验证的,而是我们的精神世界,需要通过一些概念来推理的,这种属于哲学的研究。经验世界的研究是实际存在的、实然性的问题,或者说韦伯所说的工具理性的问题,这种我们一般多采用经验研究的方法,也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实证主义和解释主义两种经验研究的路径。不管是量化研究的抽样还是质化研究的“亲征”还是文本分析,都是先有经验材料和经验材料收集的过程。

但哲学研究就是采用思辨的方法,没有办法进行经验研究。因此,在做科学研究、提的是科学问题的时候,却用大脑的推断来研究,就相当于把两个问题搞混了,把科学性的研究采用哲学研究的方法进行逻辑思辨,所以很多批评指出,一些研究不过是坐在书房里空想,这就是问题和方法都没有搞清楚。

2.根据研究的条件

同一个问题可能有不同的研究方法。比如一个研究既可以用民族志,也可以用深度访谈,这时就需要研究者的情况能否实现,包括经济、时间、精力的预算。也就是有时提了很好的问题,但研究条件不具备,就只能放弃问题或者改变研究方法,当然改变方法还是要和研究问题匹配。

比如效果研究一般都是用量化,访谈法可能就不太好。做意义建构的研究,用量化方法可能很多意义就损失了。因此,要从研究的问题匹配方法,而且要从可选择的方法中根据自己的条件选择。

3.根据个人偏好

个人的喜好和知识结构也会影响方法的选择。比如做量化研究,对数学的要求就比较高,需要看自己的知识条件。

vol.4
如何学习方法

1.最好先有研究问题

如果没有研究问题,纯粹为学习方法而学习,还是比较抽象。如果有好的问题,再去选择方法,目标性就会强一些。

2.方法论的理解

对方法的学习,建议先了解方法后的原理。我在做研究时,就梳理了方法背后的理论。如果做实证研究,理解背后认识论的原理,包括解释主义的研究方法,在理解诸多方法背后的共同原理后再来做方法,对方法的理解就会比较透明一些。当然也不是必须的,有可以直接学习而不需要理解方法论的方法,所以大部分讲方法论的书不会涉及这方面的问题。

3.深化知识

很多讲方法的书,实际上是宏观上的罗列,将方法汇集起来做一个介绍。如果真的有兴趣、想要做深入的了解,可以把综合性的书看过之后,再去读专门研究某种方法的书。比如框架、民族志、扎根理论等等的专著,如此对方法的了解就比较深入。做学术研究也需要掌握一些“杀手锏”,一两种我们用得比较好的方法,作为立足的基础。

4.研读特定方法的经典案例文章

对方法的经典案例的文章仔细研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对方法的单独学习是必要的,可以先看方法介绍的书,因为如果一开始就通过研究论文来学习方法,可能会没有全局感。当需要学习某种方法时,去找方法运用得最经典的案例,看别人怎么做。因此我在这本书中选择的,也是相对比较好的、比较规范的研究。这样就能理解一个比较规范的方法是如何操作的。

在这里也要提醒大家一句,我觉得也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很多学生之所以文章不规范,或者很多基本的东西缺乏了解,可能就是因为大量地看了不规范的文章。因为当前很多研究可能本身就是不规范的,对这种文章的阅读反而可能会让人误入歧途。一定要看比较规范的论文,这些论文才能作为样板。

5.在实际研究中训练

在方法做了了解之后,需要到实际当中去训练,正如毛主席所说的“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在实际训练中对照一些规范的样本,看别人如何应用,再对照方法介绍的书,看方法如何设计,通过这样的对照,就能达到很好的效果。而且研究者不可能精通所有的方法,只要把自身研究领域所需要的方法和喜欢的方法学会,可能就完全足够了。以后随着研究领域的拓展,再去学习新的方法。在实际训练中,大家一定要有这样的意识。

vol.5
问答环节

1.请老师推荐研究方法的著作

重庆大学出版了一套万卷方法丛书,其中有不少专门介绍方法的著作。不过因为它大部分是引进的著作,有一些不一定适应我们文化的习惯。

2.对文本材料如新闻报道的研究,如何做到方法的系统性?

文本材料实际上是材料的对象,还是服从两个问题。一是如何收集。例如,如果做从1949到多少年的国庆庆典的集体记忆,要告诉读者是如何收集的,如何系统性地收集所有的文章如何选择,全部或是抽样,抽样的方法如何选择,以及抽样以后如何分析,材料分析的阶段的方法如何选择,这就体现了系统性。这是粗略的说法,其中有很多细节都要注意,比如前面说到的抽样怎么选择样本,样本容量是多少,分析阶段信度如何控制如何测量,效度如何控制。这些都是系统性的要考虑的问题。

3.《新闻界》博士生新论栏目以往的来稿有什么要求和特点吗?

这个栏目设于11年,比较受欢迎,来稿量也很大,质量也很好。对文章没有任何的要求,比如篇幅、选题。作为专业领域内综合性的研究期刊,对选题要求比较宽松。比如如果是其他栏目,可能要求现实关照,可能对一些对现实比较远一点的,会卡得更严格一些,相对说来这个栏目对选题要求就比较宽松。字数方面也没有什么要求,一般是一万字左右。

4.能否多介绍一些逻辑思辨方法的作用?

逻辑思辨方法很难,我刚刚提到过,越不可捉摸的东西越难学,也越难介绍和传授。为什么这个方法很多人都不承认,从现代科学的意义上来说,它也不是科学,我也是把它放在哲学里面,作为哲学而非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而是作为人文学科来研究的问题,因此要介绍起来比较困难。主要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考虑:一方面可以和经验研究做比较,经验研究加工的材料是经验事实和现象,思辨研究它要“操弄”的对象是“概念”,用概念来推导。概念形成判断,判断形成推理,再得到结论。

另一方面,很多同学认为思辨研究是否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这一点恰恰是当下很多研究犯的问题,比如很多非经验研究把主观的感受、感想议论写成论文,这其实就像高中时写的议论文。高中写的议论文也是逻辑思辨,但学术文章如果走的是哲学方面的研究问题,除了都是依据逻辑上的基本规则,比如三段论、矛盾律。二者的区别方法在于,它所操弄的概念。议论文操弄的概念可能是生活中、工作中、思想中的概念,但思辨研究操弄的概念是学术性的概念。

5.究竟何为“问题意识”?

我觉得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要提出一个学术研究的问题。学术研究是探索未知世界,要提出一个现在的知识共同体都没有解决的问题。如果提出的是一个陈旧的或非学术性的问题,它就不是问题意识。

第二,这种情况比较多——提出的不是一个学术性的而是一个具体怎么做的操作性问题,这种就不需要做学术研究。另一种就是只是研究者不知道,但实际上已经被研究过了。现在我们要提出一个新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应该指的是全球范围内新闻传播学科没有研究的问题。

第三,很多研究本身有问题意识,但是在后面的行文中反而脱离了问题,这其实也是问题意识薄弱的体现。

6.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和其他社会科学比,有什么仅属于自己的学科的独特性吗?

传播学的很多理论资源、方法论、方法,都是从社会学中借鉴过来的,这也是很多人困惑的一点。但不需要过多纠结,因为整个社会科学都是以社会学作为母体,借鉴它的理论或方法。传播学独特的方法也有,我认为内容分析法就是传播学自己的方法,它实际上起源于一战期间的研究,其后被其他学科借鉴,最后又回到传播学,但是整体上的独特性可能确实没有。

7.有没有印象特别深刻的好问题、好文章?

不算太多,毕竟传播学这么多年,很多问题都被挖掘得差不多了,后面的研究可能仅仅是一些局部、细节性的问题,可能不会有格局性的改变。

8.对于硕博研究生,考虑到可行性和适用性,比较推荐哪些方法?

如果数学基础比较好,内容分析法和调查法可以做,而实验法难度比较大。因为实验法是从自然科学借鉴过来的,讲究控制实验,即研究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但由于社会现象有太多的干扰因素,所以要控制这么多的干扰因素,就体现了实验法的困难。内容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法
#考研政治每日一题#多选商品经济是一…来自考研政治石磊-微博插图
相对比较好操作一些。质化研究的话,框架分析、扎根理论、民族志,都是比较大类的、接受度比较高的方法。不过还是不能纯粹考虑方法,还是要有新的问题,如果有好问题再配合方法就还可以。

9.现在很多文章针对一个新的现象分析成因、影响、对策,用的都是学术名词,这种文章算是思辨性的研究吗?

如果没有用任何系统性的方法,而是纯粹是概念性的,比如一上来就直接讲现象、原因、对策是什么,这一类就不算是学术文章,可能只能算一般性的议论文,尽管贴了一些学术概念。

对我个人而言,我很不喜欢那些其实是常识性的、操作性的问题,但是要故意把它打扮成一个学术性的问题。这种文章尽管操弄了一些学术概念,但它是贴上去的,所以也没有核心感,它只是贴在一个现象上。

邓树明老师新书已在布克书店上架,现在下单可享受8折优惠,一本包邮到家!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