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超话]##2022考研##研究生考试#…来自深圳大学考研…

#深圳大学[超话]##2022考研##研究生考试#…来自深圳大学考研…缩略图
?@tutousuo???
*新浪微博:新传考研秃头研究所
*2024经验帖专栏:首先恭喜2023届的老婆们成功上岸,在经过过去如此困难的一年后仍然坚持着走向了梦校。我们一直说考研是一场「寻找浪漫,落回应试」的旅途,既要理解新传学科的价值、寻找自己的向往和期待憧憬,也要能够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实现有效率的知识输入。这些来自前人总结的经验帖希望能够成为一盏明灯,指引在黑夜中摸索上岸道路的人们不断努力,找到前行的方向。
*2023年,秃头所也希望继续和大家一起,去更大的世界,做更有趣的人!以理想入世,对抗荒谬世界。
??
要多方面补充,
多方面学习!
@tutousuo???
写经验贴是不是每个新传人都想做的事啊,两年前我在微博小号写下“想象到2022年的某一天,我坐在通往西北方的绿皮火车上码字,可能是一个人,这样我可以思考旅行的意义”,2022年我没考上,却在2023年的四月打开平板写下这段话,此时我正一个人北上旅行,新生活好像正在徐徐展开。
我本科是珠三角的一个理工民办二本,一个被柴静那本《看见》骗过的工科女,因为实在忍受不了恼人的化学试剂方程式和洗不完的试剂瓶,我选择了新闻传播。大学傻乎乎过了三年,四级430飘过,六级硬是考了三次还没过,二战成绩英语一62/政治70/专业总分236,最后一志愿和调剂一起厮杀,提心吊胆一个多月后靠着一点运气还是上岸了。
?? 择校原因
因为我个人是不会背书的类型,对品牌和营销也不是很感兴趣,偏爱批判学派和媒体文化,所以排除考新闻史、整合营销和广告占大头的学校,选择了深圳大学。
深大的风格非常明显,不考名词解释,两门专业课都是五个简答题,两道论述一道实务,题量适中。因为我报了秃头所的模拟题,写下来感觉深大的题目只有模拟题量的一半!所以只要平时练习一下,一般都不会存在写不完的情况。(顺便夸一下秃头,23年押到了虚拟数字人论述题,爽死谁了)
?? 真题风格
专业一703:
首先,简答题十分一道题,可能是一个观点类题目,也可能是让你解释某个经典理论,10分的题目不仅仅要名词解释,还要进行适当延伸,例如背景/嬗变/影响等。题目来源不仅仅是教材上可能出现的名词或题目,还有可能考前沿的内容(例如媒介可供性,连着考了两年),所以我个人建议不仅要看本校老师论文,还要看看风格相似的学校老师。
其次,论述题就是非常基础和常见的内容了,但一般也喜欢热点,例如近年来的媒介的物质转向、数字新闻等。深大特别喜欢媒介环境学派,还很喜欢技术、数字化、媒介化等等,并且考过的题还会反复考,媒介可供性连着考了两年,议程设置考了三年……真题家人们,吃透真题!
最后的实务一般就是评论了,早年间考过创意写作,但是近三四年都是评论,且是社会议题事件,平时还是要冲冲浪,白嫖一下各大机构的热点解析。像今年考的就是网络爆破小组,去年考的是语言粗鄙,大前年考的是外卖骑手困在算法里,所以看得出来基本就是当年出现的较热门的社会议题,不会又红又专哦。
专业二930:
这部分也叫媒体文化,我想大部分考深大学硕的同学都是被这个吸引的吧。这部分的学习着重两点:基础和思辨。基础意味着要看很多书,需要大量的理论储备,从文学到美学,从人类学到社会学,应学尽学!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要学着结合语境与现实生活相勾连,尝试用一些理论解释当下的社会现象,但要注意很多批判的理论不适合我国用哦,注意踩雷;思辨则是在大量理论储备的基础上会活用,会结合使用。
举个栗子,比如我们经常会有新的梗词出现,例如yyds,从反面来说这种频繁的新词可能带来能指所指的断裂造成无效交流,从正面说其实一定程度上也是文化创新流动的一种表现。这就提示我们,很多我们一看上去好像不太好的东西,例如狂热的粉丝文化、土味文化等等,其实都是一体两面的。
简答和论述的风格题目很像,甚至论述题的题干短的惊人,比如今年一道50分的论述就是让你谈谈“个人即政治”,拿到题目一瞬间我承认我慌了,最后我在开头谈了我对这句话的理解,认为这句话是个人身份政治的体现,凭借为数不多的脑细胞编满了身份政治的表现/影响/反思和结尾。

??
?? 复习时间梳理
?? 公共课学习
公共课学习我的成绩其实很一般,尤其是英语,第一年只有50分,今年也只有可怜的62分,有关公共课的经验贴已经很多了,所以这里就不详细说了,简单分享一点个人感受。
首先是英语,真题是最重要的,刷题只用刷真题,这句话已经说烂了,但是上了考场还是会出现好像单词都懂,连在一起就是看不懂句子意思的情况,所以如果学有余力,建议可以看看外刊锻炼一下语感。
其次政治,第一年74,今年70,对于我这种不背书,每天在政治上只花两小时的混子来说已经很满意了。有两点感悟:第一,政治反压题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所以不要再盲目相信什么重点课押题课,请在刚开始学习政治的时候就把全部都视为重点。
不管是专业课还是公共课,我自己学习从来都是要把全部内容看了才放心,不太相信划重点(这也是我自学的原因之一),事实也证明在当下越发火爆的考研市场影响下,题目只会越来越犄角旮旯,今年的政治选择题就是最好的例子。第二,市面上的老师很多,第一年我听了 ,第二年听了 ,两年听下来觉得都不错,选哪个都不出错(个人更推荐 , 听着乐呵开心, 语速快,闲聊少,很紧凑),认准一个老师听ta从头讲到尾的重点强化课,最后俩月疯狂刷选择题就够了,留半个月大题背肖四,肖老yyds。
?? 专业课
#深圳大学[超话]##2022考研##研究生考试#…来自深圳大学考研…插图
学习
一战时我是六月份开始学习,一开始看书根本看不懂,靠读书笔记和一些公开课公益带读慢慢磨,一本传播学教程看了一个多月。
七至九月份是暑假,利用好这个暑假,将传播学和新闻学的基础教材看完,并且初步建立框架。我的看书习惯是首先第一遍看目录,做到心中有数,知道这本书时间找什么框架写的。其次,分章节精读,并且划出重点的内容并做一些笔记和感悟(例如理论之间的联系、与现实的联系等等),看完一章或者一节就将其整理进框架中进行填充。最后,把每一章节都精读完之后再复盘一次全书,只看框架,脑海中回忆重点内容。这三步骤可以重复多次,每次精读都有新体会新发现,不断填充框架、精简框架。(框架是手段,不是目的,不要本末倒置为了框架而框架,重点是理解内容和逻辑,自己能看懂就行了)
实务方面也要开始练习,秃头所每年暑假都有公益训练,真的大推特推,连续42天每天一道题,有群友们push,每晚还有学姐讲解和回放,真的能学到很多东西!一开始练习肯定是很痛苦的,一道名词解释200个字都要憋一个小时,到后面一道论述题能够一个多小时写完,这种感觉真的很爽。
十月份开始整理专题。由于我是自学,所以这个时候就要学会搜集资料,尤其是各大新传机构的内容应薅尽薅。例如,每年暑期的时候机构会相继推出专题班/答题班等课程,他们的公众号中就会放出课表和专题课程安排,就可以参考各大机构的专题是如何分类的,在这个基础上进行适合自己的修改!
另外,除了专题的整理还有日常热点的积累,也要学着没事看看公众号的推送。以及九月十月我觉得是看论文的好时候,这个是我自己吃的亏,因为自学,傻乎乎的也不知道要看论文,所以建议在有一点学科基础后要看相关院校老师的论文,整理进专题里。
同时,深大学硕的同学如果时间充裕,建议看看暨大、南大等老师的论文,尤其像胡翼青老师、刘涛老师等关注新媒体、关注传播学前沿的内容,同时院校真题风格有些类似,都喜欢媒介环境学派、媒介哲学之类的内容,可以很好拓展理论和视野。
十一月份开始就是不断练论述题、练习评论;重点是回归教材进行第二轮甚至第三轮快速阅读,辅以稍微拓展一些论文。对于深大学硕的同学来说,背书可能比较困难,因为内容非常多,所以我的建议是在一开始阅读的时候就要有意识按照深大考纲整理,我是按照10分简答题的字数来整理的,所以十一月份的时候基本都整理完毕。
并且背诵不是要一字一句的背,更多是理解,并且结合现实进行答题,在平时论述的时候也要有意识运用这些理论,理论与理论之间也要相互联系,例如谈到消费主义可以谈到其症候大众媒体的勃兴、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德波的景观社会还有马尔库塞的虚假需求等等。
最后一个月要试着模拟考,不管报班与否都要试着给自己限时答题,如果没有报模拟班,可以试着给自己出题,在后来的复试练习过程中我发现,出题的过程也是加深对院校风格了解的过程,站在老师的角度去考察学生,站在社会的角度去深入议题症结,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过程。最后一个月要学会安排好时间,英语的作文、政治的肖四会堆在最后一个月,所以一定要提前计划好不然会很崩溃,别问我怎么知道的。
二战的学习计划大差不差,只不过是九月份左右开始投入学习的。因为已经有了第一年的学习,基础知识和框架很容易捡起来,在此基础上看了一些感兴趣的书,基本也是按照第一年的学习日程和计划来安排。给二战甚至三战的同学们一点点建议,学新传不要太功利性看书,在九月份正式投入二战备考前因为兴趣,我看了很多哲学、社会学的书,更加深刻意识到传播学的兼收并蓄这一学科魅力,没有白看的书,一定都能用到,并且更显答题的区隔,相比完善、圆润的答案,或许老师会更喜欢锋利有次重的回答。
???专业课学习思路
?? 参考用书
坚持一贯的混子作风,为大家推荐一个极简书单,意思是再少再少都要看的书!
703:
1、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
2、 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
3、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
4、 刘海龙《范式与流派》(超级喜欢,兼具思辨与人文浪漫,常看常新)
5、 彭兰《网络传播学》(脑子里有了新闻学和传播学大概框架再看)
6、 倪宁《广告学教程》(广告的教材很多,择一二即可,重点是积累案例)
930:
7、 常江老师翻译的《大众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
8、 陆扬 王毅《文化研究导论》(不用全部都看,作大众文化导论的补充)
9、 李彬《传播符号学》
提升和补充:
10、胡翼青老师的《西方传播学术史手册》(非必读,在学完传播学基础有了大致框架之后读到的书,是一本按照时间排序的工具书,有一种人文社科纵深脉络的传承感!很喜欢!
11、汪民安《文化研究关键词》(也是一本工具书,可以当词典,也可以当手边读物)
强推一下慕课上,暨南大学刘涛、张潇潇、李洁三位老师的《新媒体文化十二讲》,每一节都短小精悍,案例、理论可以直接照搬上考卷,我从这里偷了很多高级理论,看到就是赚到!
胡翼青老师在慕课上也有《传播学理论前沿》这门课,但是好像只在特定的时间段开,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蹲一下,为学习和走近传播学提供了很多批判和思辨视角。
???一些碎碎念
因为没有考过别的学校,所以不知道如何将深大与其他学校对比,从两年考试的经验来说,我觉得首先,深大是一个很友好的学校,友好不仅体现在地理位置、师资经费等,更体现在保护一志愿、不歧视本科学历和个人履历、信息非常公开透明,初试分数和排名一起出、学硕题型和考点相对稳定(意思是专硕有点点不稳定)。
其次,压分与否这个问题大家各有说辞,就我个人而言感觉深大是不压分的,并且深大不太注重形式上的东西,因为我的小标题写的很烂,并且930最后一道50分的设计研究计划我从来没写过也没见过,考场上现编所以格式肯定是很不标准,最后专业课也有120+,所以或许内容答到点子上就能拿分~
另外,写这个经验贴有一个很大的原因是想告诉像我一样普通工薪家庭的学弟学妹们,报班真的不是考上的必要条件,希望能给到独自奋斗的同学们一点点鼓励。不过不报班不等于埋头学,要学会搜集资料,很多免费的资料其实真的很够用了,反而很多时候我们陷入了信息过载的焦虑中。
经验贴终于写完了,自己在备考前和备考中也一直在看经验贴,已经成为一种精神支柱,尤其是二战一个人在家学习的时候,看经验贴像是一种赛博空间的延迟对话。考上之前我一直在想象,考上了我要怎么大张旗鼓地发朋友圈,结果考上之后也只有一瞬的惊喜,朋友圈也只发了淡淡一句话:我不喜欢上岸这个词,准备下海了。
考研的朋友,考新传的朋友,我相信大家心里都是有一颗火种的,可能那个火种的名字叫新闻理想,可能这个火种的名字就叫执念,走到这一步你就已经很厉害了,我衷心的祝愿你,祝你学习愉快!

??
* ???? ????? *
???o· ???o·
「24届/春日基础班」
梳理重点内容
将理论落回生活
?+?=?2
「2024/公开课/再建巴别塔」
first thought
best thought
追逐独立,畅意自由
?
「2024/tutousuo/全程班」
将真空理想连接现实
以理想入世对抗荒谬世界
????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