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分享##川师大一班级考研保研率93%#【#四川峨眉派女子功夫…

#师大·分享##川师大一班级考研保研率93%#【#四川峨眉派女子功夫…缩略图

???

深到骨子里的教养,是从不做这件事

01

作家李尚龙讲过这样一件小事:

有一次,他在地铁里捧着一本莫言的《丰乳肥臀》,一个路人看了一眼书名,然后很鄙视地摇了摇头。路人也许在想:这家伙竟然敢在公开场合看黄书。

还有一次,李尚龙在教师休息室里捧着一本《希望永远都在》。一个老师走了进来,看到了他,再看了一眼书名,用很嘲弄的口气说:“你也看鸡汤啊。”那个老师不知道的是,《希望永远都在》是一本讲柬埔寨历史的书,只是名字像鸡汤而已。书里面的故事,血淋淋的,让人思考着世界的变革和柬埔寨的过去。

生活中,有太多人喜欢站在自己的角度和立场去评判他人。在不了解事实的情况下,以己度人,妄加评论。但是凭什么呢?

看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最大的恶意,就是把自己的理解强加于别人,把所有的结果理所当然用自己的过程来解释,并一直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就像之前,上海俩姑娘蹲在地上等地铁,被人拍照曝光到微博,评价其“不雅观”“没教养”。可你怎么知道人家不是走很久很累了,或是身体有不适呢?

还有电影《搜索》中的高圆圆,因拒绝给老大爷让座,被众人集体指责其道德沦丧。可他们并不知道,上公交车之前的她,刚得知自己罹患癌症,心灰意冷、沉浸在惊愕与恐惧之中。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情还少吗?

《庄子》有云:“子非鱼,焉知鱼之乐?”不了解他人,就不要轻易下结论。深入骨髓的教养,就是从不随意评价他人。

02

电视剧《匹诺曹》中,有一集让我印象深刻。

健身房里,一位大妈因为运动过度心脏停搏而死。她曾是体重超过九十公斤的重度肥胖者,死亡前,体重已经减到了七十多公斤。所有人都在好奇她为什么要这样不顾一切减肥,甚至不惜搭上自己的性命。

媒体记者们来健身房取材,健身房的员工纷纷贡献出自己的八卦:

“大妈的前夫两个月前再婚了,而且据说对象是一个特别苗条漂亮的女人。”

“她肯定是因此深受刺激,才决定狠下心来减肥的吧。”

于是,在没搞清事实真相以前,媒体以“切勿因爱美而过度减肥”为主题,播送了一期新闻。然而,他们不知道,大妈拼命减肥的背后,有着多么悲伤的理由:

大妈和前夫有一个在读高中生的女儿,由前夫抚养。两个月前,女儿被查出肝硬化已经到了末期,只有接受肝移植才能活下去。大妈的血型和女儿一样,但是医生说大妈得了脂肪肝,只有减重三十公斤,才能进行移植。于是,为了在短期内迅速减重,大妈没日没夜地在健身房内跑步,只为了救她最爱的女儿。

正如男主所说:不管自己的话有多大分量,就信口胡言的人,实在太可怕。我们总太喜欢先入为主了,太喜欢用自己的偏见去揣测、衡量别人。但其实我们根本不了解别人曾经有过怎样的经历,心中有怎样的痛处。

我曾路过深夜的小酒馆,看到趴在门口痛哭的上班族;也曾见过地铁站里,一边抹眼泪一边拎着高跟鞋光脚跑下楼梯的姑娘;还有在食堂里,顿顿就着免费的例汤啃馒头的少年……

不是谁都有资格活得轻盈。也没有谁能够对他人的遭遇感同身受。

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开篇有这样一段话:“我年纪还轻、阅历不深的时候,我父亲教导过我一句话,我至今还念念不忘。‘每逢你想要批评任何人的时候,’他对我说,‘你就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过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

就像微博上流传过的一段话:“我们生活在不同的世界,你生活在一艘豪华的大船上,船上什么都有,有一辈子喝不完的美酒,还有许多跟你一样幸运登船的人。而我抓着一块浮木努力漂啊漂,海浪一波一波拍过来,怎么躲也躲不掉,随时都有被淹死的危险,还要担惊受怕有没有鲨鱼经过。你还问我:为什么不抽空看看海上美丽的风景?”

这一生,太多人都是在负重前行。你永远都不会知道别人经历了什么,因此也不要妄自评价。

03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看《奇葩说》。大家爱看的,其实不只是酣畅淋漓的辩论、打动人心的金句,还有对不同观点的接纳、思考,对事物不同层面的认知。就像马东所说,《奇葩说》最大的意义,便是让观众看到:任何一件事从不同的角度切入,都会有不同的观点和认知,甚至是截然相反的论断。

我们自以为做出了公正的判断,其实往往都带有自己的主观色彩。我们会因为某些蛛丝马迹,就轻易给别人贴上标签。但每个人各有自己的生活取向和价值选择,不要做他人生活的审判者。

韩寒说过一句话:“如果你不了解,你就闭嘴,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别人经历过什么;如果你了解,那你就更应该闭嘴。”在没了解事实真相之前,先别急着站队。你的一句恶意揣测,也许对当事人来说会造成无法磨灭的痛苦。

深入骨髓的教养,是从不随意评价他人。即使看破,也能不说破,明白对方心中所苦,又给人留以体面,是做人的一种修养。李尚龙说:“我们是人类,却不是一类人。”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谁都没有权利去指手画脚。看见优秀的人欣赏,看见落魄的人也不轻视。

层次越高的人,越喜欢专注自身,而不是评价他人。就像很多人爱王菲,不只是爱她的歌、爱她的电影,更因为她活出了一个率性的自己。不去讨好世界,也不去评论是非。做好自己就行,爱谁谁。当你知道,你并没有被赋予对他人进行论断评价的权利时,你会发现自己有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专注自己的事。

人生最曼妙的风景,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专注自身,你会拥有更广阔的天空。

结语

想和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

一位画家做过一个试验:请人指出他一幅画的缺点,结果被贬低得一无是处;次日,他又请人指出同一幅画的优点,结果被夸得十全十美。

他得出结论:永远有人欣赏你,也永远有人批评你。安心画好自己的画就好。

不随便评价他人,是一种修养。而不活在别人的评价里,是一种修行。

有一种教养,叫“不给别人添麻烦”

01

前不久,微博上有一段“女子拼命阻拦高铁发车”的视频引起大家热议。

视频中,在高铁将要关门时,该女子始终霸占在车门处,阻挡车门关闭。列车工作人员对她不断进行劝说,告诉她这是违法行为,会影响其他高铁的抵达时间。车上的乘客也围了过来,指责因为她一个人耽误整车人出行,甚至还可能引发危险。但她仍不为所动,执拗地用身体强行阻挡车门的关闭,理直气壮地说:“等我老公过来,我才进来。”

要全车人等一个人?电视剧本都不敢这么写。更何况,这不是路边随招即停的出租车,而是准点发车、调度通信系统全国联网的高铁。从来都是只有人等车,没有车等人的。一车人都没有过错,及时检票等车了,凭什么一起为你们家的迟到买单呢?

这件事在网上发酵后,女子的身份被查明,竟然是某小学的教导处副主任。有和她同一个小区的网友称,这名罗老师,平时上电梯也是这样,把门扒着让一电梯的人等她老公。看来,这位罗老师习惯了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没有考虑过是否给别人添了麻烦。

教养和文化,有时候确实与学历和身份无关。

我们会看到:女博士自己误机却甩工作人员巴掌,并理直气壮地反问:我就迟到5分钟怎么了?

湖南某高校新生,要求学长学姐 他背行李,被拒绝后连吐脏字破口大骂,俨然把自己当成宇宙的中心。

这样的新闻,还少吗?这类人群,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丝毫不曾考虑自己的行为会给别人带来多少麻烦。而在自己的要求得不到回应时,又会恼羞成怒,不惜撒泼耍狠来逼对方屈服。

有人说:一个人,最起码要有“因为自己给别人添了麻烦而感到不好意思”的自觉,才谈得上最基本的教养。深以为然。有一种教养,叫作“不给别人添麻烦”。看似不起眼,却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石。

02

一位叫judy的空姐,曾经讲过关于刘诗诗的一件事。

因为职业关系,空姐们经常会见到各种大咖明星们,飞得久了各种各样的也都见怪不怪。那天,刘诗诗在飞机上,坐的是头等舱。飞机落地后,空姐judy整理头等舱的时候发现,刘诗诗的座位上,被子叠得整整齐齐。judy瞬间被圈了粉:“头等舱的客人,基本都是将被子团成一团扔在脚底下,整理好的被子一个航班都碰不到一个。”

有一种教养,就是力所能及地做好自己的事,不给别人添麻烦。这么一个小小的细节,透露出的不仅仅是一种礼貌,更多的是一颗善于换位思考的心。

同样是发生在飞机上的一件暖心小事。

一位独自带着小孩的妈妈上了飞机后,怕孩子吵闹打扰到身边休息的客人,给其他旅客每人都发了一份礼物。礼物是耳塞和两颗糖果,还附带了一封信:你好!我是来自宁波的wendy,我刚刚一岁半。这不是我第一次出门旅行了,可是独自带我的妈妈还是担心我的哭闹会打扰到你,毕竟飞机气压变化会让我感到很烦躁。在公共场合打扰别人的可不是好孩子,我会尽力保持安静的。这里有耳塞和小糖果,希望能减轻你的困扰。wendy祝你旅途愉快哟。

有空姐和乘客非常感动地将这件事分享到朋友圈,并表示整个航程中,宝宝都非常乖,没有哭闹,一直在安静地看动画片、吃东西。

这位妈妈的周到,体现了她的素质和教养。很多人坐飞机、动车出行的时候,都遭到过“熊孩子”的骚扰。要么拼命踢椅背、要么全程哭闹个不停,让你根本得不到一点休息的机会。孩子不懂事,你没办法发火,可最气人的是家长也不当回事。

当你实在忍无可忍地开口后,有些家长会拿万能金句堵你的嘴:“他还是个孩子,你一个大人跟他计较什么呢?”

世界上有太多的巨婴症患者,他们无法做到将心比心,无法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每个人都能拥有“不随意给别人添麻烦”,或者“给别人添了麻烦而感到愧疚”的教养,整个社会想必会减少许多矛盾。

03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视频,是在日本一家24小时超市拍的。

凌晨3点,一位坐着轮椅的老人来买东西。他要买农药,给家里的菜园子杀虫。超市的店员问他为什么要在这么晚的时间来买,老人回答:“如果白天来,会打扰到其他的客人。”因为自己行动不便,坐着轮椅,可能会影响其他客人买东西或结账,所以选择在凌晨3点,一个人慢慢摇着轮椅去买。

一个人能想到不给别人添麻烦,最主要的就是能够将心比心,能站在对方的角度,设身处地地感受和体谅别人。

教养,有时候就体现在这些细枝末节的地方。这不但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行为表现,更是一种对他人的体谅与关怀。

有人说,中国是人情社会,感情都是麻烦出来的。今天你麻烦我,明天我麻烦你,一来二往,感情就建立起来了。这个道理原本应该是,朋友之间,如果长时间不联系,感情容易变淡,想要维系,需要多联系、多走动。并不代表,要理所当然地麻烦别人,让别人为难还毫无自察之心。

结语

蔡康永说过这样一段话:“人与人之间有恰当的人际关系,超越了人际关系的那个分寸,就是给别人添麻烦。”给别人添麻烦的原因,可能来自无知,来自教养,可能一切的根源,统统在于没有把别人放在心上。

我之蜜糖,彼之砒霜。多站在他人角度上思考问题,是一种最高级别的教养。

生活中的这些细节,会让别人对你好感全无

在人际交往中,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给别人留下良好的印象。然而你是否知道,一个人有无教养,很容易体现在细枝末节当中。

细节见素养,细节识人心。你不经意的一个动作、无意中说的一句话,都会暴露出你的教养。这些细节,会让别人对你好感全无。

01.时时刻刻都在抱怨他人

前几天,看到了一条微博:哪些细节,会降低你对一个人的好感?

排在热门第一、点赞数达到十九万的一条评论是:“无论你说什么,他总会呛你两句,好像这样就可以显得他比你牛×,比你见多识广一样的。”

似乎每个人都会遇到这样一类人,时时刻刻充满了戾气,无论你说什么,他都要第一时间回击上一句。这种回击并不是好朋友之间开玩笑、互相吐槽的那种,而是不尊重对方、没脑子一样地随意反驳,自我感觉超优越,却从来不肯站在对方的角度上考虑问题。

特别是在网络上,这种现象几乎随处可见。我有一个朋友,平时喜欢在某交流平台上写影评,收获了一票粉丝。后来她开了个公众号,因为每天都勤快地更新文章,关注她的人也越来越多。有一天,我突然意识到她已经超过一个星期没有更文了,便去问她原因。

她发了几张截图给我,我才知道,后台里总有那么几个粉丝,喜欢在她发的每篇文章下面写恶评。她写自己去国外旅行的游记,分享一些美食攻略,那几个人就说她“秀优越”“崇洋媚外”;她写正在热映的电影影评,推荐大家去看,马上就被质疑她收了多少广告费;她写一些生活随感,底下就有人评论:“能不能不要老是发这种鸡汤?”“写得毫无水平,垃圾”“取关了”……

朋友觉得很不解:“难道不是因为喜欢我的文章才来关注我的吗?为什么无论我写什么都要被那些人骂上一遍?”那些字眼深深刺痛了她的玻璃心,十分在意别人评价的她,变得不敢发文了。

不可否认,朋友有些反应过激了。一个人想要成功,必须经得起诋毁和赞美。但是,语言暴力的影响确实不可忽视。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言语是“暴力”的,但有时候,我们说的话确实会引起他人的痛苦。

《非暴力沟通》里有这样一段话:“言语上的指责、讽刺、否定、说教以及任意打断、拒不回应、随意出口的评价和结论给人带来的情感和精神上的创伤,甚至比肉体的伤害更令人痛苦。”

你是否习惯性地否定别人,觉得只有自己的话才是真理?当别人满心欢喜地跟你分享他的见解,你都会不屑一顾、嗤之以鼻?观点不同很正常,但是否一定非要用充满戾气、令人受伤的表达方式?

涂磊说过:“刻薄嘴欠和幽默是两回事,口无遮拦和坦率是两回事,没有教养和随性是两回事,轻重不分和耿直是两回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别让你的语言成为伤害别人的利器。

02.贪小便宜成性

有一次回老家参加亲戚家小孩的满月酒席,同桌的一位中年妇女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正菜还没上来之前,桌上摆着好几碟小鱼干、海带丝、花生米之类的小菜,我刚想夹一筷子,却看见那位妇女熟练地掏出几个塑料袋,将那些小菜一股脑地倒进塑料袋藏在了包里。末了还笑着象征性地问大家一句:“你们都不吃吧?不吃我带走了啊,免得浪费。”

我目睹了她行云流水般的动作,不禁无话可说。生活中总是会遇到一些贪小便宜成性的人。比如大学的时候,叫舍友 忙带饭,却从来不给钱的人。聚会聚餐,碰到结账买单的时刻总是率先躲进厕所的人。损坏、私占共享单车的人,吃自助餐永远要带个塑料袋偷偷装满的人,蹭wifi蹭霸王车把公厕里的免费卫生纸带回家的人……这类人的人生信条是:吃什么都不能吃亏,能占便宜就不能不占。

这样的人真的很掉价。你总是贪小便宜,别人看在眼里,会觉得你品行不端、难以信任。这种人,表面上看起来确实占了不少便宜,得到了很多好处。但他的行为却让大家都讨厌,需要别人 忙时,可能就没人愿意了。

很多人占小便宜,并非是因为穷,也并非是因为切身的需要,仅仅是因为人性骨子里的贪婪。这种贪婪不加以控制,将会因小失大,在不经意间失去他人的信任、失去干大事的机会。

结语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需要平衡感的。被一再无视后,再好的朋友也会离开。

有句话说:“你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你的名片,细节最见一个人的修养。”评判一个人是否值得交往,是否值得重用,往往不是空穴来风,而是通过一些细节。

永远不要低估别人的观察力和判断力,无意的一件小事,最见人品。你的素养,都体现在了细节里。

情商高的人,都有这三种特质

听朋友讲过这样一件事:

经家长介绍相亲的两人约在电影院见面,等电影播放的期间聊起互相的家庭背景等情况。女孩说:我妈后来身体总是不舒服,还坚持不退休,我就说你们单位又不是没别人能替你,还是休息吧。

正常小伙也许会说:是啊,也到了该好好享受的年纪了。聪明点的小伙会制造更多的接触机会:阿姨有去医院看过了吗?我有个朋友是医院的,可能 得上忙。再不济,就是木讷点的小伙接一句:哦,我妈也退休了。虽然难接但也不至于令人讨厌。

然而这个故事里的男主却说:哦,那你妈和我不一样,我那个工作就没人能替。

情商低到这份上,相亲脱单估计也就没什么希望了。你身边是否也有这样一些情商低的人:

和他说话永远要担心冷场、担心难堪,因为他的话题永远以自我为中心;

常常把不好的情绪发泄在他人身上,和他相处永远是如履薄冰;

说话做事没有分寸,喜欢戳人痛处;

…………

在这个时代,情商似乎已然成了一项核心竞争力,变得越来越重要。我曾经以为,情商高就是油嘴滑舌、说话好听。但直到我看了《人性的弱点》,我才明白:情商高的本质,是懂得真心实意地站在对方角度着想。

情商高的人,一般都有以下三种特质。

01.情商高的人,不会用无用的批评来解决问题

江士顿是一家工程公司的安全检查员,他的职责之一就是监督在工地工作的员工们是否有戴安全帽。以前,他一碰到没有戴安全帽的员工,就带着官腔批评他们,要他们遵守公司的规定。员工虽然表面上接受了他的批评,却满心不高兴,而且常常在他离开工地后,又把安全帽拿了下来。

江士顿察觉到这一点,于是纠正了自己的说话方式。下一次他发现有人不戴安全帽的时候,便询问他们是不是安全帽的设计让他们不舒服。接着以令人愉快的声调提醒他们:戴安全帽的目的是保护他们不受伤害,建议他们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戴安全帽。这样做的效果比以前好很多,也没有员工显得不高兴了。

情商高的人,不会用无用的批评来解决问题。身边有太多这样的例子:

小孩因模拟考的分数不理想而被父母训斥了一顿,下一次考试因为紧张和压力而考了更低的分数,只好偷偷把卷子藏起来不给家长看;

男生没买到演唱会门票而被女友责骂一通,导致吵架冷战,错过下一轮抢票的机会;

下属没搞定一单生意、丢了一个客户,被上司当着所有人的面劈头盖脸地羞辱,不但客户回不来,连下属也跳槽了。

尖刻的批评与斥责,总是无济于事。不但不会改变事实,反而会招致愤恨。因批评而引起的羞愤,常常会使得被批评的一方情绪大为低落,恶性情绪蔓延,非但不利于解决问题,还会使关系破裂。

人性就是这样,做错事的人永远不会责怪自己,每个人都不想被他人指责。哲学家杜威认为:人类天性中最本质的冲动,就是被人尊重的欲望。

有研究证明:在学习方面,因好行为就得到奖励的动物,要比因坏行为就受到处罚的动物学得快得多,而且能够记住它所学的。进一步研究显示,人类也有着同样的结果。正如席莱所说:“我们极希望获得别人的赞扬,同样地,我们也极为害怕别人的指责。”

情商高的人,不会将时间花在无用的批评上,而是会尽量设身处地地去想问题:他为什么这么做?怎样才能让他不这么做?这比批评和训斥要有效得多。

下次你想批评某人之前,先问问自己:这样做真的有用吗?

02.情商高的人,懂得善用利他思维

卡耐基曾向一家饭店租用大厅来办讲座,每一季度用20个晚上。在某一季度开始的时候,经理突然通知他要涨3倍的租金。他在得到这个通知的时候,入场券早已印好分发出去了,而且所有的通知都已经公布了,如果临时取消损失会很大。

他没有像普通人那样,怒气冲冲地与饭店经理争论、责备,而是拿出一张纸,给经理分析涨价的利与弊:

“我无法支付你所要求的租金,只好被逼到其他地方去开讲座。这样你非但从我这里拿不到一分钱,还失去了一个很好的宣传机会。我的课程能吸引不少受过高等教育、水准高的人士到你的饭店来,你如果花5000美元在报纸上刊登广告也不一定有这么好的效果。”

第二天,他收到经理的一封信,通知租金只涨50%,而不是300%。他的成功之处在于,他全程没有谈到自己的需求,而是一直在讨论对方的利益。

奥佛瑞教授有一句充满智慧的忠告:“首先,
#师大·分享##川师大一班级考研保研率93%#【#四川峨眉派女子功夫…插图
唤醒他人心中的渴望,能做到者,可以掌握世界,不能的人将孤独一生。”自私的人只会想着自己的利益,而情商高的人,懂得善用利他思维。那些能够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并能兼顾对方利益的人,永远不怕无所作为。

想要让别人去做一件事的时候,在你开口之前,先停下来问问自己:我如何才能让他心甘情愿地做这件事呢?

03.情商高的人,善于聆听他人的意见。

卡耐基的学生伍顿在一家百货公司买了一套价格昂贵的衣服,买回家却发现,这套衣服会褪色,把他的衬衫领子都染黑了。他极为恼火地把衣服拿回百货公司,找到了当时交易的店员,想要说明事情经过,却频频被打断。

店员扯着嗓门、话中带刺地说:“这款衣服我们卖出去好几千套了,头一回有人挑刺。”另一个店员也跑过来插嘴道:“黑料子的衣服一开始都会褪色的,这种价位的衣服都这样。”

两个店员不但没有解决问题,还挑衅地怀疑他的诚实,暗示他买的是不上档次的产品。正当他想要发火大骂时,百货公司的负责人过来了,他只用了三个步骤,就让原本僵持的局面化解:

首先,负责人让伍顿从头到尾地把经过说一遍,中途没有插过一句话。听完事情经过,负责人向他道歉,说没想到这衣服会这么差劲,这种不能满足顾客要求的东西就不该卖出去。最后,提出解决方案:他想怎么处理都行,百货公司会完全遵照他的要求去做。

听完负责人的话,原本想把衣服退掉的伍顿改变了主意,询问负责人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衣服不褪色。听了建议后的他,最后成功解决了衣服褪色的问题。

那些最爱挑剔、最喜欢吹毛求疵的人,往往会在怀有忍耐与同理心的聆听者面前软化下来。情商高的人,善于聆听他人的意见。与人争论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不如站在对方的角度听听对方的意见。

一些人之所以始终不能给人留下良好印象,原因是他们不愿意用心听他人说话,这些人在乎的仅仅是自己要说什么,而对别人毫无兴趣。

这个世界上从来都不缺乏夸夸其谈的人,缺的是好的倾听者。真正拥有高情商的人,懂得如何真诚、耐心地去倾听别人。

结语

有人说,一个人的成就,情商占80%,专业技术、智商占20%。为人处世的能力,有时候比智力和工作能力更为重要。拥有良好的情商,才能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获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

情商高的人,一般拥有这三种特质:不会随意评判别人、善用利他思维、懂得倾听他人的意见。真正的高情商,不是靠钻研谈话技巧、说话技术就能够练成的,最重要的是拥有一颗懂得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替别人着想的心。

这三句话最伤人,永远不要说出口

01.别对你爱的人飙狠话

前段时间看了寇乃馨的演讲《别对你爱的人飙狠话》,感慨万千。她说,每个人都会犯这样一个错误:把最好的一面留给陌生人,而最差的脾气和态度却留给自己人。

对着身边最亲近的人发泄,是人性与生俱来的懦弱。小时候,每次家里来了客人,在客厅看电视的我都会迅速地躲进自己的房间里不出来。作为性格慢热又有点内向的孩子,让我对着不熟的大人谈笑风生,我真的做不到。因为这一点,父母总是把一句话挂在嘴边:“你看看隔壁家李叔叔的女儿,比你开朗,比你有礼貌,样样都比你强。”

这句话在我的心里牢牢刻下了一道印痕,这种影响一直持续到现在,我总是习惯性地不自信、畏畏缩缩、认为自己比不上别人。

孩子有多想被父母认可,这句话就有多伤人。也许爸爸妈妈不会知道,他们的一句话语,会像魔咒一样在孩子的生命里如影随形。

然而,我没想到,有一天我也会将这句伤人的话脱口而出。那天,因为一件琐事和交往多年的男友吵架,他没有像往常一样好脾气地哄我,我气急败坏地想要用最狠的话伤害他,于是脱口而出:“你看看别人的男朋友,至少都比你有钱,你呢?你能给我什么?”

话一出口,他不可置信地看了我一眼,沉默着拿起自己的背包开门离去。

迟来的后悔阵阵涌上心头。最亲近的人总是毫无保留地向你展示他的一切,他的情感、他的心思,以及他的弱点,因此当你真的要去伤害他的时候,你总能让他伤得体无完肤。

我们总是对陌生人谦卑、对亲近的人口不择言,认为无论如何都会被原谅,所以放肆地一次次伤害,却忘了对方的感受。

然而,并不是每一次我们说出去的狠话,都还来得及道歉跟补救。不要讲出这句你会后悔的话,不要用言语伤害你最亲近的人。

02.只说该说的话

作家冯小风分享过这样一个故事:

他的朋友皮哥平时做的是一些花木生意,算不上太忙。皮哥的母亲已经六十多岁,前段时间被诊断出糖尿病,需要每个月定期去医院复查。由于复查的时间正好是工作日,皮哥和他的两个哥哥就商量着轮流带母亲去医院,从大哥轮起。

经过一个循环后,又轮到他大哥了,可大哥第二天有事,于是大哥便跟他商量,让他明天带着母亲去医院。皮哥正准备答应下来,他大哥又补上一句:“反正你一天到晚也没什么事。”他大嫂也在一旁附和:“就是,反正你时间多,你就再送一次呗。”

皮哥当场就来气了,怎么自己在他们眼里就是闲人一个,无所事事了?因此不但拒绝了这件事,一家人也以吵架收尾。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些人说话老喜欢补一句:“反正你也没什么事”“反正你闲着也是闲着”。这句话像一根尖锐的刺,扎得人浑身不舒服。

大四下学期,除了要准备毕业论文答辩事宜,还要参加各种宣讲会、招聘会、找实习工作,每天都忙得热火朝天。周六好不容易闲下来了,买来几包零食坐在宿舍里看电影放松一下。

这时隔壁宿舍的同学过来串门,看见我正在看电影,就把她手里的一沓文件塞给我:“这次我们的论文不是要写个英文的序言吗,我英文真的很差,你 我写吧!”

听到她撒娇的口气,我正笑着准备答应,就听到她补了一句:“反正你闲着也是闲着。”她那句话一出口,我就觉得仿佛吞了一只苍蝇一般,有种难以言喻的心情。

虽然有时候是说者无心,听者却是有意的。你无意中说出的话,常常能伤人于无形。人人都需要被尊重。别人 你是情分,不 你是本分。请人 忙的时候,不要顺便贬低别人。很多人不会说话,其实是由于太过自我,只顾着做一个说话的人,忽略了听话人的感受。

只说该说的话,那些带刺的语句,不如让它烂在肚子里。

03.你说话直,我没有义务担待着

很多人喜欢说话不经过大脑,事后又希望对方理解自己只是说话直,是一种坦率。但别人又有什么义务受了你的气还得赔着笑呢?

我以前有个很好的朋友,后来渐渐跟她疏远了,就是因为忍受不了她所谓的“说话直”。

她每次用“我说话直,你别介意啊”作为开头,我就整颗心一沉,知道又要被她冷嘲热讽一番了。上网看中了一件森林系的棉布裙,兴致勃勃地发给她,问她好不好看,她劈头盖脸地回了一句:“我说话比较直,这种类型的衣服,只适合瘦瘦小小的女生穿吧?你离瘦瘦小小的距离,未免也太大了点。”

毕业季纠结着要考研还是找工作,苦恼再三问了周围一大群人的意见。其他人都中肯地 我分析了其中的利弊,只有她说:“恕我直言,你们那种专业还有必要念研究生吗?又不是理工科,考了也没用吧。”

过年回老家,和她还有一大群老同学一起去拜访以前的老师。老师看到我时,笑眯眯地感谢我每年春节都给她发祝福短信。我朋友听到这句话又开口了:“那是,谁也没她会拍马屁呀,不然怎么以前老师那么偏爱她呢。”看到我骤然变色的脸,她就笑嘻嘻地补了一句:“我说话直,别介意啊。”

被她一次又一次伤害了之后,我总算想通了:为什么她不能对我委婉一点呢?为什么她一定要对我说话这么难听?因为我并没有重要到需要她说话三思的程度。她把我当成可有可无的朋友,才舍得用这句“我说话直”来反复伤害我。

喜欢以这句话作为开场的人,将自己毫不考虑他人的行为归结于性格直爽,将别人受到冒犯后的不满归结为小肚鸡肠。很多人用“我说话直”作为盾牌,肆无忌惮地用言语伤人,其实,那是一种自私和幼稚。你说话直,我没有义务担待着。

结语

蔡康永说过:“你说什么样的话,就是什么样的人。”一个成熟的人,绝对不会用这三句话来伤人。这三句话一说出口,有些事情,就彻底无法挽回了。说话可以暂停,甚至可以快进,但永远也不能倒带。

伤人的话语,也许你说过就忘了,但被你伤害过的人,也许永远也无法痊愈。好好说话,需要充分考虑对方的感受,学会换位思考。

这是一种修养,更是做人基本的原则之一。

聊天时的这三个细节,真的很加分

表弟最近在追一个女生,他们刚认识不到一星期。

前天他来找我诉苦:“姐,为什么那个女生总是不理我?我发消息她都不怎么回。”我让他把聊天记录截图给我看看。看了没几行,就觉得满屏幕的尴尬都快溢出来了,而表弟这个钢铁直男却毫不自知。

比如,聊天时总喜欢问女生“在吗?”女生说自己在健身房锻炼,委婉地表示了自己没空聊天。表弟却不识趣地继续说:“那发张自拍过来看看呗。”再比如,女生的朋友圈里都是跟二次元相关的图片、音乐,表弟不怎么了解,却硬要尬聊:

“我觉得你和我的小堂妹一定很聊得来。”

“为什么?”

“因为她平时最喜欢看《喜羊羊和灰太狼》。”

“???”

在聊天这件事上,表弟的印象分都要被扣光了。

有人说:所谓的情商高,就是会说话。总有人在聚会、聊天时,扮演着“冷场王”“句点王”,分分钟把天聊死。而另一些人,却总能带动话题,炒热气氛,让人觉得和其说话甚是愉快。

当你在聊天时能注意这三个细节,你的印象分往往会得到大幅度提升。

01.切勿以自我为中心

大学时曾经历过一段特别低落的时期。家里发生的事情、学业上的压力,无一不在摧毁着我脆弱的神经,让我只想好好找个人倾诉一下。我打电话给高中时期的好友,话刚开了个头,对方就打断了我:“是啊是啊,我最近烦心事也特别多。我男朋友吧,他总是……”

当我听了她一个多小时的抱怨,准备跟她讲讲我的事时,她说:“不好意思啊,太晚啦,我得去洗澡了,我们改天聊。”我的心情更低落了。

后来,当我将我的心事告诉另一个好友时,她什么都没说,只是静静地握着我的手。听完了整件事后,她给了我一个拥抱。我们直到现在都还是很好的朋友。有时候,学会用心倾听别人,比一切安慰都有用。

每个人都想表达自己,但如果你在聊天的时候,能摒弃“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多站在对方的角度,真的会很加分。

纽约电话公司曾经做过一个有趣的调查:在电话中,哪个词出现的频率最多?结果,他们吃惊地发现,在500个电话谈话中,使用了3950次的词,竟是第一人称的“我”。

在人际交往中,人们总有一种“想要别人对我感兴趣”的心理趋向。但就像蔡康永所说:“聊天的时候,每个人都是朕,每个人都只想聊自己。”

你讲了自己的经历,或者对某件事的看法,然后加上“你呢”“你觉得呢”,把话题丢给对方,让对方也有表达的空间和权利,你会变得可爱很多。

做一个善于倾听的人,鼓励别人谈论他们自己,这是让别人喜欢你的方式之一。

02.不要做闭环回答,回答要让人接得住话

以前认识一个人缘很好的姑娘,和她相处起来感觉如沐春风。

周围的人提起她,大家都有相同的感受,就是:跟她聊天,不用刻意制造话题,因为每次总能和她有聊不完的话。任何话题丢给她,都不必担心冷场。聊天中,不让对方无话可说,其实也是一种温暖贴心的举动。

《蔡康永的说话之道》中,就有这样一个例子:初次约会,小戈对古古聊起了他最爱看的篮球赛:

“每次在网络上下注,只要有湖人队,我就一定赌湖人队赢。”

古古说:“哦,我觉得篮球最无聊了。”话题马上就终结了,场面一定相当尴尬。即使古古对篮球丝毫没有兴趣,也不想听男生继续聊篮球,那她也可以这样接话:

“那小戈你一定常常熬夜看球赛咯?”——接下来就可以进一步聊他的生活作息了。

“那小戈你都下多大的注?”——接下来就可以进一步聊他的金钱观了。

“那你看球赛的时候,你以前的女朋友都不会抱怨吗?”——接下来就可以进一步聊他的感情史了。

遇上对方提起了一个你完全不想接的话题,不必急着抵抗,可以巧妙地把对方热衷的话题连接到另一个方向。接住别人的话题,而不是每次回答都是简短的“哦”“嗯”。

言语上的敷衍,实在让人难以相信你在聊天中带有诚意。

03.好事以坏事收尾,坏事以好事收尾

在综艺《真正的男子汉2》中,有这样一个细节:

饭后,班长问大家吃得怎么样,不知道是谁说了一句:“一般。”杨幂听到了,就乖巧地说:“我觉得吃得很好,还有绿豆汤。”接着半开玩笑半提要求地说,“就是希望下次绿豆汤可以续杯。”说完还害羞地笑了一下。

虽然是提出需求,但她却用了一种柔软又让人容易接受的方式。日本作家吉田照幸在《成为有趣人的55条说话公式》中,提到这样一种观点:想要让聊天更加开心,可以尝试说话时“好事以坏事收尾,坏事以好事收尾”。

比如说,a要跟b分享他遇到的一件好事时:

a:“我今天在百货公司的活动中抽到了一等奖!”(好事)

如果话题在此结束,会有点炫耀的意味,于是a就接着说:

“可是一等奖是10公斤的大米,我扛着它坐地铁回家,重死了。”(坏事)

同理,如果要跟别人分享不好的事情,可以用好事结尾。

a:“昨天坐公交车回家,突然车子出了故障,停下不走了。”(坏事)

如果你此时继续抱怨个不停,听话人想必也会觉得心很累。于是,a继续说:

“因为车子一直没有发动,我想算了,直接下车找个地方喝酒,结果去到一间超棒的店。下次一起去吧?”(好事)

像这样,好事以坏事收尾,坏事以好事收尾,不但能增加谈话内容的戏剧性转折,还不会让对方有不愉快的感觉。提要求前先提出赞许,自夸中加入自嘲的要素,抱怨后不忘说点好事。这样聊天,真的很加分。

本·琼森说:“语言最能暴露一个人,只要你说话,我就能了解你。”做一个会说话的人,首先就要多积累、多思考。只有不断地去接触和学习新事物,积累知识、整合知识,变成自己的东西,才能不断输出。

结语

而在聊天过程中,同理心才是最终的秘诀。当你认为别人的感受和你自己的一样重要时,气氛才会融洽。每个人都有表达的欲望和被认可的期待,聊天就是让这种欲望释放的时刻。

会聊天,就是心里装着对方,而不是只关注自己。愿你我都能学会这三个聊天技巧,为自己加分。

情商高的人,从不说这四句话

01

在微博上看过人类实验室拍摄的一个视频短片。

他们邀请了三位形象鲜明的嘉宾,分别是:cosplay装扮的小姐姐,扮演的是王者荣耀里的貂蝉;全身布满文身的中年男人,眉宇间似乎带点凶狠;身材丰满性感的年轻女性,声称自己由于工作的原因,经常白天睡觉,晚上工作。

实验室招募了二十位路人,让他们戴上面具,对这三位嘉宾做出评价。

他们对玩cosplay的小姐姐是这样评价的:“二次元的世界很乱的。”“装可爱。”

对全身布满文身的中年男人是这样评价的:“可怕。”“没读过什么书吧?一看就没什么文化的样子。”“暴力倾向。”

最过分的是,他们对那位性感的年轻女性是这样评价的:“看起来男朋友无数啊。”“不正经,不像好女孩。”

评论结束,三位嘉宾才有机会讲述真实的自己。原来,玩cosplay的小姐姐是一名小学的音乐教师,特别享受和孩子们相处的过程,性格单纯,所以喜欢二次元;原来,全身布满文身的中年男人是一名职业文身师,平常经常去流浪狗救助站做义工;原来,身材性感的年轻女性是一名夜间看护,主要负责病人晚上的照看。因为单身,所以喜欢花时间打扮自己,好迎接另一半的到来。

当这三位嘉宾看到二十位路人对他们的评论时,有的情绪失控流下眼泪,有的黯然离场。

语言暴力究竟有多可怕?阮玲玉的遗书里曾写道:“我一死何足惜,不过还是怕人言可畏。”人言可畏,可畏在于你只是动了动嘴皮子,就能往他人心上扎一刀。

对你来说不痛不痒、丝毫不在乎,而他人却需要花很长一段时间才能痊愈。一张嘴的杀伤力堪比核武器,你永远也无法估量你的一句恶语会给别人带来多少伤害。

02

《柔软对话》这本书里曾列举了十一句最伤人的话,我列举了其中四句。你曾说过哪几句?

①“你不懂。”

这句话听起来充满轻侮,几乎可以听见句尾有个逗号,接在后面的是没有说出声的鄙视。

不论这句话是说给谁听的,听起来就像被人低估了理解能力一样,同时也充满了敷衍打发的感觉。

②“不关你的事。”

这是一句相当霸道的话,也是一种另类的语言暴力。这句话听起来刺耳的原因就是,将他人的关心嗤之以鼻,毫不客气地叫人闭嘴,拒人于千里之外。

③“你还要我怎么办?”

逃避责任的话却说得义正词严,用来掩饰自己的恼羞成怒。

④“你从来不……”“你老是……”

这是最大的谎言,简直是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孩子真的“从来不”打扫房间吗?你的另一半真的“老是”迟到吗?这么说其实是夸大责难、借题发挥,显然很难与事实相符。

雨果说过这样一句话:“激烈的言辞彰显了薄弱的理由。”心理学中,有个概念叫作“语言虐待”。语言虐待不如身体虐待容易引起注意,因为看不见伤痕、留不下证据。然而,它的伤害可能比身体虐待更加严重。

有这样一组数据:平均每二十个人就有一个人遭受过语言暴力,每五十个人就有一个人因语言暴力导致心理疾病,轻者患有社交障碍,重者有杀人和自杀行为。

情商越高的人,越不会用语言暴力来伤害别人。如果你懂得适当地遣词造句,不至于引起口角、抵抗,造成对别人的伤害,你与他人冲突的可能性降低,压力自然也会大大减小。

03

俄国作家契诃夫曾经说过:“如果不能用柔软的话去征服对方,那么也就无法用严肃的话去征服任何人。”

提高情商,你需要学会柔软对话的力量。柔软对话是一种温柔的沟通之道,通过说话的技巧来减少人际交往中的冲突、紧张形势和无实质意义的辱骂,从而达到自己的沟通目的。

学会柔软对话,第一步要懂得控制冲动情绪,不要随意指责他人。曾经看过这样一则新闻:夫妻吵架情绪失控,妈妈将五个月大孩子抛下楼后跳楼。

白天时,因妻子没留神,让孩子从床上掉了下来,丈夫就开始了指责:“你不上班,在家连孩子都看不好。”当晚丈夫参加完同学的婚礼回来,俩人又开始了激烈的争吵。

随后,妻子被愤怒冲昏了头脑,将自己五个月大的孩子扔下五楼,自己也从五楼跳下。这样一场悲剧,本来是可以避免的。有时候仅仅是只言片语,你最爱的人也会被你伤得体无完肤。

一个高情商的人,必定能够体察自己的情绪,控制和管理自己的言语。学会退步忍让,凡事三思而后行,遇到矛盾冲突时,不要为一点小事大动肝火、随意指责。当生气想发怒时,首先强忍下来,不作任何反应,等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再回过头来考虑和处理这件事。

结语

柔软对话,也是一种力量的表现。一个人的高情商,根植于为他人着想的善良中,知道别人的不易、懂得用同理心换位思考,不会用语言伤人。当语言暴力没有发生在你身上的时候,你觉得没什么。只有当你切身体会之后,你才会明白那种刺痛。

嘴下留情,为别人,也为自己。好好说话,才是最高级的情商。

生活中的三个细节,能出卖一个人的人品

看到过一篇关于李叔同的文章,深有感触:

李叔同早年做音乐教师的时候,有一次上课,一个学生在下面看闲书,另一个学生则随地吐痰。李叔同当场看见了却默不作声。下课后,李叔同请那两位同学留下来,轻声对他们说,下次上课不要看闲书或随地吐痰。两个学生刚要申辩,李叔同向他们鞠了一躬,两学生顿时满脸通红。

人品极好的人,才具有这样震撼人心的力量。他能以柔克刚,让矛盾化解于无声,无论走到哪,都会自带光芒。

有人说:细节见人品。一个人平时伪装得再好,也会被不经意间的细节出卖。人品极好的人,绝不会做这三件事。

01.绝不会将自己的责任推卸到别人身上

大四实习的时候,我天天跟着办公室里负责带新人的薛姐,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向她请教。

每次薛姐都会很有耐心地教我,我对她充满了感激,觉得自己刚踏入职场就能遇到这么好的前辈,实在是一种幸运。直到那天发生的一件小事,彻底改变了我对她的印象。

周一,主管叫我和薛姐去他办公室,他指着ppt里的一个数据,质问我为什么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随后,他又开始指责薛姐没有教好新人,让他发给客户后丢尽了脸面。

我当时有点不知所措,因为虽然ppt是我做的,但是里面的数据都是我把ppt发给薛姐后,薛姐自己填上去的。在这件事情上,我并没有任何错误。我咬了咬嘴唇,偷偷看了眼薛姐,内心期盼着她能 我说几句话。没想到,薛姐竟开始厉声训斥我:“怎么回事?这个数据我不是让你改了吗?你到底怎么做事的?”

我被骂懵在原地,半天没回过神来,想必我当时的表情,一定比哭还难看。那件事之后,薛姐并没有跟我道歉,我也尽可能地避免与她接触。

人在遇到危难的时候,都会选择趋利避害,这我能理解。但是你拼命甩锅的样子,真的很难看。

一个人品极好的人,绝不会将自己的责任推卸到别人身上。作家桌子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的人品怎么样,就看他和你有利益冲突的时候。当一个人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地推卸责任,这种人的人品,实在令人不齿。

02.绝不会对外人谦谦有礼,对自己的父母却没有基本的耐心

在大学里见过形形色色的人,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小芬是其中一个。平时见到她,她总是略带腼腆地跟我们打招呼,说话细声细气,让人心生怜惜。有一天,在教室旁的洗手间隔间里,我听到了她扯着嗓子打电话的声音:“你懂什么?别这么老土好不好?叫你汇钱你就汇,别问那么多。”

我在隔间大气都不敢出,从来没有听过小芬用这么凶狠的声音跟人讲话。她的下一句话更让我大跌眼镜:“行了,爸,我挂了。下次别老是打电话给我,很烦。”

其实在开学初的时候,我去隔壁宿舍串门,见过一次小芬的父母。她爸爸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旧上衣,不停地拿手绢擦头上的汗。黝黑的两颊深陷进去,满脸深深的皱纹和衣服的褶子连成一片。

她父母看到我,热情地拿出一袋用红袋子装的地瓜干请我吃,我连连摆手。旁边的小芬一脸尴尬,看向父母的神情中隐隐地透出一股不耐烦。想到与她父母见面的场景,再对比她在电话里说话的语气,感觉有点心酸。人性是复杂的,太多人有两张面孔,试图用一个或几个简单的指标去衡量一个人是没用的。

但一个人品极好的人,绝不会对外人谦谦有礼,对自己的父母却没有基本的耐心。我们时常会对父母非常苛刻,对他们提出很多无理的要求,当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我们就会歇斯底里地对他们发泄愤怒。

只有最亲的人才会无休止地包容你,这份包容不应该被肆无忌惮地挥霍。

03.绝对不会将自己的负面情绪发泄在他人身上

在知乎上看到过一个问题:如何判断一个人的人品?

点赞第二高的回答是:判断一个人的人品,不是看他好起来做什么好事,而是看他坏起来不做什么坏事。

之前在微博上刷到这样一条新闻:女子投诉快递员被恶意报复,遭强行入室毒打成重伤。王女士的快递在本人没有收到的情况下,以“本人签收”的名义被进行了处理。在与快递员电话沟通无果后,她向快递公司投诉了该名快递员。

但是,在发起物流投诉不久,她就收到了那名快递员发来的充满愤怒的短信,以及在电话里充斥着脏话的辱骂。因为无法接受突如其来的辱骂,她在电话中表示将继续投诉。令她没有想到的是,在挂断电话的二十分钟后,那名快递员手持一块石头冲到自己家中,用石头狂砸自己的头部、背部,并对自己拳打脚踢,导致她意识不清、浑身鲜血。

这篇新闻看得我心惊肉跳。对于一些人来说,戾气就像三观一样深入骨髓,主宰着他们的行为。

但是,人品极好的人,绝对不会将自己的负面情绪发泄在他人身上。他们不会在被请求扫码时,用脏话辱骂对方、抢夺对方的手机,最后将其推下地铁;他们不会因车不小心被路边的修车工刮了一下,就立即对其拳打脚踢;他们不会在各类网络平台上一言不合就开撕,动辄怼天怼地。

凯鲁亚克说:“在一个极端的社会里,温柔显得极其珍贵。”一个人品极好的人,绝不会被戾气所控,因为他们的温柔与耐心已深入骨髓。白岩松说过:“人品是最高的学位,德与才的统一才是真正的智慧,真正的人才。”

结语

当一个人推卸责任的时候,他将彻底失去别人的信任;当一个人用粗暴的态度对待自己的至亲的时候,他会失去别人的尊重;当一个人被戾气所控的时候,他离失败不远。

一个人的人品好坏,时间总是能给出正确的答案。而在生活的这些细节里,藏着你的人品。

?

你的文化层次有多高,看这三点就知道

王家卫有一次让他的演员翻译i love you,有的演员翻译成我爱你。王家卫说,怎么可以讲这样的话,应该是:“我已经很久没有坐过摩托车了,也很久未试过这么接近一个人了。虽然我知道这条路不是很远,我知道不久我就会下车。可是,这一分钟,我觉得好暖。”

有文化的人所看见的世界是不一样的。他们看见夕阳余晖和飞鸟时,想的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不是:好多鸟,好好看。

他们陷入思念和忧愁时,想的是: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而不是:难受,想哭,本来今天高高兴兴……

白岩松说过:“一个人有没有文化,并非看他的学历有多高。有学历的人,不一定有文化;没学历的人,不一定没文化。读很多书,拥有很高的文凭和有没有文化有时完全是两码事。”

一个人是否有文化,体现在这三个细节。

01.独立思考的能力

qq上,好几年不曾联系的初中同学突然发来一条消息:“大家注意了,10月20日是腾讯老板马化腾的女儿(腾佳琪)的生日,也为回馈网友对腾讯的大力支持,只要转发这条说说后,你的qq等级就会连升4级。转发10秒后看你的头像。”

且不说马化腾的女儿怎么会姓腾,这种类型的谣言传了这么多年,居然到现在还有人信以为真。微信上,长辈群里又有人在发一些“不转不是中国人”的消息:“联合抵制××!如果你是中国人,就发到各个群里!只要把这条消息发到5个群上,微信自动加100元红包,我试过了是真的。”

打开朋友圈,各种转发的文章中,充斥着满屏刺激性的言语、强词夺理的逻辑、煽动性的结论。热点换了一波又一波,总有人来不及思考就急着站队、急着人云亦云。生活中,频频听到这样的言论:

“学语文有什么用?买菜又用不上。”

“学高数有什么用?买菜又用不上。”

“女孩子何必上那么久的学、读那么多的书?还不如早点找个好老公,相夫教子。”

“985大学毕业出来有什么用?我儿子才念到高中,现在赚得比你还多。”

《乌合之众》里有这样一句话:“群众从未渴求过真理,他们对不合口味的证据视而不见。假如谬误对他们有诱惑力,他们更愿意崇拜谬误。”

没文化有多可怕?低水平的认知,缺乏独立思考能力,总是被煽动性的言论洗脑,这些只会让一个人故步自封、停滞不前。叔本华说:“独立思考比读书重要。”一个有文化的人,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不是人云亦云,被谬论谣言洗脑。

02.内心的修养

前段时间的《开学第一课》上,主持人董卿采访了著名的翻译家许渊冲老先生。因为许老先生腿脚不便,只能坐着,而董卿站着采访,老先生需要抬头仰视她。为了表示对老先生的尊敬,董卿在短短的3分钟时间里,跪地3次,尽量保持和老先生平视或仰视的角度。不仅如此,在老先生说话的时候,她会非常专注地侧耳倾听。而每当要提问的时候,她会主动靠近老先生的耳边,用缓慢的语速向他提问。

她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优雅又不失谦卑,是一个人良好修养的自然流露。梁晓声曾经说过:“文化可以用四句话表达: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根植于内心的修养、举手投足间散发的教养,让我们看到了董卿的文化气质。

反观我们身边,有多少人情绪总比逻辑来得快,脾气总比涵养少得多。有海选时对着一个自称感冒、还未开唱的年轻女孩说“那就不要唱了,走吧”的评委;有对着因暴雨天气而送餐晚了十几分钟的外卖小哥拳打脚踢、辱骂拒收的客人;有因在地铁上没被让座,就伸手扒女生衣服的老人……

连最基本的尊重都不懂,实在不能说这样的人有文化。一个有文化的人,具有根植于内心的修养、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03.自我的积淀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有这样一个场景:

安迪被典狱长关禁闭一个月,那是个暗无天日只有老鼠做伴的地方,普通人连三天都无法忍受。当他被释放出来后,瑞德看着他说:“难以置信你竟然挺过来了。”安迪指着自己的脑袋回答:“有莫扎特陪着我。”

这让我想起意大利导演费里尼曾说过:“要拥有很多内在资源,才能享受独处。”因为真正独处时,就只剩下自己可堪挖掘。

在浮躁和充斥着诱惑的娱乐圈中,有这样一位另类——陈道明。剧组拍完戏,他就一个人待着。聚会不去、应酬不接。更多的时间,他选择了独处。

他会弹钢琴,还会吹萨克斯、拉手风琴,在拍戏的间隙,他习惯用音乐获得内心的平静;他爱看书,从鲁迅、胡适,读到李敖、北岛,被冯小刚称为“中国读书最多的演员”;他喜欢画画、书法和下棋,在家拿着毛笔抄《道德经》,还经常为女儿做糖人、面人。他明白,要想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活得快乐,必须要学会安放自己浮躁的心。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不管环境如何浮躁或如何荒芜,有文化的人已然可以丰富自己的内心,并从中获得安宁。他们习惯独处、懂得独处、渴望独处,在独处中思考、在独处中升华。一个有文化的人,不畏惧独处,更喜欢在独处中默默提升自己。

结语

很多时候,文化是一种隐性的存在,是一种人生的准则。它也许看不到,但很重要。它会让你思想更丰盛、选择更高级、做事更自主、生活更充满情趣,这些都是对自己的好处。只有保持谦逊,继续学习,才能让自己的内在力量更强大。你的文化素养,决定了你的人生层次。

7 自律是毕生的修养

我们太喜欢先入为主了,太喜欢用自己的偏见去揣测、衡量别人。但其实我们根本不了解别人曾经有过怎样的经历,心中有怎样的痛处。

我曾路过深夜的小酒馆,看到趴在门口痛哭的上班族;也曾见过地铁站里,一边抹眼泪一边拎着高跟鞋光脚跑下楼梯的姑娘;还有在食堂里,顿顿就着免费的例汤啃馒头的少年。

不是谁都有资格活得轻盈。也没有谁能够对他人的遭遇感同身受。

生活中的三个细节,能出卖一个人的人品

看到过一篇关于李叔同的文章,深有感触:

李叔同早年做音乐教师的时候,有一次上课,一个学生在下面看闲书,另一个学生则随地吐痰。李叔同当场看见了却默不作声。下课后,李叔同请那两位同学留下来,轻声对他们说,下次上课不要看闲书或随地吐痰。两个学生刚要申辩,李叔同向他们鞠了一躬,两学生顿时满脸通红。

人品极好的人,才具有这样震撼人心的力量。他能以柔克刚,让矛盾化解于无声,无论走到哪,都会自带光芒。

有人说:细节见人品。一个人平时伪装得再好,也会被不经意间的细节出卖。人品极好的人,绝不会做这三件事。

01.绝不会将自己的责任推卸到别人身上

大四实习的时候,我天天跟着办公室里负责带新人的薛姐,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向她请教。

每次薛姐都会很有耐心地教我,我对她充满了感激,觉得自己刚踏入职场就能遇到这么好的前辈,实在是一种幸运。直到那天发生的一件小事,彻底改变了我对她的印象。

周一,主管叫我和薛姐去他办公室,他指着ppt里的一个数据,质问我为什么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随后,他又开始指责薛姐没有教好新人,让他发给客户后丢尽了脸面。

我当时有点不知所措,因为虽然ppt是我做的,但是里面的数据都是我把ppt发给薛姐后,薛姐自己填上去的。在这件事情上,我并没有任何错误。我咬了咬嘴唇,偷偷看了眼薛姐,内心期盼着她能 我说几句话。没想到,薛姐竟开始厉声训斥我:“怎么回事?这个数据我不是让你改了吗?你到底怎么做事的?”

我被骂懵在原地,半天没回过神来,想必我当时的表情,一定比哭还难看。那件事之后,薛姐并没有跟我道歉,我也尽可能地避免与她接触。

人在遇到危难的时候,都会选择趋利避害,这我能理解。但是你拼命甩锅的样子,真的很难看。

一个人品极好的人,绝不会将自己的责任推卸到别人身上。作家桌子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的人品怎么样,就看他和你有利益冲突的时候。当一个人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地推卸责任,这种人的人品,实在令人不齿。

02.绝不会对外人谦谦有礼,对自己的父母却没有基本的耐心

在大学里见过形形色色的人,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小芬是其中一个。平时见到她,她总是略带腼腆地跟我们打招呼,说话细声细气,让人心生怜惜。有一天,在教室旁的洗手间隔间里,我听到了她扯着嗓子打电话的声音:“你懂什么?别这么老土好不好?叫你汇钱你就汇,别问那么多。”

我在隔间大气都不敢出,从来没有听过小芬用这么凶狠的声音跟人讲话。她的下一句话更让我大跌眼镜:“行了,爸,我挂了。下次别老是打电话给我,很烦。”

其实在开学初的时候,我去隔壁宿舍串门,见过一次小芬的父母。她爸爸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旧上衣,不停地拿手绢擦头上的汗。黝黑的两颊深陷进去,满脸深深的皱纹和衣服的褶子连成一片。

她父母看到我,热情地拿出一袋用红袋子装的地瓜干请我吃,我连连摆手。旁边的小芬一脸尴尬,看向父母的神情中隐隐地透出一股不耐烦。想到与她父母见面的场景,再对比她在电话里说话的语气,感觉有点心酸。人性是复杂的,太多人有两张面孔,试图用一个或几个简单的指标去衡量一个人是没用的。

但一个人品极好的人,绝不会对外人谦谦有礼,对自己的父母却没有基本的耐心。我们时常会对父母非常苛刻,对他们提出很多无理的要求,当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我们就会歇斯底里地对他们发泄愤怒。

只有最亲的人才会无休止地包容你,这份包容不应该被肆无忌惮地挥霍。

03.绝对不会将自己的负面情绪发泄在他人身上

在知乎上看到过一个问题:如何判断一个人的人品?

点赞第二高的回答是:判断一个人的人品,不是看他好起来做什么好事,而是看他坏起来不做什么坏事。

之前在微博上刷到这样一条新闻:女子投诉快递员被恶意报复,遭强行入室毒打成重伤。王女士的快递在本人没有收到的情况下,以“本人签收”的名义被进行了处理。在与快递员电话沟通无果后,她向快递公司投诉了该名快递员。

但是,在发起物流投诉不久,她就收到了那名快递员发来的充满愤怒的短信,以及在电话里充斥着脏话的辱骂。因为无法接受突如其来的辱骂,她在电话中表示将继续投诉。令她没有想到的是,在挂断电话的二十分钟后,那名快递员手持一块石头冲到自己家中,用石头狂砸自己的头部、背部,并对自己拳打脚踢,导致她意识不清、浑身鲜血。

这篇新闻看得我心惊肉跳。对于一些人来说,戾气就像三观一样深入骨髓,主宰着他们的行为。

但是,人品极好的人,绝对不会将自己的负面情绪发泄在他人身上。他们不会在被请求扫码时,用脏话辱骂对方、抢夺对方的手机,最后将其推下地铁;他们不会因车不小心被路边的修车工刮了一下,就立即对其拳打脚踢;他们不会在各类网络平台上一言不合就开撕,动辄怼天怼地。

凯鲁亚克说:“在一个极端的社会里,温柔显得极其珍贵。”一个人品极好的人,绝不会被戾气所控,因为他们的温柔与耐心已深入骨髓。白岩松说过:“人品是最高的学位,德与才的统一才是真正的智慧,真正的人才。”

结语

当一个人推卸责任的时候,他将彻底失去别人的信任;当一个人用粗暴的态度对待自己的至亲的时候,他会失去别人的尊重;当一个人被戾气所控的时候,他离失败不远。

一个人的人品好坏,时间总是能给出正确的答案。而在生活的这些细节里,藏着你的人品。

人际交往中这样说话的人不可深交

虽然说话是一种本能,但如何说话却能影响一个人的人际交往。

沟通是不可逆转的。就像已经挤出来的牙膏几乎不可能再塞回去,已经说出去的话也不可能再收回来。

在聊天过程中,这样说话的人,最好不要深交。

01.每句话都以自己为中心的人

在我们周围总有这样一种人,和他聊天,他永远不关心你的感受,只想自说自话,表现自己。

朋友曾跟我说过一件啼笑皆非的事情。

她去相亲的时候,遇到了一个极品男。和他聊天,他讲起话来通篇都是以“我”字开头,无论聊什么他都能扯到自己身上来。炫耀自己身上衬衫的品牌,显摆自己的学识与经历,仿佛没有他不知道的事情一样。

当朋友整整听了一小时他的夸夸其谈后,终于忍不住,准备找借口离开。

朋友说:“我单位刚才来电话,说有个比较紧急的任务,我可能要现在过去加班了。”

正常的人听到这句话也许会就此打住没聊完的话题,礼貌地道别。贴心点的也许会问一句需不需要送她过去。

而该男则将话题又扯到自己的身上:“你们单位这么不人性化呀?我们公司那里从来不用加班,而且……”

这种人真的很可怕,你跟他说的每句话,其实他都没有听进去。他想的只是,如何借机夸耀自己一番,或者顺便贬低别人一番。跟这种人相处,总会有种全身不对劲、不舒服的感觉,让人想要逃离。

心理学上有这样一个实验:与别人聊天时,在几分钟之内“我”字出现不超过5次,对方对你的好感度会增加50%,反之,就会遭到不同程度的反感。

那些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每句话都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其实根本没兴趣知道你的事,又怎么和他深交?

02.说话“直”的人

有多少人打着“直率”的幌子,随意用言语伤害别人,还一副毫不自知的样子?

以前班里有个和我很要好的女生,我从来没有见过她穿凉鞋的样子。

即使在最炎热的八月,她也是穿着球鞋或帆布鞋,把脚包得严严实实。

有一次,她终于穿了一双坡跟的白色凉鞋来上课。我马上注意到了,笑着问她哪里买的凉鞋,很好看。其他人也围了过来,纷纷打趣她早该这么穿了。

这时候,一个平时大大咧咧的男生凑了过来,看了一眼就说道:“你的脚好胖啊,脚趾还那么短,难怪以前没见过你穿凉鞋,确实不好看。”

那女生当场脸红得就像快滴出血来,其他人也尴尬得不知说什么好。

从那以后,我就再也没见过她穿凉鞋。有些言语上的伤害,给人带来的影响是一辈子的。

因为说话直,就可以为所欲为口无遮拦吗?因为说话直,你唐突冒失的措辞就应该被原谅吗?

恕我直言,这不是什么真性情,也不是所谓的坦诚,而是一种自私。

在人际交往中,沟通的技巧、交往的艺术,那些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有无一颗尊重别人的心。

别把情商低当作伤人的借口。你说话直,我就有义务多担待着点?

“我这人说话直,你别介意啊。”

“那你就闭嘴吧。”

03.对亲人说话难听的人

越来越多的人,习惯将最好的脾气给陌生人,最差的耐心留给亲人。

大学刚毕业的时候,实习单位里有位同事生日,请我们去他家吃饭。这位同事平时待人彬彬有礼,在餐厅点菜的时候,都会微笑着对服务员说“谢谢”,我们都觉得他是个脾气特别好的人。

然而,当我们去他家的时候,看到他对待父母的态度,都吓了一跳。

他妈妈满脸笑容地给我们端上饭菜,同事却忍不住大发雷霆:“妈!我不是说过,不要再穿这条破围裙了,你怎么这么给我丢脸呢?”

他妈妈一脸惭愧地看着他,用手不断拉扯着围裙上的那个破洞。我们几个同事都面面相觑。

其实很多人都是这样,面对亲人,总觉得无论说了什么都会被原谅,因此总是忍不住大发脾气。在外面受了委屈,无法在外人面前发泄出来,就只好对着家人宣泄。

然而,自己的压力得到了释放,却对家人造成了不可避免的言语伤害。

周国平说:“对亲近的人挑剔是本能,但克服本能,做到对亲近的人不挑剔,则是种教养。”希望每个人都有这种教养。

我喜欢跟有同理心的人聊天。和这样的人说话,总是有如沐春风之感。同理心,又叫换位思考,是指站在对方立场设身处地思考的一种方式。有同理心的人,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

结语

与人交往,最重要的从来都不是对方的说话技巧,而是说话者有没有一颗愿意去体谅他人的心,在开口之前肯不肯设身处地地考虑下对方的感受。杰克·坎菲尔说:“你必须有正视缺点的勇气,才会有享受优点的福气。”在交谈之中,让对方觉得舒服,也是一种基本的修养。

愿你擦亮双眼,学会辨别。

高层次的人生,从来不在这三件事上节省

01.不在健康上节省

在豆瓣上看过一个帖子《原来大家最拼命的时候是这样子的》,其中一位网友分享了他的故事:

我本来是学计算机的,结果找了一个证券公司的工作。隔行如隔山,真是什么都不懂。公司下了规定,必须一个月内考下证券从业资格证,考不下来就卷铺盖走人。

于是,我在公司旁边租的房子里,整整宅了十多天,连吃泡面都觉得好浪费时间,每天火腿肠加沙琪玛,后来连上厕所都是火腿肠的味道。严重缺乏营养和维生素,每天起床头昏眼花,手指头全是肉刺,牙龈每时每刻都在流血。每天2点睡觉,7点起床,除了睡觉,眼睛没有离开过书。肩膀也肿了,想捶又够不到,就拿雨伞狠狠地敲。后来终于顺利地完成了这个艰难的任务。

不能不说这段经历很燃、很热血、很励志,我却看得毛骨悚然。长达十多天的熬夜、饮食严重缺乏营养、缺乏运动,虽然换来了证券从业资格证,但也足以毁掉一个人的健康。

“三十岁以前,我们是在用身体换钱。三十岁以后,我们用钱换身体。可是我害怕我活不到三十岁。”

2016年6月,天涯副主编金波在地铁上猝死,生前工作比较拼,经常熬夜。

2016年9月,《我是演说家》中的选手,二十六岁的女孩周西,在演讲中说自己被查出疑似卵巢癌: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没有当天睡着过。总要躺着和人聊聊天。”于是,她就按照挂历上的提示,每周都给她朋友打电话,熬夜到一点、两点、三点成了家常便饭。“我好像永远放不下我的手机,关不掉我的电脑,丢不了我的工作。”

2017年9月,微博网友卡卡发长文解释自己为何失联了九天:因习惯性熬夜,第二天又早早起来工作,突发脑出血。

2017年9月,四十岁心内科医生深夜猝死,生前因工作原因经常吃饭不规律、精神压力大。

这些新闻也许仍打动不了你,因为当不幸没有降临在自己身上的时候,总是会心存侥幸。

“等我忙完手头这个项目,就好好歇一阵。”

“等我看完这一集,我马上就睡。”

“等我升职了,绝对不再吃泡面,保证每天给自己做丰盛的早餐。”

这些话语就像给自己立的flag,永远没有兑现的时候。

高层次的人生,从来不在注重健康这件事上节省。你有多久没有好好睡一觉了?你有多久没有花时间锻炼身体了?你是不是早已习惯吃油腻又没什么营养的外卖了?正如刘同所说:“腾不出时间运动的人,迟早会腾出时间来减肥;腾不出时间睡觉的人,迟早会腾出时间来生病。”

是时候对自己的未来负责了。

02.不在经营人脉上节省

懂得经营人脉,到底有多赚?著名心理咨询师毕淑敏曾提到过她自己的一件事:

她能学心理学课程一事,纯属偶然。有一次,她听闻某个朋友摔断了腰椎骨,打了石膏裤,瘫在床上三个月。毕淑敏就在自家墙上的挂历上写了一行字:“每周给他打个电话。”

她是医生出身,知道卧床不起的病人非常寂寞,特别需要有人有一句没一句地跟他们闲聊。尽管她很忙,但还是会抽出时间来,让朋友开心。后来有一次,朋友随口说,香港中文大学心理学教授林孟平到北师大带学生。

正是这个消息,让毕淑敏走上了学习心理学的道路。毕淑敏感谢那位朋友说:“我能学心理学,多亏你摔断了腰。”

《麦肯锡精英的48个工作习惯》中提到成功的四要素,其中第一点就是:重视人脉投资。书中提到:“不管多忙,每周都要与公司以外的熟人和朋友见一次面,和他们交换信息,这是有效拓宽视野和拓展人脉的方法。”

你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或找到新的人生目标,你们之间可能会培养出深厚的交情。这些都会给你的职业生涯带来更多的成长机会。

比尔·盖茨有句话:“一个人永远不要靠自己一个人花100%的力量,而要靠100个人花每个人1%的力量。”

高层次的人生,从来不在经营人脉这件事上节省。在这个时代,人脉带来大量的知识跨界,能够让你学得更快、视野更广、思考更全面。

03.不在投资自己上节省

作家陶妍妍在文章中写过一位发型师,九零后的小鲜肉。有一次,陶妍妍洗完头发坐到位子上,一眼瞥见他的工作台上放着知名品牌的吹风机。

“看来你很受重用啊,老板给你配备这么好的吹风机!”陶妍妍揶揄他。

发型师笑了:“自己买的,好用,对你们头发也好。”三千元的吹风机,自己买来,给顾客吹头发?但他就是这样一个人。

两年后,他已经升职到发型总监。有一次去找他,陶妍妍竟被告知这个发型师自费去上海跟日本造型师学化妆去了。

陶妍妍不解:一个当红发型师,不在店里好好接单赚钱,跑去学什么化妆?

后来问他,他回答说:“因为造型讲究的是整体感,客户消费在升级,很多事情我都要提前考虑到。我还准备明年去学服装造型。”这样的人,难怪后来慕名而来找他做造型的客人越来越多。

《麦肯锡精英的48个工作习惯》中,作者提到了这样一个观点:不断充实自己的内在与外在,投资自己才是永远的王道。

投资自己,不在于给自己买多么昂贵的奢侈品,而是用于提升自己的内在。在我们个人成长的突破上、技能的提升上、视野的拓宽上,不遗余力地投入自己的时间资源、脑力资源、财务资源。

只有跨出自己的舒适区,去接触自己的未知领域,不断地学习和改进,才是对自己最好的投资。

高层次的人生,从来不在投资自己这件事上节省。多读书,汲取优秀的人的思想;多旅行,变得更加豁达开朗;多培养挖掘自己的技能,让自己在职场中变得不可代替,这些都能 助我们成为更好的人。

结语

这三件事,我们最好这辈子都别省。因为你省掉的,也许就是你人生最精彩的部分、未来最华丽的篇章。

一个能够掌握自己命运的人,一定会知道应该将自己的时间、金钱和精力花在哪里。愿你我能不辜负生活,学会更爱自己。

情商高的人,从不说这四句话

01

在微博上看过人类实验室拍摄的一个视频短片。

他们邀请了三位形象鲜明的嘉宾,分别是:cosplay装扮的小姐姐,扮演的是王者荣耀里的貂蝉;全身布满文身的中年男人,眉宇间似乎带点凶狠;身材丰满性感的年轻女性,声称自己由于工作的原因,经常白天睡觉,晚上工作。

实验室招募了二十位路人,让他们戴上面具,对这三位嘉宾做出评价。

他们对玩cosplay的小姐姐是这样评价的:“二次元的世界很乱的。”“装可爱。”

对全身布满文身的中年男人是这样评价的:“可怕。”“没读过什么书吧?一看就没什么文化的样子。”“暴力倾向。”

最过分的是,他们对那位性感的年轻女性是这样评价的:“看起来男朋友无数啊。”“不正经,不像好女孩。”

评论结束,三位嘉宾才有机会讲述真实的自己。原来,玩cosplay的小姐姐是一名小学的音乐教师,特别享受和孩子们相处的过程,性格单纯,所以喜欢二次元;原来,全身布满文身的中年男人是一名职业文身师,平常经常去流浪狗救助站做义工;原来,身材性感的年轻女性是一名夜间看护,主要负责病人晚上的照看。因为单身,所以喜欢花时间打扮自己,好迎接另一半的到来。

当这三位嘉宾看到二十位路人对他们的评论时,有的情绪失控流下眼泪,有的黯然离场。

语言暴力究竟有多可怕?阮玲玉的遗书里曾写道:“我一死何足惜,不过还是怕人言可畏。”人言可畏,可畏在于你只是动了动嘴皮子,就能往他人心上扎一刀。

对你来说不痛不痒、丝毫不在乎,而他人却需要花很长一段时间才能痊愈。一张嘴的杀伤力堪比核武器,你永远也无法估量你的一句恶语会给别人带来多少伤害。

02

《柔软对话》这本书里曾列举了十一句最伤人的话,我列举了其中四句。你曾说过哪几句?

①“你不懂。”

这句话听起来充满轻侮,几乎可以听见句尾有个逗号,接在后面的是没有说出声的鄙视。

不论这句话是说给谁听的,听起来就像被人低估了理解能力一样,同时也充满了敷衍打发的感觉。

②“不关你的事。”

这是一句相当霸道的话,也是一种另类的语言暴力。这句话听起来刺耳的原因就是,将他人的关心嗤之以鼻,毫不客气地叫人闭嘴,拒人于千里之外。

③“你还要我怎么办?”

逃避责任的话却说得义正词严,用来掩饰自己的恼羞成怒。

④“你从来不……”“你老是……”

这是最大的谎言,简直是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孩子真的“从来不”打扫房间吗?你的另一半真的“老是”迟到吗?这么说其实是夸大责难、借题发挥,显然很难与事实相符。

雨果说过这样一句话:“激烈的言辞彰显了薄弱的理由。”心理学中,有个概念叫作“语言虐待”。语言虐待不如身体虐待容易引起注意,因为看不见伤痕、留不下证据。然而,它的伤害可能比身体虐待更加严重。

有这样一组数据:平均每二十个人就有一个人遭受过语言暴力,每五十个人就有一个人因语言暴力导致心理疾病,轻者患有社交障碍,重者有杀人和自杀行为。

情商越高的人,越不会用语言暴力来伤害别人。如果你懂得适当地遣词造句,不至于引起口角、抵抗,造成对别人的伤害,你与他人冲突的可能性降低,压力自然也会大大减小。

03

俄国作家契诃夫曾经说过:“如果不能用柔软的话去征服对方,那么也就无法用严肃的话去征服任何人。”

提高情商,你需要学会柔软对话的力量。柔软对话是一种温柔的沟通之道,通过说话的技巧来减少人际交往中的冲突、紧张形势和无实质意义的辱骂,从而达到自己的沟通目的。

学会柔软对话,第一步要懂得控制冲动情绪,不要随意指责他人。曾经看过这样一则新闻:夫妻吵架情绪失控,妈妈将五个月大孩子抛下楼后跳楼。

白天时,因妻子没留神,让孩子从床上掉了下来,丈夫就开始了指责:“你不上班,在家连孩子都看不好。”当晚丈夫参加完同学的婚礼回来,俩人又开始了激烈的争吵。

随后,妻子被愤怒冲昏了头脑,将自己五个月大的孩子扔下五楼,自己也从五楼跳下。这样一场悲剧,本来是可以避免的。有时候仅仅是只言片语,你最爱的人也会被你伤得体无完肤。

一个高情商的人,必定能够体察自己的情绪,控制和管理自己的言语。学会退步忍让,凡事三思而后行,遇到矛盾冲突时,不要为一点小事大动肝火、随意指责。当生气想发怒时,首先强忍下来,不作任何反应,等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再回过头来考虑和处理这件事。

结语

柔软对话,也是一种力量的表现。一个人的高情商,根植于为他人着想的善良中,知道别人的不易、懂得用同理心换位思考,不会用语言伤人。当语言暴力没有发生在你身上的时候,你觉得没什么。只有当你切身体会之后,你才会明白那种刺痛。

嘴下留情,为别人,也为自己。好好说话,才是最高级的情商。

?

?????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