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网传还得是彭兰!这9个新传考研答题框架绝了_信息_内容_数据(彭兰本科)

学网传还得是彭兰!这9个新传考研答题框架绝了_信息_内容_数据(彭兰本科)缩略图

临近考试,爱宝们是否还觉得自己的答题平平无奇?一提到框架,只能想到“宏中微”和“5w”。这两大框架虽然好记好用,但不易出彩,在几千份“雷同”试卷中,很难脱颖而出。

要知道,框架可是一道题目的灵魂。阅卷老师只需要扫一眼框架,便可知道考生对于该题目的观点看法,从而判断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逻辑能力。坊间也一直流传着一种说法:“如果你做不完题目,把框架写上去也能得分。”由此可见答题框架的重要性。

想要拟出一个出彩的答题框架,知识储备、文笔表达和逻辑能力三者缺一不可,这看起来似乎无法速成。但如果我们直接从学界大佬们的论文中“汲取养分”,直接消化吸收他们的行文框架,便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网传作为每年的必考知识点,“考网传背彭兰”已经成为新传考研er们的共识,今天播播就从彭兰老师近几年的论文中,为大家提取出了九个适用于应对不同网传考题的好用答题框架,一起来学习吧!

智能技术

答题框架一

信息采集——内容加工——内容审核——用户反馈——数据伦理

适用题目一:智能化技术对新闻生产的影响。

一、智能化技术扩张的信息采集力

(一)给记者第六感:智能技术辅助采访

能提高采访与写作的效率工具的应用,例如:智能眼镜应用于记者采访;以“媒体大脑”为例的目标识别与信息检索系统;快速将录音等音频信息转换成文字信息的相关技术。

(二)“巨”“微”并重:信息采集向大数据与个性化的双向延伸

一方面,新闻报道在反映整体性状况、普遍性态度与情绪或预测事物走向时,会基于大数据。另一方面,媒体所需要的信息采集向“微观”甚至个性化层面发展,也就是更多地获得来自个体的信息。向“巨”和“微”2个方向延伸的信息采集以及其他层面的数据引入,也会给媒体的选题策划、传播优化、用户分析等带来新的思路与手段。

(三)万物皆媒:传感器成为新信息源

一方面,智能设备和传感器可以成为人的器官的延伸,在人的感官不能达及的层面,“人”借助“物”可以获得更强的信息获取与判断能力。另一方面,未来也可以做到以“物”知“人”,即通过智能设备、传感器等数据,更好地理解人的行为与状态、人所处的社会环境等。

二、智能化内容加工的走向

(一)从机器新闻写作向智能化多媒体生产的扩展

第一,视频内容自动生产(即自动完成视频的拍摄与加工);第二,智能主播的应用;第三,多媒体自动整合,自动提供适合文字的配图;第四,在内容进入分发环节后智能技术还有可能对内容进行优化,例如,通过收集用户反馈,对内容的语言风格、标题以及图文等进行调整,抑或针对路径进行优化等。

(二)从机器独立运作向人机协同生产扩展

在新闻文字写作和视频的生产上,仅仅依靠机器自动生产有其局限性。未来机器可以更多地在信息的扩展与挖掘等方面成为人的辅助者,人机协同可以使得视频内容在保持人的视觉与感受、审美、思考等基础上,在某些方面实现拓展。

三、智能化技术下的内容审核

主要集中在:发现可疑信息;核实可疑信息;纠正可疑信息。为谣言、假新闻、不良信息等的识别带来新模式。

四、智能化技术下的用户分析与反馈机制

一方面,未来对于用户的分析将有可能精细到个体层面,并且会关注不同场景下个体的具体需求;另一方面,传感器也将重新定义传播的反馈机制。

五、数据伦理:内容生产中数据权力的约束

第一,数据可能成为后真相的一种失手,数据生产环节,如数据采集、加工、分析等的偏差可能导致客观性数据堆积成假象。第二,一些不法分子在图片、音视频等方面做假,给新闻真实性带来更多的干扰。

??? 播播说

彭兰老师的这一关于“智能化技术对新闻生产的影响”的框架很值得大家学习,虽然也是从新闻生产的流程出发,但其中分论点论述较为细致和全面。同时最后补充数据伦理这一常被忽略的角度,使内容有了批判意味,更能体现辩证思维能力哦~

适用题目二:智能化内容生产的常态机制。

一、人力+物力、现实+虚拟:人机协同的信息采集

与新闻生产相关的信息,既包括与选题策划相关的信息,也包括新闻报道中直接采用的信息,还包括用户反馈、用户分析的相关信息,传统媒体时代,这些信息的获取主要靠人的力量,而随着技术的发展,机器成为重要的信息采集者。

二、技术甄别+专业把关:人机协同的信息审核

面对今天的海量信息,要对内容进行审查,仅仅依靠人力是不够的。机器已经成为信息核查的重要辅助力量,它可能带来信息核查的新思路与新机制。

三、批量处理+精深加工+风格化表达:人机协同的作品创作

媒体最终要提供给用户的是完整的信息作品,在作品生产方面,机器的介入将成为常态。机器的高效生产、深度挖掘能力,有助于解放人,使人在某些类型的作品生产中投入更多精力。人和机器独立或协作生产的作品,将以不同的风格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四、机器分发+社交分发+专业分发:人机协同的内容分发

内容分发机制不仅需要为内容生产者解决内容的推送问题,也需要为用户解决海量内容的过滤与选择。算法分发应运而生,并受到部分用户的认可。在内容的智能分发中,也会出现社交机器人(聊天机器人),它们可以通过与用户的互动,更精准地了解用户需求,并选择相应的内容进行推送。

媒体转型

答题框架二

媒体产品——用户角色——内容生产

适用题目:试论述媒介融合/媒介转型的主要路径

一、移动化:在渠道迁移中完成系统升级

(一)移动化产品:超越客户端

除了媒体客户端之外,个性化推送平台、社交平台、服务性平台等都有可能成为媒体内容移动化的新通道。无论是哪种通道,移动化的内容生产,都不只是将媒体原有内容迁移到小屏幕上,它还需要垂直化产品思维、精准分发思维、内容与社交的融合思维、场景化传播思维、多种分发平台的整合思维等的思维支撑。

(二)移动化视频:在场感+新叙事

移动化也意味着传播形式上视频化的兴起。移动视频看上去是电视形式的延伸,但其实它是对电视模式的革新。一方面,要用新的视角和叙事模式,让“现场感”变成“在场感”;另一方面,需要重新探索视频的叙事模式,聚焦于主题或事件的一个纵切面,以最快的节奏形成视觉高潮,甚至需要在几秒内产生一个能抓住人眼球的视觉亮点。

二、社交化:用户角色在三个层面的升级

(一)社交化传播:让用户成为渠道

社交化传播的目标是利用社交平台来扩张内容的影响力,其本质是让用户被激活为传播渠道,要实现这一点,需要为内容和用户注入社交动力。

(二)社交化生产:让用户成为新生产力

媒体的社交化,不应只停留在内容的社交化传播上。对社交平台的更深层利用,是将用户作为新生产力嵌入到媒体的生产系统中。用户自发生产的内容中存在大量可为媒体使用的资源,对于这些资源的挖掘与利用,可以提升媒体的内容生产能力。

(三)社交化运营:让用户沉淀为持久资源

社交化促进了内容的传播,同时还会激发出社交媒体的用户资源,这些资源的维系与应用,需要更持续的社交化运营来实现。发掘对媒体具有长远价值的用户及其资源并进行持续的维护,以此来拓展媒体的内容品牌影响力,开发可能的营利模式。

三、智能化:正在发生的新内容革命

(一)智能化内容生产:技术驱动底层革命

以往内容生产的底层支持力量是人的经验,今天智能化技术正在成为内容生产的一种新的底层支持,虽然它不会替代人的经验,但它会在较大程度上改变生产模式与生产系统,驱动内容生产的革命。

(二)智能化分发:技术深层改变传媒业生态

凭借其分发的高效率,个性化分发平台吸引了一部分因信息过载而疲惫的用户,也迎合了一些用户个性化的阅读需求,因而迅速在市场立足。尽管今天的个性化分发平台仍存在各种问题,但它们正在改变传媒业的格局,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 播播说

从媒体产品、用户角色及内容生产这三个层面来谈媒体转型策略是一个比较全面的答题角度,不单单只局限于媒介内容层面,能够体现你宽阔的视野。回答媒体转型或者媒体融合的相关问题,都可以尝试借鉴这个框架哦~

答题框架三

特点——现象——问题

例如:多主体-众声喧哗;多渠道-内容质量;个性化-信息茧房;碎片化、情绪化-后真相

适用题目:万众皆媒的环境下,专业媒体面临哪些挑战?

一、众声喧哗检验专业声音的成色与音量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喧嚣与骚动不可避免,专业媒体的声音被抑制。“万众皆媒”带来前所未有的内容数量上的大跃进,海量的信息也正在稀释各平台上内容的专业性。

二、社交化传播考验媒体内容的社交动力

万众皆媒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信息在通过社交网络传播,专业媒体也不得不向社交渠道扩展。但社交化传播更多地取决于内容的社交动力。在内容上,形式创新和“语态”变化,与媒体内容的专业性之间如何寻求平衡是非常重要的。

三、个性化传播、信息茧房挑战媒体内容的穿透力

尽管社交网络能够 助用户用一种低成本方式获取个性化信息,但也会将一些信息阻隔在外,为信息茧房埋下伏笔。这就需要专业媒体来承担公共性信息平衡责任,使自己的内容穿透个体的信息茧房,取决于内容的说服力,以及传播技巧。

四、碎片化、情绪化的社交传播放大后真相困扰

社交传播放大了“后真相”问题,实时化内容生产带来了真相挖掘的渐进性与把关弱化,时效性压力大且人人皆媒的机制里,审核、把关也被弱化,甚至很多时候缺位。

??? 播播说

对于社交媒体对专业媒体的冲击,不一定每次都是要从5w的角度出发。这篇论文中,彭兰老师选择从现象出发反推问题,这个思路很值得大家学习借鉴~

答题框架四

职业媒体人——用户个体——非媒体组织——媒体新技术的拥有者

适用题目:社交媒体环境下,专业媒体如何应对挑战?

一、职业媒体人:坚守专业主义、再树专业性标杆

对于专业媒体的从业者,或者以自媒体方式从事着职业化新闻生产的内容创业者,新闻专业主义,仍应是其核心坚持。在未来,专业媒体仍是专业力量的核心支柱,也是专业主义主要的实践者。在各种主体用各种方式谋求专业性时,职业媒体人也应当成为专业性的标杆,他们的专业性也需要一些新的专业能力做支持,包括跨媒体协作能力、社会化媒体应用能力、内容运营能力、数据素养与人机协同能力等。

二、个体:从信息消费者素养向生产者、传播者素养扩展

新媒体形势下,传播主体与传播模式的变化,要求新闻专业主义向“2.0”版本转变,即不再是一种行业性的专业精神,而是所有参与新闻传播活动中的个体普遍需要遵守的交往信条和基本精神。但新媒体时代的公民媒介素养,不只是传统的“媒介素养”所指向的信息消费素养,更包括信息生产与传播素养、社会交往素养、公共参与素养等。

三、非媒体组织:在公共传播方向下构建新媒介素养

新媒体环境下,各类组织运营的新媒体成为媒体和公众的重要信息源,它们的传播,必然成为公共信息传播的一部分。因此,各类组织的媒介素养,直接影响着整个信息环境和内容生态。

四、媒体新技术的拥有者:遵从技术伦理与新闻传播伦理的双重约束

掌握着新技术的公司,特别是平台、算法、数据技术的拥有者,在未来的公共信息生产的专业性的重塑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技术的能量越大,就越需要规范与伦理的约束,这既包括技术伦理,也包括新闻传播的专业伦理。

??? 播播说

在谈及如何应对社交媒体的挑战时,可以从多主体层面出发拟定框架,打开思路。新媒体环境下,人人都有麦克风,相关参与者不仅局限于媒体行业,可拓展到与之相关的其他领域,爱宝们在采用“相关主体法”时可以参考这个彭兰老师的这个框架。

答题框架五

传播主体——传播模式——传播时空——传播渠道

适用题目:试论述新媒体传播的特点/发展方向。

一、新传播主体:万众皆媒、万物皆媒

新媒体传播的一个典型特点是,传播门槛的降低,带来了“万众皆媒”的景观,过去由专业媒体人主导的大众传播,已经扩展为全民参与的传播。进一步,在未来新闻生产系统的各个环节,参与主体都未必仅是“人”,一个新的“万物皆媒”的时代也将到来。

二、新传播模式:个人门户+人际媒介

万众皆媒,也带来了传播模式的变化。“个人门户”模式出现,在深层改变了大众传播的机制,使大众传播建立在人际传播这一基础设施上,公共内容的传播越来越依靠“人媒”,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传媒”渠道。在这一传播模式中,社交和分享是内容生产与传播的动力。

三、新传播时空:碎片时间+流动空间+场景

移动互联网把人们的完整时间切割成碎片时间,时段不再是他们使用新媒体的障碍。同时,移动互联网带来的空间改变,更重要的在于其“流动性”,信息消费空间从“广播”到lbs(基于位置的服务),新闻生产空间从“媒体空间”向“现场空间”延伸。与此同时,场景成为了移动媒体的一个新的构成要素。

四、新传播渠道:从管道到平台

在传播渠道日益丰富的同时,新媒体的信息传播也出现了“平台化”的趋势。不再是传统的单一通道,而是信息的传播者与使用者在平台相遇,用户对于内容生产与传播的影响能力增强。

短视频

答题框架六

要素配置——叙事模式——重点类型——生产机制

适用题目:谈谈短视频的传播策略、发展方向

一、优化要素配置寻求最大传播力

从移动传播视角看,短视频有五种核心要素:主题、亮点、形式、互动模式、分发模式与界面。资讯类短视频的传播力,来源于这些要素的选择与优化组合。

二、面向“移动”凝练“微叙事”模式

资讯类短视频虽然不能简单沿用传统电视、电影的叙事模式,但也需要针对移动观看需要,形成新的“微叙事”模式。

三、继续培育“硬核新闻”等“优质种子”

目前的资讯类短视频,更多的是软性新闻、泛新闻类视频,但对媒体来说,要在短视频这片土壤上赢得更强生命力,更需要培育具有重要新闻价值、题材相对较硬的优质短视频“种子”。

四、ugc与pgc协同创新生产机制

即使是专业媒体生产的短视频,也不只是依赖媒体的封闭生产系统,短视频生产更需要开放与协作。从生产主体方面来看,资讯类短视频需要“pgc+ugc”机制,ugc带来内容的丰富度、覆盖面与时效性,pgc则可以保证内容品质的稳定。

??? 播播说

短视频的传播策略从不同角度出发可以提出很多,不必拘泥于一种,但在框架上要有一定的逻辑性。彭兰老师在论文中强调的要素配置、叙事模式、重点类型及生产机制这几个层面,可以给爱宝们提供一个参考。

答题框架七

发展过程——特色——内容

适用题目:谈谈短视频兴起的(文化)原因。

一、“创新与扩散”:从民间文化走向公共性传播

短视频的“创新与扩散”,经历了几个阶段:1.以自我表达为主要诉求的民间文化阶段。2.商业运作阶段。3.向公共性传播普及的阶段。

二、生活化:短视频的文化基调

发端于民间文化的短视频,有着不同于影视等传统视频的文化基调,这种新文化基调赋予了短视频新的活力。

三、以人为本:短视频的文化基因

以人为本是短视频的核心基因。从爆款短视频中可以探究“人文光泽”,重视个人的故事、呈现平凡生活中的温情与感动。短视频生产者多元,但总体来说,都是以人为媒进行内容传播。

人机关系

答题框架八

信息呈现——信息加工——信息增值——决策判断——意义创造——传播互动

适用题目:内容生产中机器与人的不同能力偏向(智媒时代的人机关系)

一、对事物的反映方式:机器的客观呈现与人的主观观察、描述

人的主观观察、探索、分析与描述能力直接影响到新闻报道的质量与深度;机器对于新闻现场的反映,则是通过各种客观方式特别是数据来呈现。将机器的客观呈现与人的观察与描述结合起来,可以使报道更为丰富、多元,满足受众的不同需求。

二、内容产出优势:机器的信息加工与人的观点表达

机器在信息采集的维度与广度、信息加工的速度与效率及信息延展能力等信息处理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机器可以进行一些规律的提炼,但规律不等于观点。能提出有针对性观点的,最终还是人。基于机器提供的更丰富、深入的信息背景,人的观点也会有更坚实的依据。

三、信息增值方向:机器的知识生产与人的意义创造

媒体不仅是信息的搬运工,还需要挖掘信息的深层意义,实现信息的增值,机器主要通过知识生产来完成这样的增值,而人则需要在知识生产基础上实现意义的创造。

四、内容生产中的决策依据:机器的精准指导与人的经验、直觉判断

机器、算法进入内容产业后,带来了基于数据的精准思维,数据也越来越多地成为媒体的行动“指南”。但我们也需要警惕,人可能因此被数据与算法捆
学网传还得是彭兰!这9个新传考研答题框架绝了_信息_内容_数据(彭兰本科)插图
绑,跟在机器背后亦步亦趋。

五、创作本质:机器的“计算性”创作与人的内驱性表达

虽然从作品角度来看,人工智能创作的作品有些也具有审美功效,甚至有超出人类经验的创意,但从创作原理来看,机器更多是用数据分析与算法在模仿人的创作模式,形成一些自己的表达套路,它们的创作行为,是在人的指令下完成的一系列计算行为。

六、传播中的互动:机器的程式化互动与人的共情性交流

智能主播或社交机器人,即使它们可以识别人的情感或向人表达感情,但它们处理的情感都是被计算出来的,缺乏人的经历支持的情感,只是一些数字化符号。

答题框架九

自我认识——社会交往——群体融入——情感支持

适用题目:人机传播可以替代人际传播吗?

从人的本性来看,一些时候人们更愿意选择可以控制的人机传播,而逃避成本更高、难以把控的人际传播。但人机传播并不能满足人们的一切需要,人际传播的一些功能,是人机传播无法替代的。

一、人际传播可以 助人更好地认识自己

人之所以能通过与他人的交流来认识自己,是因为交流对象本身具有能动性,人通过交流对象对自己的评价等反馈看到“镜中我”,也意识到社会中“他者”的存在、自我与他者的差异,但与机器的交流容易强化人的自我中心意识与自我投射,机器作为他者被淡化甚至漠视,人也难以从机器那获得关于自我的真实评价与认知。

二、人际传播也可以培养人们的社会交往素养

他者意识、包容心、同理心等社会交往素养,这些是人际传播得以有效展开的前提,交流中的冲突与矛盾也是提高这些素养的必要代价。如果在人际交流中,人们延续人机传播中培养的自我中心惯性,对他人的理解、感同身受能力下降,进行人际交流也会困难重重。

三、人际传播是建立社会联系、汇入群体的方式

人际传播会 助人们构建自己的社会网络,这也是社会资本的一个重要基础。通过这一网络,人们可以获得更多关于生存环境的信息,了解社会,理解社会矛盾与冲突,应对环境挑战。而与机器的交流,却会将人们封闭在个人的天地里,回避社会冲突。如果人们逐渐切断与他人的互动,也就会切断与社会联系的纽带。

四、人际传播具有交换社会资源、提供情感支持的功能

人际传播推动着人们的社会化,这一过程中有社会资源的互动与交换,但机器显然无法给予人这样的社会资源。同时,机器无法提供情感支持,过分依赖人机传播,人们也会面临新的孤独。

好啦,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爱宝们还有想看的答题框架,可以在后台留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