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之网,就此悄然铺开。
《润州惊变录》便如同长了翅膀,飞遍大江南北。
兰台书肆门前,说书先生拍案惊堂,听者如堵,无不义愤填膺。
云舒布庄借着这股东风,生意愈发兴隆,更将李锜的恶名随着布匹货物远播四方。
街头巷尾,孩童们拍手传唱:“李锜老贼心肠坏,霸占漕银养私兵。刺杀钦差敢造反,老天迟早收他命!”
淮南节度使王锷莫名其妙就成了拯救刘谦于水火的大功臣,被大唐学子和百姓追捧。
话本热卖带来的美名,惹得浙西周边的藩镇一个个抢着上书征讨,为的就是在大唐百姓面前露个大脸。
皇帝顺势将王锷封为诸道行营兵马招讨处置使。
在宣武、武宁、武昌、淮南、宣歙、江西、浙东等地军队的积极配合下,王锷兵分三路向浙西发起进攻。
然而,就在这战云密布之际,润州节度使府内,却是另一番光景。
李锜拥着杜秋娘,正欣赏着新排的歌舞。丝竹管弦,靡靡之音,掩盖不住府外日渐紧张的气氛。
“节帅,”一名心腹将领匆匆入内,面带忧色,“近日城中流言四起,皆是对节帅不利之言……军中也颇有些议论……”
李锜不耐烦地挥挥手:“些许刁民妄议,何足挂齿?谁敢乱我军心,斩!”
那将领欲言又止,见李锜醉眼惺忪,只得暗叹一声,躬身退下。
杜秋娘纤纤玉指剥开一颗葡萄,递到李锜嘴边,柔声道:“节帅雄踞浙西,兵精粮足,朝廷大军远来,必是劳师袭远,何足为惧?”
李锜哈哈大笑,将她又搂紧几分:“说得好!正当及时行乐!待老夫破了朝廷兵马,这江南繁华,尽在你我掌中!”
他不知道的是,润州城外,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浙西治下五州内乱。
常州刺史颜防杀了镇将李深,又传书苏、杭、湖、睦四州的刺史,合力征讨李锜。
湖州刺史辛秘征募了数百名壮士,与叛军大战,杀了镇将赵惟忠。
苏州刺史李素带兵活捉了姚志安,将人绑在船头,历数李锜诸多罪孽。
在杨九郎的蛊惑下,李锜的部下张子良临阵倒戈,外甥裴行立选择归顺朝廷,带兵当街杀了李钧。
不到一个月,镇海军叛乱就被平息了。
五月,李锜父子被押送到长安后腰斩于市。
杜秋娘却被接入宫中,摇身一变成了皇帝最喜爱的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