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首都师范大学世界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_公元前_贵族_征夷…(2020首都师范大学奖学金)

2020首都师范大学世界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_公元前_贵族_征夷…(2020首都师范大学奖学金)缩略图

2020首都师范大学世界史真题

一、名词解释

1. 十二铜表法

公元前5世纪中叶罗马制定的第一部成文法典。该法典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因法律条文刻在十二铜表上,故名。法典规定,维护私有制度和奴隶主贵族的权益,保护私有财产,严惩破坏私有权者。《十二铜表法》对贵族滥用权力作了一些限制,按律量刑,贵族不能再任意解释法律。该法典是后世罗马法的渊源,对于中世纪和近代欧洲法学也有重要影响。

2. 奥古斯都

罗马帝国第一位皇帝。原名盖约?屋大维。公元前43年任执政官,与安东尼、雷必达公开结成“后三头同盟”。公元前36年剥夺了雷必达的军权。公元前31年在亚克兴海战中击败安东尼,成为罗马的唯一主宰。公元前28年改组元老院,自任“元首”。公元前27年,在元老院宣布交卸权力,还政于民,元老院为此授予他“奥古斯都”尊号;而实际上,他兼居执政官和终身保民官等要职,集大权于一身。他执政期间,开创了相对安定的政治局面,为罗马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创造了一定条件。

3. 沙皇特辖区

16世纪抄皇伊凡四世推行的土地制度。为彻底铲除贵族分裂势力的根基,伊凡四世把全国土地划分为特辖区和普通区两部分:中央地区和南部地区定为特辖区,约占全国土地的一半,由沙皇直接管理;特辖区内原属大贵族的世袭领地一律改为王室领地,分封给为沙皇服役的中小贵族;其余远离中央的偏远地区定为普通区,由贵族组成的杜马管理,凡在特辖区被没收了世袭领地的贵族,可以在普通区获得土地作为补偿。伊凡为了对付大贵族反抗,还组成了一千人的特辖军团。

4. 意大利文艺复兴

14-17世纪欧洲兴起的人文主义思想文化运动。这场文化运动是从复兴古典希腊、罗马文化开始的,因而被称为“文艺复兴”。文艺复兴运动最早发源于14世纪的意大利,以后逐渐扩大到西欧各国,一直持续到17世纪中期。文艺复兴运动不是古典文化艺术的简单复兴,而是资产阶级新文化的萌芽,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利用古典文化作为反封建反教会的武器,吸收其有利于自己的因素并加以改造,从而创造出为自己利益服务的新文化。文艺复兴运动为欧洲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也为欧洲近代资本主义文化奠定了基础。

5. 十月革命

俄国人民在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从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开始的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革命。因发生在俄历10月而得名。十月革命根本区别于过去发生的任何一次革命,它不是以一种剥削形式代替另一种剥削形式,而是消灭一切形式的剥削。产生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在无产阶级领导下进行民族民主革命的新时代。十月革命后,各国无产阶级、被压迫人民、被压迫民族争取解放的斗争蓬勃高涨。

6. 幕府政治

日本封建时期武士封建主军事独裁政权。律令制国家解体后,日本各地兴起武士封建主阶层,到12世纪形成关东源氏和关西平氏两大武士集团,彼此争权混战。皇室和贵族往往依靠他们进行政治斗争。1185年源氏消灭平氏,取得中央政权。1192年,源赖朝在镰仓建立幕府,自立为“征夷大将军”,统治全国。幕府是将军的官邸,设有一整套统治机构,实际上是中央政府,故称幕府政治。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将军名义上由天皇封任,实际上是将军擅权。将军授予武士土地和特权,武士为将军效忠,称为“御家人”。幕府政治从镰仓幕府(1192-1333)、经室町幕府(1336-1573)、江户幕府(1603-1868),至明治维新废除。

二、材料:

1. 大宪章的内容,大宪章的影响

2. (1)环境史研究的内容。(2)美国最早环境史研究的内容

3. 华盛顿会议及其自由主义国际秩序兴衰,以及对二十世界的影响?

三、论述:

1. 希波战争的原因、经过、影响

(一)希波战争的原因。

希波战争的直接原因在于波斯对小亚希腊人的压迫以及由此引起的反抗和雅典等邦的干预,较深层的原因则是波斯统治者拓疆辟土的侵略野心及其对希腊各邦发展造成的严重威胁。希波战争的导火线是公元前500年小亚的米利都暴动。

(二)希波战争的过程。

希波战争从公元前500年起至公元前449年结束,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前500?前479年),波斯军队对希腊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进攻。公元前492年,波斯对希腊本土发动第一次进攻,但由于海军遭遇风暴,陆军遭到色雷斯人的进攻,半途而废。公元前490年,波斯大军第二次进攻希腊,在马拉松平原登陆后,直指雅典。当时波斯陆海军人数在5万以上,而雅典只有1万人,在雅典指挥官米太亚德的指挥下,希腊方面取得了以少胜多的光辉胜利。公元前480年,薛西斯率波斯水陆大军第三次进攻希腊,在中希腊的主要道口温泉关,波斯军战胜了由李奥尼达率领的希腊联军。公元前480年秋,希腊海军在萨拉米湾重创波斯海军,是希波战争的转折点。

第二个阶段(前479?前449),主要是希腊人进一步解放爱琴海上和小亚沿岸的希腊城邦。公元前449年,双方缔结和约,波斯承认小亚各希腊城邦的独立,希波战争正式结束。

(三)希波战争的结果。

公元前449年,雅典和波斯都苦于难以彻底战胜对方,不得不握手言和,签署停战协定。波斯放弃爱琴海的霸权,允许小亚希腊城邦独立。因雅典谈判代表是卡利阿斯,故此和平协定又称《卡利阿斯和约》。希波战争至此以希腊,尤其是雅典的胜利而告终结。

(四)希波战争希腊取胜的原因。

希波战争中希腊取胜,首先是因为在战争的前期阶段,希腊人所进行的是为独立和自由而进行的正义战争;其次,在几次决定性的战役中,希腊将领指挥、布局得当;再次,希腊人是本土作战,熟悉地形,便于补给兵源和装备。而这些有利因素都是波斯军队所不具备的。

(五)希波战争的历史意义。

希波战争以希腊的胜利告终,希腊的胜利,使希腊各邦解除了波斯侵略的威胁,免遭东方专制主义的统治,得以继续保持自己历史发展的特点,为日后的西方文明奠定了基础。

希波战争波斯虽败,但波斯帝国仍在继续发展。希波战后,世界文明发展的格局便逐渐形成东西方分庭抗礼、并立共存之势,一直延续至今。

希波战争对希腊两个最重要城邦——斯巴达和雅典的影响尤为重大。对斯巴达而言,大量战利品的流入以及与外界的频繁接触,使斯巴达原有的经济和朴素的生活失去了平衡,原已平息的矛盾重新出现,斯巴达在希腊城邦中的军事统帅地位受到来自雅典的挑战;对雅典而言,大量的战俘和战利品使雅典的奴隶 制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因平民尤其是第四等级公民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民主势力增强,促使雅典民主政治更加完善,战争使雅典成为全希腊的海上强国,通过提洛同盟,雅典帝国的势力迅速膨胀,为以后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埋下了隐患。

2. 近代民族国家特征,建立过程,二战后民族国家发展有什么新趋势,民族国家对世界的影响

民族国家指近代以来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民族解放运动建立起来的、以一个或几个民族为国民主体建立起来的国家。它具有国际法意义上的独立主权、确定的领土疆域、全民族通用的语言和文化认同、一定的政权组织以及统一的国内市场等。民族国家是当今世界最基本的国家形态。

(一)近代民族国家特征

(1)民族认同感。

民族认同感的强弱成为民族国家建构当中的一个关键性问题。民族认同感强,则有利于民族国家的稳定;民族认同感弱,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民族国家的整体力量。

(2)民族国家与现代性。

民族国家的出现在其发生时段上大多与现代化的过程密切相关。这首先是因为以工业化、现代化以及由此而来的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以及民族主义等历史力量使得世界民族分布的状况发生了巨大改观,迫使过去出于彼此分离状态的各个民族交往密切,族际政治行为因国家的出现而部分地演进为国家间的政治行为;其次是因为现代化催生了英、法、德等资本主义民族国家,而且是因为这些民族国家凭借现代化的发生优势通过殖民地人民在被殖民的过程中通过对现代国家理念和民族理论的借出和本地化,经由非殖民化努力建立了独立的民族国家。

(3)民族国家的作用,为世俗化国家找到合法性的源泉。

按照哈贝马斯的理解,民族国家 (现代意义上的民族法治国家)是在法国大革命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形成的。 哈贝马斯将其划分为四种类型:西北欧传统的民族国家(在既有的领土国家基础上的建立,经历了由国家到民族的发展道理),意大利、德国为代表的迟到的民族国家(经历了由民族到国家的发展道理),在二战后亚非拉殖民化过程中形成的民族国家 (哈贝马斯称其为第三代民族国家),以及前苏联解体后在东南欧建立起来的民族国家。

(二)民族国家的建立过程

14、15 世纪前后欧洲地区商品经济不断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在成长中;政治上,工商业者和新兴的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迫切需要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的政府来统一国内市场。在此背景下兴起的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人文主义思潮把人的目光由神的世界转移到对人本身的关注,特别是对世俗欲望的关注,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鼓励发财致富和冒险精神,这就要求在政治上建立一个独立于中世纪教权统治的中央政权。随后,宗教改革运动的代表们明确主张“信仰即可救赎”,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确定了“教随国定”的原则;具有民族主义性质的新教,比如路德教、加尔文教和英国国教纷纷简化宗教仪式,否定罗马教廷的权威,主张世俗王权高于教权,民族主义意识逐渐在西欧地区产生。在这些因素综合作用下,英、法两国通过百年战争,确定了各自的领土疆域、统一了国内市场、形成了通用的语言、形成了各自的文化认同,在 15 世纪末,两国率先成为了西欧地区独立的民族国家,确立了专制王权的中央集权式的统治。西欧地区在中央集权政府的支持下,开始了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的殖民扩张,有力地推动了欧洲地区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

(三)二战后民族国家发展的新趋势

二战后,以亚非拉地区为中心,民族独立运动进入到新的历史时期。两次世界大战削弱了欧美帝国主义强国的实力,特别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为亚非拉地区的民族独立
2020首都师范大学世界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_公元前_贵族_征夷…(2020首都师范大学奖学金)插图
运动提供了良机。加上亚非拉地区的殖民地与半殖民地国家的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民族主义意识进一步增强,民族独立运动一浪高过一浪。到 20 世纪中期,帝国主义国家的殖民体系逐步瓦解,最终崩溃。亚非拉地区新兴独立的民族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或者说第三世界的国家。为了发展自己,它们意识到要团结合作,与旧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作斗争。1961 年在南斯拉夫等国领导人的推动下,不结盟运动正式兴起,这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推动了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发展。

民族国家对世界的影响

就民族主义而言,它的作用的双重性,使它对世界主题产生了积极和消极的影响。首先,民族主义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要求摆脱外国掣肘,走符合本国国情的道路;在国际关系中各个民族要求平等权利和独立发展,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这是有利于共同发展积极因素。与此相对的是,民族利己主义则通过各种手段向他国施加政治压力,干涉其内政外交,以达到控制他国目的。其次,极端民族主义往往过分强调本国本民族的利益,竞相搞经济割据,相互封锁。在经济上反对世界市场政策,反对跨越国界的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主张在经济上、政治上、外交上实行单向性战略,不惜以一些激进手段来维护民族的生存权。最后,民族主义反对霸权、反对外来干涉,主张走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谋求以平等成员的身份参与国际事务。这既是对大民族主义、大国家主义的否定,也是对强权政治、霸权主义的打击,具有进步性。

3. 二战后东亚国家经济兴起原因?拉美八十年代也是出口导向性经济,为什么没有像东亚一样发展起来?

(1)东亚经济兴起的原因:

①有坚实的经济政策基础。宏观经济政策保持高度的稳定,为私人投资提供必要的框架;投资迅速增长,银行体系实现一体化,以及实行了旨在方便储户的政策措施,有效地提高了国内储蓄率;人力资本投资迅速增长,普遍重视基本教育和初级教育,极大地提高了劳动力的素质;在农业政策方面,着重于促进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不对农业经济课以重税;防止和着力消除价格扭曲,务必将价格扭曲控制在极小的限度之内,积极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对传统技术进行了改造。②充分有效的资本积累同世界范围其他地区和国家相比较,东亚地区各国物质资本和人务资本的增长速度更快,持续的时间更长,这是东亚经济取得良好的业绩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

③东亚国家对经济资源进行最佳配置,必须指出,高水平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积累,是取得强劲的经济业绩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但不是充足条件。因为资本积累起来之后,还必须配置于高收益的生产和经济活动中。为此,东亚国家利用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相结合的方式来指导对劳动力市场和资本市场配置的决策。劳动力市场政府着重于利用市场机制高度的灵活性;资本市场政策着重于政府控制利率和指导信贷,从这两个方面加强政府干预。

④积极引进世界先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东亚国家积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选择最佳战略,尽可能加快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这些战略主要包括:引进世界先进技术;实行选择性产业政策;提高出口增长率。

⑤增长导向型政策的创新特征。东亚奇迹不仅应归功于东亚国家采取的最佳政策组合,而且应归功于实施这些政策的机制。

(2)拉美没有发展起来的原因

八十年代拉美不仅没有发展起来,而且爆发了严重的债务危机,其主要的原因有:从拉美国家本身来说,追求不切实际的经济发展速度应该是主要元in,与此同时长期殖民地统治留下的经济结构不合理以及政策失误也是重要原因。就外部经济环境来分析,西方推行贸易保护主义,转嫁经济危机的政策都大大加剧拉美国家债务危机。战后拉美国家基于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制定了远远超过本国财力限制的经济发展规划,实行高目标高投资高速度的方针。

2020首都师范大学世界史真题
一、名词解释

1. 十二铜表法

公元前5世纪中叶罗马制定的第一部成文法典。该法典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因法律条文刻在十二铜表上,故名。法典规定,维护私有制度和奴隶主贵族的权益,保护私有财产,严惩破坏私有权者。《十二铜表法》对贵族滥用权力作了一些限制,按律量刑,贵族不能再任意解释法律。该法典是后世罗马法的渊源,对于中世纪和近代欧洲法学也有重要影响。

2. 奥古斯都

罗马帝国第一位皇帝。原名盖约?屋大维。公元前43年任执政官,与安东尼、雷必达公开结成“后三头同盟”。公元前36年剥夺了雷必达的军权。公元前31年在亚克兴海战中击败安东尼,成为罗马的唯一主宰。公元前28年改组元老院,自任“元首”。公元前27年,在元老院宣布交卸权力,还政于民,元老院为此授予他“奥古斯都”尊号;而实际上,他兼居执政官和终身保民官等要职,集大权于一身。他执政期间,开创了相对安定的政治局面,为罗马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创造了一定条件。

3. 沙皇特辖区

16世纪抄皇伊凡四世推行的土地制度。为彻底铲除贵族分裂势力的根基,伊凡四世把全国土地划分为特辖区和普通区两部分:中央地区和南部地区定为特辖区,约占全国土地的一半,由沙皇直接管理;特辖区内原属大贵族的世袭领地一律改为王室领地,分封给为沙皇服役的中小贵族;其余远离中央的偏远地区定为普通区,由贵族组成的杜马管理,凡在特辖区被没收了世袭领地的贵族,可以在普通区获得土地作为补偿。伊凡为了对付大贵族反抗,还组成了一千人的特辖军团。

4. 意大利文艺复兴

14-17世纪欧洲兴起的人文主义思想文化运动。这场文化运动是从复兴古典希腊、罗马文化开始的,因而被称为“文艺复兴”。文艺复兴运动最早发源于14世纪的意大利,以后逐渐扩大到西欧各国,一直持续到17世纪中期。文艺复兴运动不是古典文化艺术的简单复兴,而是资产阶级新文化的萌芽,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利用古典文化作为反封建反教会的武器,吸收其有利于自己的因素并加以改造,从而创造出为自己利益服务的新文化。文艺复兴运动为欧洲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也为欧洲近代资本主义文化奠定了基础。

5. 十月革命

俄国人民在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从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开始的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革命。因发生在俄历10月而得名。十月革命根本区别于过去发生的任何一次革命,它不是以一种剥削形式代替另一种剥削形式,而是消灭一切形式的剥削。产生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在无产阶级领导下进行民族民主革命的新时代。十月革命后,各国无产阶级、被压迫人民、被压迫民族争取解放的斗争蓬勃高涨。

6. 幕府政治

日本封建时期武士封建主军事独裁政权。律令制国家解体后,日本各地兴起武士封建主阶层,到12世纪形成关东源氏和关西平氏两大武士集团,彼此争权混战。皇室和贵族往往依靠他们进行政治斗争。1185年源氏消灭平氏,取得中央政权。1192年,源赖朝在镰仓建立幕府,自立为“征夷大将军”,统治全国。幕府是将军的官邸,设有一整套统治机构,实际上是中央政府,故称幕府政治。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将军名义上由天皇封任,实际上是将军擅权。将军授予武士土地和特权,武士为将军效忠,称为“御家人”。幕府政治从镰仓幕府(1192-1333)、经室町幕府(1336-1573)、江户幕府(1603-1868),至明治维新废除。

二、材料:

1. 大宪章的内容,大宪章的影响

2. (1)环境史研究的内容。(2)美国最早环境史研究的内容

3. 华盛顿会议及其自由主义国际秩序兴衰,以及对二十世界的影响?

三、论述:

1. 希波战争的原因、经过、影响

(一)希波战争的原因。

希波战争的直接原因在于波斯对小亚希腊人的压迫以及由此引起的反抗和雅典等邦的干预,较深层的原因则是波斯统治者拓疆辟土的侵略野心及其对希腊各邦发展造成的严重威胁。希波战争的导火线是公元前500年小亚的米利都暴动。

(二)希波战争的过程。

希波战争从公元前500年起至公元前449年结束,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前500?前479年),波斯军队对希腊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进攻。公元前492年,波斯对希腊本土发动第一次进攻,但由于海军遭遇风暴,陆军遭到色雷斯人的进攻,半途而废。公元前490年,波斯大军第二次进攻希腊,在马拉松平原登陆后,直指雅典。当时波斯陆海军人数在5万以上,而雅典只有1万人,在雅典指挥官米太亚德的指挥下,希腊方面取得了以少胜多的光辉胜利。公元前480年,薛西斯率波斯水陆大军第三次进攻希腊,在中希腊的主要道口温泉关,波斯军战胜了由李奥尼达率领的希腊联军。公元前480年秋,希腊海军在萨拉米湾重创波斯海军,是希波战争的转折点。

第二个阶段(前479?前449),主要是希腊人进一步解放爱琴海上和小亚沿岸的希腊城邦。公元前449年,双方缔结和约,波斯承认小亚各希腊城邦的独立,希波战争正式结束。

(三)希波战争的结果。

公元前449年,雅典和波斯都苦于难以彻底战胜对方,不得不握手言和,签署停战协定。波斯放弃爱琴海的霸权,允许小亚希腊城邦独立。因雅典谈判代表是卡利阿斯,故此和平协定又称《卡利阿斯和约》。希波战争至此以希腊,尤其是雅典的胜利而告终结。

(四)希波战争希腊取胜的原因。

希波战争中希腊取胜,首先是因为在战争的前期阶段,希腊人所进行的是为独立和自由而进行的正义战争;其次,在几次决定性的战役中,希腊将领指挥、布局得当;再次,希腊人是本土作战,熟悉地形,便于补给兵源和装备。而这些有利因素都是波斯军队所不具备的。

(五)希波战争的历史意义。

希波战争以希腊的胜利告终,希腊的胜利,使希腊各邦解除了波斯侵略的威胁,免遭东方专制主义的统治,得以继续保持自己历史发展的特点,为日后的西方文明奠定了基础。

希波战争波斯虽败,但波斯帝国仍在继续发展。希波战后,世界文明发展的格局便逐渐形成东西方分庭抗礼、并立共存之势,一直延续至今。

希波战争对希腊两个最重要城邦——斯巴达和雅典的影响尤为重大。对斯巴达而言,大量战利品的流入以及与外界的频繁接触,使斯巴达原有的经济和朴素的生活失去了平衡,原已平息的矛盾重新出现,斯巴达在希腊城邦中的军事统帅地位受到来自雅典的挑战;对雅典而言,大量的战俘和战利品使雅典的奴隶 制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因平民尤其是第四等级公民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民主势力增强,促使雅典民主政治更加完善,战争使雅典成为全希腊的海上强国,通过提洛同盟,雅典帝国的势力迅速膨胀,为以后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埋下了隐患。

2. 近代民族国家特征,建立过程,二战后民族国家发展有什么新趋势,民族国家对世界的影响

民族国家指近代以来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民族解放运动建立起来的、以一个或几个民族为国民主体建立起来的国家。它具有国际法意义上的独立主权、确定的领土疆域、全民族通用的语言和文化认同、一定的政权组织以及统一的国内市场等。民族国家是当今世界最基本的国家形态。

(一)近代民族国家特征

(1)民族认同感。

民族认同感的强弱成为民族国家建构当中的一个关键性问题。民族认同感强,则有利于民族国家的稳定;民族认同感弱,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民族国家的整体力量。

(2)民族国家与现代性。

民族国家的出现在其发生时段上大多与现代化的过程密切相关。这首先是因为以工业化、现代化以及由此而来的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以及民族主义等历史力量使得世界民族分布的状况发生了巨大改观,迫使过去出于彼此分离状态的各个民族交往密切,族际政治行为因国家的出现而部分地演进为国家间的政治行为;其次是因为现代化催生了英、法、德等资本主义民族国家,而且是因为这些民族国家凭借现代化的发生优势通过殖民地人民在被殖民的过程中通过对现代国家理念和民族理论的借出和本地化,经由非殖民化努力建立了独立的民族国家。

(3)民族国家的作用,为世俗化国家找到合法性的源泉。

按照哈贝马斯的理解,民族国家 (现代意义上的民族法治国家)是在法国大革命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形成的。 哈贝马斯将其划分为四种类型:西北欧传统的民族国家(在既有的领土国家基础上的建立,经历了由国家到民族的发展道理),意大利、德国为代表的迟到的民族国家(经历了由民族到国家的发展道理),在二战后亚非拉殖民化过程中形成的民族国家 (哈贝马斯称其为第三代民族国家),以及前苏联解体后在东南欧建立起来的民族国家。

(二)民族国家的建立过程

14、15 世纪前后欧洲地区商品经济不断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在成长中;政治上,工商业者和新兴的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迫切需要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的政府来统一国内市场。在此背景下兴起的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人文主义思潮把人的目光由神的世界转移到对人本身的关注,特别是对世俗欲望的关注,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鼓励发财致富和冒险精神,这就要求在政治上建立一个独立于中世纪教权统治的中央政权。随后,宗教改革运动的代表们明确主张“信仰即可救赎”,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确定了“教随国定”的原则;具有民族主义性质的新教,比如路德教、加尔文教和英国国教纷纷简化宗教仪式,否定罗马教廷的权威,主张世俗王权高于教权,民族主义意识逐渐在西欧地区产生。在这些因素综合作用下,英、法两国通过百年战争,确定了各自的领土疆域、统一了国内市场、形成了通用的语言、形成了各自的文化认同,在 15 世纪末,两国率先成为了西欧地区独立的民族国家,确立了专制王权的中央集权式的统治。西欧地区在中央集权政府的支持下,开始了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的殖民扩张,有力地推动了欧洲地区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

(三)二战后民族国家发展的新趋势

二战后,以亚非拉地区为中心,民族独立运动进入到新的历史时期。两次世界大战削弱了欧美帝国主义强国的实力,特别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为亚非拉地区的民族独立运动提供了良机。加上亚非拉地区的殖民地与半殖民地国家的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民族主义意识进一步增强,民族独立运动一浪高过一浪。到 20 世纪中期,帝国主义国家的殖民体系逐步瓦解,最终崩溃。亚非拉地区新兴独立的民族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或者说第三世界的国家。为了发展自己,它们意识到要团结合作,与旧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作斗争。1961 年在南斯拉夫等国领导人的推动下,不结盟运动正式兴起,这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推动了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发展。

民族国家对世界的影响

就民族主义而言,它的作用的双重性,使它对世界主题产生了积极和消极的影响。首先,民族主义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要求摆脱外国掣肘,走符合本国国情的道路;在国际关系中各个民族要求平等权利和独立发展,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这是有利于共同发展积极因素。与此相对的是,民族利己主义则通过各种手段向他国施加政治压力,干涉其内政外交,以达到控制他国目的。其次,极端民族主义往往过分强调本国本民族的利益,竞相搞经济割据,相互封锁。在经济上反对世界市场政策,反对跨越国界的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主张在经济上、政治上、外交上实行单向性战略,不惜以一些激进手段来维护民族的生存权。最后,民族主义反对霸权、反对外来干涉,主张走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谋求以平等成员的身份参与国际事务。这既是对大民族主义、大国家主义的否定,也是对强权政治、霸权主义的打击,具有进步性。

3. 二战后东亚国家经济兴起原因?拉美八十年代也是出口导向性经济,为什么没有像东亚一样发展起来?

(1)东亚经济兴起的原因:

①有坚实的经济政策基础。宏观经济政策保持高度的稳定,为私人投资提供必要的框架;投资迅速增长,银行体系实现一体化,以及实行了旨在方便储户的政策措施,有效地提高了国内储蓄率;人力资本投资迅速增长,普遍重视基本教育和初级教育,极大地提高了劳动力的素质;在农业政策方面,着重于促进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不对农业经济课以重税;防止和着力消除价格扭曲,务必将价格扭曲控制在极小的限度之内,积极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对传统技术进行了改造。②充分有效的资本积累同世界范围其他地区和国家相比较,东亚地区各国物质资本和人务资本的增长速度更快,持续的时间更长,这是东亚经济取得良好的业绩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

③东亚国家对经济资源进行最佳配置,必须指出,高水平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积累,是取得强劲的经济业绩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但不是充足条件。因为资本积累起来之后,还必须配置于高收益的生产和经济活动中。为此,东亚国家利用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相结合的方式来指导对劳动力市场和资本市场配置的决策。劳动力市场政府着重于利用市场机制高度的灵活性;资本市场政策着重于政府控制利率和指导信贷,从这两个方面加强政府干预。

④积极引进世界先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东亚国家积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选择最佳战略,尽可能加快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这些战略主要包括:引进世界先进技术;实行选择性产业政策;提高出口增长率。

⑤增长导向型政策的创新特征。东亚奇迹不仅应归功于东亚国家采取的最佳政策组合,而且应归功于实施这些政策的机制。

(2)拉美没有发展起来的原因

八十年代拉美不仅没有发展起来,而且爆发了严重的债务危机,其主要的原因有:从拉美国家本身来说,追求不切实际的经济发展速度应该是主要元in,与此同时长期殖民地统治留下的经济结构不合理以及政策失误也是重要原因。就外部经济环境来分析,西方推行贸易保护主义,转嫁经济危机的政策都大大加剧拉美国家债务危机。战后拉美国家基于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制定了远远超过本国财力限制的经济发展规划,实行高目标高投资高速度的方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