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华侨大学历史学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_德钦_美国_中国(华侨大学2016)

2015华侨大学历史学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_德钦_美国_中国(华侨大学2016)缩略图

2015华侨大学历史学考研真题

历史学考研网

一、名词解释

1.《明实录》

《明实录》是明代历朝官修的编年体史书,记录了从明太祖朱元璋到明熹宗朱由校共十五代皇帝、约两百五十年的大量资料,具有重要史学价值,是研究明朝历史的基础史籍之一。全书共十三部,两千九百一十一卷,1600多万字,是有明一代史料的集大成者。纂修此书,系以朝廷诸司部院所呈缴的章奏、批件等为本,又以遣往各省的官员收辑的先朝事迹做补充,逐年记录各个皇帝的诏敕、律令,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大事而成。其中建文朝实录附于《太祖实录》中,景泰朝实录附于《英宗实录》中,思宗崇祯朝、安宗弘光朝、绍宗隆武朝、昭宗永历朝因战乱无实录。

2.摊丁入亩

清政府实行的将丁银并入田赋征收的一种赋税制度。又称地丁合一。源于康熙,雍正、乾隆年间普遍实行。其主要内容为废除人头税,即不再以人为对象征收丁税,而把固定下来的丁税摊到地亩上。具体办法是,把各省丁税原额分摊在各州县的土地上,地税一两分摊若干丁银。地银和丁银合一,叫做地丁银。该制的推行,废除了实行两千多年的人头税(丁税),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

3.裨治文

裨治文,新教美国公理会在华传教士。美国马萨诸塞州人。1826年毕业于阿默斯特学院。1829年得安多弗神学院学位。1830年来广州, 1839年任林则徐的译员,曾到虎门参观焚毁鸦片。1841年获纽约大学神学博士学位。1844年任美国公使顾盛的译员和秘书,参加订立《望厦条约》。1847年出席在上海召开的《新约》翻译代表委员会会议。1857~1859年担任亚洲文会首任会长。他曾创办并主编《澳门月报》,刊载有关中国的政治、经济、
2015华侨大学历史学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_德钦_美国_中国(华侨大学2016)插图
地理和文化等资料。他主张用武力强迫清政府订立不平等条约以打开中国门户;认为传教士应不受中国法律约束而深入内地活动。晚年主要从事《新旧约全书》新译工作。1861年在上海去世。

4.五口通商大臣

清末派驻广州管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个口岸办理通商、交涉事务的钦差大臣,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设立。由两广总督兼职。1859年(咸丰九年)将五口通商大臣移驻上海,改由两江总督兼职。1861年划归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管辖。1866年(同治五年)因通商口岸已扩展至长江各口,改称南洋通商大臣。

5.英日同盟

1902年英日两国为联合对付俄国在远东的扩张而结成的同盟。1902年在伦敦签订,规定缔约国一方在遭到第三国进攻时,另一方应保持中立;在第三国得到其他国家支持的情况下,则应提供军事援助。条约还保障了双方在中国的已得利益。华盛顿会议期间,在美国压力下,英日同盟于1921年宣告终止,为四国条约所代替。

6.德钦党

缅甸第一个民族主义组织。创建于1931~1932年间。成立初期称“我缅人协会”。后因其成员均以“德钦”(意为主人)冠于名首,以示对英国殖民统治的反抗,故称“德钦党”。1933年正式建立中央执行委员会。主要领导人是德钦吞瑞、德钦登貌、德钦巴当等。1935年 3月,该党在石油城仁安羌召开首次代表大会,制定斗争纲领,提出释放被捕的爱国僧侣、改善工人生活,减轻农民捐税负担等要求。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该党联合其他党派团体成立自由联盟(亦称缅甸出路派组织),在各地进行反英宣传。因此,该党受到殖民当局的残酷镇压,不少领导成员被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钦哥都迈、德钦哥都季为首的德钦党人又重组德钦党,与自由同盟相对抗;以德钦吞屋为首的一部分德钦党员组成另一政党,自称为“老牌德钦党”。1955年11月,该党宣布它的政纲是“反对共产主义的祸害、社会党的独裁和专制的法西斯主义”。1958年以后德钦党实际上已解体,分裂为几个党。1964年均被取缔。

7.美国排华法案

《排华法案》是美国于1882年5月6日签署的一项法案。它是根据1880年对《柏林盖姆条约》的修订而制定的。条例的修订允许美国暂停入境移民,国会很快就执行了这一决定。该法案是针对大量华人因中国的内部动荡和有机会得到铁路建设工作而迁入美国西部所作出的反应,是在美国通过的第一部针对特定族群的移民法。2012年6月18日,美国众议院全票表决通过,美国正式以立法形式就1882年通过的《排华法案》道歉。

8.契约华工

指发生在19世纪,为生活所迫而签订契约到海外劳动的中国人。大致可分为南洋的“猪仔”华工、拉丁美洲的契约苦力、美国的“赊单”苦力三种类型。南洋的“猪仔”华工 明末清初,闽粤沿海破产农民,因家乡生活困难,多往南洋谋生。由于资金短缺,一般采取两种方式出国:一是自发结伙出海,公推一名“客头”,垫付船资伙食,到海外以劳动所得偿还欠债,立有“公凭”为据。这种“公凭”实质上是押身抵债的集体契约。

二、简答题

9.郑和下西洋的过程及意义

(一)历史背景。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多方面的,既要宣传明朝的国威,扩大明朝 在海外的政治影响,招谕各国前来朝贡,也有发展以朝贡为形式的海外贸易的意图。

(二)过程。从永乐三年(1405年)到宣德八年(1433年),郑和共七次率领庞大 的船队下西洋,历时28年。郑和船队游历南洋群岛诸国,到达中南半岛、印度半岛、 阿拉伯半岛等亚非的30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越过了赤道。郑和所率船队满载瓷器、茶叶、铁器、农具、丝绸、金银等国内产品,去换取亚、非各国的象牙、香料、宝石等奇珍,因此他们的船只被称为“宝船”。

(三)意义。(1)郑和船队七次远航,最远到达赤道以南的非洲东海岸地方,比意大利人哥伦布和葡萄牙人达?伽马发现新航路要早半个世纪以上。这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是中国对世界航海事业的巨大贡献。同时也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2)跟随郑和下西洋的使者费信著《星槎胜览》、马欢著《瀛涯胜览》、巩珍著《西洋番国志》。这三部书记载了所至各国的概况,如生活习惯、风俗礼仪和社会生产等,是研究中外关系史的重要资料。

10.三民主义的进步性及其局限性

三民主义的进步性: ①公开提出以武装斗争的手段来推翻清王朝的腐朽统治,明确提出反对满族贵族的民族压迫,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民主革命精神。②推翻封建专制王朝后要建立的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为资产阶级革命指明了前途与方向。③土地纲领也体现了资产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的强烈革命愿望。所以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表达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

三民主义的局限性:①民族主义没有明确地、彻底地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内容。②民生主义的土地纲领不够彻底,不是从根本上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而是采取改良的办法,即核定地价,没有和农民的土地要求联系起来。这充分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派的软弱性和旧民主主义革命反帝反封建斗争的不彻底性。三民主义的局限性决定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不可能取得彻底的胜利。

11.地理大发现的条件

(1)经济动因。

第一,人口与资源的矛盾:中世纪晚期欧洲人口增长,人多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欧洲人特别要求进行空间扩张,海上新航路的开辟可以为空间扩张创造更好的条件。

第二,传统商路垄断。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崛起后垄断了东西方传统的贸易商路,欧洲商人渴望一条通往东方的新商路。

第三,“寻金热”的出现。16世纪初伴随资本主义的萌芽,欧洲商品货币经济日益发达,货币作为普遍的交换手段渐趋成为财富的象征,加之《马可?波罗行记》对中国的描述,使得欧洲各国的君主、贵族和新兴资产阶级都渴望到东方攫取黄金。

(2)政治动因

民族国家的建立和中央集权的强化,各国封建君主积极支持海外扩张。

(3)其次是宗教动因。

传播基督教福音,宣扬自己文化的普世价值,是促成欧洲人完成地理大发现的精神动因。

(4)再次是思想文化动因。

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理念所蕴含的为创造现实幸福而努力奋斗、发挥人的潜能的精神,也为航海探险事业提供了思想支撑。

(5)此外,航海技术的改进、海上武器和战术的进步、专制政府的支持以及葡萄牙、西班牙的地缘优势等,也使地理大发现的发生具有了客观的、有利的条件。

12.华侨出国的背景

1840—1949年,这百余年间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散布范围最广、产生影响最深的海外移民时期。移居海外的中国人约有万人。劳工已成为移民的主体,商业性移民和政治性移民次之,文化、亲属团聚等类移民又次之。这些移民是在东南亚,此外美洲、大洋洲、欧洲、非洲等也有大批中国移民。当代世界华侨华人的分布格局基本上是随着这一时期中国的海外移民而奠定的。

这种规模空前的海外移民现象的形成的原因:

(一)国内因素:(1)主要是由于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过程的加深,土地兼并情况严重让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人口与土地压力的加剧, 以及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商品和资本扩张,使农村自然经济的日渐解体。自然灾害和苛刻的战争赔款、战争费用转嫁到广大百姓身上使下层民众日益贫困化,对移民的催化作用。同时旧中国经济的落后,贫苦农民为求生活,只能出国谋 生。(2)鸦片战争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为了逃避清政府的迫害,逃往海外。(3)台湾、澎湖的割让,不甘心受日本人的统治,赴台谋生的福建人民,与台湾同胞一起逃亡海外。(4)清政府在1860年的《北京条约》中被迫解除了华侨出国的禁令,使华侨出国合法化。在1866年与英法签订招工章程, 允许其任意招募华工。

(二)外在因素:西方殖民者开发东南亚、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的大量劳工需求等内外因素剧烈作用所致。这时的清政府屈于外国列强的压力,被迫同意中国人赴英、法殖民地或外洋别地做工,或愿常住入籍,或随时来往,一律听其自便,不得禁阻。

在这种背景下,华工出国如浪汹涌。以契约移民方式为主的劳动力输出实际上是资本主义廉价劳动力在国际市场上的流动,属于经济性质的和平移民。契约工人又称苦力,俗称“猪仔”。“猪仔贸易”也称“苦力贸易”。“猪仔”成了近代契约华工悲惨命运的形象写照。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至七十年代,

“猪仔”贸易最为盛行。澳门、香港和通商口岸(如广州、厦门、上海等)是国内贩运华工的中心,新加坡和槟榔屿则是转贩世界各地的中心。“猪仔”们被掳掠、诓骗而入“猪仔馆”,即被强制按上“自愿出洋”的手印,以一纸契约而被装上船只,开始了暗无天日的“海上浮动地狱”旅程。迨至抵达目的地,己有半数以上的“猪仔”成了海底冤魂。由于拐贩人口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晚清政府采取了打击的措施。年与英、法签订的移民公约中规定:凡用暴力或欺骗手段将中国民人贩运出洋者,一经查出,即行正法。国际舆论也强烈谴责这种赤裸裸的苦力贸易。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起,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对华工进行限制与排斥。风行的“猪仔”买卖才有所遏制。同时,晚清政府逐渐纠正了过去那种将华侨视为弃民的政策,代之以“护侨”,如在美洲、东南亚等地设立领事馆, 助华侨争取权益,进行“护侨”外交;派遣舰队巡视华埠,以收华侨内向之心; 助设立中华商会,创办学校,等等。

13.列举中国近现代史和华侨华人史著作各5部

近代史著作:《天朝的崩溃》,《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晚清七十年》《中国革命史教程》《新编中国现代史》

华侨华人著作:《中国读本》《海外华侨华人与中国的公共外交》《我们回家》《华侨史》

三、论述题

14.试论明清“资本主义萌芽”问题

(一)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所谓的资本主义萌芽,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产生,由于力量微弱,它只是在封建社会内部稀疏地存在着,处于萌芽状态。学界主流观点认为:(1)明代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已在某些地方某些手工业中出现,如在苏州丝织业中最为明显。当时出现了机户雇佣机工从事生产的情况。机户与机工的关系是“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这显然是一种新的自由雇佣关系。(2)清代,江南丝织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也在缓慢地生长。江宁、苏州等地富有的机户,经营着较大的手工业作坊和工场,开设“账房”或“行号”,以从事资本主义的经营。其他行业也存在着资本主义萌芽。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在于:(1)封建土地所有制造成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自然经济顽强存在,使商品经济很难发展。(2)封建政府多对内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对外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严重地阻碍了工商业及内外贸易的发展;(3)商业资本多半用于购置土地,很少投诸手工业生产。

(二)学界的不同观点。资本主义萌芽问题与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问题、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战争问题、汉民族形成问题,被称为史学界的“五朵金花”。从1950年代中期至1960年代中期,史学界围绕资本主义萌芽问题发表的论著大量出现,其中尚钺著《中国资本主义关系发生及演变的初步研究》、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历史教研室编《明清社会经济形态的研究》等著作影响较大。进入1990年代以来,学界开始对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的研究进行反思。质疑的观点主要围绕:(1)资本主义萌芽的概念模糊,即问题研究的前提没有解决。(2)把手工工场和雇佣关系的产生当作资本主义萌芽的一个根本性的标志,而两者在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之前就已存在。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1)情结论。李伯重认为资本主义萌芽研究情结是一种主观的愿望。从感情基础来说,是一种特定时期的民族心态的表现。(2)死结论。王家范认为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的研究是一个“死结”。因为资本主义一词在西方早不再用作社会形态的指称。(3)假问题论。王学典把资本主义萌芽看作一个“假问题”,他认为包括资本主义萌芽问题在内的“五朵金花”的纷争产生于浓厚的意识形态话语背景下,在既定的话语背景下,这些命题有其特定意义,而今随着话语系统的根本转换和语境的巨大变迁,这些命题本身能否成立早已成为问题,也就是说它已经成为“假问题”。

15.评述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一)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 的民族解放战争,它打破了近代中国抵抗外国侵略屡战屡败的局面,洗雪了鸦片战 争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二)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由涣散分裂到团结统一的转折点。面对强敌入侵及 空前的民族危难,中国人民团结奋战,结成国内各民族各阶层各党派及海外华人、爱国侨胞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争取民族独立自由与解放,收复失地和恢复领土主权完整,成为中国民族共同奋斗的目标,从而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有力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振兴。

(三)抗日战争的胜利,恢复了中国在国际社会应有的地位。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抗击和歼灭日军最多,对日本国力的消耗最大,在对日作战中作出的牺牲也最大,并有力地支援、配合了太平洋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四)抗日战争唤起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激起中国人民在历史灾难时刻义无反顾地投身于捍卫民族生存的斗争,表现出与民族之敌血战到底的气概。抗战力量的广泛动员、民族意识的空前高涨、民众参政意识的提高,提出了改变中国现状、前途和命运的要求,经过中国政府和各阶层人民的不懈努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取得了部分外交上的胜利。尽管当时中国尚不具备强国的真正实力,但毕竟与美、英、苏并列跻身四强行列。

(五)抗日战争的胜利,有力推动了中国历史的进步。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通过进步、正当的和抗日救亡团体的宣传和组织,广泛地动员了城乡民众,尤其是乡村农民的抗日力量。广大农民为抗战作出了牺牲和贡献,农民提供的粮食、兵役等,有力地支持了中国的长期抗战。

16.如何辩证地评价资本主义扩张对世界的影响

1、资本主义的扩张揭开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序幕,使世界地区间的经济联系更加密切了。西欧与东欧、西欧与美洲的贸易相继的扩大,国际的劳动大分工第一次大规模地实现。

2、资本主义大扩张,促进了全球范围内的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它导致了人种的变化和重新的分布,尤其是在美洲。基督教也被传到世界各地,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受到其他宗教的影响,形成了诸多的有地方特色的基督教。

3、与此相伴而生的还有世界动植物品种的大交流。

4、资本主义的扩张也导致了国际格局的演变和世界秩序的一体化。地理大发现之前的有着悠久文化的东方渐渐的落后于西方,经过资本主义扩张的西方尤其是欧洲跃居世界首位。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条约》的签订宣告了近代欧洲秩序的诞生。

5、资本主义的扩张,也使世界历史观开始形成,意识形态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6、资本主义的扩张,使原本孤立、分散的各国、各地区历史发展趋向一体化,从而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

7、但是资本主义的扩张是建立在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累累白骨基础之上的,是以落后国家和地区经济的欠发展为代价的。

17.为什么说“华侨为革命之母”

据考,孙中山“华侨为革命之母”的观点,最早见诸其1916年《致海外革命同志书》中。1922年,孙中山为菲律宾中国国民党分部落成题词,亦称:“我海外同志,昔与文艰苦相共,或输财以充军实,或奋袂而杀国贼,其对革命之奋斗,历数十年如一日,故革命史上,无不有华侨二字。”1923年双十节,孙中山在广州举行的国民党恳亲大会上,则明确地说:“本党最发达的地方是海外各埠,海外华侨很多地方都有中国国民党。华侨的思想开通较早,明白本党主义在先,所以他们革命也是在先,每次革命都是得海外同志的力量。”实际上,“华侨为革命之母”的观点,还贯穿于诸多论述华侨与辛亥革命之间关系的大量著作中,如张永福著《南洋与创立民国》、冯自由著《革命逸史》和《华侨革命开国史》、胡汉民著《南洋与中国革命》。可见,“华侨为革命之母”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孙中山生前讲话、行文中常常提起者,更为诸多革命元勋著述所采用。

“华侨为革命之母”论高度概括了华侨为中国革命出钱出力、毁家纾难的杰出贡献,虽然在逻辑上有不够准确之处(从根本上说,中国革命固然是在中国社会内部孕育的,它是国内社会各种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但此说却依然有充分的根据,符合历史真实。满清末造,朝政腐败,列强环伺,中国几有被瓜分之危。广大华侨响应孙中山的号召,奋袂而起,献身革命。他们率先组织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兴中会,此后又组织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不仅“讨逆之檄告相传,助义之饷粮夕集”,而且随时组队回国参加历次的起义。1911年“黄花岗之役,在已查明确认的85位殉难烈士中,就有华侨烈士31人,他们之中有工人、商人、新闻记者、学生、教师、传教士和社团职员,年龄最小者仅十八九岁,而以20岁至30岁上下为最多数,足见华侨参加辛亥革命之普遍与热烈。总之,孙中山的革命活动始于华侨社会,革命组织的首批成员和最早的赞助人多为华侨,华侨为辛亥革命的成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仅就辛亥革命期间来看,无论是宣传发动、组织策划,还是经费筹措、参与起义,华侨为“革命之母”,均可谓当仁不让。

2015华侨大学历史学考研真题
历史学考研网

一、名词解释

1.《明实录》

《明实录》是明代历朝官修的编年体史书,记录了从明太祖朱元璋到明熹宗朱由校共十五代皇帝、约两百五十年的大量资料,具有重要史学价值,是研究明朝历史的基础史籍之一。全书共十三部,两千九百一十一卷,1600多万字,是有明一代史料的集大成者。纂修此书,系以朝廷诸司部院所呈缴的章奏、批件等为本,又以遣往各省的官员收辑的先朝事迹做补充,逐年记录各个皇帝的诏敕、律令,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大事而成。其中建文朝实录附于《太祖实录》中,景泰朝实录附于《英宗实录》中,思宗崇祯朝、安宗弘光朝、绍宗隆武朝、昭宗永历朝因战乱无实录。

2.摊丁入亩

清政府实行的将丁银并入田赋征收的一种赋税制度。又称地丁合一。源于康熙,雍正、乾隆年间普遍实行。其主要内容为废除人头税,即不再以人为对象征收丁税,而把固定下来的丁税摊到地亩上。具体办法是,把各省丁税原额分摊在各州县的土地上,地税一两分摊若干丁银。地银和丁银合一,叫做地丁银。该制的推行,废除了实行两千多年的人头税(丁税),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

3.裨治文

裨治文,新教美国公理会在华传教士。美国马萨诸塞州人。1826年毕业于阿默斯特学院。1829年得安多弗神学院学位。1830年来广州, 1839年任林则徐的译员,曾到虎门参观焚毁鸦片。1841年获纽约大学神学博士学位。1844年任美国公使顾盛的译员和秘书,参加订立《望厦条约》。1847年出席在上海召开的《新约》翻译代表委员会会议。1857~1859年担任亚洲文会首任会长。他曾创办并主编《澳门月报》,刊载有关中国的政治、经济、地理和文化等资料。他主张用武力强迫清政府订立不平等条约以打开中国门户;认为传教士应不受中国法律约束而深入内地活动。晚年主要从事《新旧约全书》新译工作。1861年在上海去世。

4.五口通商大臣

清末派驻广州管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个口岸办理通商、交涉事务的钦差大臣,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设立。由两广总督兼职。1859年(咸丰九年)将五口通商大臣移驻上海,改由两江总督兼职。1861年划归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管辖。1866年(同治五年)因通商口岸已扩展至长江各口,改称南洋通商大臣。

5.英日同盟

1902年英日两国为联合对付俄国在远东的扩张而结成的同盟。1902年在伦敦签订,规定缔约国一方在遭到第三国进攻时,另一方应保持中立;在第三国得到其他国家支持的情况下,则应提供军事援助。条约还保障了双方在中国的已得利益。华盛顿会议期间,在美国压力下,英日同盟于1921年宣告终止,为四国条约所代替。

6.德钦党

缅甸第一个民族主义组织。创建于1931~1932年间。成立初期称“我缅人协会”。后因其成员均以“德钦”(意为主人)冠于名首,以示对英国殖民统治的反抗,故称“德钦党”。1933年正式建立中央执行委员会。主要领导人是德钦吞瑞、德钦登貌、德钦巴当等。1935年 3月,该党在石油城仁安羌召开首次代表大会,制定斗争纲领,提出释放被捕的爱国僧侣、改善工人生活,减轻农民捐税负担等要求。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该党联合其他党派团体成立自由联盟(亦称缅甸出路派组织),在各地进行反英宣传。因此,该党受到殖民当局的残酷镇压,不少领导成员被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钦哥都迈、德钦哥都季为首的德钦党人又重组德钦党,与自由同盟相对抗;以德钦吞屋为首的一部分德钦党员组成另一政党,自称为“老牌德钦党”。1955年11月,该党宣布它的政纲是“反对共产主义的祸害、社会党的独裁和专制的法西斯主义”。1958年以后德钦党实际上已解体,分裂为几个党。1964年均被取缔。

7.美国排华法案

《排华法案》是美国于1882年5月6日签署的一项法案。它是根据1880年对《柏林盖姆条约》的修订而制定的。条例的修订允许美国暂停入境移民,国会很快就执行了这一决定。该法案是针对大量华人因中国的内部动荡和有机会得到铁路建设工作而迁入美国西部所作出的反应,是在美国通过的第一部针对特定族群的移民法。2012年6月18日,美国众议院全票表决通过,美国正式以立法形式就1882年通过的《排华法案》道歉。

8.契约华工

指发生在19世纪,为生活所迫而签订契约到海外劳动的中国人。大致可分为南洋的“猪仔”华工、拉丁美洲的契约苦力、美国的“赊单”苦力三种类型。南洋的“猪仔”华工 明末清初,闽粤沿海破产农民,因家乡生活困难,多往南洋谋生。由于资金短缺,一般采取两种方式出国:一是自发结伙出海,公推一名“客头”,垫付船资伙食,到海外以劳动所得偿还欠债,立有“公凭”为据。这种“公凭”实质上是押身抵债的集体契约。

二、简答题

9.郑和下西洋的过程及意义

(一)历史背景。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多方面的,既要宣传明朝的国威,扩大明朝 在海外的政治影响,招谕各国前来朝贡,也有发展以朝贡为形式的海外贸易的意图。

(二)过程。从永乐三年(1405年)到宣德八年(1433年),郑和共七次率领庞大 的船队下西洋,历时28年。郑和船队游历南洋群岛诸国,到达中南半岛、印度半岛、 阿拉伯半岛等亚非的30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越过了赤道。郑和所率船队满载瓷器、茶叶、铁器、农具、丝绸、金银等国内产品,去换取亚、非各国的象牙、香料、宝石等奇珍,因此他们的船只被称为“宝船”。

(三)意义。(1)郑和船队七次远航,最远到达赤道以南的非洲东海岸地方,比意大利人哥伦布和葡萄牙人达?伽马发现新航路要早半个世纪以上。这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是中国对世界航海事业的巨大贡献。同时也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2)跟随郑和下西洋的使者费信著《星槎胜览》、马欢著《瀛涯胜览》、巩珍著《西洋番国志》。这三部书记载了所至各国的概况,如生活习惯、风俗礼仪和社会生产等,是研究中外关系史的重要资料。

10.三民主义的进步性及其局限性

三民主义的进步性: ①公开提出以武装斗争的手段来推翻清王朝的腐朽统治,明确提出反对满族贵族的民族压迫,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民主革命精神。②推翻封建专制王朝后要建立的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为资产阶级革命指明了前途与方向。③土地纲领也体现了资产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的强烈革命愿望。所以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表达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

三民主义的局限性:①民族主义没有明确地、彻底地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内容。②民生主义的土地纲领不够彻底,不是从根本上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而是采取改良的办法,即核定地价,没有和农民的土地要求联系起来。这充分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派的软弱性和旧民主主义革命反帝反封建斗争的不彻底性。三民主义的局限性决定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不可能取得彻底的胜利。

11.地理大发现的条件

(1)经济动因。

第一,人口与资源的矛盾:中世纪晚期欧洲人口增长,人多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欧洲人特别要求进行空间扩张,海上新航路的开辟可以为空间扩张创造更好的条件。

第二,传统商路垄断。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崛起后垄断了东西方传统的贸易商路,欧洲商人渴望一条通往东方的新商路。

第三,“寻金热”的出现。16世纪初伴随资本主义的萌芽,欧洲商品货币经济日益发达,货币作为普遍的交换手段渐趋成为财富的象征,加之《马可?波罗行记》对中国的描述,使得欧洲各国的君主、贵族和新兴资产阶级都渴望到东方攫取黄金。

(2)政治动因

民族国家的建立和中央集权的强化,各国封建君主积极支持海外扩张。

(3)其次是宗教动因。

传播基督教福音,宣扬自己文化的普世价值,是促成欧洲人完成地理大发现的精神动因。

(4)再次是思想文化动因。

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理念所蕴含的为创造现实幸福而努力奋斗、发挥人的潜能的精神,也为航海探险事业提供了思想支撑。

(5)此外,航海技术的改进、海上武器和战术的进步、专制政府的支持以及葡萄牙、西班牙的地缘优势等,也使地理大发现的发生具有了客观的、有利的条件。

12.华侨出国的背景

1840—1949年,这百余年间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散布范围最广、产生影响最深的海外移民时期。移居海外的中国人约有万人。劳工已成为移民的主体,商业性移民和政治性移民次之,文化、亲属团聚等类移民又次之。这些移民是在东南亚,此外美洲、大洋洲、欧洲、非洲等也有大批中国移民。当代世界华侨华人的分布格局基本上是随着这一时期中国的海外移民而奠定的。

这种规模空前的海外移民现象的形成的原因:

(一)国内因素:(1)主要是由于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过程的加深,土地兼并情况严重让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人口与土地压力的加剧, 以及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商品和资本扩张,使农村自然经济的日渐解体。自然灾害和苛刻的战争赔款、战争费用转嫁到广大百姓身上使下层民众日益贫困化,对移民的催化作用。同时旧中国经济的落后,贫苦农民为求生活,只能出国谋 生。(2)鸦片战争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为了逃避清政府的迫害,逃往海外。(3)台湾、澎湖的割让,不甘心受日本人的统治,赴台谋生的福建人民,与台湾同胞一起逃亡海外。(4)清政府在1860年的《北京条约》中被迫解除了华侨出国的禁令,使华侨出国合法化。在1866年与英法签订招工章程, 允许其任意招募华工。

(二)外在因素:西方殖民者开发东南亚、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的大量劳工需求等内外因素剧烈作用所致。这时的清政府屈于外国列强的压力,被迫同意中国人赴英、法殖民地或外洋别地做工,或愿常住入籍,或随时来往,一律听其自便,不得禁阻。

在这种背景下,华工出国如浪汹涌。以契约移民方式为主的劳动力输出实际上是资本主义廉价劳动力在国际市场上的流动,属于经济性质的和平移民。契约工人又称苦力,俗称“猪仔”。“猪仔贸易”也称“苦力贸易”。“猪仔”成了近代契约华工悲惨命运的形象写照。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至七十年代,

“猪仔”贸易最为盛行。澳门、香港和通商口岸(如广州、厦门、上海等)是国内贩运华工的中心,新加坡和槟榔屿则是转贩世界各地的中心。“猪仔”们被掳掠、诓骗而入“猪仔馆”,即被强制按上“自愿出洋”的手印,以一纸契约而被装上船只,开始了暗无天日的“海上浮动地狱”旅程。迨至抵达目的地,己有半数以上的“猪仔”成了海底冤魂。由于拐贩人口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晚清政府采取了打击的措施。年与英、法签订的移民公约中规定:凡用暴力或欺骗手段将中国民人贩运出洋者,一经查出,即行正法。国际舆论也强烈谴责这种赤裸裸的苦力贸易。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起,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对华工进行限制与排斥。风行的“猪仔”买卖才有所遏制。同时,晚清政府逐渐纠正了过去那种将华侨视为弃民的政策,代之以“护侨”,如在美洲、东南亚等地设立领事馆, 助华侨争取权益,进行“护侨”外交;派遣舰队巡视华埠,以收华侨内向之心; 助设立中华商会,创办学校,等等。

13.列举中国近现代史和华侨华人史著作各5部

近代史著作:《天朝的崩溃》,《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晚清七十年》《中国革命史教程》《新编中国现代史》

华侨华人著作:《中国读本》《海外华侨华人与中国的公共外交》《我们回家》《华侨史》

三、论述题

14.试论明清“资本主义萌芽”问题

(一)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所谓的资本主义萌芽,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产生,由于力量微弱,它只是在封建社会内部稀疏地存在着,处于萌芽状态。学界主流观点认为:(1)明代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已在某些地方某些手工业中出现,如在苏州丝织业中最为明显。当时出现了机户雇佣机工从事生产的情况。机户与机工的关系是“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这显然是一种新的自由雇佣关系。(2)清代,江南丝织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也在缓慢地生长。江宁、苏州等地富有的机户,经营着较大的手工业作坊和工场,开设“账房”或“行号”,以从事资本主义的经营。其他行业也存在着资本主义萌芽。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在于:(1)封建土地所有制造成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自然经济顽强存在,使商品经济很难发展。(2)封建政府多对内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对外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严重地阻碍了工商业及内外贸易的发展;(3)商业资本多半用于购置土地,很少投诸手工业生产。

(二)学界的不同观点。资本主义萌芽问题与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问题、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战争问题、汉民族形成问题,被称为史学界的“五朵金花”。从1950年代中期至1960年代中期,史学界围绕资本主义萌芽问题发表的论著大量出现,其中尚钺著《中国资本主义关系发生及演变的初步研究》、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历史教研室编《明清社会经济形态的研究》等著作影响较大。进入1990年代以来,学界开始对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的研究进行反思。质疑的观点主要围绕:(1)资本主义萌芽的概念模糊,即问题研究的前提没有解决。(2)把手工工场和雇佣关系的产生当作资本主义萌芽的一个根本性的标志,而两者在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之前就已存在。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1)情结论。李伯重认为资本主义萌芽研究情结是一种主观的愿望。从感情基础来说,是一种特定时期的民族心态的表现。(2)死结论。王家范认为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的研究是一个“死结”。因为资本主义一词在西方早不再用作社会形态的指称。(3)假问题论。王学典把资本主义萌芽看作一个“假问题”,他认为包括资本主义萌芽问题在内的“五朵金花”的纷争产生于浓厚的意识形态话语背景下,在既定的话语背景下,这些命题有其特定意义,而今随着话语系统的根本转换和语境的巨大变迁,这些命题本身能否成立早已成为问题,也就是说它已经成为“假问题”。

15.评述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一)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 的民族解放战争,它打破了近代中国抵抗外国侵略屡战屡败的局面,洗雪了鸦片战 争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二)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由涣散分裂到团结统一的转折点。面对强敌入侵及 空前的民族危难,中国人民团结奋战,结成国内各民族各阶层各党派及海外华人、爱国侨胞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争取民族独立自由与解放,收复失地和恢复领土主权完整,成为中国民族共同奋斗的目标,从而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有力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振兴。

(三)抗日战争的胜利,恢复了中国在国际社会应有的地位。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抗击和歼灭日军最多,对日本国力的消耗最大,在对日作战中作出的牺牲也最大,并有力地支援、配合了太平洋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四)抗日战争唤起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激起中国人民在历史灾难时刻义无反顾地投身于捍卫民族生存的斗争,表现出与民族之敌血战到底的气概。抗战力量的广泛动员、民族意识的空前高涨、民众参政意识的提高,提出了改变中国现状、前途和命运的要求,经过中国政府和各阶层人民的不懈努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取得了部分外交上的胜利。尽管当时中国尚不具备强国的真正实力,但毕竟与美、英、苏并列跻身四强行列。

(五)抗日战争的胜利,有力推动了中国历史的进步。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通过进步、正当的和抗日救亡团体的宣传和组织,广泛地动员了城乡民众,尤其是乡村农民的抗日力量。广大农民为抗战作出了牺牲和贡献,农民提供的粮食、兵役等,有力地支持了中国的长期抗战。

16.如何辩证地评价资本主义扩张对世界的影响

1、资本主义的扩张揭开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序幕,使世界地区间的经济联系更加密切了。西欧与东欧、西欧与美洲的贸易相继的扩大,国际的劳动大分工第一次大规模地实现。

2、资本主义大扩张,促进了全球范围内的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它导致了人种的变化和重新的分布,尤其是在美洲。基督教也被传到世界各地,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受到其他宗教的影响,形成了诸多的有地方特色的基督教。

3、与此相伴而生的还有世界动植物品种的大交流。

4、资本主义的扩张也导致了国际格局的演变和世界秩序的一体化。地理大发现之前的有着悠久文化的东方渐渐的落后于西方,经过资本主义扩张的西方尤其是欧洲跃居世界首位。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条约》的签订宣告了近代欧洲秩序的诞生。

5、资本主义的扩张,也使世界历史观开始形成,意识形态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6、资本主义的扩张,使原本孤立、分散的各国、各地区历史发展趋向一体化,从而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

7、但是资本主义的扩张是建立在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累累白骨基础之上的,是以落后国家和地区经济的欠发展为代价的。

17.为什么说“华侨为革命之母”

据考,孙中山“华侨为革命之母”的观点,最早见诸其1916年《致海外革命同志书》中。1922年,孙中山为菲律宾中国国民党分部落成题词,亦称:“我海外同志,昔与文艰苦相共,或输财以充军实,或奋袂而杀国贼,其对革命之奋斗,历数十年如一日,故革命史上,无不有华侨二字。”1923年双十节,孙中山在广州举行的国民党恳亲大会上,则明确地说:“本党最发达的地方是海外各埠,海外华侨很多地方都有中国国民党。华侨的思想开通较早,明白本党主义在先,所以他们革命也是在先,每次革命都是得海外同志的力量。”实际上,“华侨为革命之母”的观点,还贯穿于诸多论述华侨与辛亥革命之间关系的大量著作中,如张永福著《南洋与创立民国》、冯自由著《革命逸史》和《华侨革命开国史》、胡汉民著《南洋与中国革命》。可见,“华侨为革命之母”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孙中山生前讲话、行文中常常提起者,更为诸多革命元勋著述所采用。

“华侨为革命之母”论高度概括了华侨为中国革命出钱出力、毁家纾难的杰出贡献,虽然在逻辑上有不够准确之处(从根本上说,中国革命固然是在中国社会内部孕育的,它是国内社会各种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但此说却依然有充分的根据,符合历史真实。满清末造,朝政腐败,列强环伺,中国几有被瓜分之危。广大华侨响应孙中山的号召,奋袂而起,献身革命。他们率先组织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兴中会,此后又组织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不仅“讨逆之檄告相传,助义之饷粮夕集”,而且随时组队回国参加历次的起义。1911年“黄花岗之役,在已查明确认的85位殉难烈士中,就有华侨烈士31人,他们之中有工人、商人、新闻记者、学生、教师、传教士和社团职员,年龄最小者仅十八九岁,而以20岁至30岁上下为最多数,足见华侨参加辛亥革命之普遍与热烈。总之,孙中山的革命活动始于华侨社会,革命组织的首批成员和最早的赞助人多为华侨,华侨为辛亥革命的成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仅就辛亥革命期间来看,无论是宣传发动、组织策划,还是经费筹措、参与起义,华侨为“革命之母”,均可谓当仁不让。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