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对对对!&rdo;丁大人一拍脑袋,道:&ldo;本官到是把这些事情给忘记了。&rdo;
虽然粥棚只开了两日维持不下去,补贴银子也不知道落入了谁的腰包。但这些事情确实是做过了的。衙门里也都有记录可寻。
&ldo;咱们之所以没能控制住灾情是因为咱们低估了灾情的严重性。咱们一直都在努力想法子救灾。咱们不是故意瞒着朝廷不报,只是有所延迟而已。&rdo;幕僚又道。
&ldo;可本官并未写奏折。&rdo;丁大人这次有些沮丧了。
&ldo;不是有那位么?要是做通了他的工作,塞一份奏折在京的奏报是了。到时候可以推给送奏报的官员,是他弄遗漏了,这才耽搁了事情。&rdo;师爷在一旁道。
丁大人眼睛一亮,道:&ldo;这倒是个法子。&rdo;
&ldo;说一千道一万,如今最关键的事情是要把那位给琢磨透了。&rdo;幕僚道。
&ldo;是啊!要想把他拉到咱们这条船,总要许以好处,投其所好!可如今咱们对这位大千岁可是一无所知。&rdo;丁大人皱眉道。
&ldo;大人在京的好友可能帮忙?&rdo;幕僚问道。
能做到一方大员的,在京多少有些靠山。丁大人也不例外。
&ldo;可现在写信回京,这一来一去的,时间怕是赶不。&rdo;丁大人发愁道。
&ldo;大人明日可以探探那位的口风再说。真要是来办差的,肯定不是一两日会走。要是那位真的有所松动,大人往京送信的日子可以先把他拖住。&rdo;幕僚道。
&ldo;那要是他没这个意思呢?是来办差的呢?&rdo;丁大人道。
&ldo;那想法子让他查不下去。&rdo;幕僚道:&ldo;他算是钦差又如何,这里可是大人的地盘。&rdo;
丁大人想了想,道:&ldo;死马当作活马医吧。明日本官先探探口风再说。&rdo;他头顶的乌纱帽来的可不容易,要是这次的事情处置下来,别说乌纱帽了,弄不好脑袋都要没的。
几人商议了好一会,直到夜深了才散。客房里,大阿哥却睡得打起鼾来。他这一路奔波的,可以说从承德回京后没能睡个好觉了。
第二日一大早,大阿哥醒来用过早膳,听说丁大人求见了。
&ldo;让他进来吧。&rdo;大阿哥淡淡道。
&ldo;下官见过大千岁。大千岁昨晚歇的可还安好?&rdo;丁大人满脸堆笑的道。
&ldo;还不错。&rdo;大阿哥道:&ldo;丁大人来的正好,我正有事找你。&rdo;
&ldo;大千岁请说。&rdo;丁大人忙道。
&ldo;爷来的路看到不少逃难的,说的话都是你们这的口音。沿路的田地也都干旱荒废了。看来是受了灾。可为何你这里没有向京奏?&rdo;大阿哥问道。
&ldo;这事说来惭愧。&rdo;丁大人便把昨晚和幕僚们商议的一番说辞给说了。
&ldo;哦,原来是这么耽搁的。&rdo;大阿哥并未有太大的神色变化,只是点了点头,又问道:&ldo;那如今你准备怎么办?让这些灾民流离失所?&rdo;
&ldo;下官正在想法子,也准备向京奏,请求朝廷拨些粮食来。&rdo;丁大人强作镇定道。
&ldo;你说粮仓里的粮食全部用来赈灾了?&rdo;大阿哥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