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三弟、七弟,情况如何?&rdo;大阿哥是奉旨而来,也不敢有丝毫的怠慢。
&ldo;我与七弟沿路都在查看情况,也问了一些流民的情况。旱灾是从大概六月开始了。那会灾情不严重,虽然一直没下雨,但溪水、河流的水都还没有干。百姓们跑得远一点还能挑到水,便也一直坚持着。可远水解不了近渴,土地还是一点点的都干得裂了口子,庄稼也成片成片的死了。等存粮都吃完的时候,百姓们要官员们开仓放粮赈灾。可官员们以没有得到朝廷回复为由,坚持不肯开仓放粮。于是大家只能往外逃难。&rdo;三爷道。
&ldo;可朝并未收到这边出现灾情的奏折。&rdo;大阿哥皱眉道。
&ldo;所以说明了一点,是这里的官员在向百姓撒谎。欺瞒下。&rdo;七爷沉着脸道。
&ldo;大哥,你从京里来可带了皇阿玛的旨意。我们在这边的调查可有哪些权力和限制?&rdo;三爷问道。
&ldo;我来是带着旨意来的。皇阿玛说,一旦咱们能查到确实的证据,可以地对当地官员进行免职、关押!&rdo;大阿哥道。
&ldo;那是钦差的权限了?&rdo;三爷问了一句。
大阿哥点点头。
&ldo;那好!有了皇阿玛的旨意好办事。如今大哥也来了,我和七弟心里更踏实了。&rdo;三爷道。
被康熙冷了好些年,这次难得有机会出来办差,临出门前他可是被三福晋叮嘱了很久的。所以这会说话都之前显得明事理多了。
&ldo;咱们三人分成两组吧。明面有我来出面,拿着皇阿玛的旨意说事。你们俩还是从暗来,微服出巡。一明一暗的两边调查,我不信查不出名堂来。&rdo;大阿哥道。
&ldo;大哥这个法子好。我与七弟在路也这么商议来着。现在大哥有皇阿玛的旨意更加名正言顺了。&rdo;三爷道。
这么说定后,三人兵分两路了。
开封是河南巡抚府衙所在地。大阿哥直接杀到了府衙去。而三爷和七爷则打扮成了过路的客商,在街一处略有些陈旧的小客栈住下了。
对大阿哥的到来,河南巡抚很是震惊!以他的消息,康熙这个时候应该还在承德。且带着大阿哥、太子等人一起。京里虽然留下了好几个皇子,但真正能拿主意办事的是四爷。
&ldo;大千岁远道而来真是稀客!&rdo;河南巡抚在短暂的心惊后,很快面露笑容的招待起大阿哥来。
大千岁这个名号还是这两年开始流行叫起来的。概因大阿哥占了一个长,且又军功赫赫,隐隐与太子有抗衡之势。
&ldo;爷是封皇阿玛的旨意来的。&rdo;大阿哥开门见山,一点都没有绕弯子。
一听说是康熙的旨意,那河南巡抚眼里闪过一丝慌乱。但能做一方大员,心理素质显然不会差到当即露陷。
他当即便收敛了笑,很是认真的跪下,一副接旨的模样。
&ldo;丁大人快起来说话。这旨意是给爷的,并不是给你的。&rdo;大阿哥不紧不慢的道。
河南巡抚丁大人脸的神色有些尴尬,忙站起来道:&ldo;不知大千岁封旨到下官这是办何事的?&rdo;
&ldo;来查一件事情。&rdo;大阿哥似笑非笑的道。
这丁大人到沉得住气,脸还露出一个笑来,道:&ldo;原来是查事情。那下官给大千岁先安排个住处吧。您一路辛苦,今儿先休息休息。明儿下官再派几个得力的手下协助大千岁。&rdo;
&ldo;丁大人不问问爷是来查什么事情的么?&rdo;大阿哥瞥了他一眼。
丁大人微微躬着身,笑道:&ldo;下官不敢瞎打听。大千岁如果想让下官知道,自然会同下官说。&rdo;
&ldo;哦,是么?&rdo;大阿哥笑了一下,道:&ldo;丁大人都不知道爷要查什么借人给爷用,难道不是想趁机打探消息?&rdo;
丁大人连连摆手,道:&ldo;下官绝对没有这个意思!如果大千岁不需要,下官不派人是。&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