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良一时也不知该如何回应,只得先行坐下,将琴放在桌上,又对刘备一揖为礼。这才想起刘备方才所言前半句,竟是将他的心思一语看穿。
公子在乎刘备之行是否合礼,足见治世平乱之心,寻求明主之切。
是啊…自己奉尊兄之命来试探刘备,而刘备一见他的面就知晓了他的心思,彷佛有读心之术。之前的失礼,误认他为小倌,也是因为自己先选了一个不合礼的方法,在这风月场所与刘备相见。自己顽皮失礼在先,怎可以怪刘备失礼呢?
只见中年将军笑望着彬彬有礼,温润如玉的马良,眼中更添喜爱:&ldo;公子,来给刘备陪酒,显然不甚甘愿。那么,孤给你陪酒如何?&rdo;
马良先是对着刘备瞪大了眼,随即一揖:&ldo;晚辈不敢。&rdo;
&ldo;孤不能白听你的琴曲。&rdo;刘备说着,伸手提起酒壶,便替马良斟了一杯,双手递到他面前,笑吟吟地:&ldo;公子,请。&rdo;
&ldo;……&rdo;马良这才发现,原来自己还是年轻稚嫩,在这个历尽世故,堪称江湖老辈的刘将军面前,几次不知如何应对。刘备处事圆滑,但又不失烈烈风骨。短短几句话,几个动作,已令他由鄙薄愤怒,转为倾心敬佩。甚至有些…敬畏。
不是对君王官僚的害怕敬畏。因为刘备的亲切近人,反而更像一个可以依靠的父辈师长。
尊兄…我想,他是你要寻求的明主。
但这短短片刻,只言片语。良还不能完全肯定。待我再继续试探他。
马良接过刘备手中的酒樽,一饮而尽。放下酒樽后即扬眉笑道:&ldo;将军怎知你便是我要寻找的明主?&rdo;
&ldo;公子琴音典雅端正,君子之慨。显然不会北投曹操,与豺狼为伍。刘备就在你面前,公子怎知刘备不是你的知音?&rdo;刘备笑道。
马良想起尊兄尝言,识人有七法。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刘备转战半生,所作所为是非天下早有论断,故而这位年将半百的将军才有今日的名盛四海。本以为他会如高帝那样粗鄙,不料刘备虽是将军,亦已牢记圣贤之道。而且只怕记得比许多所谓的士子学士还牢吧。
告之以祸难以观其勇,这在太史慈与陶谦因难求助于他的时候,刘备早已表现出了他的武勇。
现在,马良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只见刘备处变不惊,应对自如。并非国士无双的机敏辩才,而是王者的庄重霸气。
&ldo;早闻刘将军雅爱音乐。既为知音,可知当今天下三大琴曲?&rdo;马良又问。
&ldo;姑妄言之。&rdo;刘备点头:&ldo;北方蔡邕忆故人,江东周郎长河吟,再有就是公子的凤求凰了吧。&rdo;
&ldo;不,&rdo;马良笑道:&ldo;是尊兄的待时歌。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rdo;
刘备大笑起来:&ldo;令兄…莫非知道孤喜欢楚声,故而以离骚体作此歌?刘备何幸,得见屈原与宋玉。公子诚有宋玉之才之美。&rdo;他说着,又将酒樽斟满,送至马良面前。
&ldo;将军,这是自比楚王?&rdo;马良一饮而尽,亦笑:&ldo;可我不知,尊兄对将军,是否有屈原对楚王之情深义重。&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