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海交通大学自动化系控制工程考研经验贴经验总结 – 知乎(2021年上海交通大学马列主义专业就业情况怎么样?)

2021年上海交通大学自动化系控制工程考研经验贴经验总结 – 知乎(2021年上海交通大学马列主义专业就业情况怎么样?)缩略图

本文篇幅较长,可参考以下目录。
本人基本考试情况考情、择校、备考综述初试各科复习详述(数学一、英语一、政治、自动控制理论)一些资源分享心态篇复试备考(笔试、英语听力、面试)本人基本考试情况我报考的是上海交通大学电院的自动化系,专业是电子信息(085400)(专硕)-控制工程方向,其实也就是控制专业的专硕(学硕名字叫“控制科学与工程”),初试:政治72,英语一73,数学一112,专业课132,总分389。
我本科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科专业是电气,但我并非应届生,也并非二战,我是毕业工作三年后,选择辞职考研的,关于这一点我会在“心态篇”里细说。
考情、择校、备考综述一、考情
2021年考研人数377万,2020年341万,增长30多万,虽然没有到达预估的400万,但依然可以总结一个字“卷”,特别在金融、计算机等热门专业。虽然今年有疫情的缘故,很多有出国等意向的同学会加入考研,2022年疫情或许放缓,但我认为竞争依然会更加激烈,一年比一年“卷”,所以还请备考2022的同学做好心理准备,争取一年考上,否则下一年难度只会更大。
今年初试考完,舆论的说法是“政治押题准”“英语难”“数学简单”“不少专业课变化大”。我个人的看法是:
政治确实容易,肖的押题确实准,但是没用,因为押题准是大家都准,基本上大部分考生都用肖四肖八,我上了考场看到论述题,有几个题目几乎肖四上一字不差,选择题做的感觉也还可以(选择题估分43左右),考完还以为可能80+,但结果呢,同专业考生没一个80+的,然而我记得2020年考交大控制专业的还有几个80+,这说明什么?说明今年至少上海地区大概率压分了,所以22考生在备考上不要认为押到题就掉以轻心,仍需全力以赴。
英一考完都说难,但我觉得没有网传的那么难,但确实比2020年难,个人觉得主要集中在阅读最后一篇、新题型、翻译上,但并非难破天际,只是做起来比较辛苦,这个后面会详述。从我同专业考生来看,依然有人80+,所以我个人认为英一难度适宜,很可能明年会保持,或略降一丢丢难度(主要是因为2020年似乎过于简单了)。
数一比2020容易,但网传的“简单”可能很多说的都是数学二,2021年难度应该是数一>数三>数二,似乎数二相当简单(具体我也不清楚),但数一虽然比去年容易,可是失误的人也不少(说的就是我),从我同专业考生来看,高分有能轰出150的,140+也大有人在,但130+、120+、110+的也不少,因此今年算是很有区分度。需要提醒22年考生,明年可能大概率变难,请做好心理准备。
专业课以控制专业来看,上海交大今年题型变化巨大,往年真题收益变小,据我个人的一些信息来看,似乎工科电类专业今年很多学校专业课题目都有变化,可能算是一个趋势。通常专业课试卷套路化严重,但今年情况发生之后,我个人觉得还是要更加注重把知识学扎实,而不是无脑反复刷真题。
2021年给我的感觉就是高分很多(工科),拿上海交大电子信息学院来看,院内几个专业(电气、控制、计算机等等)400+确实满天飞,最大原因是数一的难度降低,英一变难却并不会难住水平高的考生。二、择校
关于择校择专业,我想说的是“选择大于努力”,这句话确实是真理。在竞争如此激烈的考研界,面临着“越来越卷”的形势,如果选择不当,不仅会让你一年的努力、精力、财力白费,更重要的是这一年的青春时光不在了,时间成本可以看作无穷大,这是我作为工作三年再考研的人的忠告。
简单说一下我的择校思路,给大家一些参考。我的本科是南航,一所211,因为我一开始就考虑辞职全心备考,所以我认为目标院校比本科稍高一点比较合适,且能增加自己的动力,因此我一开始就确定自己需要报考一所985(如果我是在职考,我可能会选择一所平行211或者直接本校)。本人老家安徽,标准南方人,所以确定地区为江浙沪一带(本人毕业工作在杭州,故江浙沪单纯属个人意愿),那么我一开始的备选有东南、同济、交大、浙大、南大。
专业我决定控制专业也是理性选择,首先不太想继续读电气,从工作经验中得出“换个角度学习和思考可能更好”的结论,同时本科和工作跟硬件打交道较多,然而我更想偏软或偏算法或偏半导体,这样毕业后可以软件硬件结合会更好,所以备选是计算机、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控制)、集成电路。
这几个排列组合后,招生人数太少的,排除;专业课科目太多的,排除(因为不利于我后期觉得初定目标考不上而改学校);等等等等。最后我3月开始复习时初步定了交大的控制。
因为10月份才报名,我一开始虽然初步定的交大,但心里其实没有底,因为觉得考不上,准备根据复习情况改东南或同济或者本校南航(毕竟交浙南是c9),到了7月我个人感觉数学英语复习状况不错;专业课方面,虽然我原专业是电气,但是也学过自控,并且像信号,数模电等一些专业基础课跟自动化有所交叠,因此虽然属于跨考,但跨度不大,算是有一些基础。自控的知识基本过了一遍,觉得ok。于是我信心大增,7月底辞职开始专心备考,交大自控真题开始做;9月,觉得也许自己实力可以够得上交大,于是报名交大,并最终有了好的结果。我的建议:可以适当多几个高中低的备选选项,保证专业课内容差不太多,这样在7、8月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复习状况做出调整,学硕专硕也不用限的太死,可以根据竞争难易程度选择。当然,如果你什么都不在乎,只有一个意愿要去完成,那可以不用参考我的建议。
三、总体备考思路
简单说一下初试各科目复习备考的总体思路。
数学:我一直认为考研数学考的是“能力”,是“解题的能力”,也是数学知识运用的能力。第一,这不是靠投机取巧或押题可以得来的,所以完全不要以为可以走捷径,复习数学要踏实,先扣知识点的细节再根据考试范围做取舍,做一个题要有自己的思路,也要去看答案的正统思路,同时也可以接纳别的同学的正确思路或识别出别的同学的错误思路。
第二,复习的过程是需要锻炼和提升自己“数学能力”的,而不是累积自己做题量的,所以一味的刷题你是感觉不到自己的“能力”提升的,你只会在自己的舒适区兜圈子而已,结果就是做错的还会错,思路一样的题有的对有的错。整整一年都在复习数学,我可以保证时间绝对是够你提升应试解题能力的。
英语:英语我个人认为考的是“熟练度”,
2021年上海交通大学自动化系控制工程考研经验贴经验总结 – 知乎(2021年上海交通大学马列主义专业就业情况怎么样?)插图
这和数学很不一样,因为数学的“能力”对不少人来说即使花了精力也有可能很难提升很多,但是英语是“通过长期训练一定能有提升”的,最终你的考研英语应试水平取决于你对“单词和长难句”掌握的熟练程度,这一点我会在下面详述。政治:政治考的是“理解力和短期记忆”,大家都知道政治是较晚才开始复习的,对于考试内容,一半是要求你深刻理解的(选择题),另一半是需要短期记忆的(论述题),当然每个人的理解会有偏差,特别是对于理工科考生,所以个人觉得政治偶尔会有些“玄学”,因此有时对于个别题目不要过于纠结细节,而是要“辅以技巧,培养一些感觉”(主要针对选择题)。专业课:这里只针对考自动控制理论的专业,或者类似电类专业,比如考微机、电路、信号之类的。(一般情况下)专业课考的是“熟练度和信息战”,熟练度是通过做真题训练可以提高的,信息战是指每个学校专业课试卷不一样,需要一定渠道来得知难易程度和考点侧重。初试各科复习建议一、数学
1.我的复习流程:
3-6月一轮复习,把高数和线代都全面复习了一遍,用的辅导书是《 复习全书》《 660》《 1800》,视频看的是《 基础30讲》;7-9月二轮强化复习,概率论复习完毕,高数线代强化,用的书有《 36讲》《 1000题》《李林108题》,视频看的是《 36讲》;10-12月,做真题和模拟题,先做的2005-2020的真题,后做了市面上几乎所有老师的模拟题( 8套卷、李林6+4、 8+4、合工大超越5套卷、梅艳芳3套卷),全程规定时间模考。
(注:《 1800》提高篇未做,《 1000题》线代概率未做,其余全做了)
我的学习方法:主要是“构建知识体系”,简单来说就是“分类”,因为无论是视频课上讲的、辅导书上写的知识体系都不是自己的,我喜欢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分类”,这一点需要建立在“能够理解知识点和概念”的基础上,所以一轮复习我会在理解上扣细节,再通过一轮二轮的大量习题训练来“扩充、修改、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我一直以来学习数学都是这种方法,但有几点需要注意:
这种分类一定不能罗列太多,反而应该追本溯源,从源头上分类,然后在一层一层构建下去,这样可以保证在遇到一个陌生的题目时,我会有可选思路且可选思路并不会多的没法尝试。这种方法有点类似于思维导图,但是会做到“该精简的地方精简,该具体的地方具体”,比如,我会把已经会的或者熟练掌握的内容完全不写,或只写个标题,把经常搞错或经典的用红笔标注,一些容易忘记的内容在下面附上例题等等。最后这个“知识体系”就成了我的笔记,以至于我任何考试前是不需要再看书了,只需要把这个笔记翻一遍就可以应考。说白了,这个笔记大大减轻了我的记忆难度,让我在繁杂的数学知识点中有路可循,我并不认为我是数学方面天赋异禀的人,我恰恰是用了“偷懒”的方法来应对“应试数学”(这个方法不适合学数学,因为我觉得学数学应该思维发散,但却利于应试数学)下面是我笔记中的几页,仅供参考。2.我的建议:
3-6月进行一轮全面复习,最好可以把概率也看完,时间不够可以只把线代看完。因为我是7月底才辞职全心备考,所以我只把线代看完,当然时间也来得及,因为概率内容较少也较容易,可以快速过一遍再做题训练熟练度,概率论一个月足以。
一轮全面复习,建议用书是一本辅导书和一本练习题册,再加配套视频。虽然我做的题很多,但我并不建议所有人都执行题海战术,因为每个人学数学的节奏和效率不一样,一切以提升“解题能力”为标准,有的人喜欢一个题反复咀嚼,而我喜欢用相同时间多做几个题,然后横向比较,本质上是一样的,那就是多思考,请大家结合自身情况安排。
辅导书可根据视频课配合选择,我用的是《复习全书》,老实说,复习全书难度不小,作为一轮复习用书会很难啃,不过一旦啃下来会大有裨益,《复习全书》的高数部分还可以,但现代部分和概率论部分我觉得质量不高,内容冗长且与考试侧重点有一定差距,特别是概率论部分有不少用处不大的题目(似乎全书的线代部分不是 本人编的)。习题册我用的《660》《1800》,《660》个人认为题目质量不错,不过全是选择填空题,是那种“看着简单却依然会错”的类型,《660》另一个好处是题量少,刷起来快,刷完即便感觉没什么提升,也不会觉得浪费了太多时间;想要训练计算能力的可以选择《1800》,但《1800》题目太多,且很多题太雷同且个人认为质量很一般,不建议做提高篇,需要一定题量的同学把基础篇做完再找别的做就可以了。
7-9月进行强化,主要针对高数和线代,可以开始做综合题,因为前期做的那些练习题册只是让你机械式的熟悉知识概念的,真题跟它们侧重点是完全不一祥的。《李林108题》我个人觉得质量还不错,基础好或者目标高(120+)的可以跟一下《 36讲》,《 1000题》难度也是有的,主要是a、b组的题不算难,c组较难,可视自身情况而定。
9-12月可以开始做真题和模拟题,数学跟英语不一祥,模拟题比真题重要,最好可以都拿来当做考试来做,我的所有真题和模拟题都安排在早上8.30-11.30来做,模拟真实考试时间。不一定要每天都做,可以一周做一到两套,养成习惯之后可以安排的密集一点,剩下时间用来总结或者做别的题。模拟题中李林的必做,其余可选;要求高的可以做 , 的8+4特点是,有的题很不错,质量好且直击盲点,也有的题很怪,很难放入自己的知识体系里;做 的怕心态爆炸的同学可以做合工大的模拟卷,其余的老师的模拟卷可以参考网上(如知乎上)别的同学做过后的评价再做定夺。
二、英语(仅适用英语一)
1.我的复习流程
3-6月中旬只背单词,用的是《 恋练有词》和墨墨背单词app;6月中旬-10月,做真题并分析真题,用的是《张剑黄皮书》,此时我换了一本单词书,用的《10天搞定考研词汇-王江涛》;10月底开始准备作文模板,然后就练习并运用准备好的模板,包括大作文和小作文,一直练到考试前。
2.我的建议
我认为考研英语只要抓好“单词+长难句”就完全可以应对。为何我之前说英语是“通过长期训练一定能有显著提升”?考研英语简单来分就是“阅读+作文”,作文30分,剩下题型总结来看就是“读”,如果“会读”那么剩下70分你就能拿到不错的分数。
想要“会读”,那么“单词+长难句”就是需要通过训练来提升的。
单词:
这个不用多说,如果你考研5500词滚瓜烂熟,那么不可能考差,实际上很多人背不了那么多,毕竟生僻词不好背。其实,我上考场时根本没背的很好,我上考场时大概也就3000-3500词,稍微生僻一点的词我根本不会,但这并不妨碍我看懂文章,这就足够做题了。
其实我3-6月背单词并没有坚持下来了,背了一个月就断了,我不建议使用《 恋练有词》,因为这本书实在太难用了,缺点有以下几点(我必须要吐槽一下):1.单词书太厚,很多单词的释义太多太具体太繁杂,背起来太痛苦,完全掌握不住重点,且书很重不便于携带。2.单词书没有索引,索引在另一个购买的小册子上,做真题想查单词得单词书、小册子来回倒,真·反人类设计(这一点实在太恶心)。3.单词不是按考研词频排序的,它是类似树状图发散来排序的,词频排序这一点我认为非常重要,这也是我3000-3500词就可以上考场的重要原因,因为我背的3000多词都是常用词汇。所以我推荐直接用《10天搞定考研词汇-王江涛》即可,其他单词书我没用过不清楚。这本书一共20个unit,前6个unit是重中之重(约1400词),说白了我就背了前6个unit,后14个unit随缘,因为后14个unit是低频词,要么是一些已经会的高中词汇,要么是真题中很少见到的词。我是7月开始重新用这本书背单词,并结合真题,训练和熟悉词汇的,这让我快速上手了高频重点词汇,从而刷完真题并有了提升。
使用单词app也没问题,能坚持下来并有效果就行,扇贝和墨墨我都用过,都还行,因为我比较喜欢看着书记忆,所以app对我来说只是辅助。
长难句:
长难句其实是语法,但是并不是要买一本语法书进行学习,因为语法分词法和句法,需要训练并掌握的是句法,而非词法,语法书上冠词、助词、名词等等很多内容是不要浪费时间学习的。其实,长难句的要求就是,主谓宾以及各类从句(主要是定语从句和状语从句)。
还请备考考生注重长难句训练(特别是基础较差的同学),因为想要达到“会读”,“会看句子结构”必不可少,真题阅读里的一句话动辄40词以上,只认识单词不会看句子结构是不可取的。我认为可以根据市面上的视频课进行长难句学习,现在这种资源也很多,根据自身薄弱点逐个击破,再通过做题训练来提升熟练度和阅读速度即可。
至于我,是节省了这部分训练时间的,因为虽然我单词背的烂,但是语法基础较好,所以我背了单词是直接做题的,“看句子结构”属本人强项,这里就没法现身说法啦。

下面我分题型说一下侧重点。英语题型有完型、阅读理解、新题型、翻译、作文。
完型:这是最不重要的一项,因为只占10分,一题0.5分,且完型是有可能出现一些不太好进行复习训练的词法或辨析题的。因此个人认为掌握好真题里的即可,可以看看视频(我看的是刘晓燕老师的完型视频)掌握一些常识性的词法知识就行,也可以学习一些做题小技巧。花费很长时间训练完型是非常不值得的。建议完型用时20分钟。
阅读理解:这是最重要的一项,占了最多的40分。可以按照我之前说的“单词+长难句”的目标来训练,真题里的阅读理解基本上是要全文翻译、逐句摸透的。对自己要求高的同学,如果希望加大训练量,可以使用《张剑阅读理解80篇》,这是我研友使用过的,而我因为时间原因没有使用,结果就是他真题里的阅读做的普遍比我好一点。阅读的做题技巧可以看看 的视频,可能公认 讲得比较细致,但是我建议结合自身消化一下就行,别走火入魔,培养自身做题节奏才是王道。建议每篇阅读理解的时间控制在20分钟以内。
新题型:这一项我认为掌握一些技巧比较关键。虽然新题型也是一种“阅读”,但是跟阅读理解不同,阅读理解需要精读,但新题型因为文章大多专业性强、篇幅长、生词多,想要精读很可能花费很长时间,这并不可取。新题型我的建议是20分钟搞定,因此掌握技巧让自己不用每句话都读就能把握大致脉络,然后选出正确答案。这部分建议看视频学习做题技巧(我看的是 团队里赵楠楠老师的新题型视频),因为技巧性强所以看视频学收益最大。
翻译:翻译我在做真题的时候也是蛮辛苦的,因为一直不知道评分标准(毕竟是主观题),不知道翻译把握的尺度该是怎样,后来我总结了几个结论:1.把握得分点,2.不要逐词翻译,要学会意译,3。翻译其实大概率不太用看上下文,除非有代词it或they等。所谓“得分点”,就是标志性词组或句型,这里特别指出定语从句,这几乎是必考的,这些标志性句型可以看看答案怎么翻译的,稍微学习一下。学会“意译”是指翻译一定要符合中文习惯,遇到不会的单词不要怕,看看并列词或上下文推测一下就行,注重“流畅”而非“准确”。翻译确实不太有时间去摸索上下文,除非翻译遇到困难,比如代词不知道指的是什么。建议翻译用时20-25分钟。
今年英一网传翻译难,但我感觉还好,当时就第一句卡了我,然后我眼睛一闭把后四句先翻译了,然后我就大概了解第一句想说什么了,于是再把第一句补了,并没有感到太大阻力。结果分数出来,再结合对答案的情况,我的主观得分应该不错,客观得分反而一般,也符合预期。作文:大作文的准备是需要一个模板的,然后并非万事大吉,而是需要自己写几篇来将模板转化为自己能驾驭的。模板并非一篇固定不动的作文,而是可运用的工具,是需要根据作文题目的主题稍作修改再呈现出来的。比如通常会积极的主题准备一套、消极主题准备一套,个别句子和词汇会多一两个备用,其余都换成通用句。小作文是应用文,多背几篇模板,注意格式和礼貌用语即可。我使用的模板来自b站的一个小众up主,本章末尾”一些资源分享“里会贴出。建议作文用时40分钟以内。

英语刷真题时间安排:6-10月,11月之前尽量把真题刷完,否则11月开始背政治会压缩别的科目的时间。可以刷真题安排在下午,跟考试时间重合,但不用成套模拟,优先做阅读理解,其次新题型+翻译+完型,最后等作文模板搞好再写作文。一开始做真题阅读,不适应或不熟练可以慢一点,以“搞懂搞透”为目的,后期做真题建议还是需要掐一下时间的,比如阅读理解4篇,建议控制在80分钟内完成(4*20),新题型+翻译+完型建议60分钟左右。
三、政治
1、我的复习流程
7月下旬-9月全面复习,用的辅导书是《 精讲精练》,看的视频是 的。一般视频看的都是 的,讲的还是不错的,辅导书可以选肖也可以选 的(选肖的书可能会跟 视频不太匹配,但内容不会少,使用上不会有太大阻碍)。练习册用的是《 1000题》,只做选择题。其实内容还是不少的,不过一轮全面复习讲究理解,不求记忆,做题目可以适当翻书。
10-11月,算是二轮复习,用的书是《 冲刺背诵笔记》,开始做一些笔记和思维导图,方便自己记忆,这时的记忆和背诵主要还是针对选择题。并做一些真题,真题是在 的公众号上做的,公众号精选了一些往年真题,并分类推送,可以看到每道题的正确率和 的视频解析,个人觉得还是挺不错的,方便利用一些零碎时间浏览。
11月下旬-12月,做模拟题,我做了《 八套卷》《 冲刺四套卷》《肖四肖八》,选择题全做,论述题直接只背的肖四。顺便看了一些b站up主的带背视频,辅助自己记忆。
2.我的建议
政治一轮复习(7-9月)注重理解,这一点看 视频就可以了,《 1000题》不建议多刷,正常认真做一遍就可以。这个流程下来其实挺花时间的,我基本上8月每天4小时看政治,视频加速看,做题也加速做,因为怕占用复习别的科目的时间,所以政治一轮复习我安排的非常密集。
二轮复习用的《 冲刺背诵笔记》,只是一些知识点罗列,用来看和背诵的,所以做一些真题配合比较好。可以按自己思路写一些结构图和笔记,否则知识太多了容易忘。
最后冲刺做模拟题,选择题方面,请注重肖四肖八的选择题, 和 的选择题可以不做,也可以做,但不要走火入魔,因为他们的题比较难,也比较“思路清奇”,会干扰自己做真题的感觉,这一点挺重要的,因为到了后期,选择题做多了就发现,政治真题的选择题不会考原话的,知识点和原理的判断理解是需要一些“做题感觉”的(毕竟政治有多选),有了做题感觉,即便知识记得不清楚也能“猜对”。论述题方面一般背肖四就可以了,但肖四出的很晚(12月8、9号),用来背诵的时间也就2周左右,所以对短期记忆要求较高,可以看一些b站带背视频(视个人情况而定),有更多精力的同学可以看看肖八论述题或《 最后20题》。
四、自动控制理论(仅适用于交大控制工程)
1.我的复习流程
交大的控制专业课可以选考,计算机综合、自控(816)、信号、微机四选一,通常选自控,自控应该算是相对容易的。自控专业课分经典控制和现代控制理论,但是离散系统不考。
因为我本科学过自控,所以6月开始复习专业课,6-9月专业课知识全部过一遍,并做了一些课后习题和别的学校的真题,当作练手、熟悉知识点用的。9月底-11月刷真题,刷了07-20年的真题,且全部按照考试时间模拟的。12月找时间把近几年真题又看了几遍就上考场了。
2.我的建议
首先,需要根据自己专业课的科目、数量和熟悉程度安排复习时间,如果只有一门且学过的情况下,个人认为7月开始都完全来得及,应届生要注意3-6月和9-12月学校是还要上课的,7-8月暑假就成了黄金时间。因此7-8月最好做到:数学二轮强化进度良好,英语真题阅读部分刷的差不多,政治一轮全面复习进度良好,专业课知识点基本理解和熟识。
其次,虽然说今年交大自控题型变化较大,真题收益变小,但是真题还是要刷的,也许下一年又变回来呢。刷完真题就会发现,往年真题套路化严重,对于这些套路题,需要做到的是两点:第一是“尽量不要算错”,自控很多计算需要计算器,保持细心,提高正确率。第二是“步骤完整且规范”,刚开始做真题可能不注意这个,但是刷多了就需要把套路题的步骤过程规范下来,安排一个比较舒适的书面条理,并养成习惯,不要跳步骤,可以理解成“养成机械式的答题步骤”,这样即便算错也会有步骤分。
当然,等做到今年的真题就一定会发现题型变化较大,但是难度其实一般,今年的特点是对基础概念考察较多(多了选择填空题,以往只有8-9道大题),现代控制部分考了一道不常见的题。其实这些知识我刚开始学习时都理解了,也领会了,只不过做真题训练过程中很少遇到,所以考场上才会不适应。例如现代控制的那道不常见题,刷真题时几乎是没写过,我在考场上只能根据印象现场列式计算,其他遇到过的套路题如根轨迹、矫正设计我几乎可以说是已经形成肌肉记忆了,闭着眼都能写。所以,对今年考生来说只是需要多训练一些而已,难度上其实还算普通。
至于专业课是否报辅导班的问题:我的自控是报班的,因为我是跨考,且目标交大,我个人想全力以赴且节约一点自己找资料的时间,并且我工作三年经济上不会有限制,所以报了线上课程的初试班,它主要提供线上视频课和交大学长答疑,还有真题资料等。个人认为报班需按照自身情况(经济、时间、自身实力)而定,跨考生个人认为还是可以考虑的,当然完全自己学肯定也是可以做到的。另外答疑的价值比视频课和真题资料要高,因为毕竟视频课和真题资料网上很容易搞到,但当你学不懂的时候有人可以解答才更有价值。一些资源分享提供一些我关注的b站考研up主,可以休息或吃饭的时候看看视频,给自己的复习计划做一点补充,加深自己的知识理解,多了解一些考研信息和规划(有时考研信息了解的多一点还是有好处的),注意不要过度依赖这些资源,适合自己的可以配合使用,不适合的果断放弃,一切以提升自己为标准。括号里是我的个人评价。
id:心一学长 (考研数学up,一些基础概念讲解比较有用,经常会有一些细节知识方面的讲解视频)
id:清华孝哥(考研数学up,可以用来看看题,补充一下)
id:考研竞赛凯哥(考研数学up,可以看看题,但题目较难较新,不过讲解的确实很好,不一定适用所有同学,水平高、目标高的同学可以看看)
id:水木珞研数学考研(可以看看题和讲解)
id:背英语牛津词典的娜拉(英语up,我的作文模板用的这个,个人觉得还是挺好的,特点是1.大作文模板词数挺多的,甚至有可能需要精简一点,否则我感觉答题卡可能不够写,也许我字比较大。2.大作文模板的结构我觉得分的很好,很清楚。3.小作文模板我觉得所有人都可以用,而且挺好背的哈哈)
id:空卡空卡空空卡(全科up,不过我是当考研政治up来看的,政治考前带背视频看的这个,背诵记忆头疼的可以看看。另外会有一些考研相关信息也可以关注关注)
id:考研斯基(全科up,主要内容是资源分享和考研相关信息的整理,可按自己的需要适当安排)
其他:其他一些知名老师的官方b站号也可以随缘关注,偶尔会有有用的信息,如“ 数学考研”“ 考研团队”“数学 ”等。
心态篇考研初试复习时间很长,保持一个好的心态更为重要,特别是对于二战、三战或辞职考研的人来说,不仅仅是压力,更多的可能是疲惫、厌倦、孤独等等等等。关于我辞职考研的心路历程,可以参考这篇文章:灰姑娘:碎碎念-关于工作三年辞职考研这件事
我觉得呢,考研对于应届生还是往届生都各有各的难处,应届生可能会面对选择迷茫无措,往届生可能面对各方压力和限制而艰难不已,对我而言,工作三年辞职再拿起书本异常艰难,但我下了决心,也付出了努力,最终有了好的结果,可能并非每个人都会像我一样有好的结果,但我可以确定“考研经历本身就一定会让人有所收获”,希望大家都能有所突破。
除了自我的心态调节,我认为如果可以找到一个优秀研友,那考研成功率将增加50%。我的研友是我大学同窗,他跟我一样也是工作三年辞职考研,目标也是上海交大(他专业跟我不一样),我们在数学、英语、政治三门公共课上反复互相交流、讨论,这让我们对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后期做真题、模拟题也是一同模拟,再一起分析比对,交换思路,互相补充细节。在艰难时刻难以前进时,也相互鼓励。所以,好的研友这一点真的无比重要。
我认为好的研友不一定要是学霸学神,而是需要有以下特点:1.实力与自己相当即可,学霸学神之类的学习思路可能异常跳跃,如果研友的基础、学习效率和能力远高于自己,反而会拖累自己。2.态度端正、习惯良好,这一点是必须的,考研坚持下来最为重要,谁也不希望研友中途放弃或者两天打鱼三天晒网。3.如果能够公共课一致那就更好不过了,这样不仅心态上可以互相鼓励安抚,知识学习上也能互相审视、互相提醒细节、互相补充,这无疑是提升能力的有利途径。
复试备考一、笔试(仅适用上海交大控制工程)
首先,复试考试内容可以等初试考完再做准备即可。上海交大控制工程复试笔试范围是自控(35分)+微机原理(35分)+c++(30分)。
自控一般是一道校正设计大题。微机通常是一道芯片大题,让你写端口地址、汇编编程等。c++一般是读程序写结果、编程实现功能都可能有。考生可作针对性练习即可。
二、听力
往年似乎是六级听力,然后安排教室统一测试。但是今年疫情缘故,改为了加在面试里,在面试前听录音机放的一分钟听力,然后面试老师会问你录音大致说了啥。由于我听力非常的烂,且复试前也未做系统性训练,再加上听力环境和录音条件一言难尽,故听力基本上是死马当活马医。考生可在复试前稍做一些训练即可,毕竟听力是个长期(个人认为半年以上)训练才能提高的,不必过于吹毛求疵。
三、面试(仅适用于工科)
面试通常需要准备:1.中英文自我介绍(英文不是必要,不过还是稍有准备比较好)。2.一份需要十分重视的简历。3.专业知识的英文问答。
自我介绍就不多说了。不过提醒一下,面试老师可能不一定让你自我介绍,很可能直接进入正题问你简历上的经历内容,我就是如此。
简历是十分重要的,简历不要写与科研无关的经历,重点写自己参与的科研、竞赛或者一些课程中的自我学习,且不要怕写的繁杂,越具体越专业越好。可以按照“参加了……(比赛或项目),做了……(硬件),用了……(软件),最后实现了……(功能),达到了……(目标),获得了……(奖项)”这个句式来写,可以把比赛或科研里用到过的软件、平台、硬件等等具体名词都写清楚,这就是为方便导师提问的(当然这些内容也是你面试需要准备的内容)。对于自己熟练掌握的技能和软件,可以用上“熟练掌握……”的字眼,不太熟练但略懂一点,可以写成“有使用……的经验”,如果你是大神,也可以自信写成“精通……”。
因为我有三年工作经验,所以可写内容还是有的。对于没什么经历的同学,可以去网上看看视频或搜索相关面试经验技巧,因为没太多经历也是可以总结一套可用的简历的。经历少的同学是需要额外准备一些专业知识问答的,因为面试老师没经历可问时,就会问专业知识。
我面试时就是没自我介绍,老师上来就问:你为何工作三年还考研?而且还是从现在国家大力发展的半导体行业辞职考研?当然这个问题我肯定有所准备,应该说,几乎大部分中文问答我都基本有所准备,所以实话实说即可。至于英文专业问答,老师问了我写在简历上的工作经历中的一个专业词汇,这让我始料未及,答得不是很好(我就答了一句话,因为我简历写的比较专业,专业词汇用中文解释都很别扭)。考生可从“专业课知识的英文问答”和“简历内容的英文解释”两方面准备英文问答。
最后寄语不知不觉也写了10000+字了,内容实在繁多,思路条理可能不太清晰,有遗漏的地方也在所难免,如果有任何疑问,可在评论区提问哈,我会尽量解答。
最后,我想说的不是“祝各位同学都能成功上岸”,因为毕竟377万人考研,真正上岸的也就100万人,说“都能成功上岸”却是自欺欺人。我是个悲观的人,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不能成功上岸才是常态,但是无论成功或失败,请不要浇灭对生活的热情,所以,我更想说的是“祝各位同学都能找到人生的道路,并坚持走下去”。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