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果小说

玫瑰果小说>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朝中的风向变得越来越穷兵黩武(第2页)

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朝中的风向变得越来越穷兵黩武(第2页)

关于甲骨文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多,重量级的成果,会呈送预览。

万历元年时,陕西凤翔府岐山县,全县不过四乡、二十九里,万历五年清丈,万历九年普查丁口后,按照田亩人口,对全县进行了重新划分为九乡、七十二里,隐丁被大量普查后,行政区划分就会发生改变。

岐山县有个凤雏村,村民在挖地窖的时候,挖到了龙骨,龙骨不是甲骨,龙骨是各种古生物的化石,大明挖煤经常能挖到各种植物的化石,大明认为这些化石:皆是龙蜕,非实死也。

朱翊钧的内帑里,就有一具巨大的龙蜕,是潘季驯治理黄河时,于淮济河道疏浚所得,长数十尺,鳞爪鬐角毕具,其骨坚白如玉。

乡民挖到了龙骨,一般都是卖给过往行商换点银子,为了行商收货,乡民还贴心的把龙骨敲成小块,方便装卸,收龙骨的行商,很快就发现了不对劲,因为有数十片,有字!

骨头上有字可是大事,行商奏闻了凤翔府,凤翔府禀报朝廷。

很快翰林院学士们就请了圣旨,一名专事金石学的修撰,带着六名编修,数十名缇骑,急匆匆的赶往了凤雏村,挖出了14000多副甲骨。

经过了数年的整理分析,对比了在殷墟发现的甲骨文,翰林学士们终于有了初步的结果,呈送给了皇帝一个堪称疯狂的定论,那就是:商周同源。

这个结论是十分颠覆性的。

在万历年间,大家认为周的建立时间很短,周太王公亶父,逃到了岐山,建立了周方,周太王、周王季、周文王、周武王,周朝只用了四代人,就把人家商朝传了不知道多少年的王朝给倾覆了。

而现在,通过两地发掘的这些甲骨,确定了周王和商王祭祀的是一个老祖宗。

在商周的祭祀中,自己的神,只吃自家的供奉,而自家也只祭祀自家的祖宗,你外人祭祀,这神也不吃。

岐山凤雏,周原甲骨,都是周太王之前发生的占卜,和商王祭祀的祖宗,是一致的,占卜的行文、文字都是高度类似。

周方这个诸侯国,出现的时间,比记载的时间要早得多。

不是四代人努力,而是不知道多少代人努力的结果。

商和周其实是一家人,周方也用人祭,只是到了周公旦的时候,这人祭才算是彻底取消。

既然商周同源同宗,那就出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周礼》,又是个什么东西?

这对儒学士而言,几乎是一个和神存不存在一样的根源性问题,商周同源就彻底否定了周礼的神性。

在传统儒学中,周礼被认为是法三代之上,这三代之上不是夏商周,而是尧舜禹。

其叙事为尧舜禹的时候,一切都很美好,后来商朝代替了夏,搞起了人牲,弄得天下道义皆失。

周朝把尧舜禹的礼法重新捡起来,再次推行天下,这道义才得以回归,周礼,可谓是尧舜禹天命传递的象征。

儒家道统讲: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孟子,周公之前为古圣,孔孟为圣人。

翰林院的学士们,经过了长达五年的讨论,最终遗憾地宣布:周礼,是周公旦的礼法,而非尧舜禹。

周公是周武王姬发的弟弟,姬发死后传位给了周成王,可是周成王刚继位年纪还小,就发生了叛乱,周公旦率军东征,明德慎罚,以礼治国,有了成康之治。

在周公摄政之前,周的礼法和商朝的礼法,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在周公摄政之后,才开始改制。

在周公之后,周用了数百年的时间,不断的对《周礼》进行修修补补,才形成了儒家尊崇的周礼。

“周公,有点太厉害了。”朱翊钧看完了翰林院的文章,得出一个自然而然的结论。

以前人们认为周礼强大是因为周朝强大;

但现在翰林院找出这些甲骨,证明了是因为周公这个人厉害,周朝才因此而强大。

周公个人奋斗,才是真正的鼎革,真正的其命维新。

“如果商周真的同源,那《尚书》对周公的记载,确实是有些保守了。”冯保十分认同的说道。

“商周同源,周礼溯源。”朱翊钧看着面前的奏疏,摇头说道:“这文章一出,这几个翰林,怕是要立刻被打为异端,老学究们怕是要到皇极门伏阙,效仿比干死谏,也要将几人斩杀,防止如此颠覆逆言蛊惑人心。”

“连主持翰林院的高启愚,恐怕都不能幸免。”

这本奏疏,性质非常严重,一旦彻底坐实了商周同源,周礼只是周公本人个人奋斗的结果,对儒家所有经典,都是颠覆性的,是异端发言,贱儒们为了维护儒家道统,搞出火刑柱,都有可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