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补言,这一步中又言:“阳……因举左足三摩乙心。咒曰:‘中胎真人,长三寸二分,填乙绛宫。……长守乙体,与乙倶仙。’”这“真人”指男阴。《金瓶梅》中武大郎的外号是“三寸丁谷树皮”,骂人语有“三寸货”,都是以男阴为骂。绛宫,一般是指心。但也可别解为指女阴。
第二十步《儿回》:“婴儿回(阳屈左脚在右脚下,以右手持左脚大指引之,因右转。阴屈右脚在左脚下,以左手持右脚大指引之,因右回转。仍以两脚相距。)阳先以右足距阴左足;阴以右足距阳左足。次又阳以右足距阴左足;阴以右足距阳左足。一往一还。”
李先生的解释:“‘婴儿回’(模仿婴儿嬉戏,作回旋状),动作是男女盘腿坐,各引下足令旋转(男引左足左旋,女引右足右旋),然后以双足相抵,一往一还如蹬车状。”但婴儿并无盘腿坐而回旋的嬉戏,大人也不可能自己盘腿坐着而拉住另一个盘腿坐着的人的脚,让他回旋。盘腿坐,绝对不可能男女以双足相抵,一往一还如蹬车状。原文只说“阳屈左脚在右脚下”“阴屈右脚在左脚下”,未言盘腿坐。也未言坐。所谓“距”,似以“对”的意思指男的右脚与女的左脚上下相对,即与前面所言“掩”相同,即是一仰一覆的相合式。
对“断死”一节,李先生言:“即男女对坐,互望元元(头?),男以两手抚额至足,引足大指坐,历膝,称‘断死路’,经丹田、命门至‘玉父’(男阴),摩面,举手过头,下望‘玉室’(女阴);然后女卧,男双手后举(‘蝶翅’),下覆其上(‘腾天蹐地’)’对叉双手,作前滚翻,三遍,称‘龙倒’。”
按,原有注:“阳两手按黄土名曰‘蹐地’,自长跪举手高头名曰‘腾天’,因下手著后名曰‘蝶翅而去’。”可见李先生的解释至少不够明白。据“阳两手按黄土名曰‘踖地’”,以及“踏”之义为跨越,地指女,则此处言男跨越女上,也就是“御女”。
总之,《上清黄书过度仪》的多处文字在内丹炼气的表面意义之下隐含了**的实际所指,至于实际进行则不必也不可能是如此顺序,取其含义罢了。房中术与道教有密切关系,道教引度仪式特有**事为,因而后世有不出家即有妻子儿女的道士,所谓“火居道士”。《汉语大词典》:“火居道士:有妻室的道士。”不言“火居”的意思。实际就是指有妻子有**。因为房中术把**叫炼内丹,把女阴叫“鼎炉”,民间把**也有叫“烧火”的。所以叫火居道士。宋元时代把妓女叫“鼎老”,也是因此。
《道藏》楹字号《三洞修道仪。初入道仪》:“凡初欲学道,男七岁号录生弟子;女十岁号南生弟子。始授训师门,性行稍淳,与授三戒五戒,渐止荤血。自此后不更婚嫁。如已成夫妇者,男称清真弟子,女称清信弟子。常依科斋戒,兼行黄赤交接之道;能断得,即为佳。”已成夫妇而“兼行黄赤交接之道”指的是什么?自然应指**。“黄”谐音“簧”,以锁等内隐的机关,指男女的精血。
《上清黄书过度仪》的多处文字与后世**的隐语说法如此投合,证明了前后的影响承继。
道教《黄书》等的房中术内容
史载五斗米教即早期道教以治病发展教徒,数目迅增。其实“治病”是个掩饰性的说法,实际上是以房中术求长生,这是极有煽动性的。这方面的文献不为人注意,因而很少研究。有哪些资料,以怎样隐蔽的语言,记载了房中术的怎样的内容,这些具体情况,很不为人知道。南北朝与唐代的佛教论著在排挤道教时,正是抓住张道陵的《黄书》中明显的房中术内容而大肆攻击道教。
本文就三篇文章中关于这样内容的段落,作详细注解,以供参考。
《广弘明集》卷八东晋道安《二教论》:“或含气释罪1,妄造《黄书》2,咒癞万端。乃开命门3,抱真人4,婴儿回5,龙虎戏6,备如《黄书》所说。三五七九7,天罗地网8,士女溷漫,不异禽兽,用消灾祸,其可然乎?”
注解
含气:含,指吸收。男性吸收女性的元气,女性吸收男性的元气。即**的委婉说法。一般说成“合气”。《论衡。物势》:“夫天地合气,人偶自生也;犹夫妇合气,子则自生也。夫妇合气,非当时欲得生子,**动而合,合而生子矣。”《魏书。释老志》:“(寇谦之)整顿道教,除去三张伪法、租米钱税及男女合气之术。”也说“施气”。《论衡。命义》:“凡人受命,在父母施气之时,已得吉凶矣。”释罪:即后文的“用消灾祸”,指不得疾病而长生。
非常诡秘的《黄书》之名是“潰澍”或“潰树”的谐音。潰:水池,但比喻女阴。澍:下雨,但指射精。树:种植,但指**。
命门:婴儿生命之门,即**。
真人:指男阴。“真”是“镇”的谐音,犹如“压”。“压人”:压女而孕育人。
婴儿回:指房中术所说的“固精不泻”。把能孕育成婴儿的精液阻挡回去。
龙虎戏:指**。“龙”是“隆”的谐音,指男阴。男阴隆起突出。“虎”是“户”的谐音,“**”的省说。《道藏》纳字号《玄真灵应宝签》卷上:“子时第六,亲好两同,上上。”是说抽到的最好的签,预兆婚姻和谐。接着的一签是“子时第七,重叠有喜,上上”。签诗是:“莲幕既初开,重登锦上台。庆他龙虎会,杰出间生才。”是说新婚之夜就有孕,将来生下杰出儿子,又再次生下杰出女儿。即俗语所谓“叉花生儿和女”。莲,指女阴。幕,指处女膜。男在女上,故言“上台”。元剧以“上花台”指**承此。民间性隐语把不长阴毛的男阴叫“青龙”,把不长阴毛的女阴叫“白虎”。“青”是“清”的谐音。清、白,都指没有。元剧《张天师》第三折《滚绣球》:“今日个风花雪月相逢日,抵多少龙虎风云聚会时。”是说桂花、荷花、桃花、菊花等花精思凡,勾引良家子弟。清《张三丰全集。阴阳交会曲》:“颠倒坎中离,龙虎风云会。妙玄一点包天地,毫厘大小人不知,返三回五透天机。”所谓“龙虎风云会”也指**。
三五七九“参伍齐纠”的谐音,各指参互、配伍、齐对齐、纠结。都是对**的隐蔽说法。
8。天罗地网:指**。天,指男。“罗”是“摞”的谐音。地,指女。网,犹如“套”:女阴套住男阴。
《广弘明集》卷九北周甄銮《笑道论》:“《真人内朝律》云:‘真人日礼男女,至朔望曰先斋三日,入私房,诣师所,立功德,阴阳并进,日夜六时。’此诸猥杂,不可闻说。又《道律》云:‘行气以次,不得任意排丑近好,抄截越次。’又《玄子》曰:‘不鬲戾,得度世;不嫉妒,世可度。阴阳合,乘龙去。’云云。臣笑曰:‘臣年二十之时,好道术,就观学。先教臣《黄书》合气、三五九七男女交接之道,四目两舌正对,行道在于丹田,有行者度厄延年。教夫易妇,唯色为初,父兄立前,不知羞耻,自称中气真术。今道士常行此法,以之求道,有所未净。”
注解
真人:男阴。内:进到(**)里。“朝”是“赵”的谐音。《诗经。周颂。良耜》:“其鍀斯赵,以薅荼蓼。”毛传:“赵,刺也。”刺:指**男性的动作。《诗经。陈风。株林》:“胡为乎株林?从夏南。匪适株林,从夏南。驾我乘马,说于株林。乘我乘驹,朝食于株。”是说要到株林这个地方与夏姬**。《楚辞。天问》“禹之力献功,降省下土方,焉得彼涂山女,而通之于之台桑?闵妃匹合,厥身是继,胡维嗜欲同味,而快朝饱?”闻一多《诗经通义。周南。汝坟》引此例子而言:“案上言‘通之(涂山女)于之台桑’,下言‘快朝饱’,语意一贯,故文释饱为饱情。《吕氏春秋。当务》篇曰:‘禹有淫湎之意’,盖犹《天问》曰‘快朝饱’矣。”而“调饥”指性饥饿。《诗经。周南。汝坟》:“未见君子,怒如调饥。”毛传:“调,朝也。”笺:“未见君子之时,如朝饥之思食。”《说文》心部引诗作“朝饥”。
曰礼男女:是“男女理日”的谐音而倒序:男女作**。“日”不是白日、每日的意思,而是动词,即俗语指**。“礼”是“理”的谐音,动词:处理、作。
师:“天师”的省说。本是五斗米教徒对教主张道陵的尊称。此指各地的五斗米教头目。
功德:长生之功。
阴阳并进:“进”是“精”的通假。阴阳并精,即阴阳合气,指**。
行气:即“合气”。以次:按照先来后到的次序。
排丑近好:排斥长得丑的,挑选美丽的。
不鬲戾:即“行气以次”。“鬲ge”是“隔”的通假。“戾”:乖违。
度世;行进在世上,指长生。
不嫉妒:即不嫉妒别的人与美女**。
乘龙:表面上指成仙升天,实际上“龙”是“隆”的谐音:高。指高寿。
四目两舌正对:指**。“对”是“对齐”即“齐体”的省说。齐体,即头、脚上下互相对齐。隐指**。这与乘车一类说法相通。汉代《白虎通。嫁娶》:“妻者,齐也,与夫齐体。自天子下至庶人,其义一也。”《论衡。骨相》:“当邓通之幸文帝也,贵在公卿之上。赏赐亿万,与上齐体。”邓通是汉文帝的同性恋者,例中也是言**的。
丹田:指女阴。房中术把**说成炼内丹。民间性隐语把女阴从耕种比喻为田。
教夫易妇,唯色为初:教丈夫与别的妇女**,不论她美或丑,都如同结婚之初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