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对古代人们生活和文化的影响,还有不少不为人知道。东晋道安《二教论》或含气释罪,妄造《黄书》,咒癞万端。乃开命们,抱真人,婴儿回,龙虎戏,备如《黄书》所说。三五七九,天罗地网,士女溷漫,不异禽兽,用消灾祸,其可然乎?”北周甄銮《笑道论》:“《真人内朝律》云:‘真人日礼男女,至朔望日先斋三日,入私房,诣师所,立功德,阴阳并进,日夜六时。’此诸猥杂,不可闻说。又《道律》云:‘行气以次,不得任意排丑近好,抄截越次。’又《玄子》曰:‘不鬲戾,得度世;不嫉妒,世可度。阴阳合,乘龙去。’云云。臣笑曰:‘臣年二十之时,好道术,就观学。先教臣《黄书》合气、三五九七男女交接之道,四目两舌正对,行道在于丹田,有行者度厄延年。教夫易妇,唯色为初,父兄立前,不知羞耻,自称中气真术。今道士常行此法,以之求道,有所未净。”唐法琳《辨证论》:“淫欲猥浊,出自道家,外假清虚,内专浊泄,可耻之甚也!”佛教对道教这类揭露斥责,人们就不甚明白。
北京大学李零先生《中国方术续考》(东方出版社,2000年10月)中《魏晋南北朝房中经典流派考》(下)一文首次论证,汉代道教吸收教徒的引度仪式中有**的一项内容。实在是大大出人意料的。因而,对于佛教对道教的这类揭露斥责,便知道是如实而言的。
李先生文章说:“天师道的房中术主要保存于张陵《黄书》和《老子想尔注》……(《黄书》)主要是流行于公元三、四世纪左右。今《道藏》正一部阶字号有《上清黄书过度仪》,广字号有《洞真黄书》,是其遗说。二书虽不必为《黄书》之旧,但内容则相沿有自,仍可借以考见天师道房中术的许多重要细节。惜二书多舛,内容晦涩,这里只能略加订正,述其大义。”
《上清黄书过度仪》是汉代道教吸收教徒的引度仪式著录,分为二十步。李先生对引度仪式全部内容作了基本解说。把第十三至第十九步归纳为“合气(行男女交接之事)”,从而揭明汉代道教吸收教徒的引度仪式中有**的一项内容。由于李先生文章仅是对第十三至第十九步的此项容作解说,本文再对引度仪式的全部此项内容做详细考证,从而可见天师道的房中术语言对后世的影响和传承。同时对李先生文章个别内容提出商榷管见。
《上清黄书过度仪》文开篇说:“夫弟子在师治受道,不得过二十。不过度二十外受道。即过度,当沐浴禁戒、熏香也。”不吸收二十岁以外的人,显然也是与**联系的。汉代天师教发展很快,**的剌激自然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是以前不知道的。但李先生文章说:“过度者年龄在二十以上。”应不确,恰巧说相反了。
仪式的内容归纳起来有三。一,向神禀告意愿,请求解脱生死;二,吸受“四方生气”之类。三,求“合和生气”。对前二者的意思表述明白,对后者比较含糊隐蔽,往往隐含在第二类文字中,它们占仪式文字的绝大部分。
第十三步共有八节,原名各是:“戏龙虎”、“转关”、“龙虎交”、“龙虎校”、“龙虎推”、“龙虎荡”、“龙虎张”、“揖真人”。但不明言是做什么事。李先生言:“这里是指男女按坛场八位做各种爱抚动作。”仍不够具体明白,实际应就是指**。这关系到对“龙虎”的解释。
第一步的“入靖(静广说:“阳立寅上,阴立申上。”因而李先生言:“操作时,男于坛场居寅位,在东方,以青龙为代指;女于坛场居申位,在西方,以白虎为代指,故称‘龙虎’。”这个解释似不合宜,没有揭示出隐蔽的实质性原因。男东女西,各在一方,如何做各种爱抚动作,还不要说有**之事。十二支与十二属相的配伍,是龙辰、虎寅,而不是龙寅、虎申。
仪式在“戏龙虎”名字后有“臣今过度男女生某甲共奉行道德,乞丐阴阳生气共生臣妾”的话。而在本节文字之后又言:“右解中元二十四气,皆言:‘今有甲乙乞丐过度奉行道德,乞丐阴阳生气共生臣妾身。”按,即言男女彼此求得对方的阴阳生气,这隐约暗示“戏龙虎”云云指**。
实际上,“龙”、“虎”是房中术性隐语,各指男阴、女阴。典籍中并没有这样的解释,但后世民间性隐语是如此承用的,有许多例证可以证明。
《道臧》纳字号《玄真灵应宝签》卷上“子时第六,亲好两同,上上”是说婚姻和谐。接着的一签是“子时第七,重叠有喜,上上”:“莲幕既初开,重登锦上台。庆他龙虎会,杰出间生才。”是说新婚之夜,就有孕,将来生下杰出儿子,又再次生下杰出女儿。即俗语所谓“叉花生儿和女”。“龙虎”就是“隆、户”谐音,指男阴、女阴。男在女上,故言“上台”。元剧以“上花台”指**承此。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酒肉场中三十载,花星整照二十年……自小上花台,做子弟。”李致远《还牢末》第二折:“哥哥,你当初上花台,做子弟,怎生受用快活,你说一遍,我试听听咱。”这说明民间性隐语是历时而承用的。
现在来说为什么“龙虎”就是“隆、户”谐音,指男阴、女阴。隆,指男阴高起之状。北方许多方言叫“毬”(或有多种同音异写),即“丘”的谐音隐说。《说文》:“丘;土之高也,非人所为也。”户,是“**”的省说。“龙”也可以是“蛇”的变说。《中国性科学百科全书》:“白虎与青龙:阴毛阙如,谓无毛症。女性患无毛症,民间俗称‘白虎’;男性患无毛症,民间俗称‘青龙’。……一般女性无毛症大多是生理性,其体内没有重要病变,也不影响健康和生育。……但民间有认为‘白虎’或‘青龙’均为不祥之兆,有‘患女克夫v患男克妻’是说法。这是一种荒谬和迷信的认识。”按,“青龙”中是“清”的谐音,清白,指无毛。“白”即没有(毛)。都是直接从其处无毛而趣说。由于各种原因,傅会为不祥之兆。
北朝乐府民歌:“黄花郁金色,绿蛇衔珠丹。辞谢床上女,还我十指环。”此诗因为第二句难解,向无解说。从性隐语可解读:蛇(即男阴)被女阴含着。绿,犹青。杨慎言他所得的汉代无名氏《杂事秘辛》:“私处坟起,为展两股,阴沟渥丹,火齐欲吐。此守礼谨严处女也。”以“火齐珠”形容女阴。
湖南娄底方言“乌腮公”既指乌梢蛇,又指**。也就是以乌梢蛇指**。《缀百裘》卷六梆子腔《宿关》的情节:逃难的太子即未来的天子困乏睡着了,民俗说法,有金蛇从五窍出没。被巡路兵卒远看以为起火。后来看清楚了,就对在场的贴(女丑)开玩笑。“(贴)快打壳子,待我去救火。(忽见小生介)这是一个人,那里是什么火。(副看介)呀,大姑娘,一条蛇,一条蛇!(贴看介)蛇钻五窍,五霸诸侯;蛇钻七窍,帝王之主。(副)大姑娘,这蛇钻一窍呢?(贴)哓!”所谓蛇钻一窍就是指**,《金瓶梅》第六十八回,王婆要领潘金莲出去卖给人,潘金莲说她没有“为下什么非”,王婆说:“你休要稀里打哄,作聋装哑,自古蛇钻窟窿蛇知道,各人干的事儿各人心里明。”蛇钻窟窿蛇知道,也是从**说的。
《民俗研究》1993年第二期,武文《“招夫养夫”的调查与研究》叙甘肃两当县旧时的“蛙蛇祭‘蛙蛇祭’并非祭神,而是祭人。他们认为‘蛙蛇祭’就是男女媾合的节日。蛙,就是女人的象征;蛇,是男人的象征。这一天,男人见到女人就说,‘掏出我的黑麻蛇,要咬你的癞蛤蟆。’这是两句暗话,黑麻蛇是指男根,癞蛤蟆是女具,‘咬’暗示**。这时,若女人点头不语,则可实施野合之要务。”
伏洛伊德《梦的解析》:“男性性器最重要的特征则是蛇。”可见,域外也有同类说法。
以“龙虎”指男女阴而言**,在被称为“万古丹经王”的《参同契》中也相同。第三段:“龙马就驾,明君御时。”言有节制的在一定时间**。马,指女,性隐语中习见,从女在下位比喻。“御女”说法即如此。第二十段“阳气造端,初九潜龙。”第二十一段:“九二见龙,和平有名。”第二十二段:“九三夕惕,亏折神符。”第二十三段:“九四或跃,进退道危。”第二十四段:“九五飞龙,天位加喜。”第二十五段:“上九龙亢,战德于野。”这六段借《乾卦》的六条阳爻生发,言有节制的在一定时间**,则和平、加喜;否则,则亏折神符、道危、野。第六十五段:“龙呼于虎,虎吸龙精。两相饮食,倶相贪并。”言人们贪于**。第六十九段:“刚柔迭兴,更历分部。龙西虎东,建纬卯酉。刑德并会,相见欢喜。”言节制的好处。古今都把《参同契》看为炼丹书,实际却是房中术书。限于篇幅,需专书详辨。
第十四步“解结食”。有注:“师为弟子。告者亦解贤者结。”正文是:“食生吐死法。男左女右,两手相叉,倶向王(李先生指出是‘西’之误)伸两脚坐。头以鼻微微纳生气,低头咽之。倶卧瞑目,微微吐死气。三卧三坐止。”李先生说:“解”是解衣带广结”是结散发广食”是食生气,吐死气。从表面来说,自然是此意,笔者认为这种表面说法之后仍包含着指**。解衣带与**的关系至明。结散发,即从汉代婚礼仪式的夫妻结发隐言。如此,也就是言**了。“告者亦解贤者结”应是弟子为引度自己的师解衣带。而“食”在《诗经》中已经是**的隐语了。今俗语把婚外**叫“吃野食”承此。则引度中男女弟子间、师(或男或女)与弟子间都有此事。《真人内朝律》云:“真人日礼男女,至朔望日先斋三日,入私房,诣师所,立功德,阴阳并进,日夜六时。”与此可互证。
第十五步“布九宫法”。李先生对九宫与八卦、五行的配合关系作了一般的解释。其实此项中的**比较明显。所谓“布九宫法”,从表面文字看是说:男女各伸左或右手或脚的几个指头,合为九宫的某个数和位。但又言男指要掩女指,借此隐说阴阳合的**。各次具体说法如下(略去较多的干扰遮掩性的话):
第一次,“阳以左足二指,阴以右足五指,又以右手一指并足边。阳指掩阴足指为八,置丑上,共言艮八。”阴阳代指入道的男女弟子。所伸出手和脚的指头共八个,是故做遮掩来套九宫方位的“艮、八”。要注意的是,男左足要能掩住女右足指,或男右足要能掩住女左脚指,必须是女仰男覆的相合。这是作什么,已不言而明了。以下八次中或另言是男女手掩手、腰对腰,实质相同。以下只录实质性文字,一般不做解释。
第二次阳右足手各三,合为六,掩阴左足上。置亥,言乾六。”
第三次,“阳以左手一指,横掩阴右手二指,合置卯上,令对腰,言震三。”
第四次,“阳以左手伸二指,横掩阴手上,致西南,对肩,言坤二。”
第五次阴以左手伸四指,阳以右手三指,横掩阴指上。置西,对腰,言兑七。”
第六次,“阳以左手三指,阴横(横阴)右手一指,置东南,对肩,言巽四。”
第七次,“还思中宫五脏,阳思肝肾,阴思心肺脾。各窃言中宫五。”按,“中宫”隐指性器官在身体中部。“五”谐音“伍”的配伍,指**。
第八次,“阳以右足注阴左足上六,阳以左足注阴右足上八。又命左三右七。阳以左手,阴以右手,共注阴左腰三;阳以右手,阴以左手,共注阴左腰七。”
第九次,“又命戴九履一。阳取上元三,阴取上元六。下元,阴阳各半,一。又命五在中宫,主为腹实,共思五脏,阳肾肝,阴心脾肺,以心相摩五,九宫位成。”按,上元指头,下元指足。表面各指离位九、坎位一。实际是以“头与头,脚与脚对齐”指**。“阴阳各半,(合为)一”同指。“以心相摩”即两腹相摩。
在本节文字之后,又说:“又言:‘三五纵横,齐等如一。’”表面上是说九宫数的纵、横、斜三行的数的和都是十五。实际上,“齐”在汉代的特殊意思是指**。房中术书《合阴阳》:“汤游于瑶台,陈□□于南宫,问男女之齐至相当,毋伤于身若何?”男女之齐至相当,即**频率的合宜度。《礼记。郊特牲》:“夫昏(婚)礼,万世之始也。……信,妇德也。壹与之齐,终身不改,故夫死不嫁。”《白虎通。嫁娶》:“妻者,齐也,与夫齐体。自天子下至庶人,其义一也。”《说文解字》:“妻,妇与己齐者也。”所谓“齐体”即“头与头,脚与脚对齐”指**。冯梦龙《山歌》卷四《姓》:“郎姓齐,姐姓齐,赠嫁个丫头也姓齐。齐家囡儿嫁来齐家去,半夜三更齐对齐。郎姓毛,姐姓毛,赠嫁个丫头也姓毛。毛家囡儿嫁来毛家去,半夜三更毛对毛。”所谓“姓”谐音而言男女“齐对”和长阴毛的天性。郑国轩《刘汉卿白蛇记》:“上山砍柴刀对刀,河里撑船蒿对蒿,田里插秧手对手,红罗帐里腰对腰。”
第十六步“度甲首东卯,度乙首南午卧”。具体做法是:“第一阳蹑纪,下阴左边卧,乙(指阴)卧。戴右手第二指甲起,以左手第二第三指中间相叉持乙指。举左足于前,右足横后。因举左足,三摩乙心。咒曰:‘中央戊己,百节君吏,四事八节,千二百官君吏辅臣,过某三桥之下。’因举左足,从乙心度乙,南行西旋,北转至乙右协边,十一迹。”后面还有对应的“阴蹑纪”,文字基本相同,只是把“阳”换为“阴”之类的差异。第十七步中也有如此内容。“蹑纪”,即按北斗七星的曲折走步,又叫“步罡”,但与“卧”、“举左足,三摩乙心”矛盾。这里显然是另有**的寓含。
“三桥”指什么?这里作些试探,它应当是女阴的隐语。冯梦龙《山歌》卷七《上桥》:“郎上桥,姐上桥,风吹裙带缠郎腰。好个阵头弗落得雨,青天龙挂惹人瞟。惹人瞟,惹人瞟,小阿姐儿再来红罗帐里造仙桥。若有村东头村西头南北两横头,二十后生连垂头,肯来小阿奴奴仙桥上过,怕郎君落水抱郎腰。”很显然,这是隐语的**诗。红罗帐里造仙桥即以“窍、桥”谐音暗指女阴。“垂头”即“锤头”而指男阴。“姐上桥”要解读为:姐献上窍。
《抱朴子内篇。杂应》:“或问登峻涉险、远行不极之道。抱朴子曰:‘……若能乘躊者,可以周流天下,不拘山河。凡乘躊道有三法:一曰龙躊,二曰虎躊,三曰鹿卢躊。或服符精思,若欲行千里,则以一时思之。若昼夜十二时思之,则可以一日一夕行万二千里,亦不能过此,过此当更思之如前法。……此言出于仙人,而流传于世俗耳,实非凡人所知也。’”完全是讲以**炼内丹特效的无稽之言。应当是先把“乘三窍”讳说为谐音的“乘轿”,言多御女可成仙而升天,周流天下,不拘山河。后来讹变为“躊”。“龙躊”、“虎躊”各是“窿窍”、“户窍”的谐音隐语。辘轳是打水而转动的。民间性隐语把**叫种水地、打水井、钻洞之类。古井无水,因而指寡妇。孟郊《列女操》:“贞妇贵殉夫,舍生亦如此。波澜誓不起,妾心古井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七回:“路上行人,都啧啧称羡,都说不料这个古井叫他淘着……后来问了傍人,才知道凡娶着不甚正路的妇人一如妓女、寡妇之类一做老婆,却带着银钱来的,叫做‘淘古井’。”《廿年繁华梦》第三十九回:“更有些风流子弟,当他是一个古井,志在兜结于他,希望淘得钱钞。”其实,“不甚正路”、“带着银钱”,与词义无关。不甚正路指不守寡;带着银钱,是娶她的原因。反映抗越自卫战的著名小说《高山下的花环》中,战士们把长年不能过夫妻生活和短暂的探亲期,说为“旱死”和“涝死”。千百年来,是一脉相承的。《上清黄书过度仪》此言的“三桥”与《抱朴子》的“三躊”应同一实指。女言“某三桥”的“某”是自己,男言的“某三桥”则如“某人”中,指那位女弟子。
这一步中特有“自导”一个名目,李先生说这是:“(男女)用左右手交替,分三条路线为对方按摩,一条是从左乳至左足,呼‘左无上’;一条是从右乳至右足,呼‘右玄老’;一条是从‘昆仑’(头,‘泥丸’所在)经绛宫(两乳间心区)到‘命门’(脐下),呼‘太上’。”所言确,唯“戏道”是**前的做诱发。
仪式文在“以心相摩”意之后又说:“龙行上复,以右手摩下丹田三便(遍),诣生门;以右手开金门,左手挺玉龠,注生门上。又以左手扶昆仑,右手摩命门,纵横三,言:‘水东流,云西归。阴养阳,气微微。玄精滋液,上诣师门。’甲又咒:‘神男持关,玉女开户。配气从阴,以气施我。’乙咒:‘阴阳施化,万物滋生。天覆地载,愿以气施臣妾身。’”
李先生言:“‘龙行上覆’即男上位。‘生门’即**。‘金门’指**。‘玉龠’即**。‘左手扶昆仑,右手摩命门,纵横三’是重复上述动作。‘持关’指男不泻精,‘开户’指女开**。其按摩动作重复多遍,每遍都是终于命门。”
其实,这已是不言而喻的**了。所谓“水东流,云西归。阴养阳,气微微。玄精滋液,上诣师门”,也是言**。水,指精液。“东,,是“动,,或“洞,,的暗指。“云西归”是“运吸归”指互相吸收阴阳生气。此“上诣师门”又证明弟子与师的**。
第十七步《甲乙咒法》。李先生引原文而以括号解释。“甲咒:‘吾欲秉天纲,入地纪。’乙咒:‘吾欲偃地承天,合阴阳。’”(示男上女下合阴阳)“男曰:‘天道行’,女曰:‘地道行’。便进入生门中,令半首。……各自坚径进渊底。……小退,还半首。”(则是进入交接)“男曰:‘天道毕。’女曰:‘地道毕。’……小退,……又小退……又退……出朱门,便龙倒。”李先生说:“则是退出交接。交接前后皆依三五七九之数(先三气,次五气,次七气,次九气)行二十四气(三、五、七、九相加为二十四)。‘朱门’即阴门。‘龙倒’是男女合练的一种导引动作。”解释得非常细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