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女夫词》的主要校勘,先后见于《敦煌变文集》、潘重规《敦煌变文集新书》、谭蝉雪《敦煌婚姻文化》(甘肃人民出版社1993年,后文简称“谭书”)等书,以谭书的校勘最为简明而比较全面。谭书并有一些关于内容与词语的解释。在谭书之后再没有对《下女夫词》进行校释的。《下女夫词》不是变文,敦煌学界对它的研究,不论在校勘、注解、内容阐释评论,都不如对变文研究的充分,所以遗留的问题还很多,有不少的讹错对理解文意的妨碍很大。而《下女夫词》又是敦煌文学中对后代影响很大,现代人们也很感兴趣的,很需要更精确的恢复原来的文字原貌,本文即直接引录谭书的校勘而在括号中予以补正。谭书把《敦煌变文集》中的《下女夫词》分为《下女夫词》、《论女婿》、《婚嫁诗》三部分。本文即按此顺序申说。有的词语的意思不容易把握,文意有所趺宕的,也顺便解释。对所解释的词语在后面括号中予以编号。
《下女夫词》
:贼来须打,客来须看,报道姑嫂,出来相看。
女答:门门相对,户户相当,通问剌史,是何抵当(1)
儿答:心游方外,意逐恒娥。日为西至,更阑至此。人疲马乏,暂欲停留。幸愿姑嫂,请垂接引。
女答:更深月朗,星斗齐明。不审何方贵客,侵夜得至门庭?
儿答:凤凰故来至此,合得百鸟参迎。姑嫂若无(有)(2)祗疑,火速返身却回。
女答:本是何方君子?何处英才?精神磊朗,因何到来?
儿答:本是长安君子,进士出身。选得剌史,故至高门。
女答:既是高门君子,贵胜英流,不审来意,有何所求?
儿答:闻君高语(誉)(3),故来相投。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女答:使君贵客,远涉沙磧,相(将)(4)郎通问,体内如何?
儿答:剌史无才,得至高门,皆(既)(5)蒙所问,不胜战陈。
再答:更深夜久,故来相过。姑嫂以下,体内如何?
女答:庭前井水,金木为栏。姑嫂以下,并得平安。
儿答:上古王乔是仙客,传闻烈士有荆轲。今过某公来此问,未知体内意如何?(6)
女答:孟春已暄,车马来前,使君贵客,体内如何?
儿答:此非公馆,实不停留。有事速语,请莫干羞(7)。
女答:亦非公馆,实不停留。发君归路,莫失前程(8)。
儿答:车行辋尽,马行蹄穿,故来过此,任自方圆(9)。
女答:何方所管?谁人伴换(10)?次第申陈,不须潦乱。
儿答:敦煌县摄,公子伴涉。三史明闲,九经为业。
女答:夜久更阑,星斗西流,马上剌史,是何之州?
儿答:金雪抗(今宵伉)(11)価,聊(料)(12)此交游。马上剌史,本是沙州。
女答:英髦荡荡,游(酉)称阳阳(洋洋)(13)。通问剌史,是何之乡?
儿答:三川荡荡,九郡才郎,马上剌史,本是敦煌。
女答:何方贵客,侵宵来至?敢问相郎(14),不知何里?
儿答:天下荡荡,万(方)(15)国之里。敢奉来言,具答如此。
女答:人须知宗,水须知源。马上剌史,望在何川?
儿答:本是三州(川)(16)游奕,八水英贤。马上剌史,望在秦川。
女答:君等贵客,久立门庭,更烦申问,可惜时光?
儿答:并是国中窈窕,明解书章,有疑即问,何惜时光?
女答:立客难发遣,展褥铺锦床。请君下马来,缓缓便商量。
束带结凝妆,牵绳入此房(17)。上圆(月上)初出卯(柳)(18),不下有(又)何妨(方)(19)?儿答:亲贤(悬)(20)明镜近门台,直为多娇不(才)(21)下来。只(又)(22)要绫罗千万匹,不(又)要胡觞数百杯(23)。
女答:(上酒)酒是蒲桃酒,将来上使君。幸垂与饮却,延得万年春。(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