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形容词后缀“乎”,是从文言文继承的
92玄乎|248云乎:舒适;满意|208黄乎乎。又如279黑糊糊:1颜色发暗。例句是:修车子修得两手∽的。2看不清楚。例句是:前面∽的一片树林子|站着∽的一片人。按,因为不知是词尾,把“乎”别写成“糊”。黑糊糊:黑色糊状物。
(八)动词后缀“当”
215等当:1比照尺寸。位块地方看放下放不下位张桌子。2磨蹭。|273值当:值得。
“当”在普通话中,还可以是形容词词尾,如:便∽|稳∽|停∽|顺∽|快∽|满满∽∽|了∽。《忻州方言词典》有:顺当、稳当。太原话未必没有这样的形容词。太原话“等当”在词义1是“相等”的意思,在词义2是“等待”的意思。“当”不能与二者都承应,所以是虚义的后缀。
(九)名词词尾“头”
9迷头:糊涂虫(骂人)154襤头:死心眼的人|265滑头:不老老实的人|157肉头:性子缓慢的人
(十)形容词词尾“在”
273直在在:太阳光直射。例句是:晒得∽的|82减债:爱惜而物件使用长久。
按,“减债”自然没有这样的意思。是“俭在”的别写,指节俭使用。可比较《忻州方言词典》:“将在:形容对财物爱护。”对“将在”表同音代替号。而“将在”与“减债”同音。自然也就是“俭在”的别写。词义落实在词干上。“在”是形容词词尾。与普通话“实在”“自在”构词相同。无独有偶,北京方言,节在:节约。或别写成“戒在”。闲在:清闲。四在:清闲。“四”字绝对是谐音的趣说,本字或许就是各地共有的“自在”。
(十一)中缀“不”
前文所举有关词语,二不楞烂兴的、冰凉不擦、冷冰不擦、黑不兴兴、不楞兴、不悻悻(后二者是形容词后缀),其中的“不”都是没有词汇意义的,是中缀。
(十二)中缀“圪”
《太原方言词典》中的词条:软圪囊吼、清圪凌凌、脓挖圪吼、肉里圪耐、痩麻圪筋、牛筋圪韧、狗筋圪料、烂零圪擦、轻单圪漆、蓝圪茵茵、青圪茬茬、青圪森森。其中的“圪”或在第二、第三音节,而不在开头或结尾处,即只在词的中间。没有词汇意义。是晋语及山西许多方言特有的写法,其实是其他方言中缀“个”是一致的。
三、可借鉴的经验
误定的与不认识而遗漏的词缀都很多,反映了词缀研究非常薄弱,自然是理论认识与方法都有错误。总的来说,误定词缀是因为不从词缀的基本理论为据,而是以感觉即望文生义为据。仅因为词开头的或结尾的字的意思与词义无关,就断定它是没有意义的,因而是词缀。而不知方言词中的字往往不是本字,被掩盖的本字正是词义的理据。不认识词缀,主要是因为没有普通话与其他方言词缀的全局,没有极必要的这个参照。
从《太原方言词典》与《忻州方言词典》对词缀的这些失误,应当有下面这样一些具体经验。
虽然不同词缀的构词能力不同,因而所构词的数目不等,但必须有一定的数目,形成词群或系统。《太原方言词典》所误认定的词缀往往只有两三个,甚至于只有一个例词。不妨以“例不十,法不立”来作为初步的考虑。
《太原方言词典》所误认定的词缀,往往是以属于表示“程度甚”或“程度的增加”为据,但是在普通话或其他方言已经公认的词缀中都没有这样的词缀。而“程度甚”或“程度的增加”一般是副词或状语来表达的。
除复合词缀(如“了八吼”)与abb式形容词外,词缀都是单音节的。因为词缀产生的一个基本原因,也正是使单音节词变成双音节词。而复合词缀也是单音节词缀的复合。《太原方言词典》所认定的词缀往往背离了这个认识。
象声词、结构助词,绝对不可能成为词缀用字。
四字格式,绝对不可能有词缀。
附言
关于方言的词缀系统,参见本书《词义论集》中《北京方言的词缀系统》、《仪态万方的北京话后缀“巴”》二文。又,参见蒋宗许《汉语词缀研究》(巴萄书社,2009年)第五章《中缀、abb式构词及类词缀》。
“∽应”、“伊等并非附加式双音词
《中国语文》1999年第5期王云路《中古诗歌附加式双音词举例》新说词头有“伊”“於”“为试”;词尾有“应”“已”“云”“来”“其”“取”等,总共十个。这虽然是非常新人耳目的,却也是很让人有疑而难信从的。《徐州师范大学学报》曾有文章对“取”词尾说否定。本文对王文的例句从宏观与微观结合作细致准确研究,结论是所认定的词头、词尾都不能成立。下面按王文的顺序申说。王文例句中的“渐应”等例词都有加重号,本文略去。
一、附加式副词
(1)应
实际上王文全部例句中的“应”都是有实义的,即表示判断:应当、必应。下面按王文例句顺序辨析。
鲍泉《秋日》:“旅情恒自苦,秋夜渐应长。”是“应渐长”的事理,“应”与“渐”是“长”的两层状语。为求对偶而变序。
庾信《赋得荷》:“秋衣行欲制,风盖渐应欹。”同上,荷叶应渐渐凋零了。
江淹《铜爵妓》:“瑶色行应罢,红芳几为乐。徒歌登舞台,终成蝼蚁郭。”是说:她的美色将必定不再,能欢乐几时呢?
又《寄丘三公》:“菊秀空应夺,兰芳几时坚?长恐握手毕,黯如光绝天。”是说:菊花必应从繁盛改变成一空而无有。“空”应是形容词:空了;没有了。而不是副词。“应”更不是副词后缀。如果“空”是副词,句意成为:菊秀空夺。即菊秀不改变,与原意完全相反。
释亡名《五苦。死苦》:“池台既已没,坟垅向应空。”是说:坟垅中必定将是空的,即连尸骨都朽化不存了。《汉语大词典》:“向:面临;将近。《后汉书。段類传》:‘馀寇残烬,将向殄灭。’晋陶潜《饮酒》诗之三:‘道丧向千载,人人惜其情。’《旧唐书。颜真卿传》:‘吾今年向八十,官至太师。’茅盾《虹》四:‘十月向尽的时候,梅女士已经回复健康。’”可见这个“向”是时态助词,不是副词,也就无所谓附加式副词。诗的最后两句王文未引,是:“惟当松柏里,千年恒劲风。”只应是松柏林里,才是千年恒有劲风。这个“当”与“应”呼应。王文说:“向应”即向、渐渐。但“向,,没有“渐渐”的意思。
鲍照《拟行路难》:“莫言草木委冬雪,会应苏息遇阳春。”但“会”是能愿动词。“会”绝对不可能是副词。因此“应”就绝对不可能是副词词尾。句是说:会苏息;应苏息。分成两次来说,递进的修辞。
梁元帝《细草》:“漫生虽欲遍,人迹会应开。”此与上例同。是说:人的足迹会在丛草中开出道路;必应在丛草中开出道路。“会”与“应”复说。杜甫《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其中“会”与“当”复说,可以比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