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果小说

玫瑰果小说>刘瑞明文史述林 > 铺眉苫眼系列词的内部形式(第2页)

铺眉苫眼系列词的内部形式(第2页)

也就是说,皱眉闭眼是第一组的词源理据,舒眉展眼是第二组的词源理据,它们的例句都较多。至于第三义恰介于前二义之间,只有偶例,可以说是基于前二组的再度异变。第一、第二义如同反义词,但词形却有交叉混同,特别是“铺眉苫眼”一形同时兼有相反的两义。

众多辞书对这一系列词语的辑载往往不全,至于释义则更有多种不妥和错误。

《汉语大词典》(后文简称《汉大》)失收“苫眼努目、努眉苫眼、眼札眉苫”。顾学领、王学奇《元曲释词》尤应齐全,却只在“苫眉、眉苫、铺眉”条下,实有“睁眼苫眉、努眼苫眉、眼札眉苫、铺眉苫眼、苫眼铺眉”五词,失载太多。而且仅把“苫眉”等一个局部作为专词,也不妥。反映出释者正是没有基于统一内部形式而形成系列词语的意识。也各只收一例书证,因而不易把握词义,所释尤误。至于其他辞书失收词语的情况,就不用一一说了。

陆澹安《小说词语汇释》最早只收载“铺眉苫眼、铺眉蒙眼:装模作样”,有例“铺眉苫眼真君子”即误,装模作样,岂能誉为真君子?有例3“铺眉蒙眼的走了出来”,本言皱眉闭眼的实情,并非假装如此。

3。3继后朱居易《元剧俗语方言例释》也只释:“苫眼铺眉:妆模作样,目空一切,摆架子。”不作理据分析,只得作如此宽泛推理的大包围。有例的舒眉展眼义和例5的皱眉闭眼义。把相反的二义混为另一义。又有《风光好》三折《倘秀才》:“空这般苫眼铺眉立那教门,我须素心恭谨意般勤蓄尊。”实是说儒生们奉立下对女色皱眉闭眼以拒之的教规。所释也不切合。

3。4《宋元语言词典》:“苫眼铺眉:挤眉弄眼,不正派的样子。”纯是主观的猜想,有例612,也是把二义混同为另一义了。又,“苫眉努目:低着眉、睁着眼,形容严冷的面容。”有例210,本是言皱眉,才与努目相统一。“苫”无从有低之义,低眉即低眼、低首,是羞愧、惧怕的情态。

3。5白维国《金瓶梅词典》:“铺眉苫眼:眉眼下垂,形容假装正经。”有例,第50回:“(月娘)见他在人面前铺眉苫眼,拿班做势,口里咬文嚼字,一口一声只称呼他‘薛爷’。”释义错误。实际是以敬重的心情说这位尼姑紧缩双眉闭着眼睛,以言她并不理会西门庆家的富庶气象。又例,第98回:“打坐参禅,讲经说法,铺眉苫眼,习成佛祖家风。……白日里卖杖摇铃,黑夜里舞枪弄棒。”也是说锁眉闭眼,不羡尘世繁华。本句中并无假装正派的因素。只是联系“舞枪弄棒”指奸淫事,才合其人的事理。这便是把相关的情况冒涉成词义了。“铺”和“苫”与下垂义两不搭界。

《元曲释词》竟然释言:“苫、铺意近,北人把佯不瞅人,叫做铺苫着眼儿。”说苫与铺义近,正是不知它们是虚假的外部形式,误以为是正常的语素。引例“睁眼苫眉拈鬓须”分明言“睁眼”,与解释的“佯不瞅人”矛盾。有例“俺一家儿努眼苫眉”,却是怒视。有例“铺眉苫眼早三公”,却是舒眉展眼的傲视天下人,释者对这些大为矛盾的情况都一概不顾了。至于引为根据的“铺苫着眼儿”却是用字不当,当写成“扑扇”或“扑闪”,《汉大》均释为“指眼睛眨动”,示例为《创业史》和管桦《上学》,正是北方方言。而例句正是说多情地看着对方,眼睛好像在说话,并非佯不看人。原例容不引录。

高文达《近代汉语词典》将例3的舒眉展眼义释为“挤眉弄眼,装模作样将例10的舒眉展眼释为“粗眉大眼,指面貌威武的样子”,更误。

3。8《汉大》将例345的皱眉闭眼、例10輦的舒眉展眼,都释为装模作样。又在“苫”的第三义“颤动”项下引有例1“努眼苫眉,只待要毕苏秦险些上吊”,例“你痩岩岩眼札眉苫”的皱眉闭眼义。不仅词条割裂词语,而且释义甚误。对于例陈搏言自己枉然是有眼有眉,又另释为“张眉展目,形容羡慕的样子”而误。是陈搏自愧有人样而不与人事,并不是说他白羡慕谁。

3。9以上所释最早的是1964年,最迟的是《汉大》第11卷,1993年。30年间,多种辞书未注意这些词语的系列性,孤立作释,更未考察曲折了的内部形式。或从字面或从句意的相关事理、或纯属想当然的解释,多有歧异而基本不确,或成大误。后释者往往是承袭前释之误。

从以上辨析,我们对词的内部形式还可有如下一些认识。

上古、中古汉语的通假字,中古、近代民间书写的代用字都是大量的,它们实际上也是词义内部形式的曲折。正如张永言先生所言,清代诸多学者对上古汉语通假的音、义、形的曲折关系做了大量研究,有精辟深刻的论述。而中古、近代汉语中民间通俗性的代用字,实例的揭示还不足,而理论的概括更未注意。

“皱眉闭眼”“舒眉展眼”是这一系列词的语源,是它们的内部形式。这两个词却是无特殊风格的,一经曲折内部形式便带上了朦胧、趣难、新颖的特点,从而成为在一定范围被作家喜用的俗语词,即在元曲的唱曲和元散曲中首用而多用。

与此系列词相类似的情况,在近代汉语通俗文学作品中,在现代汉语方言中,也是多量的,也会是常用词。也就是说汉语词语的内部形式曲折是词汇中多量而有一定普遍性的,它们的具体曲折情况是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

有的内部形式的曲折并非由于远古词源的消失中断,或远古语素形音义的改变,而是词源仍存并且可以断定永远存在。而是曲折与原形并存,而是曲折形式会因时移境迁而消失,成为词汇史中过客。“皱眉闭眼”“舒眉展眼”就在当时同时存在,将继续存在永久,而“铺眉苫眼”等在清末已不见用。有的曲折形式又会恢复为与原内部形式同义的异形,如“铺眉苫眼”作“铺眉蒙眼”、“铺眼苫眉”又作“睁眼舒眉”。

同一内部形式的同一语素可能隐曲,也可能保持不变。也可以隐曲为不同的外在形式。这就形成了不同形而同义的外在形式,也形成了同形异义的外在形式。“铺眉苫眼”与“铺眉搀眼”同义异形。“铺眉苫眼”有皱眉闭眼与舒眉展眼的反义。如此的演变发展,形成一定数量的同源异变的系列词语。

要准确简明释义,就得勾辑出系列词语的全部个体,汇积足量的书证,辨明本原词及内部曲折的种种具体情况。

总之,汉语词语的内部曲折有人为性,数量大,曲折情况复杂、多趣,有着民族的特点。深入细致地研究,必将形成新的理论,充实丰富语义学、词汇学的内容。至于必会纠正许多误释的词义,使许多难词获得确解更是不言而喻的了。

释“没留没乱”系列词《汉语大词典》:“没留没乱:心绪不宁,情绪烦乱。”但是分明写的是“没乱”,即不乱,怎么又表示相反的情绪烦乱呢?其中的“留”字又是什么意思呢?

又,“没颠没倒:1犹没分晓。2纷乱貌。”但是分明写的是“没颠倒”,即正常,明白,不颠倒,怎么又表示相反的不明白、纷乱呢?

又,“没乱:迷乱。引申为心神不定。”但是分明写的是“没乱”,即正常,镇定,怎么又能表示相反的迷乱,而引申为心神不定呢?

又,“没乱煞:犹言急得要死,愁闷不堪。”但是分明写的是“没乱”,即正常。词中并没有“急”字与“愁”字,怎么又能表示急与愁闷呢?

自然,解释的词义不算错误,问题是回避大大疑难的表示否定的“没”字。可见是从句子的事理来猜测词义,而不是从词的语素与理据来分析证明词义。

这四个词的词义与“迷乱”的词义相同,则“没”与“迷”应该有瓜葛。原来“没”在此处不是否定副词,而是动词沉迷、沉溺义,因此把“迷乱”换字成为“没乱”。沉没在乱的情绪中。所谓“没颠没倒”其实是“沉没在颠倒”的意思。这几个词清一色的没有把其中的“没”改换成“不”字的,充分说明当时的人都心领神会那“没”字不是否定副词。

最早的徐嘉瑞《金元戏曲方言考》只解释说:“没乱杀:心烦,烦闷。”回避“没”字。朱居易《元剧俗语方言例释》则说:“没乱系闷乱之音转。”龙潜庵《宋元语言词典》:“没乱:加重语气则作‘没乱煞’、‘没乱杀’、‘没撩死’。”而《元曲释词》:“空闷乱(空没乱):没乱,为闷乱的音转。”“没乱(没撩乱、没撩没乱、没留没乱、迷留没乱、迷溜没乱、迷留闷乱):意谓迷离惝恍,心神无主。……说撩乱为没撩乱,或没撩没乱。犹如说颠倒为没颠倒,都是以反语见义,起加重语气的作用。”“没颠没倒(无颠无倒、无颠倒):犹云颠颠倒倒,是以反语加重语气,极言精神错乱,神魂颠倒。”

但是,语音是负载意义的,一定的语音与一定的意义结合着,字的读音不能随便“转”,因此“闷”不可能音转为“没”。“没”字也没有什么加重语气的作用,又是加重怎样的语气呢?这样的加重语气还有什么例证呢?也更没有什么“反语见义”。

词义研究中对疑难不作深入实际的有根有据的全面的探索,而是仅从个别或局部作主观认定,而且还要轻开言议,说什么“音转”“反语见义”之类的闭门造车的理论。这还是比较多见的。

前文说这几个词清一色的没有把其中的“没”改换成“不”字的,充分说明当时的人都心领神会那“没”字不是否定副词。但是却有把“没”改换成“无”字的。于是《元曲释词》:又说:“没颠没倒(无颠无倒、无颠倒):犹云颠颠倒倒,是以反语加重语气,极言精神错乱,神魂颠倒。”

且看用“无”字的具体例句。《李逵负荆》第三折《醋葫芦》:“老儿也,似这般烦恼的无颠无倒,越惹你揉眵抹泪哭号啕。”但“无”是“乌”的谐音:黑。也就是指糊涂。请看唱词前面的道白:“俺叫了两三声道送将你那满堂姣女孩儿来了,他开开门,搂着俺那黑脖子,叫道:我那满堂姣儿也。”而此曲前面的道白:“老王,开门来,我将你那女孩儿来了。真个来历。我开开这门,我那满堂姣也。呸!原来不是。”即把李逵错当做女性而搂抱,所以李逵说他“乌颠乌倒”。

另例商政叔散套《新水令。云声断紫鸾萧》:“针线傭拈懒绣作,烦恼的人无颠无倒。”其实也是谐音“乌颠乌倒”。

因为“不”字不能谐音表示“糊涂”“迷乱”的意思,所以这几个词清一色的没有把其中的“没”改换成“不”字的。

又,“无颠无倒”也有纯粹是字面意思而没有什么曲折的。《倩女离魂》第三折《粉蝶儿》:“说话处少精神,睡眠处无颠倒,茶饭上不知滋味。”此“无颠倒”意思是不能睡得糊涂,即不能睡得蹋实,而是虽睡犹醒。可比较赵明道散套《斗鹌鹑。题情》:“好教人没颠没倒,意迟迟业眼难交。”这“业眼难交”是“夜眼难交”的别写,指睡不着。

“没乱”词因为有趣难,于是繁衍成共有16个的系列,本文把它们辨析为同义词系列,按用字分为三组,它们形体演变关系如下:没留没乱、没撩乱、没撩没乱。

(一)没乱

迷乱:没乱煞、没乱杀、没乱死

(二)迷留没乱、迷溜没乱、迷留摸乱、迷留目乱、眉留目乱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