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果小说

玫瑰果小说>刘瑞明文史述林 > 垫音助词其及其研究之评论(第3页)

垫音助词其及其研究之评论(第3页)

岂其马上破贼手,哦诗长作寒蜇鸟?(陆游:长歌行)

将其义仍为“将”。

彼留之嗟,将其来施施。又:彼留子国,将其来食。(诗经。王风。丘中有麻)

竟其义仍为竟,即竟然。

戴升……不说钱典史的主意,竟其算他自己的意思。又:从前黄道台才过班的时候,那一天不是车马盈门,……到了如今,竟其鬼也没有一个。(官场现形记,第四回)

(三)位于连词之后

如其义仍为“如”,即假如。今语即有此用,例如:你如其不同意,就不说了。

必其义仍为“必”。但此“必”字是如果义(按,“必”字的如果义,请参看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二、蒋礼鸿《敦煌变文字义通释》第294页)

见有勋告数通,必其欲得磨勘,检取《山海经》。(敦煌变文集。燕子赋(甲))

必其倚有高才,请其立题诗赋。(同上)按两句言:如果要查证的话,如果卖弄高才的话。忽其义仍为“忽”。但“忽”是“或”通假,义为“如果”。

幸有酒与乐,及时欢且娱。忽其解郡邱,他人来此居。(白居易:题西亭)

忽期南西称尊日,活捉纷骨细飚尘。(敦煌变文集。捉季布传文)按,后例中“期”是“其”字的代写,“纷”是“粉”字的代号。

傥其义仍为“傥”,即假如。

贱妾傥期蕃里死,远恨家人昭取魂。(敦煌变文集。王昭君变文)按,例中“期”仍是“其”的代写。“远恨”当是“远报”之误,“昭”是“召”字之误。

与其“与”是“如”之一声之转。《广雅》:“与,如也。”参见《经传释词》卷一。“与其”义即为“如其”,为如果义。单言“与”可同于“与其”,知“其”字为垫助。“与其……,不若”的复合连词,实即“如其……,不若……”,其意甚明,故不烦例。《吕览。贵直》:“与吾得革车千乘,不如闻行人烛过之一言。”此为“与(其)”之例。“与其”常见,不垫“其”的“与”反少见。

乃其义仍为“乃”,即承接连词,于是义。

乃其又民。又:乃其速由文王作罚,刑兹无赦。(尚书。康诰)

乃其坠命。(尚书。君奭)

彼得政而行其欲,得其所索,乃其释君。(国语。晋语一)

(四)位于指示代词之后

是其=是,此其=此,彼其=彼。前二者又有“其是’“其此”的异体词。“彼其”也有“彼己”等的音变异写,词义仍各同于是、此、彼。又有“若(如)是其”、“若(如)此其”的结构,义仍为“若(如)是”、“若(如)此”。这些用法在上古汉语中最为发育而多见,后世也有沿用,但已为衰势。

是其

是其祸也。又:是其福也。(左传。哀公兀年)

是其生也,与物同物,命之曰同。(左传。桓公六年)

是其日夜之所息。(孟子。告子上)

是其为人,上不臣于君,下不治于家,中不索交于诸侯。(战国策。齐策)

若是其靡也,死不如速朽之愈也。(礼记。檀弓上)

夫羊,一童子可制之,如是其驯也,尚以多歧亡羊。(马中锡:中山狼传)

此其

禹、汤、文,武、周孔,由此其选也。(礼记。礼运)

此其戎乎?(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此其为餍足之道也。(孟子。离娄下)

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史记。项羽本纪)

此其人,岂可以托圣躬者?(明史。左光斗传)

晋国亦仕国也,未尝闻仕如此其急。(孟子。滕文公下)

今齐魏不和如此其甚,则齐不敢欺秦。(史记。苏秦列传)

彼其

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申。(王风。扬之水)

彼其发短而心长。(左传。昭公三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