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第三年,编辑出版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有多难研究生出版业_网易…(疫情持续两三年)

疫情第三年,编辑出版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有多难研究生出版业_网易…(疫情持续两三年)缩略图

文/白辑瑞
本文约5500字,预计10.5分钟的时间阅读完毕
商务君按:疫情反反复复已经延续到第3年了,企业难,就业更难。今年应届毕业生较往年的总量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从出版业来看,就业供需矛盾似乎更明显,毕业生不好找工作,出版机构也不好招人。在这仿佛比往年更难的毕业季,毕业生们的求职情况到底怎么样呢?
“老师您好,我本科和研究生都是学出版的,想应聘责编的岗位。”
“抱歉,我们需要的是具有医学背景的研究生……”
“那有其他适合我的岗位吗?”
“没有了,现在疫情的话,我们暂时不需要那么多人了。”

这段对话发生在2022年,是出版业受疫情影响的第3年。临近6月,春招也已进入尾声。作为与出版业最为对口的专业之一,这届编辑出版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情况又如何呢?是否也像出版业一样正在经历着寒冬呢?
商务君采访了6位编辑出版专业应届毕业生,了解了他们在就业选择时候的心路历程。
开门见山地“汇报”结果:选择“出圈”进入其他行业工作的有3位。虽然3位同学的想法不一样,但却很有代表性。
“枯燥乏味,我对书稿提不起兴趣”
大部分人提到编辑工作,总会有这样的想法。编辑工作包括选题策划、约稿、审稿、编校加工、付印等基本环节。而且每个环节相对固定,很难进行创新性改造,例如审稿要经历初审、复审、终审,校对要经过“三校一读”等等。
这样单调、重复、枯燥、机械的工作,年复一年,周而复始、按部就班。如果不能正确认识编辑工作的价值,看不到编辑工作中蕴含的艺术性和创造性,就很难一直持有旺盛的工作热情。
“我们这个专业进入相关行业认可度还是挺高的,但是我其实对新闻出版行业不是那么感冒,觉得编辑的工作有些枯燥乏味。”接受采访的小孙这样说。

的确,不仅是初出茅庐的青年编辑,就算是一些入行已久的老编辑也是如此:随着成就感和满足感的日渐流失,工作热情也会一点点消褪。
曾国藩曾对门生洪汝奎说:“刻书之难,排比、伦次、校雠、讹舛,大费工夫。”的确,传统出版社的编辑工作是一项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一个编辑身体力行,劳心劳力。试问:哪个编辑为了书稿没有熬过几天夜?
“上学看了太多书了,别再让我看书了……”
“喜欢书,但更爱安稳的体制内工作”
编辑出版作为一个传统的文科专业,女性从业者人数众多。近几年随着出版行业转企改革工作的推进,原本属于事业单位的出版社慢慢变成了自负盈亏的企业。“出版社等于大锅饭,编辑就是铁饭碗”的时代已经成为了历史,这让当初报考编辑出版专业的毕业生们犯了难。
“疫情期间各行各业都在裁员,出版行业也不太景气,而且现在出版社大多都不是体制内了,如果图安稳的话,考编是一个最优选择。”一直对进入出版社有所期待的小李由于现实原因改变了她的就业观。同时,由于传统出版业受到疫情的影响,更让这些初出象牙塔的年轻人对自己的未来感到担忧。于是,这些原本对出版业饱含热情的同
疫情第三年,编辑出版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有多难研究生出版业_网易…(疫情持续两三年)插图
学们转身投向了其他岗位。

“我是个女生,对工资要求不算太高,找个安稳的工作,以后结婚生育压力都会相对小一些,不想做太累工作。”
“传统出版已经过时,路越走越窄了”
采访的毕业生中,一位编辑出版专业的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经历引起了商务君的兴趣。她现在在头部互联网企业实习,工作内容是漫画责编,负责漫画国际化传播和运营管理。在互联网公司做责任编辑,也算是“互联网+出版”的融合出版范畴了。
当被问到为什么不直接到出版社或出版公司从事编辑工作时,她说出了两个很真实却又让许多业内人不愿提及的问题。
首先,传统图书编辑长期存在一个尴尬的现象:本科毕业生,由于缺少对相关知识的长期积累很难进入核心内容生产岗位;反观硕士或博士即便具备知识储备能够进入出版业,通常也会被更加充满朝气的产业或薪酬前景更好的互联网企业以及大型国企所吸引。
其次,在传统出版业中,岗位大体只有编辑助理、责任编辑、策划编辑、编务等,岗位虽多但工作重心不轻易发生改变。相较于此,互联网公司中的编辑岗位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局限相对小了很多,再就业时选择的方向可以有内容运营、产品经理、游戏剧情策划等等,就业面较宽。
“虽然也不是很喜欢,但作为一个独自在北京打拼的女孩,我觉得自己还是很幸运的……”

太枯燥、求安稳、发展不好……一千个不喜欢出版的人会有一千个不同的理由。但是,如果选择进入出版行业,肯坐冷板凳的话,那么理由就只有以下这样简单而纯粹了。
“书可以传递知识,我也是知识的传播者”
毫无疑问的是,网络技术的兴起,对传统出版业和传统阅读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但这一轮新技术冲击的不仅仅是阅读这一行为,而是有可能深刻地改变知识生产、传播以及运用这一整个链条。但书籍作为人类进步的阶梯永远都不会消亡,反而在知识爆炸和碎片化时代的地位变得更加重要。
从横向来看,编辑的价值在于传播文化。把一个人的思想变成若干人的思想,把一个点的思想变成一个面的思想,把思想理论变成物质力量,没有编辑的力量是不可能实现与完成的。从纵向来讲,编辑的价值在于传承文明。因为有编辑的存在,古代典籍才能得以延续。编辑的工作虽然的确有些枯燥,但是我们的工作本质却是那么的伟大。
“我不觉得很无聊啊,能够作为知识的传播者,我很荣幸……”
“我喜欢书啊,喜欢阅读啊,没有理由,热爱罢了”
“喜欢书,喜欢读书,喜欢做书,喜欢和书交朋友。”这应该是编辑们最普遍的入行原因了。俗话说,“情人眼里出西施”,在编辑眼中,书从来都不是印刷机的产物,而是作者智慧的结晶;也从来都不是黑色油墨印在白纸上那么简单,而是饱含着对生活的诉说,对于命运的理解。读书、做书的过程就是在与作者进行交流的过程。
有人会说编辑这门工作的本质是“为他人缝好嫁衣”。但是如果真正热爱,你就会发现编辑在为他人做嫁衣的同时,他人也在为编辑做嫁衣。很多名家名作的问世,就像“千里马”和“伯乐”。纵观历史,有多少落魄或不知名作家被编辑发现后,实现了从“丑小鸭”到“白天鹅”的蜕变。如果真的热爱书籍,热爱阅读,相信你一定不会被编辑的枯燥生活所打败。
“我平时就很喜欢青春文学,我一直梦想着可以为我喜欢的作家出一本书……”

谈完了情怀和理想,我们再回归现实。今年第一季度,包括出版业在内的各行各业都遭遇了物流不畅、发货困难等问题。开卷数据显示,第一季度,图书零售市场再度转为负增长,同比增长率为-13.28%。各家出版社节衣缩食,日子都不是那么好过。
招聘时,由于编辑的培养周期较长,应届毕业生的身份转化同样需要一个漫长的时间,所以为了可以快速创造利润,扭转颓势,多家出版社减少了校招的比例,增加了社会招聘的人数;同时为了使新入职的编辑能够快速适应产品线,相比于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生,更多的岗位留给了理工科、机械专业的应届毕业生。这就无形在人才市场中减少了对于编辑出版专业学生的需求,增加了其就业难度。
此外,由于近几年毕业生人数激增,出版社吸收人才的学历层次普遍提高,编辑部门高学历已成为普遍现象,本科毕业进入出版社工作的难度提高,但开设编辑出版相关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高校全国仅有20余家,如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印刷学院等。与用人需求的缺口仍然较大。
同时,出版社的招聘渠道仍待畅通。目前,出版社招聘主要会选择以下方式:招聘会、报纸、去高校院系要求推荐、到人才中心调取人才资料等。近年来,在招聘过程中,集团招聘和网络招聘等形式也出现了。但各招聘渠道都存在不足。
例如通过专业媒体招聘,对于需要较多应届毕业生的出版社,一些专业性强的媒体在校园里不容易被看到。网上招聘也有一定的问题,出版社的官方网站信息更新不及时;使用第三方招聘平台时,由于网上人才资料较多,简历内容简单,为筛选带来很大难度;出版社参加学校线下或线上双选会的热情也有待提高。以上这些问题综合在一起,就会造成出版社求贤若渴而毕业生一岗难求的尴尬局面。
2022年,是我们受到疫情影响的第3年了,出版业也已经经历了第三次“寒冬”了。但对于3年中每一年的编辑出版毕业生来说,都是他们进入社会谋求工作的第一年。就业选择少之又少的他们面对求职压力愈发迷茫了。
最后,附上采访问答,让我们能够更清楚的了解编辑出版专业应届毕业生面对就业问题时是如何抉择的。
小李
经管本科+编辑出版学研究生
q:你们是今年1月毕业,现在有找到工作了吗?
a:暂时还没有,在家准备事业编制的考试。
q:为什么没进入新闻出版行业而会选择考编呢?
a:因为家在北京,没有房租的压力。而且女生嘛,其实对于工资没有那么大的追求,疫情期间各行各业都在裁员,出版行业也不太景气,而且现在出版社大多都不是体制内了,如果图个安稳的话考编就是一个最优的选择。另外,男朋友和身边的朋友也都选择了体制内的工作,可能对我的就业选择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吧。
q:那没考虑过国企吗?
a:其实之前也有考虑过,但是受专业限制,适合的企业、岗位真的太少了,而且工资水平和编制内也差不多,相较之下还是选择了考编。
小孙
编辑出版学硕士毕业生
q:现在还没有找到工作吗?
a:还没有,在准备公立学校语文老师的考试。
q:为什么会选择当语文老师呢?
a:我们这个专业进入相关行业认可度还是挺高的,但是我其实对新闻出版行业不是那么感冒,我觉得编辑工作有些枯燥乏味。同时在考公考编的过程中,我发现可以报的岗位比较少,有一种“狼多肉少”的感觉。另外,女生嘛,当老师的话也比较好。
q:你觉得作为一个“北漂”应届毕业生在北京就业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a:有一些专业对口的事业单位下属的杂志社、报社只要京内生源,也会无形中缩小了我们的就业范围。
小包
编辑出版学本科毕业生
q:你现在在哪里工作啊?
a:其实我现在的工作怎么说呢,在一个头部互联网企业做漫画的运营工作。
q:听起来是数字出版方面的工作。为什么不直接到出版社或者图书公司工作呢?
a:我的工作性质和在传统出版社做漫画还有所区别,主要负责漫画国际化传播的相关工作。
q:那面试的时候肯定也会和传统出版社考察的有所区别吧?
a:没错!面试的时候hr主要还是问了一些关于漫画市场方向、份额和对整个漫画产业的个人理解等相关问题,感觉和传统出版业还是有所区别。
q:当时担不担心进入到这个行业后,自己所掌握的技能和行业所需有不匹配的情况呢?
a:当时确实会担心出现这种问题,但我毕竟不是在传统出版业,用到的专业技能并不是很多,现在面临的主题问题是有许多新的操作平台需要自己去熟悉和掌握。
q:未来会一直选择在这个行业发展吗?
a:我觉得这个工作只是把内容数字化后进行国际化传播和运营,严格意义上说和出版业还有所出入,所以它的职业上升路线没有策划编辑和主编这个方向可以走,我可能是往内容运营策划或者漫画,另外其实可以往游戏剧情策划方向靠拢。
q:当初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个就业方向呢?
a:首先是我觉得本科毕业,如果进入到传统出版业,在未来升职加薪的时候,可能需要一个漫长的时间段。然后就是互联网公司的平台,它的职业发展方向是多元化的,而不仅仅只是编辑。
小刘
编辑出版学硕士毕业生
q:你本科是学什么专业的?怎么想到研究生学出版呢?
a:本科是体育新闻方向,因为我后来感觉对于新闻类没那么大兴趣了,反而像出版这个方向,它可能比较垂直,以后找工作也相对容易一些:只考虑出版社或图书公司就行了。而且读研究生时也接触过索引和校对这方面的工作。面对未来的人工智能时代,书籍、报纸和期刊不会消亡,我相信这个行业还是需要人的,永远不会被取代。
q:这份工作大概找了多久?
a:大概三、四个月吧。快毕业的时候就开始投简历了,因为自己也知道出版工作其实既缺人又不缺人,缺的还是一些更厉害的专精尖人才,而且更多需要的是一些更具体的专业方向,比如理工科、医学、外语,学其他科目的人,很容易就可以掌握编辑的相关知识,但出版专业的同学很难再去跨专业学习其他专业性强的学科知识。所以我觉得其他专业的同学在出版社更吃香。
小爽
编辑出版学硕士毕业生
q:你现在在哪里工作啊?
a:在一个主营青春文学的图书公司做编辑。
q:本科的专业是什么?为什么考研时会学出版呢?
a:大三的时候大家都决定考研,然后我思考了一下,由于新闻敏感性实在不高,就觉得自己不太适合新闻,所以决定学一个比较有新意的东西。正好我们专业课里面有一门是出版学,我觉得还挺有意思的。加上我很喜欢白先勇,然后他的书一般都是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我就觉得可以去学一学,说不定以后还能给白先勇出书。
q:这也算是因一人改变人生的方向了。之前你说过比较喜欢音乐,为什么没有从事音乐方面的工作呢?
a:其实当时也犹豫了一下。但后来和家人、朋友商量了一下,觉得既然特意到北京学了两年多出版,然后毕业了,如果不能从事相关工作的话,就觉得蛮遗憾的。而且出版的更新迭代蛮快的,假如我没有一开始就进入的话,可能后续一些新的东西就来不及消化。
q:有没有担心过自己掌握的技能和工作需要不匹配呢?
a:当然,我在学校期间一直也没有正式参加实习,之前都是在学报 老师做一些基础校对,所以去了之后什么都是从头开始学,每天提心吊胆的,生怕自己哪个做错了,拖了同事们的后腿。
小闫
数字出版本科+出版专硕毕业生
q:作为一个学了7年出版的人,你所学到的知识中对现在工作 助最大的有哪些?
a:出版学中关于校对审稿这部分内容,然后像数字出版中一些技术课像photoshop、h5等等,我认为对我现在都挺有 助。
q:那一开始为什么想从事出版这个行业呢?应该是从高三那会儿就对出版感兴趣了吧?
a:其实高考的时候还没有太想好以后要做什么,想从事这个行业其实是上大学之后了,刚开始接触出版以后,觉得出版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学科,包括报刊出版、数字出版等等,在学习过程中学到了很多有意思的软件,再后来,逐渐觉得这个行业可以传播知识,很有意思也很伟大,可能从那会儿开始有兴趣,然后决定从事这个行业的。
q:对现在的工作还满意吗?
a:其实还算挺满意的。至少离业界又进了一步,而且现在做的是数字编辑的岗位,和最初学的专业也挺匹配的。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真的很幸运。
分享、在看与点赞,商务君至少要拥有一个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