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教育学考研教育学人物专栏之——荀子_事物(用心教育学考研和欣途)

用心教育学考研教育学人物专栏之——荀子_事物(用心教育学考研和欣途)缩略图

原标题:用心教育学考研 | 教育学人物专栏之——荀子

前言

ofgrain

荀子,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

本文整理了荀子教育理论的核心观点,供大家学习参考。

一、人物简介

荀子,名况,字卿(一说时人相尊而号为卿),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荀子总结百家争鸣的理论成果和自己的学术思想,创立了先秦时期完备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体系,他的思想在以后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发展中潜移默化地发生着影响。

二、个人代表作

《荀子》

(《荀子》是战国时期荀子和弟子们整理或记录他人言行的哲学著作。除少数篇章外,大部分是荀子自己所写。)

三、教育理论

1、教育作用

荀子主张“性恶论”,认为人性统一于恶,认为人生下来就是好味、好利、好声、好色的,善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后天教育的结果。因此,他认为教育的作用是“化性起伪”,就是通过教育和学习来改变自己的本性,使人具有适应社会生活的道德礼智。

2、教育目的

荀子主张培养能够推行礼法的“贤能之士”。依据当时儒者的情况,荀子将其划分为大儒、雅儒、俗儒三类。

①大儒:不仅有广博知识,而且能以已知推知未知,能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因而能自如应对未曾见过的新事物、新问题,能够治理好国家。

②雅儒:熟悉已存典籍,能使自己的言行合乎礼仪规范要求,有自知之明而不自欺欺人,因而显得光明坦荡。

③俗儒:仅仅披着儒者的外衣,死记硬背已存经典而不知如何去应用,只能以谄谀、巴结的形式为自己谋取好处,而不顾他人与社会。

荀子认为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大儒,而非雅儒或俗儒,他认为这样的人通过教育可以培养出来,“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卿相士大夫”。

3、教育方法

(1)注重“积”“渐”

“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积善成德”,荀子认为,无论是知识还是道德,都是由积累而成的。在重视主观上“积”的同时,也重视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即“渐”。荀子认为,通过主观的“积”和环境的“渐”,能够使人的本性发生根本的变化。

(2)闻、见、知、行

荀子认为学习过程有四个阶段:闻、见、知、行。

①闻和见是学习的起点和基础,即通过耳、目、鼻、口等感官对外物的接触,形成不同的感觉。使进一步的学习活动成为可能。但闻和见只能反映事物的一个方面,无法把握事物的整体和规律。

②知的阶段实际上是思维的过程。荀子说:“知通统类,如是则可谓大儒矣。”学习而善于运用思维的功能去把握事物的规律,就能自如地应付各种新事物。这是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③行是学习必不可少的也是最高的阶段。在荀子看来,由学、思而得的知识还带有假设的成分,是否切实可靠,唯有通过“行”才能得到验证,只有这样,“知”才能称得上“明”。

(3)虚壹而静,专心有恒

荀子教学非常重视对学习态度的培养,他把学习态度归结为“虚壹而静”,强调专心有恒。“虚”,就是不要先入为主,不以已有的知识或见解阻碍对新知识的认识和接受。“壹”,是不一心二用,不以另一项注意妨害这一项注意。“静”,即“不以梦剧乱知”,不能用没有根据的胡思乱想或者情感的冲动来扰乱人的理智和思维活动。

(4)解蔽救偏,兼陈中衡

荀子十分重视良好的思想方法和学习心态,他看到在学习过程中人们容易因片面性而妨碍认识事物的全貌,因此他提出“解蔽救偏,兼陈中衡”的原则。“蔽”,就是片面性,只看到事物的一个方面,从而对复杂的事物缺乏全面了解。因此他提出“解蔽”之法,即“
用心教育学考研教育学人物专栏之——荀子_事物(用心教育学考研和欣途)插图
兼陈中衡”,把所有事物都展示出来,摆列在一起,不偏执于某一事物或事物的某一方面,对事物作全面、广泛的比较、分析、综合。

4、教师论

荀子认为教师和君王一样,是实现天下大治的根本。因此,荀子在道德上极力提高教师的地位,把教师提高到与“天、地、君、亲”并列的尊贵地位上。为了维护师尊,荀子还主张学生只能“师云亦云”。荀子仅仅是从教师的政治功能,仅仅是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来强调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教育名言

1、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2、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

4、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

5、凡人之欲为善者,为性恶也。

——荀子

用心教育团队:以教育学考研辅导和服务为宗旨,第一时间为你推送教育学考研相关政策、招录信息、最新考研动态。全程陪考,用心考研!请大家关注教育学考研微信公众号:yoxin2019。

【爱你们的用心教育团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