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一知莱布尼茨十七世纪的亚里士多德哲学考研(莱布尼茨生平事迹)

人物一知莱布尼茨十七世纪的亚里士多德哲学考研(莱布尼茨生平事迹)缩略图

/莱布尼茨?/
我们的宇宙,在某种意义上是上帝所创造的最好的一个。
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1646年7月1日-1716年11月14日),德国哲学家、数学家。在哲学上,莱布尼茨将哲学的基本问题归结为“二迷宫”,在坚持唯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单子论”作为解决方案;在数学上,莱布尼茨发明了微积分,并且对二进制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莱布尼茨是少有的通才,是百科全书式的学者,被誉为十七世纪的亚里士多德;他的思想涉及哲学、数学、神学、政治学、伦理学、物理学、历史学等各个领域,其哲学思想的代表著作有《单子论》《神正论》《人类理智新论》。其中,《人类理智新论》所涉内容
人物一知莱布尼茨十七世纪的亚里士多德哲学考研(莱布尼茨生平事迹)插图
极为广泛,是了解莱布尼茨哲学全貌的不二之选。

早期:
1646年7月1日,莱布尼茨出生于德国的莱比锡。他的父亲是莱比锡大学的伦理学教授,母亲是虔诚的基督徒,可见莱布尼茨自小就生活在知识氛围浓厚的家庭中。

莱布尼茨6岁时,父亲不幸去世,但父亲留下了丰富的藏书,这些书籍是莱布尼茨的精神源泉。12岁时,他自学拉丁文与希腊文。15岁时,莱布尼茨到莱比锡大学上学,主修法律,但同时读了很多近代的科学家与哲学家的(比如笛卡尔、培根)著作;20岁毕业并拿到博士学位(赞一句“年少有为”不过分吧),出版了他的第一本哲学相关书籍《论组合术》。阿尔特道夫大学本意聘请他为教授,但他没有选择任教,而是决定到一名美茵茨的大主教手下工作。

1672年,莱布尼茨被大主教派往巴黎任外交官,任务是游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不要攻打德国,可莱老师最后未能完成政治任务;但莱布尼茨得以有机会进入巴黎的知识圈,结识了如神学家马勒伯朗士和数学家惠更斯这样的一流知识分子。正是在这一时期,莱布尼茨发明了微积分,当时他称为“无穷小算法”。

△年少有为的莱布尼茨
中期:
大主教去世后,莱布尼茨不得不于1676年离开巴黎,前往汉诺威,担任约翰·弗里德里希的法律顾问,并管理汉诺威图书馆。

34-39岁期间,莱布尼茨在哈茨山银矿做矿采工程师(职业跨度还挺大)。这段时间内,他最大的兴趣就是设计风车,想通过风车把矿坑中的地下水抽出来,但是由于一些技术难关未能攻克,加上矿工们的阻碍(矿工:这不是抢我饭碗嘛~),最终未能获得成功。

1685年起,布伦瑞克家族委托莱布尼兹做族谱研究。此后,莱布尼茨大多数时间都在为该家族提供学术和机要服务,但是莱布尼茨直到去世都没有完成这项委托。

1700年,莱布尼茨说服勃兰登堡选帝侯弗里德里希三世,在柏林成立了科学院,莱布尼茨担任首任院长。

△爱好广泛的莱布尼茨
晚期:
1704年,针对洛克在《人类理智论》中对于天赋观念论的批判,58岁的莱布尼茨写成了《人类理智新论》来准备反驳(敲黑板,重要考点来啦)。然而,洛克突然离世,莱布尼茨不想欺负不能说话的人,因此并未在生前出版这本书。

1710年,莱布尼茨发表了他在世时的唯一一部大部头著作——《神正论》(essais de théodicée),《神正论》实际上也是与人论战性质的作品,主要是针对法国启蒙运动的先驱贝尔的论难,来维护自己调和信仰与理性以及所谓“乐观主义”的主张,同时也借此发挥了自己的哲学的主要原则。

1714年,莱布尼茨在维也纳写成《单子论》及《创建于理性上之自然与恩惠的原理》。同年,汉诺威公爵乔治·路德维格(georg ludwig)继任为英国国王,或许由于莱布尼茨与牛顿的微积分发明权的争执,这位英国国王不再亲近莱布尼茨,没有把莱布尼茨带到伦敦。

莱布尼茨生命中最后的日子是在汉诺威度过的,1716年11月14日,70岁的莱布尼茨离开了人世,丧礼仅由他的秘书操持,并不盛大。

△孤独的莱布尼茨
微积分大佬的相爱相杀

牛顿与莱布尼茨曾有一段和谐的相处时光,双方隔着英吉利海峡彼此欣赏,在信件中对对方赞不绝口,颇有些惺惺相惜之意,但对于微积分发明权的争夺彻底打破了这一局面。

按照发表的时间看,莱布尼茨在1684年和1686年分别发表了两篇关于微积分的论文;牛顿则在1687年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牛顿在书中说:“十年前在我和最杰出的几何学家莱布尼茨的通信中,我表明我已经知道确定极大值和极小值的方法、做切线的方法以及类似的方法,但我在交换的信件中隐瞒了这种方法……这位最卓越的科学家在回信中写道,他也发现了一种同样的方法,并诉述了他的方法,它与我的方法几乎没什么不同,除了他的措辞和符号外。”(看得出来很欣赏啊)但是在第三版及以后再版时,这段话被删掉了。

牛顿坚称自己在1667年就完成了微积分的雏形“流数法”,带领英国皇家学会认定莱布尼茨剽窃;莱布尼茨柏林科学院的一众学生也不遑多让,直言牛顿抄袭。这场战斗一直持续到莱布尼茨去世都未能结束。

现在,我们一般认为二者各自独立地创立了微积分,牛顿在研究物理中的运动问题时创立了微积分,莱布尼茨则从几何方面出发创立了微积分。

点评:大佬的八卦比公式好懂多了~

△反正莱布尼茨发明的符号很好用
中国的迷弟
?
1689年,莱布尼茨为了完成布伦瑞克族谱研究,游历于意大利(公费旅游爽歪歪),他结识了曾前往中国的传教士,交谈间开始对中国事物产生强烈的兴趣。
?
莱布尼茨了解到《易经》时十分兴奋,《易经》讲“一阴一阳之谓道”;他创立了二进制,认为“1和0,是一切数字的神奇源泉”。莱布尼茨认为《易经》与二进制是共通的,“阳爻”就是1,“阴爻”就是0,这是十分先进的数理逻辑。由此,莱布尼茨盛赞中华文明,声称“中国人是最杰出的民族,欧洲人鄙视嘲笑实在可笑。”
?
直到去世前几个月,莱布尼茨还在研究中国文化,并写完了一份关于中国人宗教思想的手稿:《论中国人的自然神学》。
?
点评:莱布尼茨内心os:中国,你还有多少惊喜是我不知道的?
△热衷中华文化的莱老师
莱布尼茨对笛卡尔、斯宾诺莎和洛克的哲学都了解很深,他不满于前人的实体学说逐步将上帝排除在外,将精神与物质割裂开来,不能很好地解决连续性问题,于是建构起了自己的单子论,这是他最为重要的哲学思想。
?
“二迷宫”。莱布尼茨在《神正论》中,认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有两个:“我们的理性常常陷入两个著名的迷宫。一个是关于自由和必然的大问题,特别是关于恶的起源和产生的问题;另一个问题在于有关连续性和看起来是它的要素的不可分的点的争论,这个问题牵涉到对于无限性的思考。第一个问题几乎困扰着整个人类,第二个问题则只是让哲学家们费心。”
?
“单子论”。莱布尼茨认为物质实体和精神实体都是由最小的单纯实体构成,即单子。单子“没有部分”,在“不可分割”的意义上是真正的原子。单子的特点有:1)不能以自然的方式产生和消灭;2)单子之间是异质的;3)单子之间不能相互作用或影响;4)单子运动只有内因而无外因;5)单子的运动变化由上帝安排,由上帝安排而出现的单子间的相互联系称为“预定和谐”。
?
“预定和谐”。莱布尼茨认为单子之间不能相互作用,整个大自然中看起来的相互联系是上帝安排的结果。上帝在创造每一个单子时,已经预见到了一切单子全部的发展情况,并预先设定好了每个单子的独立变化能够与其他单子的变化协调一致,这为莱布尼茨解决身心关系问题作出了巨大贡献。
莱布尼茨是近代哲学唯理论的重点人物,考察频率中等,考察题型多为名词解释和简答,在论述题中也会涉及到。

首先,莱布尼茨的思想如“二迷宫”、“单子论”、“预定和谐”、“事实真理与推理真理”可以作为名词解释或简答单独出题。

其次,莱布尼茨的思想经常与其他哲学家的思想联合起来出简答或论述,例如“洛克与莱布尼茨之争”。

最后,以论述形式考察“唯理论的身心关系说”、“唯理论的实体观”、“唯理论与经验论的比较”时,也需要对莱布尼茨的思想有整体把握。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