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讲义马哲第二章答疑解惑 4(考研政治马哲大题)

考研政治讲义马哲第二章答疑解惑 4(考研政治马哲大题)缩略图

  7.马克思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是因为“实践构成了整个社会发展的动力”。但是整个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不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吗?怎么理解?

  如何理解社会的本质,这是历史观的核心问题。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就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

  (1)实践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实践内在地包含人与自然、人与人及人与其自身意识的三重关系,这些关系构成了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

  (2)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三种基本类型的实践活动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并且对象化为社会的经济、政治和观念三种基本结构。

  (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发展主要是社会关系的变化以及社会结构的变迁,而社会关系、社会结构是人的实践活动的结果和实践得以进行的方式。因此,社会发展的动力只能形成于人的实践之中。

  (4)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的根本点在于从生产实践的内在结构,即生产方式去理解和解剖社会结构。生产方式决定着政治结构、观念结构以至整个社会结构,从而形成以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社会有机体。所以“实践构成了整个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整个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并不矛盾,而且是统一的,因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也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来展开的。

  8.实践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关系是什么?

  关于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要着重掌握两点:

  第一,从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特点和实质看,这种相互作用既不同于一般物质实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也不同于一般的精神和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而是把这两种相互作用都包含于自身。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具有物质性的特点,但又不能把这种相互作用的本质归结为一般的物质性,它体现了一般物质实体相互作用所没有的崭新的关系,即目的与手段、创造者与被创造者、能动者与受动者之间的关系。在实践过程中,主体一方面受到客体的限定和制约,另一方面,又能不断地发展自己的能力和需求,以自觉能动的活动不断打破客体的限定,超越现实客体。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这种限定和超越或限定中的超越关系,就是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

【上一页】[
考研政治讲义马哲第二章答疑解惑 4(考研政治马哲大题)插图
1 ][ 2 ][ 3 ][ 4 ][ 5 ][ 6 ]【下一页】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