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考研家长的心声家有考研的孩子,家长必须具备4条基本素养

一位考研家长的心声家有考研的孩子,家长必须具备4条基本素养缩略图

家有考研孩子,情绪与压力无法宣泄时,肯定转嫁到父母身上,我们能否接得住孩子的情绪,作为家有考研孩子的父母,我们怎样做能 助到孩子,我们该具备哪些素养呢?收到985高校任教的同学的留言,原本觉得委屈的我,顿时明白了自己的职责所在。
01孩子来诉苦
刚刚,收到大宝送的生日礼物的小宝很开心:“妈妈,借你手机用一下,我要发信息给姐姐,谢谢她送给我的盲盒多肉。”
姐姐说,“拼好了,拍给她看一下。咦,姐姐又找你呢?妈妈!”
我看到了大宝发来消息:“妈妈,你 我打电话问一下东莞招生办的人,在东莞考试的要求是什么,确认可以的话,要不就回去考试吧,但是复习还是在学校。”
我有点惊讶,因为2天前,大家还因为她在哪考试发生了争执。
前天晚上,大宝找我们诉苦:
“现在的上海,真叫人内心不安,10月初,在学校的倡议下,就回家了一大批学生。有高校学生确诊后,管控措施升级了。”
“前段时间,辅导员也曾跟我讲,如果能回去考研,还是回家里考吧
一位考研家长的心声家有考研的孩子,家长必须具备4条基本素养插图
,上海有太多不确定性。”
但大宝今年都在家里待了259天,9月24日才回到学校,学校怎么又劝学生回家呢?
而且考研报名通道一开启,大宝第一时间就报了名,还提前订好了考场附近的酒店。
这时,爱人过来,听到我们的对话,觉得很奇怪:“学校哪能这样呢,都交了学费、住宿费,这才回去,又让回来,几个意思呢?”
我也感叹:“可考研报名条件规定,只能在大学所在地与户口所在地报考吗?你的户口当初已迁到了上海,也没办法回来考呀。”
“也可以在交社保的城市考。”大宝说。
“那好呀,你妈妈 你买了社保,可以回来考试呀。”爱人说。
对呀,这样说来,大宝有报考的资格呀——
02我们出主意
这倒让我想起去年,单位同事打电话给我:大宝6月份满20岁了,单位不再 职工子女买社保了,我通知你一声。
我当即决定,那就自己买吧,以灵活就业人员的形式。
大宝暑假回来,顺利办理好了相关手续,刚好可以无缝衔接。
没想到,这会儿还可以派上用场,于是,我也劝她回来考试。
“回去,也好折腾,即使坐飞机,也差不多要浪费一天时间。”她的理由似乎也很正当。
接着又有点不开心:“我只是跟你们说我感觉压力好大而已,感觉今年不一定能考上,又没让你们出主意。算了,先不说了。”
她感觉好像很委屈,就挂了电话。
随后,又发来文字:“算了,这段时间还是少视频吧,关于这些事情还是别说了,每次说,都说不到点上。”
我不想在这个时间跟她较真,就发语音给她。
“我们觉得,如果你在上海待得很难受,而在上海考试又有很多不确定性的话,回来考试,也 不失为一个更好的选择。”
“当然,我们会尊重你的意见,如果你愿意,可以回来考试,你想什么时候回来,都可以。”
现在的沟通,已远没有以前的轻松愉快,而变得小心翼翼了——
03孩子很痛苦
我的思维总会跑在事情前面,总是想为孩子好,可没想到,大宝又发来信息:
“可是就是,每次跟你们说关于不管是疫情还是考研的事情,就感觉到你们其实真的没办法理解,我现在真的很焦虑很难受的心情,然后还要让我别焦虑……”
“其实,我每次都是想说,这段时间真的很累,很难受,很不好过,本来就越学越没信心了,再加上整个形势都很差……”
“我没想着让你们给出这些解决方法,因为这些都改变不了还是很焦虑的状况。所以真的不想提这个事情,然后上次和这次又都浪费了很多时间,更难受了。”
“其实平时根本不会去想了,但是你们一说,然后又是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说,就再一次让我去想这些事情,一想就很难受,难受的情绪又很难抽离出来,所以真的还是别说了。”
她的长句子,让我感受到了她内心的焦虑和压力。我能理解,但也没有什么办法 助她缓解,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什么语言都苍白。
同宿舍的4个同学,也只有她回去了:上海的2位同学不考研,直接就业了。甘肃的那位,这学期都没打算回来。
她有了压力,不跟我们说说,又能跟谁说呢?父母,就应当是她的心理垃圾桶。
我只好回复:“好的,不说了。”
本以为这事儿过去了,她想怎样就怎样,但没想到,今天她又改变了主意——
04我去打电话
我根据她刚刚发来的电话号码,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致电东莞市招生办,没想到,居然有人接听。
很好听的女声,问我有什么事情需要咨询,我惊讶地问她:“怎么今天周日也有人上班?”
招生办老师解释:“考研报名的关键期,想着会有人咨询,周末也安排了值班。”
然后,我将大宝的情况一一说明,她说没回题,25号前改一下报名资料就行。
我又问:“那考场会在哪儿呢?”心想,会不会像上海一样,按报考学校提前规定好了考场。
“考前一周再去网上查,到时随机分配,应该都在市区。”
那真是太方便了!
接着,她又嘱咐:“11月1至5号,去微信公众号上打印社保证明,上传即可。”
我马上告诉大宝这个好消息,她也很开心地说:“那我现在就改,不纠结了,回家考试!”
终于确定,松了一口气。再说,广东的天气更适合考试呢,大宝经常吐槽上海太冷了!
好吧,今天距离2023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考试,还有68天,静静等待吧。
届时,一切答案终将揭晓。
05教授来q分析
大宝的情绪波动,让我们不知如何应对,就请教了同学,他在一985高校任教,对问题的看法有不一样的角度——
“上海疫情存在不确定性,上海高校允许孩子们到生源所在地考试也有便利性。”
“高校疫情防控压力太大,人口密度大,传播扩散快,且都是国家的栋梁,因此,家长也要适当考虑学校管理的难处,共克时艰。”
“今年研究生报考人数约520万,全国应届毕业本科生报考400多万,80%为应届毕业生报考。多出的这部分是二战三战的考生。”
“‘卷’到这种地步,孩子的压力可想而知。但是,总体趋势还是高学历高收入、高能力好前景。”
06我的反思结果
回首我们与孩子的互动过程,感觉很多时候都是在添乱。检视自己,结合教授的分析后,我认为,作为考研孩子的父母,我们也得具备如下修养——
1、不求助、不打扰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备考节奏,充分相信他们的学习能力。
他们才是备考的关键,我们只能起微弱的辅助作用。
所以,孩子不求助,父母不打扰。尊重他们即是。
2、尽全力,作后盾
如果孩子一旦求助,他们一定是遇到了不想面对,我们又能够提供 助的事情。
比如,孩子不想打招生办的电话,她认为周一肯定会占线,这会浪费她的宝贵时间。
她不愿意做,我又有时间,举手之劳,我就 她解决了大问题。
一举两得。
孩子需要我们做事情时,去做就是了。
3、不打探,不追问
对于学习与备考的进度,父母千万别去问。
因为涉及到专业的事,大部分父母都不懂,既使懂一点,也很有限。
不打探,不追问,即是尊重,更是相信。
尊重,是一种边界;相信,是一种力量。
这两样,孩子都需要。
4、多共情,多理解
如果,孩子向我们吐槽压力大,听听就是了,共情就是了。
千万不要去分析,去出主意,去解决问题。
孩子肯定有自己的分析,自己的意见,自己解决问题的方式。
我们所有的意见,可能都是添乱,何必呢?
亲们,您家有考研的孩子吗?您也会这么操心吗?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