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来讨讨法硕考研博主【是统战啊】吗

有人来讨讨法硕考研博主【是统战啊】吗缩略图

消费主义如何慢慢侵蚀我们的教育精神作者:张海裕 e-art法国艺术联盟教学负责人
这几天,我在做跟赵无极有关的背景研究工作:查阅史料、听学者们的讲座,我的重点是了解当时的时代大背景,理解我目前在e-art 的工作与历史的关系。
当年赵无极带着足以买下北京一整条胡同的三万多美金赴法学习艺术;当时的巴黎是世界文化艺术的中心;1919年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毛爷爷亲自从北京赶到上海为第一批学生送行,中国学子留法的历史至今刚好一百年……
背景材料:一百年前中国青年学子为寻求救国图强的道路慷慨激昂奔赴法兰西,他们见证着中法两国志同道合互相扶持的革命情感。在随后新中国的各个学科领域,都能看到留法归国闪闪发光的名字。文史专家史克己称:“一部留法史,半个科学院”。
在艺术的领域里,林风眠是一面旗帜。作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他坚持「兼容并蓄」的学术思想,这成为中国美术学院始终坚持的学术脉络;他开创「融合中西」的艺术道路,创造了中国艺术教育史上的重要篇章,培养了吴冠中、赵无极、朱德群等一代同样留法归来、蜚声中外的杰出艺术大将。这些艺术史上如雷贯耳的名字背后,精神疆域无边界的豪迈让我恍惚穿越到了伍迪艾伦的《午夜巴黎》,满满的魔幻感。仿佛这些艺术大师都坐在我身边,中文法语混着聊天。
然而,故纸堆里故事再动人,2019还是扑面而来。一百年后的今天,法国,这个曾经为我们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才的老朋友,在中国人民的认知当中好像不再有任何学术影响力。就连艺术魅力也无迹可寻,只剩下几个奢侈品品牌在刷存在感。
法兰西,当年吸引着我党核心领导人远赴重洋、不懈追寻的自由平等精神去哪儿了?当年滋养了林风眠、赵无极的浓厚文艺气息呢?法国的形象怎么会在中国坍塌成了消费主义的标签?法国作为消费主义最旗帜鲜明的批判者,在中国却沦为了敌人的代言人,多么讽刺。
教育是什么?
这个现象的成因之一,是如今教育阵地的逐渐失守。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资本主义的滔天巨浪汹涌而至。原先的价值体系受到巨大冲击,教育自身的价值也彻底被物化、被异化。在一切以金钱为标尺的体系里,教育被拆分成了炙手可热的各类商品。
然而我个人的教育经历中不乏纯真。
二十年前,华东师范大学的外语学院有对全社会开放的业余语言培训班,每周两个晚上上课,每个学期大概是四百块钱。法语课到了第三期,只报名了三个同学。我当时很担心要退学费给我们三个,不能继续学下去了。但居然就才三个学生,也开班了。外语楼负责注册的上海老阿姨说的话让我温暖至今:“本来你们这个班开不起来的,给老师付课时费都不够。我们刚好零起点班报的人多,就给你们开课了。小姑娘业余坚持学习不容易的哦。”
华师大校园那个春风沉醉的夜晚经常浮现在我眼前:老师说开班了不用退学费,我们三个女生在教室里兴奋得大声尖叫,觉得整个人生都变得开阔了…… 这,是教育发生的第一现场,是今天仍然引领e-art 前行的力量。
学习是什么?对于当时就读于法律系的我来说,业余学习法语是一场信念之旅,是出发走向世界去理解人类文明多样性的精神长征。无关分数,无关文凭,甚至无关用途。只是单纯的激情,单纯的好奇,单纯的向往。
教育是什么?华师大外语学院那一刻的选择——培训创收项目利润减少也不要紧的任性,也许正是教育者无意识的本能:给出一个机会。说不定,就能点亮知识,点亮理想,甚至点亮一个人的一生。
教育不是什么?
分数和文凭并非毫无意义。但和真正教育的价值相比,它们就没有太大意义。它们只是教育外在的标签。
悲哀的是,在今天,我眼见几乎所有教育的价值都被功利性地物化成工具,其中的精神超越性荡然无存。就像一个孩子永远失去了母亲深情的注视,而被贴上了“用于养老”的标签。我们好像忘记了自己如何去爱的本能。
我看到了危险的信号:我们的孩子们还会为了有课上,兴奋得大声尖叫吗?对任何知识失去兴趣,这是精神世界崩塌的预兆。然而我看到太多家长,空有抱怨,却没有勇气去思考和质疑。
他们不断转发各种批判教育现状的文章,却仍然甘心做商家贩卖焦虑的猎物,忙不迭地往别人设计好的圈套里钻。他们相信教育有捷径,花钱就能买到:只要参加这个那个培训班、只要进了这个那个名牌学校,孩子就能学好,就能成才。
然而即使有所警觉,我们又怎么可能抵抗这种笼罩全球、资本至上的毒气?当资本成为了社会运行的底层逻辑,上层建筑必然受影响。
假如一切都可以用钱买,那么我们的教育为什么不能只服务于能出高价的人?从幼儿园开始,竞争和筛选就已经是白热化的程度。贵族学校精英学校层出不穷,只服务于有资源有家底的父母。哪怕看上去有公平的入学考试,这个考前准备本身就是家庭筛选器,硬件不达标的父母不可能凭空培养出认识拉丁文喜爱帆船和马术的孩子。
真没开玩笑。拉丁文和马术正是不少英美名校典型的申请加分项。这些加分项的特点就是足够不接地气,因为正是这种无用性,能高效地把它所想要吸引的有产阶级高知人群辨认出来,把需要为谋生而奔波的无产阶级中低层群众隔离开。比如最近的新闻里,某富豪的女儿“喜欢帆船,斯坦福不是梦”,背后的650万美元开拓了普通群众对于名校的想象。而其实,在教育产业化的国家,比如英美,教育与金钱和权力的联系向来很密切。
美国是教育产业化国家中最彻底的一个。彻底到不仅视外国留学生为待宰的肥羊,对本国孩子也不手软:大学的助学贷款可以经营成高盈利产品,让大学生毕业以后像借了高利贷一样几十年如一日在经济独立的幻想中挣扎,生无可恋。当教育服务于资本逐利,而普通民众想通过教育、通过努力过上更好的生活,这么朴素的理想都被牺牲,这个国家何其可怕。当然了,我们无需过多担心富豪邻居的育儿法,因为人家早就选好了继承人——懂拉丁文爱马术的青年才俊,世交的孩子。至于普罗大众的福祉,本来就不在考虑范围内。
我们身处什么困境?
一百年前中国社会基础薄弱百废待兴,林风眠赵无极这些青年人是时代的幸运儿,有机会通过勤工俭学运动赴法留学——尽管赵无极本人家里有矿无需勤工俭学,但当时以蔡元培为首的留法派,为了让绝大多数无产阶级同志无论贫富都有机会出国留学,英明地携手法国人民的共产主义精神,开拓了仅凭一腔热血就能赴法的渠道。于是,1919年以后,闪闪发光的名字出现在各个领域里报效祖国,每个名字都是被点燃的理想,被照亮的人生。
然后,一百年过去了。法国还是那个法国,践行自由、平等、博爱的国训,坚持教育服务于人才培养,反对公立教育中掺杂任何资本逐利的可能,以及任何商品化的倾向。
一百年后的中国,在曲折且悲壮地扛过了无数的艰难和暗黑之后,自强不息抗争着一路走到今天,成为了世界上的gdp第二强国。我们越来越富裕,好像不再有人需要勤工俭学了。相反,我们把教育变成炫富的工具,从补习班到学区房,从最牛幼儿简历到最牛家长微信群:和钱没关系的教育机会逐渐消失在大众视野中。教育丧失了它的精神引导性,变成了自己的对立面,成为物化孩子的 凶。
除了已经放弃希望的最底层父母,和少数极具洞察力能看清教育本质的父母,还有谁,能在孩子班上无人不补习的压力中仍然保持独立思考呢?像千万人一样辅导作业时对孩子咆哮,在课外班中度过所有的空闲时间,家庭生活缩减为零,逼着孩子在打了鸡血的人群中永无尽头地互相追赶……焦虑情绪笼罩着每一个人。
商品化的教育追求的是什么?更高的分数,可以量化的标签,待价而沽。英美留学申请的市场化操作是明码标价的,花多少钱就申请什么学校,一目了然。接受这种教育模式的家长,孩子的学业动力会被家庭财富稀释掉,因为,教育的超越性已经在这个买卖当中被解构、被玷污了。
就像你爱上一个人,然后发现ta爱你的可能性与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你并没有关系,你的灵魂你的个性你的过去你的喜好你的家乡你的敏感你的气质,这一切,都没有关系,ta的爱,是价高者得,而且是你的父母负责付钱——这种交易不可能被定义为爱情。
当有人说宁可坐在宝马上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我觉得很难过。没有爱过的人才会说出这种话。同样,如果有人说教育只是用来赚钱的工具,我也不会太惊讶。犬儒主义日益盛行,我们好像慢慢丧失梦想的能力,丧失对人性的期盼,丧失对崇高的向往。
的确,在唯分数论的环境中,在学校申请根据排名定价的理所当然中,谁能想象,教育应该是点燃心中求知求善的火种呢?谁会对你说:我们亏钱这个班也开起来,因为“小姑娘业余坚持学习不容易的哦。”
我们是否别无选择?
为什么教育会变成全民军备竞赛?是因为珍贵的教育资源稀缺,手握资源的父母们害怕自己的孩子落后,第一个抢跑。然后每个人都跟着抢跑,同时担心孩子累死在起跑线上了。
为什么必须抢跑?因为这个社会对成功的标准是如此的单一,十几亿不同的个体只拥有同一个人生目标:把别人比下去。所有人都怕输,赛道却只有一条。
真正的教育,是为了让一个人更自由。有更多的选择,找到成为自己的途径。
假的教育是催眠,不断在你耳边说:大家都这样,这是唯一的出路,不这样怎么可能有前途。
焦虑的家长们,为什么不能动动脑思考一下: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独木桥的那头到底有什么?重金砸在高昂的留学学费上,是谁真正为此获益?
认知能力是最高的门槛,能看清这个世界的逻辑与真相;而花钱经常只是最低门槛,是为自己的无知所缴纳的智商税。
法国公立教育的优势其实很适合某些弱势群体弯道超车,比如:大专生——因为法国不区分专科和本科,所以大专生和本科生在考研时重新回到了同一起跑线;比如:家境较差的学生——因为,法国公立教育享受国家高额补贴,公立美院不仅完全免学费,而且算上拿到的补贴其实是法国政府在倒贴;比如:爱艺术但是偏科的学生——法国美院只看艺术和法语能力,完全不看高考成绩,不看国内的成绩单……
但最后能看懂这些优势的,甚至有机会看到我这篇文章的,往往不是弱势群体——在e-art 工作多年以后,我悲哀地承认:社会阶层的流动真的是很困难的。以前我不太有机会深入接触这个群体,现在发现他们之所以弱势,正是因为他们的认知和思考能力都弱,所以即使给他们一次又一次的机会,他们还是会出于信息匮乏或者思维狭隘,继续错过,逐渐滑向社会更底层……
举例说明:
一个大专生的家长不听法国高等教育署的解释,坚持认为不要求专升本的国家是不存在的,领事馆一定是中介装成的骗子——国内对专科生的歧视把他打击得太厉害了,他变得敏感易怒,于是像报复社会似的,他毁掉了他家孩子轻松翻身的机会;
一个家境欠佳的家长不听我的解释,坚持认为不收学费而且给留学生发各种补贴的国家是不存在的,我一定是个骗子——国内对穷人的歧视把他打击得太厉害了,他深信我们e-art 预科是人贩子机构要把他的孩子骗到法国去打黑工;
一个国内艺考失败的孩子家长,她不相信法国教授对她家孩子艺术直觉方面的高评价,她坚持认为她家孩子天生就不是学习的料子,所以尽管热爱艺术,也只能选择没有任何门槛、砸钱就能毕业的某英国商科项目——她把国内艺考的应试标准奉为圣旨、奉为真理,宁可相信是自己的孩子太烂,也不愿去思考这个标准本身有没有问题……
这样的家长见多了以后,我只能承认:孩子的起跑线,是父母的眼界和格局。孩子对此无能为力。
这些家长不爱他们的孩子吗?不,他们很爱。他们从自己的阶层出发,想要给孩子没有任何风险的未来。而他们所在的阶层,到达不了法国一直践行的自由、平等、博爱。他们看不懂,也不愿意学习。于是,这些孩子继续生活在弱肉强食、残酷竞争的圈子里。
当然也会有人从中牟利,给这些弱势群体准备符合他们价值观的商品、他们愿意去了解的商品:专升本考试培训产业链、卖房子供孩子出国留学的悲壮与自我感动、花钱就能走的无门槛留学,以及必须花大价钱保证拿文凭的留学……
当学生或家长们跟我说“你们e-art 跟别人说的怎么不一样呢”,视对方理解水平,我有时会解释:
你没有机会知道,你以为你看到的全世界,只是资本和商品想要让你看到的世界。你以为价高则质优的国际教育,是教育产业化国家通过消费主义向你售卖的商品。“消费者”在法国人文学科的学术语境中,是一个贬义词:消费者没有思辨能力,无法了解消费主义的真实面目。
回到主题:百年艺术留法今天还剩下什么?
剩下了一个被中国人遗忘了的、被市场经济隔离在外的、完好无损的——法国艺术教育体系。
法国的45所公立美术学院享誉全球艺术界,却在中国遭遇各种商业机构的统一封杀,甚至被歪曲、被诋毁。仅仅是因为:它不是一个商品,它无利可图
有人来讨讨法硕考研博主【是统战啊】吗插图
,它挤压了英美留学可能带来的高回扣高佣金高申请费。
非产业化非商业化的法国公立美术院校,对外国留学生也不收一分钱学费,注册费每年几百欧元,政府还发各种补助,住房补贴高达50%。中国学生到法国读艺术,算下来不仅一分钱学费不掏,还倒着领国家补助。
不求经济回报,巨额投资打造世界一流的公立教育系统,而且对全世界优秀人才开放——法国这样的福利国家,在我们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怎么可能有流量呢?流量的背后都是谋求暴利的资本。
真正优质的、纯粹的教育,不会出现在路边的巨幅广告上,不会出现在五星级酒店的留学推介会上,不会出现在商业机构的推广活动里,也不会出现在营销公众号的爆款文章里。
它既不是花钱就能买,同时它是免费的。所以,你不会在任何以营利为目的的场合看到法国公立美院的介绍。他们并不寻找消费者。
法国公立美院的科普文章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因为,e-art 是他们的预科,是为他们挑选和培养学生的教学机构。我们肩负着为全法公立美院正名的重任,承载着全法公立美院招到中国好学生的梦想,尝试着打破“有钱才有好教育”的世风日下。
五年来,e-art 和法国公立美院共同努力,用傲人的教学成绩说明:最好的教育,只和你的眼界有关系。
是的,有人相信只有钱才能买到爱情。法国公立美院就是那个家里停着直升机,却想和你一起坐自行车的天使。从一百年前到今天,承诺从未改变。
如果你愿意同行,2019年5月25日,相约e-art 法国艺术学院联盟,有年度惊喜。
链接如下:点击链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