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因爱之名以心践行(山东大学研究生支教团15届)

山东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因爱之名以心践行(山东大学研究生支教团15届)缩略图

原标题:山东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因爱之名以心践行
四月份的一天,在伊宁县“五四”青年节表彰大会上,山东大学第十六届研究生支教团被授予2014年度“伊宁县优秀志愿服务团队”称号,支教团成员程广沛、党瑞琪、彭鑫被评为2014年度“伊宁县优秀志愿者”。自1999至2015年,山东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已经走过十六个年头,天南海北的山大人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进行着爱的接力。“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这是支教团每届成员都烙在心上的一句话。

这期山大人物,让我们一起对话优秀志愿者程广沛、党瑞琪、彭鑫,聆听来自遥远伊宁的志愿者声音。

支教,始于学但不止于学

选择一路西进,需要勇气;选择支教,需要担当;选择意味着责任,于他们而言,重要的是坚持选择,使它朝正确的方向前进。

山东大学第十六届研究生支教团被授予2014年度“伊宁县优秀志愿服务团队”称号。

作为支教团成员,教学任务是他们的核心工作。为人师表,传道授业解惑,一群二十二三岁、刚迈出校园的大学生要尽快完成从学生到老师的身份转换。而教学之外,他们更想带学生去看更远更大的世界。

记者:在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青春年头,支教需要你们迅速完成从学生到老师的蜕变,你们是如何适应这个角色转变的?对支教老师这个身份如何定位?

程广沛:一开始因为毫无教学经验,确实不太适应,与当地教学二三十年的老师没法比。学生的成绩不佳,但是自己调整心态,也把自己作为学生的角色,不断向老教师学习。同时,也因为年轻,更容易与学生亲近,能够感受到学生对自己的信任
山东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因爱之名以心践行(山东大学研究生支教团15届)插图
和尊重,也增强了自己要好好教学的信心。

作为支教老师,我们并不是科班的师范类专业出身,所以更多的不是在教学技巧上有多优秀,重要的是将我们在校园里学到的为人处世的能力和潜移默化的品质教给学生,用自己的经历去影响他们,为他们树立榜样,在他们心里种下一颗种子,激发他们积极向上努力成长的希望。

党瑞琪:我们习惯了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与老教师相比也算是一个优势,可以针对学生的需求、喜好及水平,安排课程进度和知识内容的深浅。但刚开始因为经验不足,还是会遇到一些问题。这时候就需要多听课,多思考,多向老教师学习。

作为支教老师,首先是一个老师,要在为人师表的同时,尽量做到亲切幽默又不失威严,这个度的把握是个很有意思的事。可能在学生眼里,我们这些支教老师与他们的距离没有那么远,可以以朋友的身份进行沟通,带给他们不一样的视野和思路。

彭鑫:我们来支教之前,在山大附中进行了一个月的实习,在传统文化体验中心也进行了一周的培训,多多少少为自己适应讲台提供了一些基础。不过,来到二中后,一开始的上课还是有点紧张,课前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写好教案,制作好课件,课后还要经常到有经验的老师班里去听课。我们经验不足,所以更多的是抱着一种谦虚、学习的态度来定位自己。

记者:在新疆伊宁支教,当地环境、教育现状如何?在支教中遇到过哪些困难?是如何坚持下去的?

程广沛:应该说,从政府到学校,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并不差,但是学生与家长,尤其少数民族对于上学并不重视,家长并不上心。家庭作为教育的重要环节,在当地比较缺失。

困难还是语言交流,与少数民族的家长就学生的学习进行沟通时,需要找少数民族的学生进行中间的翻译,很多情况没法直接表达。然后自己出门,语言与行为也有不同。我们是第一批来到今年新开辟的伊宁县四中这所学校支教的,一切需要从头开拓。好在经过认真表现,在教研组内积极发言, 助老教师整理材料,积极向老教师求教等,用实际行动赢得了尊重。

党瑞琪:对于教育,政府也好,社会也好,都是重视的,只是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不像山东的家长那么重视,对于许多孩子来说,读书可能并不是生活的主题,特别是少数民族的孩子有时甚至会辍学回家放羊,所以控辍保学是学校最重要的任务。

彭鑫:当地环境还是很好的,有辽阔的草原,澄澈的湖水,皑皑的雪山,高远的天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可以称的上是塞外江南。西部地区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在硬件方面还是可以的,学校老师也相对敬业,除正常上课外,每天给学生上早、午、晚自习。但个别学生的上进心不强,并没有把心思完全用在学习上。家长对学生的关心与监管力度也不够,很多家长对孩子需要受教育的意识还不够。

记者:支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什么印象深刻的事情吗?

程广沛:支教顾名思义主要还是教学工作,同时参与学校建设,参与组织校园活动,此外还积极参加当地团委组织的公益志愿服务活动。

印象比较深的事,就是有次需要乘车到市里办事,但是上了车才发现,从司机到乘客满满一车人只有我一个汉族,他们的说话我一句也听不懂。我又找不到想去的地方的具体地址,心里有一丝小慌张。不过车上的人听说我是来支教的志愿者,用尚不流利的普通话纷纷热情地 我指路,让我特别感动。

党瑞琪:支教的主要内容还是日常教学,但更多的是给学生带去一些理念吧,比如竞争与合作的意识,树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理想等等。

印象深刻的事就是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了解内地的文化,我会跟学生分享山大的一些照片和故事,在每节新课的课件开头都会选择一张山大的照片,有的是著名的建筑,有的是小树林、讲学堂的一角。刚开始他们会觉得很新奇,后来就能认出很多地方了,一看到新的照片,就会指出这是在哪里照的。山大的照片用完了,就找同学要其他大学的独特风景照。

我们已经利用课前五分钟“游览”了山东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名校。现在学生已经学会了“要照片”,我只要一进去,一插优盘,学生就围上来问我今天去哪个大学。如果没有放照片,没有讲故事,他们就觉得这堂课不完整。

彭鑫:支教主要是教课和做一些学校行政方面的工作。由于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所以我在上课时会经常给他们描绘一下大学样子,比如给他们放一些大学的视频,让他们对大学充满憧憬与向往,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的动力。上学期,在支教团在二中举办“我与梦想有个约会”主题班会,就是一种具体的表现形式。通过这些努力,使很多学生增加了学习动力,这也是我们骄傲与自豪的地方。

记者:支教给自己带来了什么变化?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