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山大学行政管理考研导师推荐参考书及真题回忆_研究(2020年中山大学高考录取分数线)

2020年中山大学行政管理考研导师推荐参考书及真题回忆_研究(2020年中山大学高考录取分数线)缩略图

原标题:2020年中山大学行政管理考研导师推荐参考书及真题回忆

2020年4月15日星期三

北大、人大、北外、中财教授创办

【温馨提示】最近几年,对政府改革、行管前沿理论、经济社会热点越来越重视,这是考察的重点,建议大家一定要多关注。此外,2020年行管考研前三名全部为 学员,而且分数都很高,在校教授一对一辅导,精准讲解,行管考研,首选 。

此外,建议如下:

第一, 五一前必须弄明白每本书的重点及命题趋势,这是第一轮复习,根据育明视频课程或者一对一辅导推进。很多考生想自己先看书,这样很容易走入歧途,浪费时间。

第二, 6-10月,第二轮复习,背诵重点,但是不建议撰写笔记,因为你不明白重点,整理笔记就是抄书,没有任何意义。

第三, 11-12月,第三轮复习,进行5次左右模拟考试,根据育明考前押题进行模拟,2020年押题命中率高达90%以上。

目录

一、2021年上海交通大学行政管理考研参考书

二、2004-2020年上海交通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真题(育明一对一学员回忆)

三、2021年中山大学行政管理考研导师预测考研热点

四、2020年中山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第一名笔记

五、2021年中山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热点专题20讲总结

六、中山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答题技巧

七、中山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答题模板

一、2021年中山大学行政管理考研参考书

636公共管理学

《公共管理学》,李国正,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公共政策分析》,李国正,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公共管理学:考点热点与真题解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

《公共政策分析:考点热点与真题解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

830公共管理研究方法

统计学、定性研究方法。

二、2004-2020年中山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真题汇总

【温馨提示】真题非常重要,尤其是最近3年的真题,一定要重视,更多视频及一对一辅导,在校教授辅导,除了 ,任何机构都无法做到。

公共管理学

一、简答题:

1、简述新公共管理运动

2、简述瓦尔多对公共行政理论的贡献

3、有人说政府管理与企业管理在不重要的方面存在着相似之处,评价这句话。

二、论述题

1、行政研究的目的,就是明确政府该做什么,以及如何提高效率,评价这句话。

2、天津爆炸事件危化品运输安全方面政府监管的问题与困境。

3、各个利益主体都考虑自身,导致资源枯竭的问题。。(题太长,跟环保相关的)

三、案例分析题

美国的进步时代,政治行政二分法,政治行政二分法在中国的应用以及对中国的行政管理实践的意义。

公共管理研究方法

一,简答题:

1、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各自方法,适用性

2、实验法优缺点以及适用性

3、什么是效度,效度有几种类型。

4、什么是扎根理论,谁提出来的,代表作以及适用性。

二,论述题

1、如何在做好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好的研究问题?结合你读过的学术作品进行回答。

2、大数据。及其对我国行政科学研究的机遇与挑战。

四、2020年中山大学行政管理考研参考书笔记

公共政策学的历史沿革——宁骚《公共政策学》

(一)公共政策学的产生与发展

1.古代的政策研究

把从上古时代直到20世纪中期的政策研究统称为“前公共政策学时期的政策研究”。古代中国的政策研究是十分发达的,究其原因,史官制度、策士制度、谏议制度和科举制度起了很大的作用。

2.18、19世纪西方国家的政策研究

从产业革命前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有许多学者和思想家,其中佼佼者如亚当.斯密、克劳塞维茨、卡尔 马克思、恩格斯和马克斯?韦伯等,在经济学、军事学、政治学、社会学和一般社会科学等领域里做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方法论探索,其成果不仅对他们各自耕耘其中的学科领域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而且也为公共政策学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

3.20世纪前半期学科孕育的历史条件

公共政策学是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孕育成形而于20世纪50年代初诞生的。这门学科得以形成的历史条件,一些是其他学科的形成和发展造成的,另一些是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所导致的。其主要条件有以下四个方面:

(1)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产生

这是三门相互联系的交叉学科。“三论”的后续研究所取得的一项重大进展,就是到20世纪70年代开始形成“大系统论”,大系统论试图把“三论”组合成为统一的理论方法的体系。

(2)决策科学的形成

决策科学是以现代科学手段与分析工具研究决策原理、决策程序和决策方法并认识和把握正确决策的规律的综合性新兴学科。决策科学与公共政策学之间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前者取得的所有重要研究成果都直接地成为公共政策学的内容。当然,公共政策学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对决策科学的进展也有助益。

(3)行为科学的形成和行为主义政治学的进展

行为科学发端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孕育于管理学领域,“行为主义”是从现代心理学中借用过来的一个概念外,从方法论上讲,行为主义政治学对公共政策学的产生也有着重大影响。

(4)凯恩斯主义的出台与政府政策领域的扩大

在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暴露出市场经济体制的缺陷,“市场失败”推动着经济学家寻找救治方案。凯恩斯主义被西方国家的政府认为是最佳的方案。凯恩斯主义的出台及其被奉为政府制定政策的依据,对公共政策学的产生有如下影响:

①公共政策对于经济、社会生活的正面作用。古典自由主义力主国家尽可能不干预经济、社会体系的运行,对干预的负面作用给予了充分的强调,因此政府就没有必要制定调节和控制国家、经济生活的政策。而凯恩斯主义 反其道而行之,同时许多国家的政府的实践也证明,公共政策是能够对经济、社会体系的健康运行产生益处的。于是,公共政策领域乘势大大扩展,通过政策履行的国家职能由政治统治的领域大张旗鼓地进入宏观管理的领域,各种各样的经济、社会、科技和文化政策一个接一个地被政府制定出来,因而为改进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系统、提高政策的质量,公共政策学就成为一门呼之欲出的学科了。

②尽管许多国家的政府官僚系统乘势不断扩充,但是政策的制定与执行过程中涉及的专门知识仍然大大超出他们的知识领域,解决的办法一是吸收学者参政,二是实行政策咨询。结果,政策分析、政策咨询、政策评估开始作为一种社会职业在有些国家应运而生。这也对公共政策学的诞生起到了直接的催化作用。

(二)学科的诞生与发展

1.公共政策学的诞生

1951年,由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勒纳和拉斯韦尔共同主编的《政策科学:视野与方法的近期发展》一书面世。书中所收论文对公共政策的概念、政策科学的学科特点和基本范畴、科学的决策方法等,都做了比较深刻的探讨,奠定了公共政策学的学科基础。这本书被誉为“政策科学的开山之作”、“公共政策学的经典著作”,被认为是公共政策学诞生的标志。

2.公共政策学的初步发展

20世纪60年代后期,从事政策研究的学者,以德洛尔为代表,对拉斯韦尔等学者倡导的行为主义方法论作了全面的批评。从此,公共政策学的发展进入第二阶段,其标志是德洛尔的《重新审查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政策科学探索:概念与使用》和《政策科学构想》的出版。

公共政策学在这一阶段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取得显著的成就:

(1)方法论的多样化。对拉斯韦尔等人的批评,改变了公共政策学领域行为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出现了方法论的多样化。

(2)对政策过程研究的重点的转变。公共政策学在其发展的第二个阶段里,研究重点由政策过程的前期阶段即政策的制定转移到政策过程的后期阶段即政策的执行、评估和终结上。

(3)对政策过程中的价值因素和伦理因素的作用给予了重视。

(4)公共政策比较研究开始起步。

3.公共政策学的近期发展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公共政策学在各主要国家里都取得了重大进展。在这门学科的发源地美国突出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的进展:

(1)课题选择的新取向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公共政策学研究课题的选择偏重于伦理取向、管理取向和政府改革取向:

a.伦理取向。政策过程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政策问题、政策目标、政策方案、政策执行的方式和手段需要选择等等。而任何选择都必须有一定的标准,其中价值和伦理的标准是不可或缺的。基于这一认识,一些学者对公共政策研究课题的选择以伦理和价值为取向。

b.管理取向。政策是管理的一环,而公共政策则是另一种形式的战略管理。组织、计划、指挥、管制等管理工具的运用,对于公共政策产生预期效果是至关重要的。在20世纪80年代,一些公共政策学者在这方面已经作了基础性的研究。90年代以来,管理取向的政策研究呈现出更强的发展势头。

c.政府改革取向。没有一个现代化的决策系统,就没有顺应并引导潮流的高质量的公共政策,而决策系统现代化的目标,就是建立一个高效能的新型政府。20世纪90年代,政府改革在发达国家成为一种潮流,政府改革对公 共政策研究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2)方法论的非科学趋向

自20世纪80年代起,不断有人批评在逻辑经验主义和实用主义这两条思想路线下所作的公共政策研究。他们倡 导的是“混沌原则”、“不确定性”和诠释学观点,并据此来说明当代的政策环境已非理性的思考所能把握。以主观的研究方法代替客观的研究方法,势必影响到以什么标准来评估和选择政策以及如何判断一项政策是好 政策这样的基本问题。采取主观研究方法的学者认为,没有一项政策能够被社会全体成员普遍接受为好政策。因此,确认一项好政策的比较可行的办法是主观认定的办法,即具有法律正当性的政策就是好政策。主观的研究方法 对公共政策研究的影响是相当深入的。

(3)公共政策学的建制化

公共政策学经过数十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为一门比较成熟的独立学科,建制化则是学科成熟的外在标志。建制化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学会的成立和专业研究刊物的问世;

②专门研究机构的建立;

③大学教育中专业与课程的设置。

(三)公共政策学的引进及其中国化

公共政策学引入中国以后,要有效地解释中国的公共决策实践,要在中国土地上生根开花,必须在概念、理论、模型和分析路径上中国化,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公共政策学学科体系。

1.公共政策学的引进

在20世纪50—70年代,公共政策学首先在美国发轫、发展起来并随后被引入其他西方国家以及一系列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由于当时的世界形势和中国国内形势,将这门学科引入中国大陆的教育和科研体系是不可设想的。

把公共政策学引入中国,台湾早于大陆。中国大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而开始引进公共政策学的,而引进和发展这一学科的根本动机是推动党和国家领导部门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进程。

2.公共政策学中国化的丰富资源

公共政策学在中国的发展,不能只是“拿来”和“照搬”,不能只看到从国外引进的这门学科的概念、理论、模型、路径的“普适性”、“通用性”和“有效性”的一面,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与西方国家相比较,中国大陆公共决策体制所具有的的特殊性、政策过程的差异性和政策环境即中国国情的复杂性,因而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公共政策学学科体系就成为重大课题。

公共政策学的中国化或者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公共政策学学科体系可资利用的特殊资源有以下几方面:

(1)当代中国的公共决策实践

中国的决策实践不仅是极其丰富的,而且是独具特色的:

①关于决策体制。中国的公共决策体制实行的是单一制国家结构中执政党领导的民主集中制,这既可保障决策的有效性,也能够在政策之间留下弹性、可操作的空间,从而使公共决策过程中得以插进“试点”这一极为重要的环节。

②关于利益表达机制。中国的利益表达机制则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实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民主集中制。它与西方国家的利益表达机制存在着根本的差异。

③关于政策过程。在中国的政策过程中,调查、协商和试点这三个环节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从而保障了决策的科学性。

④关于政策环境。与西方国家相比较,中国不仅在地理、气候、资源、人口、历史、文化等方面具有特别的复杂性,而且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更是中国特有的。

(2)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

在当代中国的公共决策实践中,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在决策者的决策思维中居于指导地位。因此,公共政策学的中国化必须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

(3)中华传统政策思想

中国古代的政策研究中“以民为本”的理念深深根植于中华传统政策思想的沃壤之中的。而以民为本、执政为民又是当代中国公共政策的基本内容。这种民本论作为一种历史的智慧闪耀着理性的光辉,对当代中国的公共决策以及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公共政策学学科体系,则有着极其宝贵的启示意义。

3.公共政策学中国化的进程与方向

(1)公共政策学中国化的进程

从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公共政策学在中国大陆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很少有人涉足到成为显学的过程。

①现从研究和教学这两个方面将公共政策学中国化的进程勾勒如下:

a.现实需要是推动公共政策学中国化的强大动力。一是党政领导机关决策的需要,这一需要推动着专门的公共政策研究机构的设立;二是高等院校教学的需要,这一需要推动着一批教师走上公共政策学教学与研究的岗位, 推动着他们撰写学科书和学术论著。

b.关于公共政策研究机构。改革开放以来,体制内的公共政策研究机构越来越多,对党政领导部门的直接影响越来越大。

c.关于公共政策学的教学和人才培养。20世纪80年代后期,“决策科学”课程开始走入大学并得到推广,一些大学还开设了“政策分析”课程。

②公共政策学中国化现已取得丰硕的成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a.强调在引进、消化和吸收当代国外的公共政策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于中国的国情,紧密结合当代中国的公共决策实践,取其所需,为我所用;

b.吸收国外公共政策学的概念、理论、模型、分析路径和研究方法,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对当代中国的 公共政策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研究成果通常是研究报告,但也有进行学理探讨的学术论文、学术专著和教科书;

c.通过考察和总结当代中国公共决策实践,试图在马克思主义决策和政策理论的指导下,对公共政策学的概念、理论、模型和分析路径进行重构和创新。

(2)坚持公共政策学中国化的发展方向

①强化研究者的主体意识

强化公共政策学研究者的主体意识,就是要求从事公共政策学研究的学者,以中国人的视角、价值观和分析方法,观察和思考当代中国的公共决策实践,寻求解决社会转型和现代化过程中重大问 题的可行的、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并立足于中国国情构建对中国政策实践有较强的解释能力的公共政策学概念、理论、模型和分析路径。

②重视对政策哲学的研究

公共政策学的理论与实践只有上升到哲学的层次上才能获得更深刻、更本质的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论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当代中国公共政策研究中应坚持的政策哲学。

③重视本土资源

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公共政策学学科体系,必须重视对本土资源的发掘。

④重视当代中国公共决策实践,大力开展实证研究,从中抽象和构建公共政策学新的概念、范畴、理论与模型。

为什么学习公共政策学?——宁骚《公共政策学》

公共政策学是一门具有很强的社会应用性的学科,同时它也是一个需要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理论探讨的领域。

学习和研究公共政策学的必要性或者基本的意义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和研究公共政策学是为了改进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

2.学习和研究公共政策学是为了教育群众理解公共政策,运用政策争取和保护自身的和公共的利益,以适当的方式向公共组织特别是公共权力组织提出政策建议;

3.学习和研究公共政策学是为了推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各学科的研究工作具有公共政策研究的取向。

六、行政管理考研答题技巧

1.名词解释

(1)名词解释一般答100字左右,在a4纸上约3行,每行30-40字。

(2)名词解释三段论答题法:

定义→背景、特征、概念类比→总结/评价。

第一,回答出名词本身的含义。一般都可以在书本找到。第二,从名词的提出的背景、特征、相似概念比较等方面进行简述。第三,总结,可以作一下简短的个人评价。

(3)育明考研温馨提示:

第一,名词解释一般位于试卷的第一部分,很多考上刚上考场非常的兴奋,一兴奋就容易下笔如流水,一不小心就把名词解释当成了简答题。结果后面的题目答题时间非常紧张。

第二,育明考研咨询师提醒大家,在回答名词解释的时候以150-200字为佳。按照每个人写字的速度,一般需要5分钟左右。

2.简答题

(1)育明考研名师解析:

简答题一般来说位于试题的第二部分,基本考查对某些重要问题的掌握程度。难度中等偏低。这就要求考生在复习的时候要把课本重要问题梳理清楚,要比较扎实的记忆。一般来说书本看到5遍以上可以达到记忆的效果。当然,记忆也要讲究方法。

(2)育明考研答题攻略:简答题定义框架答题法

定义→框架→总结

第一,先把简答题题干中涉及的最重要的1-2个名词进行阐述,类似于“名词解释”。很多人省略了这一点,无意中丢失了很多的分数。第二,按照要求,搭建框架进行回答。回答要点一般3-5条,每条150-200字。第三,进行简单的总结。

(3)育明考研温馨提示

第一,在回答简答题的时候,一定要有头有尾,换言之,必须要进行核心名词含义的阐释。第二,在回答的时候字数一般在800-1000为佳,时间为15-20分钟。

3.论述题

(1)育明考研名师解析

论述题在考研专业课中属于中等偏上难度的题目,考查对学科整体的把握和对知识点的灵活运用,进而运用理论知识来解决现实的问题。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洞悉论述题的本质,其实回答起来还是非常简单的。论述题,从本质上看,是考查队多个知识点的综合运用能力。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课本的整体框架和参考书的作者的写书的内部逻辑。这一点是我们育明考研专业课讲授的重点,特别是对于跨专业的考生来说,要做到这一点,难度非常大。

(2)育明考研答题攻略:论述题三步走答题法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第一,论述题中重要的核心概念,要阐释清楚;论述题中重要的理论要点要罗列到位。这些是可以在书本上直接找到的,是得分点,也是进一步分析的理论基点。第二,要分析目前所存在问题出现的原因。这个部分,基本可以通过对课本中所涉及的问题进行总结而成。第三,提出自己合理化的建议。

(3)育明考研温馨提示

第一,回答的视角要广,不要拘泥于一两个点。

第二,在回答论述题的时候一定要有条理性,但是条数不宜过多,字数在1500左右。用时为25-30分钟。如果试卷中有3道(一般不会更多)论述题,你可以答800-1000字,如果有两道,你可以答1000-1200字左右。论述题是拉分的关键,也是专业课里分值最高、题量最大的题型,同时往往是概括性最强、最难回答的题型。建议采用“总分总”结构,即前后是起始和总结的套话,中间是要点,要点部分采用4×300(2×150)模式,即分4大条,每条300字,每条又分两小点,每点150字。

七、行政管理考研答题模板

其实,考研专业课和考研英语作文一样,都是有模板可循的。

一、有关政府改革考题的答题模板

比如“大部制改革”的措施、如何构建“责任型政府”、“服务型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无缝隙政府”。如果考题涉及政府及其官员存在的一些问题,考生就可以套用此模板。

1.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2.下放权力,转变管理方式,吸收社会力量共同治理。3.建立健全领导干部选择、考核机制,建立一支高效、廉洁的公务员队伍。4.增加专家学者以及群众的参与决策渠道,建立民主、科学的决策体制。5.利用现代化、市场化管理方法,加强绩效管理,提高行政效率。6.完善监督和约束机制,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二、答题“三段论
2020年中山大学行政管理考研导师推荐参考书及真题回忆_研究(2020年中山大学高考录取分数线)插图

对某句话的“评析”,对某一个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的“看法”等等,这样开放性的题目,建议考生遵循以下答题思路:

第一,是什么,即以上材料说的是怎么一回事,尤其是文章中反映了哪些行政管理的现象和理论。

第二,为什么,即以上材料所反映的社会问题或行政问题出现的原因。考研提供的材料,一定是要说明某一个问题,那么既然有问题就必然有其产生的原因。

第三,怎么样,即针对以上的原因,今后应该怎么做。至于怎么做这个方面,可以套用上面的模板。

1.4 公共行政学框架梳理

第一部分,“是什么”,即对我们这门学科所研究对象进行介绍。

第二部分,“怎么样”,即我们的研究对象——政府,是如何做事情的。

第三部分,“约束”,即对我们的对象——政府的行为,进行制约,使之不对私权产生侵犯。即当前政府反腐措施。

第四部分,“改革”,即对当前政府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和完善。

不但四个部分之间存在内在联系,每个章节之间的关系也是非常紧密的。

第一章,绪论:讲解近100多年行政学发展历程及理论积淀。即回顾过去。

第二章,行政职能:之所以把“行政职能”放在第二章,是因为我们这门学科产生的目的就是为了研究如何让政府更好地履行其职能。所以,本章是整本书的核心。此外,考生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行政管理学这门学科在1887年才诞生,之前却没有存在。而政治学、企业管理等却早就有了独立、完善的学科体系。这是因为在17、18世纪之前,西方一直倡导的是亚当·斯密所提出的自由市场经济,即管得越少的政府就是最好的政府。所以,政府的地位和作用一直很小,从一定意义上说没有研究它的必要性。但是,伴随着西方由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经济社会事务越来越多,但是立法机构等无力处理这些事务,所以政府就被推到了幕前。并且政府的作用越来越大,地位越来越重要。但是,在此过程中,政府逐步暴露出了很多的问题。这个时候,就有人提出是时候建立一门学科来研究政府了。

第三章,行政权力:中国有一个词叫作“职权”,有“职”却无“权”,则政府及其官员就无法切实履行它的职能。因此,第三章必须是行政权力,它是政府履行行政职能的保障。

第四章,行政领导:从第三章“行政权力”到第四章“行政领导”属于行政权力的人格化。行政权力本身并没有好坏,只有赋予人之后,才具有人格,才能为民服务。而被赋予的这个人,就是所谓的领导,即行政领导。在权力与人结合以后,腐败也开始了。

第五章,行政组织:在权力与人结合产生了行政领导之后,光靠领导自身没法一个人亲力亲为,必须构建自己的领导班子,构建自己的组织系统,也就是行政组织。

第六章:人事行政:在“行政领导”构建了自己的“行政组织”之后,就需要对组织中的人进行激励和管理,即人事行政,也就是人力资源管理。每个组织的气氛、工作能力不同,其关键就是对组织的激励和管理。

第七章:行政决策:在“行政领导”通过“人事行政”对“行政组织”中的人充分激励和调动之后,政府就要开始做事情了,就要开始履行其“行政职能”了。那么,政府履行行政职能的方式和手段是什么呢,就是制定决策,颁布政策,即为“行政决策”。

第八章:行政执行:政府作出“行政决策”之后,不能束之高阁,必须要去执行,即为“行政执行”。正如考生自己在作出报考北京大学或者南京大学或者北航或者湖大或者川大或者北师大等之后,不能就开始无所事事,每天埋头“吃饭、睡觉、打豆豆”,我们必须去制订考研计划,必须去每天不断地学习和落实学习任务。

第九章:行政方法:无论是考研,还是政府履行职能的过程中,都必须讲究方法,在“行政执行”中不讲究方法,只能让自己走弯路,耽误时间。

第十章:行政效率:我们在“行政执行”的过程中采取“行政方法”其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行政效率”。正如,每年有几百上千人在 参加考研、考博及公务员、四六级的培训,其目的也就是为了寻求“行政方法”,达到“行政效率”的目的。

第十一章:机关管理:这个是实现“行政效率”的保障之一,除了“行政方法”,还必须有后勤管理保证日常管理。

第十二章:公共财政:这个是实现“行政效率”的保障之二,除了“行政方法”和“机关管理”,还需要有财政的支持,毕竟大家不能空着肚子工作。

第十三章:行政行为:从第三部分开始,我们研究的是如何对政府之前的行为进行约束,那么在对政府约束之前,我们必须了解政府的一言一行,也就是“行政行为”,唯此,才能更好地约束政府。

第十四章:依法行政:即“有法可依”,在我们了解了“行政行为”之后,就要开始制定法律、法规对行政、政府的行为进行约束,做到有法可依。

第十五章:法制行政:即“有法必依”,制定法律之后,必须有人监督,没有人监督,则法律就会形同虚设。因此法制行政其实就是监督的意思。

第十六章:行政责任:即“违法必究”,在官员违反了法律之后,就必须承担责任。“依法行政”、“法制行政”、“行政责任”三个部分属于对政府官员的外部监督体系。

第十七章:行政伦理:属于官员内部监督体系,力求通过个人品德的塑造、职业道德等对官员形成内在的约束。

第十八章:政府能力:在我们前三个部分,共十七章的努力下,我们要检测一下政府的能力有没有提高,政府能不能更好地履行其职能。结果发现,政府能力还是存在问题的,政府的职能还是没法得到更好地履行,甚至在公共危机面前,政府可能会手足无措。怎么办呢?就需要进入下一个环节——行政改革。

第十九章:行政改革:在政府能力出现问题的时候,在政府出现“越位”、“缺位”、“错位”等问题的时候,就必须进行及时的改革,但是建国以来,我国经历了十多次的改革,直至当前政府进行的“大部制”改革,也是面临着重重阻力。那么如何拯救我们的政府呢?

第二十章:西方国家行政改革的理论背景:既然我国历次改革都面临着问题,那么我们可以借鉴一下西方的改革经验和理论。

第二十一—二十四章:西方国家的改革经验对于我国来说,还是没法适应我国的改革环境,所以开始探索有中国特色的改革之路。

经过上述的分析,大家要记住,无论看什么书,都务必要掌握作者写作的框架。只有如此,才能在短时间内掌握整个学科的框架以及弥补很多考生因为跨专业而产生的问题,并且对于考生回答简答题和论述题大有裨益。

考试研究院行政管理考研研究室经历8年的研究,对全国近100多本行政管理书籍进行了总结和梳理,形成了一整套的复习方法、复习策略以及答题技巧和答题模板。这也是为什么 考研辅导通过率如此之高的原因之一。本书另有录制的视频课程,也欢迎广大考生到 订购!

七、行政管理考研框架梳理

第一部分,“是什么”,即对我们这门学科所研究对象进行介绍。

第二部分,“怎么样”,即我们的研究对象——政府,是如何做事情的。

第三部分,“约束”,即对我们的对象——政府的行为,进行制约,使之不对私权产生侵犯。即当前政府反腐措施。

第四部分,“改革”,即对当前政府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和完善。

不但四个部分之间存在内在联系,每个章节之间的关系也是非常紧密的。

第一章,绪论:讲解近100多年行政学发展历程及理论积淀。即回顾过去。

第二章,行政职能:之所以把“行政职能”放在第二章,是因为我们这门学科产生的目的就是为了研究如何让政府更好地履行其职能。所以,本章是整本书的核心。此外,考生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行政管理学这门学科在1887年才诞生,之前却没有存在。而政治学、企业管理等却早就有了独立、完善的学科体系。这是因为在17、18世纪之前,西方一直倡导的是亚当·斯密所提出的自由市场经济,即管得越少的政府就是最好的政府。所以,政府的地位和作用一直很小,从一定意义上说没有研究它的必要性。但是,伴随着西方由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经济社会事务越来越多,但是立法机构等无力处理这些事务,所以政府就被推到了幕前。并且政府的作用越来越大,地位越来越重要。但是,在此过程中,政府逐步暴露出了很多的问题。这个时候,就有人提出是时候建立一门学科来研究政府了。

第三章,行政权力:中国有一个词叫作“职权”,有“职”却无“权”,则政府及其官员就无法切实履行它的职能。因此,第三章必须是行政权力,它是政府履行行政职能的保障。

第四章,行政领导:从第三章“行政权力”到第四章“行政领导”属于行政权力的人格化。行政权力本身并没有好坏,只有赋予人之后,才具有人格,才能为民服务。而被赋予的这个人,就是所谓的领导,即行政领导。在权力与人结合以后,腐败也开始了。

第五章,行政组织:在权力与人结合产生了行政领导之后,光靠领导自身没法一个人亲力亲为,必须构建自己的领导班子,构建自己的组织系统,也就是行政组织。

第六章:人事行政:在“行政领导”构建了自己的“行政组织”之后,就需要对组织中的人进行激励和管理,即人事行政,也就是人力资源管理。每个组织的气氛、工作能力不同,其关键就是对组织的激励和管理。

第七章:行政决策:在“行政领导”通过“人事行政”对“行政组织”中的人充分激励和调动之后,政府就要开始做事情了,就要开始履行其“行政职能”了。那么,政府履行行政职能的方式和手段是什么呢,就是制定决策,颁布政策,即为“行政决策”。

第八章:行政执行:政府作出“行政决策”之后,不能束之高阁,必须要去执行,即为“行政执行”。正如考生自己在作出报考北京大学或者南京大学或者北航或者湖大或者川大或者北师大等之后,不能就开始无所事事,每天埋头“吃饭、睡觉、打豆豆”,我们必须去制订考研计划,必须去每天不断地学习和落实学习任务。

第九章:行政方法:无论是考研,还是政府履行职能的过程中,都必须讲究方法,在“行政执行”中不讲究方法,只能让自己走弯路,耽误时间。

第十章:行政效率:我们在“行政执行”的过程中采取“行政方法”其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行政效率”。正如,每年有几百上千人在 参加考研、考博及公务员、四六级的培训,其目的也就是为了寻求“行政方法”,达到“行政效率”的目的。

第十一章:机关管理:这个是实现“行政效率”的保障之一,除了“行政方法”,还必须有后勤管理保证日常管理。

第十二章:公共财政:这个是实现“行政效率”的保障之二,除了“行政方法”和“机关管理”,还需要有财政的支持,毕竟大家不能空着肚子工作。

第十三章:行政行为:从第三部分开始,我们研究的是如何对政府之前的行为进行约束,那么在对政府约束之前,我们必须了解政府的一言一行,也就是“行政行为”,唯此,才能更好地约束政府。

第十四章:依法行政:即“有法可依”,在我们了解了“行政行为”之后,就要开始制定法律、法规对行政、政府的行为进行约束,做到有法可依。

第十五章:法制行政:即“有法必依”,制定法律之后,必须有人监督,没有人监督,则法律就会形同虚设。因此法制行政其实就是监督的意思。

第十六章:行政责任:即“违法必究”,在官员违反了法律之后,就必须承担责任。“依法行政”、“法制行政”、“行政责任”三个部分属于对政府官员的外部监督体系。

第十七章:行政伦理:属于官员内部监督体系,力求通过个人品德的塑造、职业道德等对官员形成内在的约束。

第十八章:政府能力:在我们前三个部分,共十七章的努力下,我们要检测一下政府的能力有没有提高,政府能不能更好地履行其职能。结果发现,政府能力还是存在问题的,政府的职能还是没法得到更好地履行,甚至在公共危机面前,政府可能会手足无措。怎么办呢?就需要进入下一个环节——行政改革。

第十九章:行政改革:在政府能力出现问题的时候,在政府出现“越位”、“缺位”、“错位”等问题的时候,就必须进行及时的改革,但是建国以来,我国经历了十多次的改革,直至当前政府进行的“大部制”改革,也是面临着重重阻力。那么如何拯救我们的政府呢?

第二十章:西方国家行政改革的理论背景:既然我国历次改革都面临着问题,那么我们可以借鉴一下西方的改革经验和理论。

第二十一—二十四章:西方国家的改革经验对于我国来说,还是没法适应我国的改革环境,所以开始探索有中国特色的改革之路。

经过上述的分析,大家要记住,无论看什么书,都务必要掌握作者写作的框架。只有如此,才能在短时间内掌握整个学科的框架以及弥补很多考生因为跨专业而产生的问题,并且对于考生回答简答题和论述题大有裨益。

考试研究院行政管理考研研究室经历8年的研究,对全国近100多本行政管理书籍进行了总结和梳理,形成了一整套的复习方法、复习策略以及答题技巧和答题模板。这也是为什么 考研辅导通过率如此之高的原因之一。本书另有录制的视频课程,也欢迎广大考生到 订购!

考研经验:

1、英语(一战63、二战80)

关于英语,我特别想多提几句。因为无论是一战还是二战,我都花了大部分的比例在它身上。

中大对英语一直是比较重视的,不仅反映在初试的单科60分过线上,也反映在复试的英语专业面试中。等大家开始准备考研英语的时候,大家会发现100分打60分其实还是蛮有难度的。所以,从一战的一开始,我就把英语当做我的重头戏,毕竟英语一定要过线,才有可能进面试,这是不能逃避的问题。

关于单词(一切基本中的基本)

一战的时候我大概是3月初开始准备的考研,那个时候,我每天都花了两个小时的时间,背考研的英语单词。我用的是红宝书的单词书,大概到四月初的时候,过完了英语单词的第一轮,但是这一过程中,也是反复记反复忘。

四月份之后,我开始缩减英语单词的记忆时间,每天早上6:30-7:30记一个小时的英语单词,一直持续到九月份的时候,那期间,整本单词书,我基本过了7轮了,掌握的也七七八八了。

9月份到12月份,由于每天的背诵量比较大,又要背英语作文了,所以基本是每天只记了半个小时的单词,但那个时候,过单词已经是一件很快速的事情了,因为前期的基础打的很好。后来2016年9月份开始进行二战,我发现因为我第一次基础打得很好,所以即使隔了一年,我上手英语单词的记忆,也是很迅速的。

事实上,我一战的基础特别好,再战时上手任一门课程都比较容易,所以,二战只用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复习。在二战的过程中,也并不像一战那般痛苦,所以,对于想二战而又害怕二战的各位朋友说一声,不要怕。

推荐书籍:任意一本单词书,从头到尾反复记、反复记!!!!(我一战过了10轮、二战过了4轮)

关于阅读(考研英语的重头戏)

对于考研英语,基本是夺阅读者夺天下。我在单词过完第一轮之后,也就是四月初,就开始着手英语阅读的训练。整个四月份,每天练习两篇英语阅读,然后很仔细的看解析,读懂翻译每一个句子。然后第二天,就开始读这段文章,不会背,只是把它读熟,读出语感来。(基本这期间英语能花掉我每个上午的时间4-5个小时)。因为四月份的书籍,我是随意买了一本考研的阅读来训练,所以就不做介绍了。

同时,四月份的时候,有报了 的英语培训班,不过个人觉得比较费时间,听完长难句的分析之后就没有听了。个人觉得长难句的学习,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对长难句的学习,会有助于你对文章的把握以及后期的翻译。我当时听得是何凯文的长难句课程。

关于辅导班,个人觉得看你习惯吧,初期去听听也可以,感受一下集体上课的紧张感,让自己早点融入考研的生活中。但是9月份之后就不建议了,因为还是比较费时间的。其实想听课程的,也可以去淘宝买。我二战的时候就是花了不到20块钱,在淘宝上买了何凯文的长难句课程。

五六月份的时候,我开始做张剑的英语阅读150篇,具体每天几篇其实并没有很严格的执行,反正就是大概会花三个小时的时间在阅读身上。这本书是很经典的,建议大家做做。

七八九月份,就开始做英语真题啦。每天除了背单词就是做真题。真题是最重要的资料!还是那句话,反复做,反复分析,反复看。到9月份开学的时候,我基本完成了04年到10年的真题,而且对阅读都是一句一句翻译的,心情好的时候,还会写在纸上。

对真题的钻研,整个过程很费时间,而且当时好热好热,又没有空调,但那个时间段,整个人的英语水平其实有了质的提高。(大家可以预留五份真题左右,在后面几个月对自己进行模考,体验一下考试的节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