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听到了刘潜的询问之后,原本神色激动的给刘潜讲述他身世的何太后愣住了。
他呆呆的看着对面的刘潜,沉吟了半响之后还是实话实说道:“当初你的母亲在生你的时候难产,哀家只能够保下你一个,哀家…”
她的话还没有说完,刘潜便直接开口说道:“所以,这就您将大皇子送到王家武馆的原因吗?”
话音落下之时,没有等何太后做出任何的反应,他便直接开口说道:“小子刘封,乃是骠骑将军,豫州牧刘备之义子,并非是太后口中所说的皇子。
或许小子与皇子殿下的年纪相仿,但小子出身卑微,不敢冒认皇子,还请太后恕罪——”
话音落下之后,刘潜直接跪倒在何太后的身前,恭敬的向着何太后磕了一个头。
他一直就在想自己的父亲与母亲是谁,幼年时也曾幻想过自己是什么天潢贵胄。
然而等他越发知事之后,他发现身份地位越是尊贵的人,距离普普通通的百姓也就越远。
那些距离百姓越远的人,越发看不清民生疾苦。
越是看不清民生疾苦之人,便越发的喜欢拿身份尊贵来说事。
也许他们也能够看得清民生疾苦,只是他们熟视无睹而已。
刘潜今年十二岁,他已经想好了自己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他的身份地位不一定要多么尊贵,他也不一定要在史书之上留下自己的名字。
他只想让他曾经见过的那些苦难不再出现,只想要他亲眼见到的这个盛世能够长久维持。
他在诸葛亮的教导下读过许多许多的书,了解过许多许多的历史,自然也就知道了许多许多的道理。
他知道,一旦现如今的大汉多了一个皇子,那么已经逐渐稳定的局面就会发生波动。
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见到没有剥削与奴隶的太平盛世,越是身处高位的人,便越是不愿意见到这样的盛世。
甚至包括一些本就卑微在尘埃里的人,他们也不愿意见到人人平等的太平盛世。
因为哪怕他们身处泥泞,他们依旧可以幻想着自己天命不凡,将来有一天也能够成为奴隶他人的人上人。
而有些人在面对压迫之时失去了反抗的勇气,他们内心屈服之后选择了卑躬屈膝,便希望所有人都与她们一班卑躬屈膝,于是他们会说这人人平等的太平盛世不会存在。
他们会把对美好盛世的渴望贴上种种消极而又负面的词汇,以此来引发那些同样失去理想之人的认同。
刘潜以前一直以为自己只是幸运的被王家武馆收养,而后又幸运的被李淳给带到了大汉游历,最终幸运地拜入了诸葛亮的门下。
原本他以为自己只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中的一员,所以他对百姓心生共情,对为百姓出力谋福祉的董默心生仰慕。
如果在这个时候他知道了自己的身份,或许他还会因为自己身份的转变而生出不同的想法。
那个时候他或许会开始改变自己的立场,认为自己是大汉未来的主人,就算是要为天下百姓谋福祉,也该是他这个大汉的主人来做。
但是如今的刘潜已经十二岁了,跟随在诸葛亮的身边学了不少的道理,又在李淳的言传身教之下,找到了他自己人生的方向。
他是刘潜,是王家武馆的一名弟子,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
他是刘封,是诸葛亮的弟子,是刘备的义子,他的前途一片光明,刚来的某一天或许会接手刘备,他或许不会奉董默为主,甚至在将来的某一天与董默站在对立的立场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