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白煜娓娓道出自己的目的,董默十分满意的点头说道:“很好,不愧是郑公的弟子,不愧是我长安大学的十杰。”
他话音落下之时,白煜的脸上也露出了些许的笑意,随后却是突然间开口说道:“君侯,以您现如今的权势,就算是直接撤换地方太守与县令,地方的那些小世家也不敢反抗。
但是你又为什么要这般大费周章呢?”
伴随着白煜的话音落下,董默注视着对方看了一眼,终究是没有再让对方继续开动他的小脑袋瓜,而是直接开口说道:“诚然,本侯也可以直接撤换地方官吏。
但是一旦本侯这么做了,最先跳出来反对的恐怕不是世家,而是那些普普通通的百姓。
他们早已经习惯了世家统治下的生活,我贸然间换上长安大学的学子,他们只会以为这是我董家在地方扶持自己的亲信。
最后只需要那些世家们稍作舆论引导,便可以在地方掀起百姓的判断。
一些世家根本不会出面,甚至表面上还会帮助朝廷平乱。
然而这些百姓是无辜的,他们只是一群不明真相的普通人而已。
如果贸然动用刀兵,一来会消耗大量的粮草与辎重,二来还会有一定概率引起其他地方百姓的恐慌。
故而通过强硬直接的方式是不可取的。”
话音落下之后,略微停顿了片刻,等待着白煜去理解其中的道理。
很快白煜便点了点头做出总结道:“所以,君侯撤换地方官吏,最大的阻碍不是世家而是百姓。
而百姓又并非是君侯真正的敌人,他们只是被操纵舆论形成的武器。
世家利用他们对未知与改变的恐慌,从而影响到了君侯。”
董默闻言之后十分满意的点头说道:“没错,这也是为什么本侯会刻意安排这一场科举考试的原因。
到时候本侯会将科考靠前的世家子弟留在长安,哪怕是给予了他们高官厚禄,他们也依旧会被掌握在本侯的手中。
而那些名次靠后的长安大学学子,都会被本侯派遣到地方去。
让他们或是替换,或是辅佐地方政务,只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或许便可以将四州之地的大多数土地掌握在本侯的手中。”
白煜闻言之后露出了一脸的钦佩,随即恍然大悟的开口说道:“所以君侯与老师给学生的成绩才会只是乙中吗?”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董默却是摆了摆手说道:“给你的乙中评分是客观的,倒不是故意针对于你。”
他话音落下之时,白煜的脸上顿时露出了错愕的神色,大有一种如遭雷劈的感觉。
随后他缩了缩自己的脖子,这才弱弱的开口问道:“学生不解!”
董默却是伸手敲了敲桌子说道:“你的心意本侯自然是明白的,但这个时候提出了禅让却不合时宜。
不单单是不合当下的时宜,同样也不合当今大汉的时宜。
现如今天下虽然已经被诸侯割据分裂,但是所有的诸侯表面上都始终维持的大汉臣子的身份。
这个时候提及禅让,无疑会成为众矢之的。
之前我们每一次与关东的联军交战,实际上对手都只有关东世家诸侯而已。
但如果我董家提出禅让,那么这个时候不单单是关东诸侯会对我们用兵,另外还有宗亲,心向汉室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