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臣以为,主公应当答应荆州的条件。”
这二人的智慧都不弱于法正,法正能够看清的东西,贾诩与陈忌如何能够看不清楚?
董默随即又将目光看向一众将领,黄忠见董默的目光落到自己的身上,随即摆手说道:“行军打仗少主尽管吩咐末将,是战是和,还请少主自行决断。”
其他将领闻言之后也纷纷点头,然后表示道:“俺们都是一些粗人,不懂这些…”
董默十分满意自己麾下文武的态度,但是他却并没有擅自做出决断,在思考了一夜之后,第二天方才召见法正答应了对方的条件。
法正闻言以后十分欣喜,丝毫也不担忧董默会在这件事情上欺诈自己。
就在法正告辞离去的时候,董默却是私底下找到了法正单独说道:“先生将来若是在荆州待得不如意,随时可以来见本侯。
一州别驾,朝中重臣,本侯绝不吝啬。”
法正闻言之后点了点头说道:“承蒙君侯厚爱,外臣铭记于心。”
他当然知道董默为什么会招揽自己,他同样也没有完全拒绝董默的招揽。
自己作为荆州之臣,帮助刘琦夺取了益州,虽然立下了诸多功劳,但是却也因此让其背负上了背信弃义的骂名。
刘琦麾下的许多臣子都因此而不满法正。
之前益州在刘琦的手中,在巨大的利益面前,这些人暂时的忽略了自己的“罪责”。
但是现如今益州丢了,这利益自然也就没有了。
法正已经可以预见,他与刘琦回到荆州之时,恐怕便会遭受到许多人的口诛笔伐。
如果刘琦是一个值得他托付性命的明主,那么便会在荆州保他安全无虞,甚至依旧会重用他。
那么他法正必将为刘琦肝脑涂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如果刘琦对此冷眼旁观,甚至亲自拿此事来见责法正的话,那么法正也不介意离开刘琦往投他处。
昨天他与董默之间的辩论依旧历历在目。
董默虽然占据大势,在面对自己的时候,却并没有咄咄逼人的态度。
在他自己咄咄逼人的阐述观念的时候,董默也没有对此流露出丝毫的畏惧。
这般心思沉稳,喜怒不形于色的君主,法正看来,将来必定能够成就一番大业。
今日董默对自己的招揽,更是让法正见识到了董默胸襟之开阔。
他的心底也不由自主地生出了与董默一般的想法,为何自己当初选择出仕的是益州而不是长安呢?
他的脑海中悄然浮现出了“寒门”两个字,而后却是不由自主地摇了摇头。
原本以为这个天下注定是宗亲与世家的天下,但是而今看来,就算是出身“寒门”,有些人也天生不凡。
二人有些依依不舍的离别之后,法正先是去到了巴蜀郡城见到了张任与严颜,向他们转述了董默的条件。
虽然不舍行伍,但是二人身上的羁绊毕竟太深,也由不得他们在这个时候做出其他选择。
至于说自立,完全就可以说是无稽之谈。
在这个时候拥兵立跟找死没有任何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