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阵营乃是高顺根据古法训练出来的强兵,选拔之时,一名士卒都需要三百斤徒行十里,臂能开三石之弓。
在经过训练之后,能披坚执锐,挽强弓百余,单论肉体素质而言,已经达到了二流外家的程度。
他们并不修行单打独斗的武艺,但是从他们加入现在陷阵营那一刻开始,他们便刻苦修炼阵战与合击之术。
刘关张三兄弟联手可以与吕布匹敌,但是依旧无法步战冲破包围。
其根本原因便是在于,陷阵营在最初组建之时,其定义便是吕布的亲兵。
训练成效的标准,便是能够对吕布造成多大的威胁。
也正是见识到了陷阵营的强大,加上吕布与丁宁的亲生子侄关系并不和睦,丁原方才会忌惮身为义子的吕布,削去他的武将之职,将其提拔为并州主簿。
名义上吕布的官职得到了提升,实际上却是借此解除了他的兵权,并且将陷阵营收为己用。
正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丁原只知道陷阵营的强大,却忽略了陷阵营统领高顺对于吕布的忠诚。
当年董卓吕布之时,丁原提前收到消息,本就对吕布不放心的他决定先下手为强。
于是他带着以高顺为首的陷阵营前往吕布帐中“捉奸在床”,恰好碰到吕布与李肃交谈,又见到了帐篷外面董卓送来的赤兔马。
他想着凭借着陷阵营之强悍,就算吕布当面与他起了冲突,也能够将吕布围杀。
于是堂堂的一方诸侯,方才干出了当面与吕布这只猛虎对峙的蠢事。
其结果便是吕布抽刀子砍人,陷阵营无动于衷,丁原惨死吕布刀下。
高顺从来都是吕布最为信任的左膀右臂之一,历史上他到死的时候也都不肯背叛吕布。
八百名陷阵营士卒全部以身殉主,并无一人苟活于世。
为了训练这八百名陷阵营士卒,高顺可谓是呕心沥血,而丁原与董卓实际上都为这支军队大出血。
要训练出超强的体魄,每日三餐的肉食无可避免。
要训练出顽强的意志,以及绝对的忠诚,那么安家费也是绝对少不了的。
三层之甲,不单单是对原材料的消耗十分的巨大,同时对工艺的要求也是特别的讲究。
包裹八百人的铠甲,铸造与维护都需要耗费巨大的资源。
用于阵战的长戈,随后用于近身作战的长刀,都是用最好的精铁打造,其成本也高出了寻常武器数倍。
最为夸张的是,陷阵营士卒的标配是配有战马的,在接战之前,他们往往依靠战马行军来节省体力。
每一匹战马要拖动接近五百斤长途奔袭,普通的战马又如何能够做到?
故而陷阵营的八百名士卒,每一名士卒都必须得配备最为上等的战马。
而战马的质量越高,要饲养它们的成本也就越高。
故而要养一支陷阵营,其消耗至少等同于养五千名精锐士卒。
这其中还要刨除补充战马,人员补充,补充训练的成本。
故而与其说是历史上的吕布猜忌高顺,从而不愿意扩充陷阵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