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哪有谁都像我们萧大将军这么全面发展呢。&rdo;柳淑淑安慰他道。
萧慕延想了一会儿:&ldo;那也是。&rdo;
柳淑淑:&ldo;……&rdo;你要点脸成吗?!
听着萧慕延对薛景之的担忧,柳淑淑就仿佛是听到了一位爹在说自家儿砸竟然只考上了清华,都没有考中清华建筑系,被调剂到了其他专业,怎么就这么差呢!
&ldo;我打算趁着这个冬季,将靖平扩一扩。&rdo;萧慕延说着自己的想法,这些出格的事儿他也只能找柳淑淑来说。
果然,下一刻柳淑淑就道:&ldo;是应该扩一下了。下次你的战利品怕是要带回不少百姓了吧。&rdo;
若不是性别不合适,萧慕延恨不得直接给柳淑淑一个拥抱……
嗯?
性别是合适的!
就是……时间不合适。
萧慕延浅咳了一声,正色道:&ldo;郡主大人高瞻远瞩,明察秋毫,真不愧是女中豪杰。&rdo;
柳淑淑:&ldo;那当然。&rdo;
萧慕延:&ldo;……&rdo;淑淑这自恋无比的模样也是特别好看呢。
萧慕延是个行动派,他既然已经要让百姓回流,自然是做了充足的准备。冷兵器时代,人口对战争都有着关键的作用。
靖平当真只能养三千的兵吗?
其实不然,只是靖平人口太少,战兵基本不事生产的,剩下的人种的粮食不仅要果腹还要交给军中,如此一来,若人口不足,军队也无法扩大。
萧慕延曾提过军屯,让辅兵来开垦荒地,这也是这个时代普遍的做法。
柳淑淑当然也知道这种产粮做法。她没有否认这种做法的好处,例如辅兵不会像百姓那样逃散,容易控制,沉重的劳作可以第一时间将俘虏驯服,以免发生营啸。
但柳淑淑提出了这种做法的最大弊端。
&ldo;效率太低了。&rdo;柳淑淑道。
见萧慕延有所不解,便又详细解释了一下何为效率。
&ldo;辅兵们不论种出多少,都只能给自己留下勉强果腹的粮食,剩下的全部上交。这种做法实际上效率极低,为了避免辅兵偷懒,就必须要派监工。这下问题来了,如果增加辅兵来开垦,意味着我们就要不断加大监工的比例,这种投入与产出效率非常差。&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