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战」
第二日一早送别张万宁时,杨烟践诺赠他一箱木制小玩具,遥遥望着马车车队在尘土飞扬中走远。
回到军营,议事房内已在紧锣密鼓集议。
营房门口冷玉笙打量了她一眼,似还在犹豫。
一身黄金甲的仲义带着几个亲兵刚巧经过,向他道:“一同议事便是。”
杨烟立刻感激地抬头,红缨盔下镇北侯虽不苟言笑却不失温和,她竟觉眼睛有些泛潮。
她都忘了爹爹披甲戴盔是什么模样了,在心底成了模模糊糊的影子。
“走了。”冷玉笙唤了一声,带了她和黄兵、燕然飞进入营房。
镇北军、仲家军将领和军师都在,等仲义入了主座,摘去头盔,皆起身抱拳相拜,仍称旧称“元帅”。
场面过于肃穆,军将又个个身形高大,面庞黝黑,杨烟大气都不敢出一个,站在冷玉笙座位后边。
抬头,又撞上黄兵凶神恶煞的刀疤脸。
她抱歉地挪了挪,想离燕然飞近些,少年却知趣退远几步,保持距离。
外头有层层巡逻把守,房内士兵将窗子悉数关起,点上灯笼。
众将坐定,仲义命一个人从内室出来。
-
隔了快一年,杨烟又见到了刘子恨。
仍是万年不变的黑衫,侧脸上长长剑痕衬得整个人极冷,男子目不斜视,双手捧着个厚重卷轴,呈到仲义面前。
一只手迅速伸过来握紧她的手,冷玉笙却没转头看她。
仲义叫人搬来长桌,刘子恨将卷轴往桌上一摊,一幅画卷猝然铺开。
围观将军皆重重吸了口气。
杨烟从人群缝隙挤进去,才发现哪里是什么画,而是西辽国国都兴叶城以及城外国家军队布防舆图,细致到营帐与营帐间步数都丈量得清楚。
“元帅,这……这是?”连一贯口若悬河的仲家军军师白冉都惊起结巴。
“是刘少侠潜入西辽,花费半年多时间绘制的。”仲义道。
“少侠好气魄!”李骞赞叹。
其他人互相望了望,用眼神交换信息,未明之言即是,这人是谁,是敌是友,若是西辽探子,送来假军报……
空气一时静默。
仲义扫来一眼,冷玉笙会意解释:“诸位多是朔北战后调动过来,有所不知,四年前战时,正敌我胶着、粮草告急之际,是少侠冒雪送来的吴雍朱卫通敌消息……”
这让杨烟想起曾在浮生楼看过的一本笔记册子。
苍茫大雪中浓墨般的背影此刻终于转过身来,叫她看清了眉目。
耳畔依稀回荡着张万宁的话——“故人若已逝,逝者便不可追。故人若还活着,那人生何处不相逢?”
那回原来是他,及时送信才叫镇北军铲除内鬼,扭转战局。
这次又是他,去年中秋后就独自去了西北,像个影子遁入西辽国内,带回秘密布防。
像潜行在深水的鱼,此刻终于浮到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