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渐晚,鸟雀扑棱着翅膀,纷纷归巢。
起风了,吹的残留在枝头的树叶簌簌作响。
深秋的傍晚,独属于冬天的寒意,顺着脚底一点点爬上杨萱的心头。
杨萱头一次感受到什么叫做残酷无情。
莲心站在杨萱不远处,想起了杨萱被禁足时也是这样放声大哭,自己同样束手无策。
一向高傲的杨萱,骤然失去亲生母亲庇护,在这府里众多人的眼光下,要如何活下去?
辛姨娘的离开像是一颗石子丢入深潭,只激起阵阵涟漪,看似没有翻起什么浪花。
眼看着太太雷厉风行,一改往日作风,府里下人都噤若寒蝉,做事越发谨慎小心起来,再也没有人敢在这当口生事,连一向爱吃酒赌博的婆子们也不敢再组牌局,生怕被太太捆了发卖出去。
这天上午,小厨房里面一改这些天来的沉闷,个个都喜笑颜开起来。
“大家手上的功夫都快着点,早点将菜做好端了上去,老太太现在正高兴着呢!刚才还连声吩咐要丫鬟、嬷嬷们散喜钱呢!”章云娘一边看着厨娘们做菜的进度,一边高声说着。
“是吗?那可太好了!”刘厨娘笑着答应着,手上的斩骨刀应声落下,大骨头断裂开来。
韩厨娘将一条洗剖干净的鱼从背上一分为二,鱼身划了花刀,拿了盘子装好,放上葱姜,又揭开锅盖,将鱼放进冒着热气的蒸笼里面,也跟着说道:“咱们都快着点!等手
头上的菜都做好送上去了,咱们就赶紧去领喜钱!
“是啊,去晚了可就没有了!”金厨娘一边说,一边拿了勺子搅动着砂锅里面的汤。
“放心,都有,老太太让人准备了几大筐子铜钱呢!”章云娘连忙说道。
“老太太可真是舍得!咱们府里下人数一数,人正经不少呢!这散喜钱都不知道要散出去多少!”孙厨娘掐着指头,略算了算说道。
“值什么!咱们府上,老爷做着大官儿,老家又是宅子、田地、庄子的,这各地还有铺子,每年的进项多着呢!又是老太太的女婿齐姑爷高升,说什么…奉召试学士院…考试政事堂,授予了秘书省著作郎、直史馆、三司户部判官呢!”叶厨娘放下锅铲,盖上锅盖,直接说道。
“虽说在京都,这官不大也没有实权,可也算是留在了京都,蓉姑奶奶嫁了出去,这么多年才回来过几趟!老太太知道女儿女婿一家以后要长住京都,且日日都能见到女儿一家了,老太太就高兴的跟什么似的!”韩厨娘坐下看完了灶头里面的火,赶忙站起来插话说道。
“就是!姑爷升官是一桩、姑奶奶一家留在京都是另一桩!两件事合在一起,才叫老太太高兴的不得了!”刘厨娘也跟着说道。
“听说姑爷正在找中人,看宅子呢!”叶厨娘揭开锅盖,拿起铲子动了动锅里的菜,又盖上,突然想到了什么似的。
“怎么?老
太太都不留姑奶奶一家在府里住?”刘厨娘转头惊讶的问道。
“老太太巴不得姑爷一家在府里长住呢!只是姑爷的性子,可不是喜欢占人便宜的人!”叶厨娘一边将冷菜切好装盘,一边说道。
“京都居,大不易!不论是租房子,还是买宅子都要一大笔钱呢!姑爷住在丈母娘家有什么的!读书人就是傻!”金厨娘摇了摇头,撇着嘴说道。
“姑爷那哪里是傻,那叫清高!人家有志气!”叶厨娘说道。
“清高!志气!那叫跟钱过不去!”金厨娘直接说道。
“姑奶奶姑爷在这府里住着多好!等出去住了才知道世道艰难呢!外面战事刚刚平稳没几个月,京都那物价涨上来了,就不会再降下去的!就凭姑爷那点子俸禄,养的起几个下人?”金厨娘手上将盛菜的盘子,擦了又擦,说道。
“你瞎操什么心,老太太又没有让发话让你跟着过去伺候!你还管人家养不养的起下人?”韩厨娘不解的问道。
“胡说什么?咱们这不是瞎琢磨吗?得亏现在咱们在老爷府上做事,要是自己在外面讨生活,还不知道一天赚的钱够不够糊口的!”金厨娘将盘子小心放好,说道。
“这话说的是!”
“那你还操心人家买不买宅子!”
“别光顾着打嘴仗!锅里的菜都快着点!”章云娘催促着。
“陈娘子!放心,一准儿误不了!”金厨娘赶忙回头说道。
“就是!误
不了!”刘厨娘也跟着说道。
………
“哎!你们听说了吗?悦娘有了!”孙厨娘回头看了看章云娘,又转过头来神秘兮兮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