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果小说

玫瑰果小说>光荣与梦想叶廷扮演者 > 第418章(第1页)

第418章(第1页)

怀特将军说,u-2赌博是没有

必要的,如果他事先知道,他

一定会建议在最高级会议前中

止这种越空飞行的。

在归国途中,艾森豪威尔在里斯本着陆:他有意选择这一特殊时刻来向年逾古稀的葡萄牙独裁者安东尼奥&iddot;德&iddot;奥利韦拉&iddot;萨拉查致敬。在克洛斯宫造型美丽的花园里散步时,他看到一个美国记者,拿着一些法国钱币,懒洋洋地向喷泉里投掷。总统无精打采地问他:&ldo;你就是这样避免闲得慌吗?&rdo;

&ldo;不,总统先生!&rdo;记者回答说,&ldo;只是为了讨个吉利。&rdo;

艾森豪威尔转身走开时说:&ldo;那你最好为我们大家多投几枚吧。&rdo;

但是,总统还是摆脱不了那u-2事件引起的晦气。美国最强大的亚洲盟国日本,原定是他这次个人外交征途的最后一站。如果最高级会议进行顺利,那这次日本之行将会多么光彩。现在此行反成了为挽救总统威望的最后机会。然而连这一点也落空了。谁都知道日本是u-2越空飞行的亚洲基地。现在就有三架这类臭名昭著的间谍飞机停在那里。日本左派分子从赫鲁晓夫那里得到启示,于是借此制造骚乱。6月11日,吉姆&iddot;哈格蒂为安排这次访问飞抵东京羽田机场。像尼克松在加拉加斯一样,他侥幸逃脱了性命。2万群众把他和小道格拉斯&iddot;麦克阿瑟大使围困在汽车中一个多小时,后来不得不用海军陆战队直升机把他们解救出来。

艾森豪威尔这时已到达马尼拉,而日本内阁举行紧急会议决议请他为了个人安全避而不去日本。艾森豪威尔感到难堪,只得转而访问台湾。第七舰队出动了125艘舰艇和500架飞机护航。军舰以每小时30多海里的高速破浪前进,倒不是怕让蒋介石久候,而是担心遇上不友好的潜艇。在中国大陆上,北京电台咒骂总统是&ldo;瘟神&rdo;。为了给他点颜色看,中国人用多年来最猛烈的炮火轰击了近海岛屿金门。隆隆炮声,在第七舰队的舰只上清晰可闻。爱挖苦的记者们恭维说,从来没有哪一国的元首像他这样受到8万发礼炮致敬。

艾森豪威尔6月27日返抵华盛顿,结束了这次旅行。他为了寻求和平,仆仆风尘历时一年半,行程6万英里,结果空手归来。面对残局,追根溯源,他满面倦容地说:&ldo;归根到底,共产党人干事总像共产党人干的。&rdo;埃米特&iddot;约翰&iddot;休斯哀叹地写道:

『在他那异想天开的全球旅行中,曾经指望政治收获的一线光明,现已一去不返了。他毫未吝惜自己的精力和威望,换来了人民群众的回报‐‐成百万的人纵情放声欢呼,成百万的人彩旗挥舞。辛苦聚敛的政治资本都投在巴黎、东京两地,冀有所获,现在,却连老本也丢个精光。』

※※※

冷战的乌云又开始从各条战线聚拢。到苏联去旅行变得很困难。柏林的查理检查哨一再出事。在最高级会议的瓦砾清除以后,整个春季一直进展顺利的东西方十国裁军会议,又在日内瓦复会,可是,苏联首席代表瓦列里安&iddot;佐林用了一个半小时对西方进行指摘,然后退出会场,会议也就散掉了。7月,俄国人在公海上空击落美国rb-47侦察机一架;美国提出要求联合国对此事进行公正调查的提案,又遭到俄国人的否决。

接着,在8月,民主党和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已告结束,美国稍得安宁,而这时弗朗西斯&iddot;加里&iddot;鲍尔斯却在莫斯科被判处间谍罪,使美国人又重温u-2事件所带来的难堪。鲍尔斯降落的地方是个很大的国营农场,农场工人缴下他的手枪,把他看管起来,直到克格勃‐‐国家安全委员会,即秘密警察‐‐的官员到来,把他押送进监狱。他在苏联法庭上说,他知道由于他的飞行,最高级会议和艾森豪威尔预定对苏联的访问均被取消,并且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他说:&ldo;我不幸对此事有所影响,实在感到痛心。&rdo;他被判处十年徒刑。【17个月之后,俄国人用鲍尔斯换回被美国法院判刑的、苏联间谍鲁道夫&iddot;艾贝尔上校。洛克希德飞机公司雇用鲍尔斯担任试飞驾驶员,直至1970年把他解雇。‐‐译者】

总统任职的最后几个月,常显得非常沉默,若有所思。本届政府的开支,使得富兰克林&iddot;罗斯福以政府资金刺激经济的计划都显得微不足道‐‐政府的全部开支,包括国家和地方开支,现已高达1700亿元,几乎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3‐‐他的党竟然未能把曾经支持他的无党派年轻选民争取到共和党方面来,这也使他痛心。他的前助手谢尔曼&iddot;亚当斯有一次到宾夕法尼亚大道1600号来看望他,他问道:&ldo;那些在1952年为我们放气球,走访选民的优秀青年,现在怎么啦?&rdo;

第二年1月,离开白宫的前三天,他对选民讲了一席临别赠言。50年代,五角大楼,特别是空军,扶植起越来越多的大公司,这些公司领导人全都是些退休的陆海军将领。艾森豪威尔对这方面存在的危险提出警告。他在对美国人民告别的广播和电视演说中说:&ldo;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条件下实现裁军,仍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事。由于这一需要是急切而又明确的,因而在即将离职的时候,我承认心中痛感失望。&rdo;他接着说:&ldo;我但愿今天晚上能说持久和平已经在望。幸而我还可以说战争已经避免了。&rdo;然后他谈到军火公司的惊人发展,接着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