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恒心又看了看韩亮,说道:“姑娘,你远道而来,很不容易,这顿就当我请了。”
韩亮不知可否,抱拳道:“那就当我欠了张公子的一个人情。“
张恒心看着韩亮,拍了拍胸脯,说道:“不必客气,韩姑娘。”
张恒心付了钱,朱顺说道:“感谢张兄弟招待。”
张恒心笑道:“不必这么客气。”
说罢,三人离开了酒馆。
外面已经月上中天,三人缓行于街头之上。
秋末冬初的琅琊郡夜晚很冷,寒风刺骨,街头的灯光昏黄。
然而,这并不能阻挡那些百姓们的热情。
他们从四面八方赶来,拿着板凳,聚集在擂台下观战。
台下人头攒动,气氛热烈。
一个看客注意到朱顺三人从酒馆走出来,他兴奋地喊道:“朱顺出来了!”声音洪亮,吸引了周围所有人的目光。
由于朱顺中午的打斗异常精彩,这些看客听到朱顺的名字纷纷望向此处。
只见人群中一阵骚动,许多人都站起身来,伸长脖子向远处张望。
台上的两个年轻人都停止了打斗,他们也听到了看客们的呼喊,然后识趣的下了台。
朱顺也没想到,就是一场比武,百姓们都这么热情。
韩亮看了朱顺一眼,说道:“朱公子,你是不是忘了个事啊。“
朱顺有些无奈,他其实不想打架了。
张恒心提醒道:“朱大哥,可不要拒绝这个姑娘的切磋。”
韩亮笑眯眯的看着朱顺。
其它看客纷纷附和,
“打一架!”他们的呼喊声震耳欲聋,整个擂台仿佛都在颤抖。
朱顺看着周围的人群,只觉得一阵头皮发麻。
他无奈地摇了摇头,心中默念:“我本不想再打,奈何群众呼声太高。”
韩亮见状,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笑意。
她缓缓走向擂台中央,身姿优美,动作从容。
她向朱顺微一欠身,表示敬意。朱顺也只能苦笑着点头回礼。
他知道,这场比武,他怕是躲不过去了。
周围的人群愈发激动,他们纷纷站起身来,挥舞着手臂,为两人的比武呐喊助威。
朱顺深吸一口气,缓缓走上擂台。
擂台上,朱顺与韩亮相对而立。
朱顺心中有些疑惑,他并不了解韩亮的武功路数,也不知道她为何坚持要与他切磋。
然而,他清楚这是一场他无法拒绝的比武。
寒风凛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