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闹剧,让门店损失不少。
虽然损失的只有一家门店,但陈知年还是很生气,气得想要一巴掌拍死大舅那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蠢货。
也让不少人看了笑话。
有人说陈知年太无情,毕竟是自己的亲大舅,在有钱的情况下帮一把也是可以的;也有人说大舅贪得无厌,异想天开,毕竟没有人会‘聪明到’要求亲戚还钱。如果都这样,社会还不得乱套?
说什么的都有。
陈知年统统当没有听到,该干什么干什么,该怎么办怎么办,绝对不会因为闹事背后的人是大舅就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不会。
不可能。
追究大舅的责任?
当然要追究。
她也不要求大舅赔偿了,他也赔偿不起,但该拘留的拘留,该教育的教育,绝对不会因为这个人是亲戚,就‘原谅,不追究。’
既然大舅选这样的日子来闹事,压根就没有想过她这个外甥女会损失多少,更没有想过会影响她的名誉,影响‘幸福家居’的声誉
她又为什么要为所谓的亲戚考虑?
陈知年真的生气了,就没有见过这么蠢的人。这些人之所以会集中起来,会选这一天来闹事,是大舅建议的。
大舅向他们保证,陈知年一定会因为面子而答应帮他还钱。
陈知年真不知道大舅哪来的自信?
呵呵。
她从来不是为了面子而吃亏的人。
在众人面前逼迫她,只会让她因为不高兴而更冷血无情。
而大舅之所以不管不顾,自以为聪明的想要用舆论来逼迫陈知年,是因为某个猪朋狗友怂恿的。
大舅以为陈知年会为了平息舆论,也为了尽快处理这件事而不得不同意帮忙还钱。但他们没想到陈知年会直接报警,交给警察叔叔处理。
陈知年根本就不和他们掰扯,冷眼看别人撒泼,冷静得好像被骂的人不是她。不管别人骂什么,她依然云淡风轻的站在旁边,带着睥睨众生的眼神,好像这些人这些事根本就不入她的眼。
不值得被关注,不屑牵扯。
淡淡的,冷静又坚定。
即使是澄清,语气也是平静无波的,好像这不过是一件浪费她时间的小事。
虽然身高不明显,但她站在那里凭着气质就能鹤立鸡群。
这样的陈知年让大舅觉得陌生,这根本就不是他记忆中的陈知年。大舅记忆里的陈知年是个有着火爆脾气的小辣椒,小小年纪就特别的能吵。在别人触及到她的利益时,她会毫不犹豫的还击。
撸高衣袖和别人吵架这样的事情,陈知年又不是没有过。
田里的菜被人偷摘了?她能站在田头骂得路过的人头抬不起头来。
别人骂她的弟弟妹妹了?她能撸高衣袖就把别人家的孩子给胖揍一顿。
别人讽刺她们姐弟?她就能毒舌的把别人嘲讽得三天不出门。
总之,大舅记忆里的陈知年就是一个不愿意在口头上吃亏的小辣椒,谁骂她,她就毫不客气的更加毒舌,用更加恶毒的词汇骂回去。
但没想到,陈知年变了。不和别人对骂,不和别人吵架了,安静冷静得像个旁观者,所以大舅以为的会吵起来的场景并没有出现。
如果陈知年知道大舅的想法,肯定会嗤笑一声的。她又不是,怎么会在大庭广众之下和别人吵起来?
这里可是羊城,不是乡下老家。
人设不能崩。
在乡下的时候,大家都不讲道理,吵架靠嗓门。嗓门大的就占理,所以陈知年不得不因地制宜。
否则没有家长依靠的他们还不得被别人欺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