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有些不知天高地厚,过于想当然。但是,谁能说这不是机会?抓住的才叫机会,错过的那叫遗憾。
而且,周辞白并不是盲目支持陈知年的。
陈知年想要投资五金材料,想要囤货,周辞白也找曾经的同学了解过这方面的发展,陈知年的这批货最少有七成的机会能赚钱。
“别想太多。”周辞白轻轻的捏着陈知年的脚,“快过年了,你不是要给外公外婆买礼物吗?想好买什么了吗?”
“给外婆买衣服,给外公买酒。”
“我外公很喜欢喝酒的,一日三餐都少不了酒。我外公是早餐就要一碗酒的人不过,我外公的身体很好,很硬朗。”
“很多人家建厨房的时候,都会请我外公建灶。在青山镇,建灶是一件很讲究的事,灶口的方向,灶的高度我外公最擅长。”
说起外公外婆,陈知年脸上一片温柔。
“嗯。再给他们买些保养品。”作为陈知年的男朋友,周辞白肯定也是要为两个老人准备礼物的。
“周医生,你留在羊城过年?”
“嗯。”
周辞白很少回京都过年,大部分时候都是留在羊城陪外公和舅舅。相对于周家,周辞白更喜欢外公家过年的氛围。
虽然人少冷清,但也温馨。不像周家,每一个人,每一张脸都充满了算计。
陈知知和周辞白说起青山镇的过年,各种各样的习俗一个接一个,热热闹闹。刚进入农历12月,青山镇的人就开始为了过年做准备。
清扫屋顶,清理大屋,准备菜式一样一样。
过年了,有粤剧、木偶剧、皮影戏等等表演,晒谷场的人声鼎沸就没有停止过。还有神仙巡门,舞狮,抢香祈福
“真的很热闹。”即使长大了,陈知年依然很喜欢青山镇过年时候的氛围。
过年了,很多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回来了,很多外嫁的姑娘也回来了,村里每天都热热闹闹的。
周辞白一边按摩一边听着陈知年说话。
陈知年和周辞白说过小时候过年的趣事。
等有机会,周辞白也想去看看陈知年口中的青山镇。虽然她自己嫌弃了一遍又一遍,但能看出来陈知年对青山镇感情深厚。
“好了。喝一杯牛奶,然后洗澡睡觉吧。”
周辞白放下陈知年的脚,然后把木盆里的水倒掉。
“阿年,有你的信,我带回来了,放在书房。”
这段时间太忙了,所以陈知年就把开信箱的小锁匙给了周辞白。让他每天看看是否有她的信?她定的报纸和杂志?然后给带回来。
因为陈知年和朱暖共用一个信箱,周辞白不知道哪些报纸、杂志是陈知年定的,哪些是朱暖定的,所以只把陈知年的信拿回来。
信是从深圳寄来的。但不是陆秀娜寄来,而是一个让陈知年想不到的人,黄文浩。
厚厚的一封信,应该有十几页纸。
陈知年皱皱眉头,不明白黄文浩为什么会突然给她写信?虽然陈知年和陆秀娜是好朋友,但和黄文浩的相处不多。
甚至一度,陈知年有些埋怨黄文浩,因为如果不是黄文浩,陆秀娜就不会放弃读大学的机会。自己考不好就算了,竟然还拖累别人的人生,简直就要被凌迟。
所以,虽然陆秀娜和黄文浩结婚了,但陈知年对黄文浩的态度仍然不好。这几年,她一直和陆秀娜通信,但两人都很少提及黄文浩。
现在,黄文浩却写了一部‘巨著’给她。
陈知年打开信。黄文浩从陆秀娜怀第一胎开始写起,一路写到陆秀娜生完二胎,出月子。陆秀娜的变化没有人比他这个枕边人更清楚,体会更深。
黄文浩在信里写了很多关于陆秀娜的小细节,这些看似随意的小细节其实隐藏着细思极恐的心思。
最开始,陆秀娜会在不高兴的时候给他下泻药,把仙人掌的细刺剪下来藏在他的内裤里。但现在,陆秀娜把他的内裤和酒店没清洗消毒的浴巾、毛巾一起浸泡,让他感染说不出口的病。甚至还在孩子感冒的时候不理不睬,不仅没有送去医院,还任由孩子们哭闹。
很多事情,黄文浩有口难言。因为在外人看来,就是他不对,是他对不起陆秀娜,他就是人人喊打的渣男。
即使是他妈也一样,让他好好对陆秀娜,让他做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