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意犹未尽,命令打开长孙安世的囚车,让他入城向王世充劝降。
&ldo;为什么是我?&rdo;长孙安世想起了王世充的残暴,不寒而栗。
&ldo;因为你的口才棒!&rdo;李世民眼皮也不抬。
长孙安世入城后,发现王世充已经像一只瘪气的皮球,毫无脾气了。
王世充对长孙安世,也对众臣下动员,希望大家能一鼓作气,杀出重围,南遁襄阳。
众人矢口反对说:&ldo;我们唯一的寄托就是夏王身上,现在夏王已经成了俘虏,就算我们能杀出重围,也没有什么前途了。&rdo;
王世充彻底绝望了。
五月九日,王世充穿一身白衣,带领太子、郡臣、二千余人开城投降。
李世民亲自出来受降。
王世充俯伏于地,流汗不已。
李世民道:&ldo;之前你一直不是叫我唐僮唐僮的吗?怎么今天见了唐僮还这么恭敬啊?&rdo;
王世充听了,吓得趴在地上,动也不敢动,汗出如浆。
至此,&ldo;围洛打援&rdo;划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这一战,李世民一举消灭了两个最强大的割据势力,为大唐的统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一战,也成了李世民戎马生涯中的代表作,&ldo;围洛打援&rdo;也成了由他首创的著名经典战术。
&ldo;围洛打援&rdo;的精髓之处就在于其充分地贯彻了《孙子兵法》中&ldo;胜兵先胜&rdo;的基本理论,把围城和打援的战场分开来,使城内的守军和城外的援军无法形成呼应,从而有针对性地逐一击破,最终获取预期中的胜利。
这一战术,在中国军事史、乃至世界军事史上都大放异彩,成为了军事教科书上的的必备章节。
李世民曾经说过:&ldo;自少经略四方,颇知用兵之要,每观敌阵,则知其强弱,常以吾弱当其强,强当其弱。彼乘吾弱,奔逐不过数百步;吾乘其弱,必出其阵后反而击之,无不溃败。&rdo;因为&ldo;围洛打援&rdo;这一战,毛泽东评点:&ldo;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rdo;
八十二斩雄信
五月十日,李世民正式进入洛阳宫城,命记室房玄龄收取隋朝的档案图籍,命萧瑀和窦轨等人封存府库,收其金帛,犒赏将士。
然后把薛德音、崔弘丹、段达、杨汪、孟孝义、单雄信、杨公卿、郭士衡、郭什柱、董浚、张童仁、朱粲、王德仁等十几名重要战犯押赴洛水河畔斩首。
这十几名要犯中,最恶名昭著的就是&ldo;吃人魔王&rdo;朱粲!
朱粲烧杀抢掠,破坏生产,以吃人肉为乐,人神共愤,被斩。
围观的百姓争相向他的尸身拍板砖,不一会儿,尸烂如肉泥,跟着,瓦石堆积如山,洛阳上下拍手称善,人心大快!
段达先帮助杨广干尽坏事,后又给王世充当走狗,并且是杀害皇泰主杨侗的直接凶手,被斩。